十年·肖申克的救赎
这些天按时上下班,衣冠楚楚,与时俱进,过得颇麻木。于是夜里心情便有些低落,寻了肖申克的救赎来看。距离Frank Darabont们缔造这部伟大的作品已经有十年了。我知道美好的东西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但是很抱歉,我的聒噪仍将一如既往。
今夜在我眼里,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与信念、自由和友谊有关。
[1] 信念
Red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除了他能弄来的香烟和印着裸女的扑克牌,任何其他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似乎都无法生长。
然而Andy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于是Andy能够用二十年挖开Red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Andy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
庸常生活里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习惯了,习惯了。可是正如《飞越疯人院》中说的那样,“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试着留住一些信念,在它们丧失殆尽之前。它们也许无法最终实现,也许无法让我们更有意义的活着——甚至对于我自己而言,它们只会愈加带给我来更多的虚无感。然而我知道我有多需要这样的虚伪与自欺,因为你可以说我在做梦,但我不会是仅有的一个。
——我们已经看到监狱长打开藏有Andy凿石锤的《圣经》时,翻至那页正是《出埃及记》。这个章节详细描述了犹太教徒逃离埃及的过程。
[2] 自由
我到今天也始终不明白,这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事实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东西不说更好。我想,那是非笔墨可形容的美境。然而却令你如此心伤。
那声音飞扬,高远入云,超过任何在禁锢中的囚犯们所梦,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入这灰*的鸟笼,让那些围墙消失,令铁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
当Andy不顾一切在监狱的喇叭里放《Le Nozze di Figaro》时,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和狱警们。他们叫人感动地静立当地,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沐浴着我从未觉得如此自由的阳光。莫扎特的乐声铺洒在这些人们身上,来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无比。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我这才明白Andy的用意。修屋顶的时候,他为大家争取来啤酒,事实上是为大家争取到那种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一般自在的感觉,所以他不喝酒,微笑却带着巨大的幸福;放费加罗的婚礼,也是要唤醒他们已快丧失的自由感。
需要秩序,如果没有它们,甚至无法生存。
Thesewallsarekindoffunnylikethat.Firstyouhatethem,thenyougetusedtothem.Enoughtimepassed,getsoyoudependon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假Red之口,Darabont直指卑微。
Brooks得到了身体的自由,灵魂却已经被无可挽回地体制化。他终于没有能够摆脱对自由无法适应的困境,悬梁自荆而睿智如Red,在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否则一滴尿都挤不出来。他也考虑如何违规以便回到监狱,甚至考虑与Brooks一样离开。
Busyforliving,orbusyfordeath。步履匆匆的人们也许应该偶尔驻足,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模样。我们终会知道,习惯于服从规则的人们将付出巨大代价来习惯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3] 友谊
此片无关爱情,除了背叛。有的只是监狱中的男人间的友谊。Red和Andy的那种友谊置放在高墙之下,似乎比我们纷繁俗世中的友情来得更加纯粹和干净。他们都是内敛的人,然而洞悉一切,心意契合。我喜欢这种感情。所以在他们终于相会在太平洋小岛的阳光沙滩之上的时候,忍不住一人笑了。
如果我在肖申克,我会是谁?如果你在肖申克,你又会是谁?肖申克的救赎,十年散记。
电影肖申克救赎观后感1000字-观《肖申克救赎》有感2
影片《肖申克救赎》被赋予了一层凝重的灰*基调,在肖申克监狱中展现了人*的各种面貌:贪婪、*险、欺诈等等。这些画面在不公平的命运中,体现了人*的绝望、挣扎和渴望,以缓慢而沉重的语调呈现,形成了引人深思的画面。诺顿典狱长绝不会想到那微弱的希望之火最终会像对囚犯说的话一样成为现实——上帝的审判比我们预想的更加迅速。艾迪所点燃的希望之光照亮了通向自由之路,也摧毁了这个以利益为中心的囚徒社会。
银行家艾迪的妻子遭人谋杀,而艾迪却被错误指控为凶手,被冤入狱。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的十几年里,典狱长诺顿试图控制艾迪,利用他的身份为自己谋取私利。然而,即使在逆境之中,艾迪仍然保持着对希望的信念。他坚持为囚犯们建立图书馆,用勇气在监狱中演奏美妙的音乐,用真诚换取囚友们的尊重……然而,当他换取到囚友汤姆的一个秘密时,汤姆却因此被诺顿引诱而惨遭杀害。汤姆的死促使艾迪实施了他的越狱计划,凭借他对地质学的了解,他发现自己牢房的墙壁很容易被挖穿。他每天利用一把破旧的钝锤挖洞,将洞口藏在一张海报后面。最终,在一个夜晚,他顺着洞穴,顺着肮脏的下水道逃离了监狱,走向了他梦寐以求的自由之地——墨西哥的一个小岛。他最亲密的囚友瑞德获得了假释,并根据艾迪留下的线索找到了他。
然而,尽管《肖申克救赎》描绘了许多希望与自由的画面,但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布鲁克斯的离世无疑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情节,他在监狱中度过了50年,出狱后却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孤独和无助使他感到恐惧,甚至曾经想要再次犯罪,回到熟悉的环境中。他的离去让人感到心*,他的眼神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奈。这一情节令我深感触动,虽然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境遇,但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孤独和绝望。布鲁克斯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使我不禁为命运的无情和人*的脆弱而感到悲哀。
总的来说,《肖申克救赎》呈现了希望与自由的美好画面,但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尽管有些悲伤无法挽回,但我们仍然应该珍惜希望,并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3
《肖申克的救赎》:从压抑到希望,一场关于人*救赎的史诗
朋友聚会时,大家聊起了电影,我迫切地想从茫茫影海中寻找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同事陈敏推荐了《肖申克的救赎》,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励志经典。晚上,我终于得空在家观赏了这部电影,它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的开头充满了压抑和绝望的氛围,灰暗的*调、*冷的监狱墙壁、犯人们麻木的表情,无一不在诉说着肖申克监狱的残酷和无情。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为被诬陷杀害妻子及其情人而被判终身监禁,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入监狱,他面对着各种挑战:凶神恶煞的狱霸、暗藏杀机的环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然而,安迪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击垮,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韧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安迪凭借着他的金融知识帮助狱警长解决了税务问题,这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他逐渐获得了狱警和犯人们的信任,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改善着监狱的生活。他为监狱图书馆筹集资金,为犯人们争取播放音乐的机会,甚至冒着风险为狱友们争取到了一次喝啤酒的权利。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中,安迪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希望的执着追求,也点燃了周围人心中熄灭已久的希望之火。
影片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是老犯人瑞德。瑞德在监狱里度过了大半辈子,他已经对自由失去了希望,对体制化的生活习以为常。然而,安迪的出现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安迪的坚韧、乐观和对自由的渴望深深地感染了瑞德,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当安迪告诉他“希望是件美好的东西,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不会消逝的”时,瑞德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安迪历经十九年的 planning,用一把小小的铁锤凿开了通往自由的隧道,成功越狱。这一幕令观众拍案叫绝,也让人深思:是什么支撑着安迪在漫长的岁月中坚持不懈地挖掘,是什么让他在面对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时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我想,是希望,是自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着他走过那段黑暗的时光。
安迪最终获得了自由,而他的朋友瑞德也在他的鼓励下获得了假释。当瑞德按照约定来到那棵橡树下,找到安迪留给他的信和现金时,我相信所有观众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动和欣慰。这不仅仅是两个老朋友的重逢,更是希望和自由的胜利,是对人*救赎的最好诠释。
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是心灵上的震撼和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人*的复杂和矛盾,看到了希望和绝望的交织,更看到了在逆境中坚持自我、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关于希望、自由和救赎的史诗,它让我们相信,即使身处困境,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找到通往光明之路。它所传递的信念和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