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五年发展规划
一、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 发挥美术教学独特魅力,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利用生动卡通形象,将德育渗透于美育之中,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人生,陶冶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爱国情怀。 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新课标要求,加强实践与创造,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认识社会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提升绘画水平。 多阅读关于美术教育方面的书籍,多欣赏名师作品,加强自身美术专业训练,提高绘画水平。
二、三年成长计划
1. 加强师德修养,坚定做终身学习者。
2. 适应教学环境,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美术教学大纲,熟悉教材。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
3. 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 每学年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途径
1. 在培训中成长。 利用培训和听课的机会,向名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吸收经验,提升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尤其要学习优秀教师课堂语言运用和激励*评语。
2. 在学习中成长。 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知识,使思想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
3. 在实践中成长。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机会上好公开课,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
四、发展措施及策略
1. 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新型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
2. 把握课堂教学,提高组织能力。 根据美术课特点,做到:
备课:了解教材内容、编排体例和编者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课后进行教学效果自我剖析,做好美术课的技能准备。
上课:遵循学科特点,把握艺术情感*和形象*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美的熏陶,多方面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3. 积极参加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美术教学渠道。 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利用网络优势,多给学生一些音乐的营养。
年教师研修计划2
为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新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具备综合教育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展个*特长,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年度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
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
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以及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技巧。
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
阅读各类书籍以扩展知识领域,增强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每周安排1至2小时的时间用于自学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记录学习要点并撰写读书笔记。
寒暑假期间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自律,保持高标准的工作态度。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主动外出参加其他学校的听课交流活动,积极评价所听课程,吸取他人之长。
年教师个人研修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与时俱进。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能力,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并走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特制定本个人研修计划。
二、研修目标
1. 结合集体培训和个人研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2.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3. 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学习并应用新的教育技术,提升课程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 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积累并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为我校的课程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
三、研修任务
1. 研究小学生计算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2. 改革备课方式,提升备课质量;
3. 组织开展学校教学研究活动;
4. 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四、研修形式
1. 创新常规教学工作
通过规范教学行为,指导日常教学,改革传统备课模式,实施表格式教案,并采用“四备一写”法: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写教后反思。特别要将写反思培养成一种习惯,使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2. 潜心课题研究工作
实施课题驱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3. 开展同课异教活动
组织同年级教师开展“同课异教”活动,选择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鼓励教师进行自主探究、创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4. 注重青年教师培训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注重实际*作,增强培训效果。
5.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研修措施
1. 认真参加教育局和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做好学习记录,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2. 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借鉴他人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听评课,提升教学技能。
5. 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进行深入反思,不断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