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目,你也许会说读书谁不会,看着书就行呗,我学会了读书。不!你错了!
我以前读书,既没感情又没认真读,遇到我不爱看的科普书籍更草草一看就了事。
今年暑假,我在读大学的表姐那借来几本好书,又没认真读。过了几天,表姐忍不住了,走过来对我说:“璐怡,你这样读没体会到句子、词语中的意思,白读一遍,倒不如不读呢!你应该慢慢品味句子、词语,理解意思。”哦!我明白了,读书认真成绩就好!其实这样的理解也是错的。在暑期中,我又发现了几个读书的好方法。下面让我向大家总结总结吧:
首先,把自己代入文中的人物中,这样读书就会有感情,有了感情,文中的每一处细节就能体会得到,我学会了读书。
其次,每次读书时应当拿起铅笔,把文中的好句子划下来,开设一本笔记本,抄下好词、好句,在写作文时,就不用愁没好词句,这样不但读了书,还能学以致用。
第三,读书时要读到哪里,心里有什么感受,应该马上在书本上做旁注,记录自己的体会,这才真正把书读懂了。
最后,你读了文章认为有哪些地方可以再修改的,在文中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以上就是我在读书中掌握的方法,请大家多提高贵意
我迷上了读书2
过去我非常不喜欢读书,几页下来就会头晕眼花。但现在,我却沉迷于阅读之中。
小时候,我对读书毫无兴趣,甚至看几页就会头痛。尽管家里摆满了书籍,我也从不碰。记得有一年的儿童节,爸爸给我买了一套百科全书,可我连翻都没翻几页!然而,一件事改变了一切。
在小学的自习课上,我无聊至极,眼睛几乎要合上的时候,同桌递给了我一本名为《秘密花园》的书,并附上一张纸条:“如果你觉得无聊,就读读这本书吧!”我随意地翻阅着,过了一会儿,竟然发现这本书很有意思。从第一页开始,我沉浸其中,几天后,我看完了书并归还给了她。她问我还要借些什么书吗?我回答:“不用了!”她没有多说,回到座位上,有人让她讲书的内容,我专心听着,她的口述使得书中的故事不再枯燥。我开始觉得她渊博的知识和优美的表达让她比我强得多,所以每次她提到的书,我都会去书店看看,并且常常翻阅家中的书籍。我从最喜欢的历史书开始,读完后思考自己所学,做笔记以备日后参考。
于是,我看完了家中的所有书籍,并不断地增加新的阅读。即使有紧急事务,我也会把它们抛在脑后。妈妈时常叫我吃饭,我常常置若罔闻,只有她猛敲门才能将我从书中拽出来。起初,妈妈还会忍让,但后来几乎是直接破门而入。她也常常把我的书藏起来,但我总是能在她不在家的时候找到。有一次她回来得太快,我还没来得及藏好,被她发现了。尽管我殷勤地笑着,但她依然把所有的书重新藏了起来,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只好翻阅家中的食谱,虽然一窍不通,但我常常挑些难做的菜逼妈妈做,做不好就罚她交出一本书!结果,我的藏书珍藏全都拿回了来。
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痴迷于阅读的人。
《我飞了》读书笔记3
最终,我翻过了《我飞了》这部作品的最后一页,内心满载着深刻的感悟。此书教会我,真正的友谊建立于彼此间的真诚与信任,不容半点猜忌存在。尽管杜小亚的生命之火已熄,但那份友情的力量超越了生死界限,他的灵魂化作轻盈的小天使,静静地栖息在单明明的肩头,这份景象唯有单明明能感知,象征着真挚友情的心灵桥梁,永恒而不可分割。
单明明与无形中的杜小亚依然保持着沟通,他们的默契延伸至帮助身边人——一同助力口吃的周学好同学,在公开课上实现自我突破,勇敢地站起身,以流畅且充满情感的朗诵赢得了师生雷鸣般的掌声,自那以后,周学好彻底摆脱了自卑与胆怯的枷锁。
在全校瞩目的演出中,面对突发失误的“月亮”同学,整个班级在紧张氛围中展现出惊人的团结与应变能力,他们临场发挥,虽然偏离了原定剧本,却依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表演,台上台下激动相拥的场景,深刻诠释了团结协作的无限力量。团队的荣耀,源自每个人不懈的努力与共同奋斗,这使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在求知的道路上携手同学、互帮互助,广泛阅读以拓宽视野,还是在生活中践行孝道,尊敬长辈、爱护幼小,都是成就非凡集体与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我飞了》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这份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成长的追求,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