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电视随便看,睡到自然醒!每年高考,总有些考生在作文上“莫名其妙”栽了跟头;同时也有些考生,仅用短短一小时就“拿下”阅卷老师,获得满分。

“底子”较差的考生,是否能在高考作文中争取高分呢?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今日,晨报特邀几位有多年高考语文阅卷经历的老师,为考生指点迷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高考阅卷老师支招 如何让作文人见人爱

多用现实素材,少用“历史符号”(萧兴国,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连续多年出任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组长。)

高考作文评分主要在“内容”和“表达”两项,因此,要争取高分就一定要在这两项上有所突破。作文应当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套话、大话。多使用现实素材,少使用“历史符号”。不要轻易援引苏轼、屈原等古人的事例。并非说古人事例不可以使用,只是建议多使用一些新颖、现实的例子,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在议论文中,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重点在于挖掘事例所包含的道理。语言要富有意蕴、富有文采。除了可以引用一些名言增强底蕴外,还可以运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生动。

换个角度思考,使作文与众不同(喻宜发,市48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连续14年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

文章构思的新颖与否常常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如何做到不墨守成规呢?首先是扩展思维,避免第一直觉。即拿到题目后先从各种不同角度思考,了解一般情况下别人会如何构思,然后有意识地避开这种构思,另辟蹊径。比如2001年高考要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猴子的悲哀》的作者避开了常规写法,以上帝派遣经常争斗的猴与猿到某山取藏宝图,并许诺先取者赐予智慧为题材,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是反向思维。比如别人写“逆境出人才”,你可以写“顺境也可以出人才”。也可以变换视角,从机器人、动物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比如2003年湖北一位考生写的《局长家的猫》,从主人豢养的宠物猫的角度出发,让猫眼观人情,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种构思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起一个引人注目的题目(未署名)

出彩的标题能在一瞬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引领他们认真阅读,并为作文赢得高分打下良好基础。通观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往往具有含蓄、简练、新颖、优美、醒目、生动形象、感人亲切、恰如其分等特点。比如:2004年湖北卷的题目《镜中花开,镜外花谢》、《云在心中月在怀》;2006年湖北卷的《三生有幸遇上你》等。

常见的创作题目方法包括:延展法,即在话题前后添加一定词语,化大为小以得到具体可写的标题,如《童谣依旧,诚信依旧》;数字法,即利用数字的反逻辑*,来激发评卷人的阅读欲望,如《99+1=0》;引用点化法,一是直接引用诗文、歌曲、俗语、影视广告中的原句作为标题,如《问世间情为何物》;二是对所引内容进行点化,出奇制胜,如《谁是最美丽的人》。此外,还有修辞法、悬念法、想象法、叠词法、线索法、引申法等。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标题都应该精炼简洁,避免空洞。

名师支招:如何应对五校自主招生联考2

日前,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联手开展自主招生的消息,在广大高三老师和学生中引发了广泛关注。面对这项新举措,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几大问题是什么?应该做好哪些复习准备?本期周刊为大家一一解答。

政策解析

成绩单有三个“版本”五校联考测试分为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测试(Special Exam)和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上海交大自主招生将以“通用基础测试部分”替代原来的“交大冬令营笔试”。在成绩的评价与报告方式上,通用科目测试将参考和借鉴现代成绩评价的观念与方法,不仅提供单科成绩,还提供对考生学习成绩的诊断。因此,各科原始总分相加排队的单一选拔模式将被打破。在通用科目部分,考生的成绩报告将改变传统做法,从多个角度系统地报告考生的成绩,包括分数、解释、答题情况分析以及对学习情况的诊断。提供给高校招生部门的“考生评价报告(大学版)”将有更详细的针对每门课程考试的分析和评价。相关中学也可以获得“考生评价报告(中学版)”,以利用考试信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与成绩报告形式多元相配套的是考试成绩的使用方式,每所高校将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通用基础测试成绩的使用规则,反映不同学校的选材理念。

问题一:涉及全国教材上海考生是否吃亏在采访中,不少考生听闻新政策后担心,“五校联考会不会对上海的考生不利呀?是否会以全国教材内容为主?”位育中学高三学生小吴分析说,相较于全国教材,上海教材缺少部分知识点,这可能让上海考生在联考中吃亏。他指出,理科上海学生只需选修物理或化学一门,而理化合卷对外地学生更有利,这意味着如果要参加联考,则需额外复习化学,增加了复习负担。

【名师支招】提前过一遍高中阶段知识点上海高校自主招生试题研究专家姚国超建议,考生应以考纲和教材为基础,不要偏题。他建议提前复习高中阶段的全部内容,浏览、通读一遍,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历年清华大学、交大自主招生测试的真题,熟悉出题风格。

问题二:担心演变成“小高考”一些考生担心,联考可能演变成一场小高考,增加了考生负担。有家长担心,联考演化成小高考,学生应接不暇。

【名师支招】参加自主招生应有针对*对此,大同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傅桂花老师建议,联考只是形式上的改变,不必过分担忧。联考规定每名考生可同时申请两所高校,这表明应有针对*地选择报考高校,不应盲目冲刺。考生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高校,若能力与时间有限,应精选几所高校,专注于高考复习。

未来思考

面试环节采取灵活措施高等教育专家熊*奇表示,自主招生联考推进了自主招生改革,减少了考生考试成本,增加了自主招生的参与面。他认为,自主招生联考是推进“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的中间阶段,应积累联考经验,推出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在面试环节,应采取灵活措施,设置针对不同考生的面试内容,并在考察学生能力与素质时考虑多元因素,以促使自主招生公平、公正。

浅谈高考阅卷老师的作文喜好3

在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过程中误判率很高,但是这些误判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高考作文的阅卷过程中,根本不给阅卷老师思考时间,阅卷老师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评分。

作文的阅卷评分通常在一到三分钟之内完成,并且每篇作文都有两个老师共同浏览,为了保持阅卷的同步,两位阅卷老师不可能在每篇文章的停留时间过多,所以,为了写好高考作文,同学们必须研究阅卷老师快速浏览的心理,要同时抓住两位老师的眼球。

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阅卷老师一般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呢?

阅卷教师的心理趋向:

1.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一步。在每天高度紧张的阅卷状态下,阅卷老师早已经麻木了,如果卷面不整洁,必然会使阅卷老师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感。所以,卷面整洁是关键。

2.拟一个好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二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重点,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提供给阅卷老师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话题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和话题,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三步。

800字的文章,不容许考生转弯抹角。

90秒的时间,老师最喜欢一眼见底。

4.有深度,有广度。

深度,是指作文的思想*和思辨*。

广度,是指作文的所体现的知识面。

5.自然为文,突出三真。

真实的情感流露;抒情自然,流露自然。爱和恨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积累的过程的。符合学生阶段的情感实际。如学生喜欢的是超级女声,很少喜欢京剧(也有例外)。

真实的经历呈现;学生自己的经历,符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

真实的思维展示;体现思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

6.要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写作形式的独特,会给你的文章增*不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