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项目进场初期,隧道技术人员需要迅速识别并控制前期关键问题,制定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图纸审核、实地勘测和考察,形成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整体施工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将概述隧道施工进场后,如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前期准备。

一、现场调查与施工方案编制

技术员工作总结

在隧道开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编制并校核设计文件,全面了解以下要点:

1. 隧道线路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

2. 隧道与所在区段的总平面、纵断面设计的关联。

3. 设计的勘测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测量、气象、钻探和测量数据等,确保完整,如有必要,可进一步核查。了解隧道施工可能面临的水源保护措施,以及不良地质条件(如煤层、溶洞、断层、坍塌体、流砂、流泥等)是否影响施工难度。

5. 设计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措施是否实际可行。

6. 洞门与洞口周围其他工程的相互关系。

7. 洞口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安排是否合理。

8. 通过调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埋深和工期要求,结合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源、交通、物资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安排(含准备工作)、工程数量、人员配备、材料需求、机具设备、电力、运输和通信线路等,必要时提出变更设计建议。

二、施工场地规划与总布置

施工场地规划应基于现场调查,确保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绘制“总布置图”并向现场各部门交待明确,内容包括:

1. 轨道运输卸渣线、编组线、牵出线及各类作业线的布局;

2. 运输道路、场内道路和其他交通设施的位置;

3. 风、水、电力、照明、通信、管线等设施的布置;

4. 大型机具的组装与停放位置;

5. 机具加工、维修、木工和混凝土拌合等附属设施;

6. 料堆放场和水泥库房的位置;

7. 生产、办公、生活等房屋和设施的布局;

8. 卸渣场的设立与范围等。

三、施工现场总体要求

1. 在洞口设置相关标识,包括工程概况揭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进度牌、责任划分牌、施工工序图、隧道正断面图、安全措施牌、质量保障等。

2. 洞口挂有警示标志,如“必须戴安全帽”、“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3. 距隧道口20-30米处设三级沉淀池(视地形可适当放宽)。

4. 隧道内的照明、通风、排水系统*能良好,交通运输道路平整,施工机械管理规范。

5. 各类管线布置合理,设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6. 洞内配电箱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并设置警示标牌。

7. 高压风管、通风管、水管接头牢固,无漏风漏水现象。

8. 所有进入洞内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9. 洞内通信畅通,设有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安全措施并记录。

10. 爆破施工需有设计审批,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11. 施工按照设计和安全*作规程进行,及时支护、衬砌,确保安全。

12. 施工现场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钢管、钢筋等。

四、洞口区域施工统筹安排

洞口工程应结合外部场地与邻近工程统筹规划,尤其在不利地质条件下,应提前完成冬季和雨季前的施工工作。

在可能出现滑坡、崩塌、地表沉降等危险时,应采取注浆加固、抗滑桩等措施,避免发生严重事故。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 洞口附近的桥梁墩台、涵洞等工程应提前完成。

3. 设立排水系统,防止因排水不当引发坍塌。

4. 对边坡、仰坡进行刷坡,及时处理危石和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5. 不宜采用大爆破进行洞口土石方工程。

6. 洞门工程应尽早施工,并及时进行排水和仰坡防护处理。

洞门施工的安全重点:

1. 高处作业需佩戴安全带和安全绳。

2. 索道运输必须经设计和验证,确保安全。

3. 人行道路宽度不小于0.7米,坡度大时应设置台阶并安装栏杆。

4. 严禁双重作业。

工地技术员工作总结2

在多年的施工办理岗位中,我负责的项目工程均被评定为及格,有些甚至评为优质工程。这些成绩都是因为我们严格执行了“世纪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遵循施工验收规范、*作技术规程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这一精神贯穿于工程的施工办理过程中。

作为工地技术员,我深知自己对工程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确保工程质量,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必须紧密掌握技术,熟悉施工技术规范,并深入施工现场。针对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案,我们要配合生产进度,及时对各分项工程进行分层分段地检查。

例如,在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我们在现场放样*线、测设水平标高后,立即抓紧对钢筋模板安装进行技术把关。如果发现柱钢筋安装不符合设计图纸,立即要求施工班组返工修整,直到符合要求方可安装柱模板。对于模板安装完成后,我们也立即检查柱模板安装质量,并配合木匠班组长进行重检。发现问题时,我们会要求及时修复,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在楼层施工中,我们同样注重模板安装质量,并在完成后检查钢筋混凝土的安装质量。在梁楼层钢筋安装过程中,我们按照设计图纸逐条查对已绑扎的梁钢筋,发现问题及时更改,以避免影响工期。对于板钢筋安装,我们也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返工,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运用了施工技术和规范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并采取必要措施。我深知工程质量关乎企业的生命,关系到*的生活和产业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让施工班组明白,工程质量是通过生产来保障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因此,在施工现场办理中,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只有技术与办理相结合,才能真正把好工程质量关,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我也重视安全办理工作。从工人进场到工程竣事,每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技术办理,落实安全措施。我通过针对*的班组交代事项,确保他们了解只有有了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生产。因此,我所办理的施工项目均未发生工伤事故。

关于施工技术员技术工作总结3

我,在多年的施工管理岗位中所担任施工管理的项目工程均评定为合格,有的评为优质工程。这些都是始终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和*作技术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贯穿于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之中的具体体现。

我既是工地技术员,对工程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把好工程质量关,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应牢牢地掌握技术这一关,牢牢地掌握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深入施工现场,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案,配合生产进度,及时对各分项工程分层分段地检查,如在主体结构的钢筋砼部份,在现场放样*线、测设水平标高后即狠抓钢筋模板安装的技术把关,根据柱钢筋安装质量,而决定是否安装模板。若发现柱钢筋安装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立即责成施工班组返工修整,直至符合要求,复检合格方可安装柱模板,在模板安装完成,又立即着手检查柱模板安装质量,班组自检后由我配合与木工班组长重检柱截面尺寸合格及检查柱垂直度,发现垂直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偏差尺寸,即用粉笔在该柱注上垂直偏差方向及偏差数值,然后责成木工班组长立即修复再报本人复检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样在楼层施工中先抓模板安装质量后检查钢筋砼安装质量。如在xx年元月,南方装饰材料市场工程的施工中,本人就狠抓钢筋砼框架的施工质量,由于该工程柱梁板跨度大部份是8.0m×8.0m要求木工班组应按本人的技术交底进行模板安装,楼层模板安装完,认真检查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梁楼层钢筋安装时,根据设计图纸对已绑扎的梁钢筋逐条核对,边安装边核对,发现根数、规格、搭设部位或梁底双排钢筋安装差错,立即更改,将梁的钢筋安装差错更正于放入梁模内或板钢筋安装之前,以免贻误工期。梁板钢筋安装完并核对后,最后复核,板面负筋的长度、规格、间距(b#楼二层⑨-⒃轴板面负筋曾全部返工安装,按间距补足条数。处理复检后)再浇筑楼面砼,模板钢筋砼安装质量均按gbj301-88内有关评定标准执行。

在管理过程中,我运用施工技术和规范进行严格地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必要时停工返修,要使班组意识到,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问题,还应使施工班组懂得工程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总之我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技术是最主要的,只有运用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把好工程材料质量关,执行施工规范,勤检查督促,提高班组生产技能,结合奖罚制度,工程质量是能抓好的。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我在施工技术管理同时,也狠抓安全管理,从工人进场直至工程结束,每分部分项均应贯穿安全技术管理,现场施工用电技术、井架、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施工机械使用等均以安全技术进行针对*的班组交底,并落实安全措施,使他们懂得只要有了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生产,所以本人所管理的施工项目均无发生工伤事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