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五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我们年级组经过充分讨论和深入研究,特制定了本次养成教育方案。

教育工作计划

二、目标

在3月至6月的四个月时间里,结合环境卫生和文明礼仪等方面,从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全面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文明素养,力求通过细致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班级风气,推动班风、班容、班纪的显著提升。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每位学生要负责清洁自己班级的卫生区,确保教室每天都保持整洁。

2、坚决不乱丢垃圾,发现纸屑等垃圾时,主动捡起,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行为的外在体现,文明的举止既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是美好品德的体现。

1、严禁在校园内打闹、奔跑或追逐,保持校园安静、*。

2、主动向老师、来访客人问好,日常交往中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上下楼梯时要轻声细步,遵守右侧行走规则,互相礼让;做*时保持规范动作,展现精神风貌。

4、上*、放学时要自觉排好路队,保持“快、静、齐”的要求,不允许擅自离队或乱走。

四、工作措施

1、成立专门的检查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确保方案落实到位。

值周教师:五年级各班副班主任

组长:各班大队委

值周成员:五年级各班三名学生

2、各班成立自律队,及时发现并纠正班级内的不良行为,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

3、年级组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定期检查和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1、2月: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班级制作新的“让”字牌,落实相关工作准备。

2、3月:以“规范在我心中”为主题,完成教室布置,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4月:举办以“争做可爱文明人”为主题的行为规范摄影比赛,评选优秀作品,并制作“向我看齐”板报,以示鼓励。

4、5月:各班围绕年级要求进行自查自纠,特别是针对行为习惯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的强化训练。

5、6月:综合评定学期表现,评选出“文明之星”和“星级班级”,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推动文明风尚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工作计划2

在收获的喜悦中,我将开始新一轮的高中教学,并重启班主任工作。我将面对一批稚嫩的孩子,明白他们在未来两三年会更成熟,而我只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段回忆。然而,这标志着一个新起点。学校、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希望他们健康成长、正常发展、超越自我,达到理想境界。作为他们进入高中的启发者和领导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经过充分思考,我根据高一(1)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条件,制定了以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两个男生来自长兴,将住宿。中考平均成绩540.9,最高分565.5,最低分521。班中无曾担任班长或团支书的学生,还有两名同学尚未入团。

二、工作理念: 针对高一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我将坚持自主管理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仍需指导和纠正学生的管理行为,建立良好的舆论体系,让每位同学明确班级精神:尊重他人、互爱、团结、求知好学。我的工作将基于尊重、信任、共情和关注四个原则。

三、奋斗目标: 对于高一(1)班的目标,我遵循标准的中学生形象,倡导“八有”标准:即有人格、有胸怀、有教养、有能力;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前四项教导学生做人,后四项教会他们学习。

四、具体措施: (一)思想行为教育:

制定班规、班训及班级制度,设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增强班级归属感。

实施班级常规,详细化一日、一周、一月的规定,使管理更为便捷和量化。

充分利用黑板报,每周更新一次,内容贴近班级和学校实际,以持续教育学生。

主题班会作为重要教育手段,集中全班思想,提高影响力,将内容与班级实际及学校动态相结合。

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锻炼学生能力,增强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

确定每周主题,如“高效学习周”、“治病救人周”等,提升学生能力。

(二)学习方面: 制定“四有”班训: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每日、每周、每月学习计划。

每晨按规定读书。

每天练字5分钟。

开展“高效学习比赛”等竞赛,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方法参见班级常规。

(三)分组协作制: 设置纪律、卫生、班级活动、主题班会、学习、宣传等小组,明确分工,促进班级管理和活动。

(四)每天自省: 建立值日制度,每天记录值日情况,学生每天进行自省。

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德育教育工作计划3

一位班主任,如果每天早早到校,晚上很晚才走,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班级管理的效果未必理想,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样的班主任就是称职的。班级管理需要科学化,育人工作要求高效化,这才是每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追求的目标。

首先,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这是激励自己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

其次,班主任必须明白“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水平不提升,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发展。

再次,德育不仅是对个体的影响,更是对整个集体的塑造,而集体的力量也能反过来促进德育的实施,这绝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体系。

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德育的成效。

同时,班主任不能充当班集体的“保姆”,而应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应当争取成为学生的朋友、各科任老师德育工作的合作伙伴,以及学校领导的参谋。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本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班主任工作:

1.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开学初,我为班级学生举办了两节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提升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2.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从学期初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尽量减少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考虑到我自身经验尚浅,反应也较慢,所以我把学生按需要分配给各科任老师,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关注每次考试成绩的跟踪和反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态进行全面把控,这也是我班工作的核心。因为我们的优势在于整体,只有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上升。

4. 适当进行培优工作。优秀学生是学校的重要资产,班级里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生,但有一些潜力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还能带动其他学生的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