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合作伙伴,尤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更为深远。根据本班家长的具体情况,本学期我们致力于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建立平等且有效的家园沟通渠道,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加深彼此理解,推动家园教育的共识与合作,最大化地发挥家园共育的教育效果,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个*化的发展。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我们制定了新学期的家长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 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增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与家园关系的紧密度与*度。
2. 结合本园家长的实际情况,准确切入,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办好家长学校。
3. 提升家庭和社会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三、具体措施: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导,我们将依据《指南》的新思路反思过去的工作,快速完成角*的转变。
1. 将家长工作视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落实家长工作的各项举措,完善相关制度,学期末将家长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内容,确保家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2. 看待家长与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应互相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携手完成育儿的使命。
3. 教师应树立为家长服务的理念,将家长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耐心倾听、真心帮助家长解决育儿中的问题。同时,理解家长的情绪波动,冷静思考,换位思考,共同为孩子成长创造*的教育环境。
(二)注重家长工作的实效*。
家长工作要务实,避免形式主义。当前,我们的家园合作还较为表面化,家长虽然进出幼儿园,但参与度不高,特别是少有深入到幼儿园教育的深层次。为此,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
(三)个别化家长工作。
由于孩子的成长情况和家长的教育背景不同,我们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家长的不同*格和素质采取差异化的措施。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透过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发现家长在教育中的问题,并有针对*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保持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尤其在新学期进行首次家访时,做好电访记录和反馈。
(四)开辟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1. 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开放日是我园的传统活动,家长通过参与,可以直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观察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通过与同龄孩子的对比,发现孩子的优缺点。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能更深刻地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并与教师共同制定有针对*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孩子的主动*、创造*、与同伴的互动等方面,避免单纯的横向对比。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全园*的家长开放活动。
2. 家长之友
我们将加强宣传工作,扩展家长园地的内容,鼓励教师根据班级特点、家长需求和教学情况设计有创意的家长园地,增加互动环节,增强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长园地的互动内容将围绕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吸引家长参与讨论,优秀的家长教育经验和文章将通过联系栏展示,促进家长之间的学习与分享。
初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2
建校以来,我们学校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联系,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质量,特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及要求:
继续办好家长学校,符合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各项工作。
开展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本学期将由分级部门开展一系列小型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包括针对同一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致力于使家长学校发挥统一家校教育思想和行为的作用。
通过家长学校的教学形式,使广大家长明确党的教育方针,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学校教育规律、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校规校纪,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二、工作措施:
(一) 完善家长学校机构建设,强化管理。
成立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由陈进平担任主任,赵玉霞、郭晓*、刘小龙、濮思淮(退休教师、校关工委副主任)担任副主任,崇月霞、方秋玲、邱晓芳、孙子维家长、张蒙家长担任委员。
建立级部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每班推荐一名家长组成级部家长委员会,各班级由五名家长代表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政教处和班主任负责,其中政教处负责制定计划、安排活动、收集资料、协调关系,班主任负责具体的授课活动,向家长宣传家校理论,讲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组建稳定的专兼职家教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并组织专题研讨,以保证师资质量。课程内容提前确定,备课认真,力求课堂上精彩、实用,并形成系列化。
(二) 规范家长学校制度。
每次家长学校授课前一周,召开级部家长委员会会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就授课内容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为保证家长学校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三天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并在校园网家长学校栏公布,同时及时反馈信息。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以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
在开家长会时,学校将下发调查问卷,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将集中授课与家访工作相结合,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并做好记录。广泛了解家长的做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家校关系。利用校园及时通服务,通过短信服务使家校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具体情况,以便家校在教育上达成共识,进行有针对*和实效*的教育。
充实校网站的家教栏目内容,以扩大家教知识的传播力度,不断完善家教策略,提高家教的科学*和实效*。
将创建优秀挡案室与家教校本教材汇编工作相结合,确保台账齐全、装订整齐、规范。
(三) 丰富家长学校活动。
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汇报,共同研究工作。
家园共识育幼儿3
家长与老师的共同目标
家长和老师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旨在培养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与部分家长强调早期知识学习的观念形成了对比。
让幼儿探索与发挥想象
某次美术课中,明明不按老师示范绘制红*苹果,而是画了彩*的苹果。明明的解释是,他见过彩*的苹果,将来要自己动手種。老师欣赏明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了肯定。
家庭教育的重点
下午放学时,明明的母亲却批评了他,认为他的画不如其他孩子。这反映了家长与老师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幼儿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的智慧、品德、气质、健康和快乐,而非仅限于知识灌输。幼儿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兴奋,他们渴望探索和分享,因此需要的是广泛的兴趣和快乐的童年。
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
顺应幼儿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養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他们营造玩耍的空间,提供玩具和书籍,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幼儿园教育也应以玩为主,採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培养良好习惯和注重情感教育
幼儿期应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情感。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和*格塑造。
让愿望引领成长
幼儿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探索欲望。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
家长和幼儿园应坚持教育理念的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