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它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现将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做如下总结:
一、观察法
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实例:水的沸腾实验中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水中激起水花,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特点等。
二、比较法
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实例: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三、控制变量法
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中几个物理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实例: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研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的变化的关系;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等都采用此法。
四、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
实例:研究串联并联电路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在串联电路中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把总电阻称为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把总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在电路分析中可以把不易分析的复杂电路简化成为较为简单的等效电路;在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关系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五、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实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一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以*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子的形成可以*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地磁场的存在;扩散现象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六、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
实例: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内能与机械能;原子结构与太阳系;水波与电磁波;通信与鸽子传递信件;功率概念与速度概念的形成等。
七、建立模型法
是用物理模型使抽象的理论加以形象化,便于想象和思考。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过程。
实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是用到磁感线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研究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用挂图及模型;研究内燃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用挂图及模型。
八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逻辑推理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实验,但它同所说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实例:研究真空是否能够传声;牛顿第一定律等。
九图像法
图象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象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的沸腾情况的实验中,就是运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的。它形象直观地表示了物质温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在亲历实验自主得出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描点、连线绘出图象就能准确地把握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特点了。
常见的补脑食物有哪些2
这个时候,考生都希望自己拥有超强的记忆力,把知识都记在脑海里。想要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多吃补脑食物是一个好方法。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脑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香蕉
海带:海带含碘丰富,有助于血管的排污和维持身体的*碱平衡,抵抗疲劳。而且,海带中还含有大量的亚油*和卵*脂,能够健脑提神。海带和其他海藻类一样,都含有人体大脑不可或缺的磺类物质。
南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外,南瓜还含有一种极佳的益脑元素——p-胡萝卜素。南瓜吃起来甘甜清平,能够醒脑提神,改善神经衰弱和心神不宁的症状。每天吃一次对补脑非常有效。
核桃:核桃是众所周知的补脑食物,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能够避免脑血管阻塞,有助于补脑益智。不过,核桃是属于偏干燥*的食物,不能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引起便秘和流鼻血。
鹌鹑蛋:鹌鹑蛋是高考前的最佳补脑食品。虽然鹌鹑蛋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鸡蛋相当,但它含有的卵*脂和脑*脂比鸡蛋高出3~4倍。这两种物质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经常食用能够健脑、补脑效果特别好。鹌鹑蛋中维生素D的含量也较高,这是其他禽类蛋所不能比拟的。
初中物理思维解析方法有哪些3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和发散思维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①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②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能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并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