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将*一直为三个问题所困惑。为了寻求解答,他化身平民,独自上山拜访一位禅师。
禅师正在菜园里翻地,将*恭敬地问道:“大师,我怀有三个问题,恳请指点:
第一、行事何时机最宜?
第二、共事之中,何人最要紧?
第三、每刻当务之急,又是什么?”
禅师默然不语,继续翻地。
见禅师年迈体弱,将*接过锄头代他耕作,说道:“若是禅师不答,还请明说,我即可回返。”
此时,一名重伤男子路过菜园,倒地昏迷。将*急忙救助,为其包扎伤口,并安置在草棚内。
次日,男子苏醒,见到将*,竟请求宽恕。
将*疑惑不解,询问缘由。男子答道:“在一场战役中,将*您杀了我兄长,夺了我的财产。我立誓报仇,得知您独自上山,便埋伏在途中。不料,我却被将*的随从所伤。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将*竟出手相救。我愿用余生追随将*,以报救命之恩。”
将*没想到,此次上山竟然化解了与宿敌的恩怨。
离别之际,将*再次向禅师提出那三个问题,禅师答道:“我已经给你解答了。”
将*不解。
禅师解释道:“昨日你若不怜我体弱,代我翻地,定会原路返回,途中难免遭遇此人的伏击。所以,你翻地之时,便是至关重要的时刻。你若未救助此人,他或将命丧此地,而你们之间的恩怨也无法化解。因此,他便是你此刻最重要的人。记住,最恰当的时间永远是当下,因为它是唯一能把握的;最关键的人永远是当下与你相伴的人;最重大的事永远是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这便是生活的真谛。”
蒂伊沙的故事寓言故事2
导语:一个简单而明了的道理是寓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仅要与作者的主旨相符,还要根据情节的发展来决定。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蒂伊沙的故事》和《朋友》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从前,在一个长满鲜花的地方,住着很多的花仙子,那里就是花仙国。
有一位老母亲,她怀孕了,这是她第三个女儿。终于有一天,小女儿诞生了,老母亲给她取名为蒂伊沙。
蒂伊沙上学了,她拍打着翅膀向魔法学校飞去。她现在可是学校里最好的学生。她乐于助人,所以同学们都喜欢她,但有一个花仙子却很嫉妒她,一心以她为仇,她的名字叫美娜。
有一次,蒂伊沙正向魔法学校飞去,这时她想起了一件事,学校里的一位老师生病了,蒂伊沙又飞回家,走进自己家的花园,摘了几朵花,又飞向魔法学校里的治疗房。这时,被美娜看见了,念起咒语,把一只蜈蚣放进了蒂伊沙摘的花里,蒂伊沙正要走进治疗房时,她的朋友丽拉儿叫住了她,说:“你要给老师送花啊!让我闻闻花香。”这时蜈蚣咬了丽拉儿一口,美娜冷笑了一下,轻声说:“这回他可要失去朋友了!”这时正好被蒂伊沙听见了,她知道这是美娜干的,但她却对丽拉儿说:“对不起,这可能是我不小心放进去的,我帮你治疗一下吧。”她念起:“哩啦咕*哗。”丽拉儿的伤口好了。她又把蜈蚣轻轻抓起来放回花丛中。美娜在后面感到奇怪,这治疗法是什么时候教的?她想:“既然没教,那蒂伊沙犯了偷学罪,应该告诉老师,让老师好好惩罚她。”美娜走进老师办公室说:“老师,蒂伊沙犯了偷学罪,她会治疗法。”老师说:“治疗法是上学期教的,你难道不会吗?”老师用了惩治法把美娜教育了一通,并说:“身上的伤不能让别人帮忙治疗。”
美娜回到了教室,蒂伊沙问她怎么了。美娜说了原因。但蒂伊沙还是念动咒语,把美娜身上的伤恢复了,蒂伊沙因此被老师教训了一通。
美娜那颗嫉妒的心被蒂伊沙乐于助人的真诚感化了,她们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拓展:朋友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熊,他十分调皮,总爱搞恶作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不喜欢跟他玩,小熊只能一个人在家玩,十分孤独。
一天,爸爸妈妈发现小熊总是低着头,不高兴的样子,就问他:“孩子,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爸爸,妈妈,我经常搞恶作剧,欺负他们,小伙伴们都不愿意跟我玩了。”“哦!是这样啊,孩子,你要记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不管他们是什么动物,也不管他们的身材高矮,都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欺负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喜欢你。”“明天,你带上我给你做的点心,真诚地向他们道歉去。”熊妈妈摸着小熊的头说。
第二天,小熊拿着糖果,带上点心去找小伙伴们,可小伙伴们一见到他,拔腿就跑,小熊难过地说:“我是带点心来向你们道歉的,请你们原谅我。”大家一个个张大嘴巴,怀疑自己听错了,当小熊把点心送到他们手里,他们还是有点疑惑不解,小熊今天怎么变了?小熊知道大家的心思,赶紧说:“以前是我不好,老爱欺负人,瞧不起大家,害得自己没有朋友,我知道我错了,我想成为你们的好朋友,请大家原谅我好吗?”大家看到小熊这么有诚意,也就原谅了他。从此,小动物们在这座森林大花园里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玉痴的寓言故事3
导语:如果说丁爷对玉的痴迷不足为奇的话,那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技艺就令人赞叹不已。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玉痴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玉有着多种用途:可以制成玉簪,点缀发髻;可以打造玉佩,挂在胸前或腰间;可以做成玉镯,佩戴于手腕;可以作为装饰物,点缀书生的扇子;还可以制成玉如意和玉吉祥,作为厚礼或信物赠送给他人……
有了玉,也就有了与之相关的行业:有专门采玉的人;有专门开玉的人;有专门琢玉的人;有专门从事玉器买卖的人……然而,在通州城,能同时精通采玉和琢玉的人实在不多。而在通州城,丁爷被人尊称为“玉痴”。
丁爷原名丁梁,是通州城的本地人,出生于普通家庭,家境贫寒。他从十五岁开始接触玉石行业。丁梁天生就有玩玉的天赋,他天资聪颖,自学成才,年纪轻轻就展露头角。到了三十五岁那年,靠着玉石赚了不少钱,成为通州城里有名的人物。丁爷热爱玉石,除了对玉的痴迷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爱好。虽然年过而立,但他却未娶妻,只有一个抱养来的儿子。丁爷平日里喜欢独来独往,为了找到好玉,他可以在深山中呆上数月;为了琢出一块好玉,他可以在书房里待上数十天,吃喝拉撒全在同一个小屋里。待到玉器雕琢完毕,出来时,他已是一个胡子拉碴、满身泥污的野人。
如果说丁爷对玉的痴迷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他独特的眼光和高超的技艺就令人称道。不论是采玉还是雕琢,经过丁爷的手,一块普通的玉石都能焕发出异彩。丁爷琢出的玉器形象逼真,仿佛有生命一般。闭上眼睛,轻轻触摸,感觉就像在抚摸着妙龄女子的肌肤,甚至仿佛还能感受到微微的温度和柔软。通州城的人都以能拥有丁爷亲手雕琢的玉器为荣。
因此,来向丁爷求教艺术的人络绎不绝。然而,丁爷是一个不易接近的人,他自视清高,从不轻易示人,对自己的技艺更是守口如瓶,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传授给他。有传言说,每当丁爷完成一件玉器后,都会以自己的鲜血来润泽玉器。传言似乎也有道理,因为玉石虽然是一种石头,但刚刻好的玉器毕竟还只是一块石头,缺乏生机,需要血液的滋养才能显出灵气。
另有传言称,丁爷家中有一块镇宅之宝,是一块至今无人见过的奇玉。据说有一天晚上,有一个窃贼潜入丁爷家中,打算偷走一两块宝玉换取金钱。当他经过丁爷的睡房时,看到窗台上透出一道绿光。这道绿光异常诡异,令人惊奇。窃贼心想,丁爷家里发出这样的异光,除了玉还能有什么?于是,他悄悄地靠近,想看个究竟,但当他走近时,绿光已经消失无踪。
这个消息传开后,越传越神奇,有人断言那一定是一块具有神奇力量的灵玉。这块千年宝玉无价之宝。
那年冬天,已过五旬的丁爷突然患上了咳嗽,而且咳嗽时竟然吐出了鲜血。他找来了通州城最好的医生,尝试了各种名贵的*材,但效果甚微,病情却日益加重。
看着父*渐衰弱,儿子焦急万分,他说:“父亲,您的病怎么还不见好转呢?如果您有个三长两短,儿子该怎么办啊?父亲,我们丁家今日能有今日,全赖您的辛苦经营。如果您一旦不行了,我该如何守护丁家的荣耀?听说父亲有一块宝玉,不如……”
丁爷叹了口气,“明天这个时候来我房间吧。”
儿子满心欢喜。
第二天,儿子推开丁爷的房门,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桌上摆着一封信,上面是丁爷的字迹:
“我的儿子,我此去便是永别了。我一生热爱玉石,却忽略了对你们的关怀。我曾经拥有一块宝玉,但我思来想去,还是不能把它传给你。
“这块玉是我在域外所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徘徊在要将这块玉送还给那个未知的山中,但我始终下不了决心,更舍不得将其雕琢成玉器。玩玉的人,对玉的眷恋是难以割舍的。
“我只有三点要告诉你,一是玩玉不可贪,贪婪会迷失视线;二是玩玉不可痴,对玉的过度痴迷就像我一样,是毫无意义的;三是如果将来有好的机遇,去做其他的事情,不要再去触碰本应属于自然灵*的物品。”
儿子读完信,泣不成声,他带着全家人去后山寻找,但始终未能找到丁爷的踪影。
至今,许多玩玉的人家中都供奉着“玉石老人”的塑像,以纪念这位对玉石情有独钟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