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随着一阵上课的铃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教室。今天社会课老师教给了我们缝口袋的方法。
虽然我们当天没有带针线,但老师的讲解非常细致,甚至包括了如何缝制的步骤,所以我们都学会了。
回到家后,我向妈妈要了布和针线。妈妈疑惑地问:“你要布干什么?”我高兴地回答:“我要缝口袋。”妈妈听后显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给了我布。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我开始动手做口袋。我一手拿着剪子,一手拿着布,认真地剪出了一个正方形。这确实是一项费力的活!我剪的正方形不是少了一点就是多了一点,后来我有点生气,索*就这样了,反正布缝起来后里面看不到。于是我用这一边多一边少的布片开始缝。在缝口袋的过程中,我突然感觉到缝东西也是很困难的,针一点也不听话,乱动着在我的手里,我用力一扎,结果扎到了自己的手上,我又边喊痛边看着手上冒出的血。妈妈听到声音赶了过来,看着我的手既关心又生气地说:“看你,手都扎破了,快别缝了!”妈妈从柜子里拿出创可贴给我贴上,我忍着痛说:“不行,我不相信我缝不出一个口袋!”妈妈无奈地让我继续。
“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把口袋缝好了。但我却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错误——我没有给口袋的“大肚子”装“吃的”,结果把它的“嘴”缝了起来。我无可奈何地让妈妈把它的口打开,给它的“大肚子”装满了米,这时的口袋才像个鼓鼓的小皮球一样。我仔细地把它的“嘴”缝好,不让它刚吃的东西跑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我家的一件珍品62
*作文网网友原创作文丨七年级单元作文 阳江二中八(10)班燕霞 它虽然不算奇珍异宝,没有华丽的外表,也并非世间罕见,但对我而言,却是一件珍贵的收藏品——一件小棉袄。或许在你看来,棉袄早已被羽绒服、毛衣等所取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它是我成长的见证,我对棉袄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要穿上新衣服。我也曾哭哭啼啼地向妈妈要求买新的,然而妈妈总是说我已经有太多衣服,其中很多只穿过一两次便被搁置。由于我特别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每件衣服也只能穿上一两次,因此我的衣柜堆满了像小山般高的衣物,但我依旧执意要新衣服,甚至在地上打滚求着。外婆看到我这样,便怜惜地对我说:“孩子,别哭了!外婆给你做一件小棉袄,保证比买的更暖和更漂亮,好不好?”听到“漂亮”这个词,我立刻点头答应,并停止了哭闹。外婆吃完午饭后,便去购买花布、棉花、带子、花线等材料,每一样都是由外婆亲自挑选的。在开始制作前,她还会将布料洗涤两三遍才开始动手,她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棉袄穿起来更舒适。
我乖乖地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外婆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棉袄。她十分讲究,不仅要将棉花填充得均匀,而且还会在边缘涂上一种糨糊,她说这样做出来的棉袄会更有棱角。在缝扣时,她也从不马虎,每个扣子都会用丝带编成连心结,寓意着吉祥,保佑我健康成长。制作完成后,她还坚持在阳光下晒上两三天才让我穿上,果然穿起来暖洋洋的,舒适至极。
那时,我真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我总是穿着棉袄甚至不再穿外套就去幼儿园,等待着小伙伴们的羡慕和称赞。
后来外婆回老家了,每逢冬天她总会打电话来问我是否需要再做一件棉袄,但由于衣服已经太多,我每次都说已经买好了。外婆在电话里总是开心地说:“买好了就好!买好了就好!”然而我知道她心里或许有些失落。
前几天,当我整理衣柜时,在柜角里发现了外婆曾经为我做的那件小棉袄。瞬间,外婆缝制棉袄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外婆对我的无尽关爱,她把所有的爱与希望都注入到了这件小棉袄中,这份温暖的爱融化了寒冷的冬日,呵护着我健康成长,为我铺就了充满爱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