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185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篇1: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技工学校电子专业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来解决问题.

作 者:程瑾云 黄莉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西,南昌,330096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 关键词:情境   课堂教学   策略  

篇2: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了“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作 者:郭庆  作者单位: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G7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数字电子技术   应用  

篇3:探究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和以教材为载体,将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需要运用探究的方法设置教学情境;学生要运用探究的'方法主动地荻取知识,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探究式教学法也是一种关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

作 者:于晓梅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山东,曲阜,273100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角色转变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篇4:浅论探索式教学法在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探索式教学法在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探索式教学法的一般理论及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发现和总结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等规律,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 者:段久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5) 分类号:G424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   高分子材料   教学  

篇5:项目任务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任务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这门理工类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讲练结合的.项目任务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由项目引出任务,引导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张甜  作者单位: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咸阳,71 刊 名: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U463 关键词:项目任务教学法   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篇6:浅谈情景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郭善光

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杨坡中学

【摘要】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情景创设又是使学生走入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情景创设又是使学生走入课堂的关键,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情景式教学方法。

1新旧结合式情景教学

新旧结合情景式教学,就是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正方形的性质时,先复习矩形和菱形的性质,通过复习我们知道,研究这两种图形从边、角、线三方面入手,先研究了四条边的关系,边的关系包括了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又研究了四个内角的关系角也包括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最后研究了对角线,也研究了这两个方面;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白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这样一来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和自然的就去研究正方形的这三方面,并且还会和矩形、菱形作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创设情境,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正方形的知识。

2类比式情境教学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3实物演示式情境教学法

实物演示式情境教学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4问题式情境教学法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问题引答案给予的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一元一次方程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5设疑式情境教学法

设疑式情境教学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演示教具式情境教学法

演示教具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明白我们是利用了同位角相等来画的平行线,从而很直观的得出一个判定方法,那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天直线平行。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7音乐渲染式情境教学法

上课前2分钟放一段音乐,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只要选取恰当的音乐,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8强调式情境教学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开始上课我们就讲一些让同学们感到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或重要的知识点,已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二元一次方程,是整个初中教学的重点,它的地位大家都知道的,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矗今天,我们就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总之,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9图画再现式情境教学方法

图画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快速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二次函数时,利用图像,更容易研究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10生活展现式情境教学方法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是让同学们想一下,纵横交错的道路,棋盘中的横线和竖线,操场上的双杠,教室中的课桌面,黑版面相邻的两条边等等,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形象。

篇7: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过于看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沉闷的环境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生物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实验反思;师生关系

所谓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索、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成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且,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换句话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探究欲望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教学中若不能提出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不会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而生物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推动生物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常常是教师主宰,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几乎全部被教师占据,学生没有思考、探究的空间,每节课、每天都是在被动的知识灌输当中度过。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进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型,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在上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及时吃一些食物,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是什么在起作用?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中有葡萄糖。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有人认为,吃糖过多或吃得过饱,即使不吃肥肉也很容易引起肥胖,你认为对吗?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自主去探索,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生物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借助生物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实验是学习生物的手段和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的载体。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探索和思考中,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完善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但是,高考中不考具体的生物实验,只是考查相关的知识点,所以,一些教师经常会忽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则是以死记硬背知识点为主,目的就是应对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思维,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论证与研究。

例如,在开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非但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数量下降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要求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在排除操作不当的前提下,提出“PH值(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培养液的浓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等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引导总结反思,提高探究能力

反思是一种手段。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强调教师去总结、反思,总认为只有教师的反思和总结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其实,除了教师以外,学生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搜集资料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在授课的时候,我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导入新课,但是,课下有一位学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孩子应该从长相来说是和父母相近的,但是,人们经常会说,外甥像舅,会不会有矛盾呢?虽然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却是学生在反思之后得出来的,这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探究环境

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经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一味地要求学生适应教师,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得学生总是等待着教师的教,总是依赖着教师,没有自我,没有个性。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这就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尊重和关注,逐渐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愿意配合教师采取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探索,最终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

例如,实验教学中的评价方法,要实施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坚持多元化的思想,既关注结果,又注重过程,更要鼓励创新的思想工作。对未写成和失败的实验也要进行鼓励、肯定,再引导学生找到实验改进的地方,对实验独到之处要大力表扬,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生物课上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生物世界的精神,并在实现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丽。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01)。

[2]邓金轮。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J]。吉林教育,2011(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徐闻县徐闻中学)

篇8: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参与式教学法概述

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就是指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行为规律记录下来,为学生创造出能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将参与式教学法实际应用到教学中以后,学生通过多样情景化的教学设计进行主动性的学习,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物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很多初中生都很喜欢生物这门课程,愿意进行生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科学知识理解生物学中的奥义。学生学习过生物课程以后,还能帮助自己修正生活方式,进行更加健康的`生活。另外,学生在进行生物学的探究性学习时,还能帮助养成探究事物的学习习惯。使用了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明显有了更高的热情,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满足课改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生物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满足课改的要求。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凸显出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相关内容,并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更加贴近大自然,树立起环保意识,充分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则需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初中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全面发展。

(2)实现平等交流。新课改以后,教学理念是实现全面性发展,首先要保证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工作,发挥出启迪者的作用,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重视,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要马上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跨越障碍,继续进步。

(3)树立长远目标。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目标定在通过学期考试上,而要定下长远的目标,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锻炼,建立起坚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自身的思维、意识和行为都充分调动起来。

(4)因材施教。初中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和自身性格的特点,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规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参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实现全面发展。

2.实施方法。

(1)构建教学情境。参与式教学法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出适合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教学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将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化、具体化处理。例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除”这一课时,学生想要充分了解身体器官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的具体工作原理,单纯的讲述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通过Flash动画制作出动态的动画,令本身无法看见的教学内容通过电脑表现出来,学生便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

(2)小组合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习目标展开讨论,也是常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培养自我批判的能力。例如“计划生育”这节课,初中生可能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进行相关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热情。

(3)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到本地的植物园或花圃参观学习,了解不同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到工厂参观污水处理,了解水处理降解过程,促进学生的进一步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日后,教师要在参与式教学法中不断更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学习基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长远的教学目标。

篇9: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1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30人)和实验组(261人)。对照组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包括病例导入新课法、PBL教学法和课题研究型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期末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课程满意度和考试成绩均较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满意度、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有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深入学习其他基础与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生物化学内容抽象,缺乏直观性,学生不易理解,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积极探索,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1~4班。其中1、2班230人为对照组,3、4班261人为实验组。两组学生的入学年龄和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所用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相同。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讲授时,以教材章节框架为主线,以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授课期间穿插少量病例,并进行简单解答。实验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教学方法。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3种方法。(1)病例导入新课法。例如在讲“氨的代谢”时,先向学生展示病例:患者,女,38岁,反复发作性昏迷3个月,每次发病前均有进食高蛋白食物史。今发病2小时入院治疗,此次发病前吃了很多虾。肝功能显示:血氨:167μmmol/L;ALT:174U/L。让学生思考: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护理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进食高蛋白食物会引发该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讲授结束要求学生回答该病的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2]。(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课堂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教学服务[3]。这里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上的某一个重要知识点。如在学习“维生素A”章节时,我们采用PBL教学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①设置问题:南北朝时期,王珂带母亲在山区躲避战乱。后来,王珂发现母亲的眼皮干燥,晚上看不见东西,便用弹弓打了几只乌鸦,用其肝脏熬汤给母亲喝,母亲的眼睛很快就好了。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先提问,王珂母亲是缺乏哪种维生素?多数学生回答是缺乏维生素A。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王珂母亲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这种病?③学生自主探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每组4~6名学生,教师点拨指导,提醒学生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A。④小组间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⑤教师总结:维生素A参与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构成,对弱光敏感,与暗视觉有关;维生素A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所以缺乏维生素A将发生夜盲症和干眼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鸡蛋、牛奶和胡萝卜等。(3)课题研究型教学法。这种模式对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需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选取学生较熟悉、生活中较常见的课题展开探究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完糖、脂类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后,我们从代谢角度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制定一份糖尿病患者一周的食谱。①教师列出课题:制定一份糖尿病患者一周的食谱。②学生自由结合分组,一般4~5人一组。③学生分工,查阅相关资料。④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写出初稿。⑤教师组织各小组间交流课题研究结果。

1.2.2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理论考试两种方法,得到相关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的差别[4]。问卷调查: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满意度调查,进行χ2检验。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总分为100分,通过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采用u检验对两组成绩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课程满意度比较

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2.2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经u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1)应用病例导入新课法,提高了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课,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缩短学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时间。(2)应用PBL教学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在问题讨论及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消化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应用课题研究型教学法,更能体现探究式教学的开放、合作、自主特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如提醒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查找资料,如何记录材料及其出处;要求学生汇报课题研究进展等,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须探究。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对象和学科章节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芳娟,魏增云,薄一览,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31(4):132-133.

[2]张健.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31(10):72-73.

[3]田野,吕学儒,李树香.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13,27(7):-.

[4]田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30(2):119-120.

[5]夏炳成.一体化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教学观察,2012,1(2):88-90.

篇10: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重点在于设计能够引导出教学内容的'病例,加强病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 者:唐伟 崔丽 白鹰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1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12) 分类号:G424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神经病学   教学模式  

篇11:讨论式化学教学法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化学教学法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在讨论的主题选定、问题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讨论等方面,探讨了在多媒体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的.方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能够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易出现的节奏过快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作 者:孙俊梅 漆文胜 甘亚 罗雯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节奏  

篇12: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林 奕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中学)

摘 要: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初中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往往不抱有太大的兴趣,因此要使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有效地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效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