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棉花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爱学生的小学家访日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爱学生的小学家访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关爱学生的小学家访日记
关爱学生的小学家访日记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一次成功的家访能够起到融洽感情增加理解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好学生,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反之,教师和家长则会产生隔阂,互不信任,失去家访应有的作用。对于家访,我有两点体会:
一、不要向家长“告状”
老师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不是,有些家长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训斥或体罚,学生会把对家长的`怨气转泄到老师的头上,在学校里会处处与老师对着干,把老师善意的教育看成对他的挖苦与嘲讽,从此再也听不进老师的话,成绩只会一落千丈;在家长眼里,子女有那么多的缺点与不是,一定是老师无能或老师没有很好地教育学生,对老师产生成见和不信任感,教师再费口舌都会无济于事,甚至会发生口角,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对于学生的一些需要让家长知道的缺点,老师应先肯定学生的其他优点,然后委婉地中肯地向家长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以求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实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二、不要向家长“踢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子女的教育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经常能听到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严一点没事的”,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他们不知道,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表示理解,因为许多家长还没达到老师级的理解水平,我们应该“可怜天下父母心”,让他们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千万不能以“你自己的孩子都不听你自己的话,还会听老师的吗?”来回敬。
在这里,我以商业界的一句行话来与同行共勉:“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在我们这一行可以理解为“家长要求教好学生永远是对的,提再高的要求也不过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只有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工作,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篇2:学生家访日记
一步一步又一步,我怀沉重的心情走回家。今天老师来家访,今晚会发生什么事了,我叹了一口气。
 一到家门,便无精打采的坐下来。心里想老师为什么要来家访了?是什么原因让老师要来家访。是我在学校犯了错误还是学习下降了。不管是什么,先收拾一下吧!妈妈见我今天收拾了房间,便产生了疑问。问我是不是考试没有及格,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才放我走。过一会又说,肖武你过来一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了,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要来家访,出了什么事,快说来听听。
一到家门,便无精打采的坐下来。心里想老师为什么要来家访了?是什么原因让老师要来家访。是我在学校犯了错误还是学习下降了。不管是什么,先收拾一下吧!妈妈见我今天收拾了房间,便产生了疑问。问我是不是考试没有及格,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才放我走。过一会又说,肖武你过来一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了,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要来家访,出了什么事,快说来听听。
边说着,老师就来了。见了教师和妈妈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礼节性的问了一下客气话,后来老师,说过来看看放学后,肖武在家都做些什么;学习时间是如何安排。从远说到近,我觉察出了老师的来意,就是想知道我们的习惯;让父母更好的配合老师,把我们的学习搞好。走前老师对我说:“上次的作文你好象没有认真的思考,没有以前的写的生动,朴实具体,今后多用用心开动脑筋去做好每一件事。”
老师走了,妈妈说:“今后要努力呀!希望下次老师是来对父母报喜。”
篇3:学生家访日记
这天我去了张霄家,这个孩子情绪偏激,和老师同学常发生激烈冲突,主要表现为:课间打同学,上课经常乱下座位或者捣、戳同学,影响别人听课,不听从老师的教育,一旦老师同学无法让其顺心就会任性耍脾气。过去放学时光进行的沟通都是反映孩子的问题行为,家长很没有面子。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估计家长会谈到同学之间矛盾问题。我打算听张霄说清状况,包括对老师、同学态度叛逆的内心想法。和孩子父母交换看法,达成共识,明确其喜怒时都打人,冲撞老师的情绪宣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不受人欢迎的。
张霄家房子很新很大,看得出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玩具有几大箱,孩子对四驱车感兴趣,家长又在儿童房铺设了轨道。物质方应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尽可能地满足。然而在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不能和沈宇非家庭相比。
做领导的父亲因为单位里临时有事不在家,在和母亲交谈的近3个小时里,我越来越清楚孩子叛逆、任性的性格的真正成因——家庭教育的溺爱和纵容。
母亲说,孩子的父亲平时工作十分忙碌,所以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并说出个理由都给予满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我发现孩子弹琴的时候,妈妈始终在提醒他注意音符、速度,不放过一个难点,可见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凡事追求完美,看似要求严格其实是包办代替。3个小时,张霄不停地在房里奔跑跳跃,不时打断老师和家长的谈话,要母亲帮他做这做那。开始母亲没有要求孩子务必坐好,而是一一满足孩子的愿望。没有明确的家教规矩,是这个家庭的显著特点。
我把张霄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告诉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事情的严重后果和盘托出:家长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没有风雨没有困难的温室,孩子习惯了这种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因为不会与人相处,使友好的孩子厌恶他;因为任性,听不进批评,老师管不了他;因为喜欢打闹,常常吸引的是有同样兴趣和不良习惯的玩伴,却又被强手欺负。那他怎样会喜欢学校?怎样会正确对待批评和挫折?家庭一味地迁就,将来满足不了他了,家长怎样办?将来不能为他做事了,他又会如何对待家长呢?将来走入社会,谁让他?谁伺候他?母亲提议让孩子远离好打架的小伙伴,但是我想孩子间的正常交往和碰撞怎样可能是大人能阻止得了的?不去交往,怎样学得会忍让、商量、服从、合作的交往技巧?我感到有些父母可能是工作上的精英,而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是十分需要帮忙的。
我提议对孩子要延迟满足的时光,务必坚决拒绝不当的要求。于是当张霄在房间里大喊母亲帮他的时候,母亲第一次没有动,而是告诉他,在和老师谈话,自我的事情自我解决。孩子立刻大声吼叫,摔门。但不予理会一会后,平静了。但是之后当孩子用撒娇的方式博取母亲欢心时,母亲就范了。接下来,张霄自我打开冰箱,要吃第二根冰棒。母亲这回先用语言阻止无效的状况下,又追过去,收回了冰棒。这次“不”说得很坚决。
第二条家教推荐,让孩子学会服从,从坐姿开始明确要求。当需要大人帮忙时学会用礼貌的语言表达。
第三,母亲务必在今晚与父亲彻底长谈,统一家教理念和方式。
这天的家访没见到父亲,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还是略有成效的,因为孩子的母亲受到了触动,并且已经开始尝试理解教师推荐。
对于我来说收获也不小,家访确实十分必要。孩子在校的表现是家教的镜子。家长不管的孩子行为自由,像野草。家长的溺爱放任就是在给野草施肥,让野草疯长。老师务必深入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
老师不能怕对家长说实话,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在学生家里交流,往往比请家长到校气氛更加简单融洽,教师的真诚推荐会更易于理解。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教育一旦离家庭远了,那么和社会就是脱节的,会变得无比脆弱。学校教育只有和家长达成一致,才可能取得效果。
篇4:学生家访日记
告别了陈鹏宇的家长,立刻了就联系了几位家住万科魅力之城的同学。从凤凰花园到魅力之城,五分钟的车程就到了。
刚进门口,陈瑾瑜的父亲就从小区里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几块零钱,说是给我们停车用的,自然是要推辞不收的了,但心里确乎是涌起一阵阵的感动。
和陈瑾瑜家的家长作了简单的交流的沟通,主要是表扬了陈瑾瑜学习上的进步,尤其是学习习惯上的改变,成绩的提升等。家长听了十分高兴,为孩子成绩的提高而欣慰。
临走时,陈瑾瑜的父亲执意要把我们送到涂雨祺的家中,虽然就在一个小区,孩子也能够带路,但他去还是坚持要自我亲自送去。
从一栋楼的8楼,到另一栋楼的4楼,距离并不远,但那一刻,确实是有一份小小的感动,萦绕在心底。
篇5:学生家访日记
从丁子昕家里出来,已经四点多钟了,我们又去了郑芷祺的家中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然后驱车回家。夏老师住在汤逊湖社区,李老师开车把她送到了转盘处。夏老师准备下车时,突然大家想起社区里也有好几个班上的学生。于是决定选两个学生临时去家访一下。
完全不在计划之中,所以临时联系了汪欣和熊一飞两位同学的家长。幸好家长都在家,我们先去了汪欣家,汪欣妈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就汪欣的学习、生活、家庭等状况我们又作了深入的交流。下车后,就在车内接待了熊一飞的妈妈。快结束的时候,接到了童谣妈妈的电话,她问我们还在不在江夏,她跟阳光喔的培训老师请了一节课的假,特意赶了回来。可惜我们已经离开了江夏。挂完电话,心中很是愧疚。
是啊,这次教育局开展的“千名教师访万户”的活动,让我们与家长有了更深的接触,了解了更多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真的很有好处。但时光和精力所限,可能并不能在短时光内走访完所有的家长,在那里,很想对他们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
回到家匆匆趴了几口饭,一看表,才七点多钟。倒在沙发上,竟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五点多,这才想起,连澡也没有洗。
家访,累,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