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摆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反思,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反思,欢迎阅读分享。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反思

篇1: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复习》教学反思

引导复习三角形的知识,首先以问题引入:本单元我们还认识了什么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标注上各部分的名称。交流展示,以学生画的三角形作为材料展开对三角形的分类和作高复习,培养学生归类的能力。

全课总结:通过复习你对本单元的知识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根据板书回顾系统的知识,并且提出课下自己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内角和。

虽说这节课整体效果还可以,但明显的还有好多缺憾:如课前工作不细致,总认为这部分知识不难,学生自我整理应该障碍不大,导致对学情的了解不够准确,在课中交流时发现学生遗忘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对话形式相对单一,师生一一对话较多,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生生互动不够。特别是在学生思维的碰撞点,火花没有燃起;有些环节稍有拖沓,导致教学时间把握不准,草率收场;激励艺术欠缺,激情不够……这些都有待我进一步思考与改进。为了让我们复习课带给学生更多东西,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那我们就应该努力让旧知不旧;形式巧一些;渗透一点思想与方法,多提供思维拓展与延伸的时空,为孩子们的后续发展尽一份力!

篇2: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精选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计3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水中捞月 B、拔苗助长 C、守株待兔 D、瓮中捉鳖

2.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 )

A.51元 B.35元 C.8元D.7.5元

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

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长方形的对称性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三角形的稳定性

4、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和∠2是同位角 B、∠2和∠3是内错角

C、∠2 和∠4是同旁内角 D、∠1和∠4是内错角

5、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

A、∠1=∠2 B、∠A=∠D

C、∠E=∠C D、∠A=∠C

6、如图,AC=AD,B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7、ΔABC中,∠A= ∠B= ∠C,则Δ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8、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a2 B、2a C、2a2 D、a2

9.解方程组 时,一学生把 看错而得 ,而正

确的解是 ,那么 、、的'值是( )

A、不能确定 ; B、=4, =5, =-2 ;

C、、不能确定, =-2 ; D、=4, =7, =2

10、下列说法中:(1)顶角相等,并且有一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2)底边相等,且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3)腰长相等,且有一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4)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5月26日下午,奥运圣火扬州站的传递在一路“中国加油”声中胜利结束,全程11.8千米。11.8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___________米。

12、已知: 则 ____________

13、进行下列调查:①调查全班学生的视力;②调查扬州市初一年级学生双休日是如何安排的;③调查学校大门两侧100米内有没有开电子游戏厅;④电视台调查某部电视剧的收视率;⑤联合国调查伊拉克是否还在继续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⑥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⑦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查某种电子产品的质量.再这些调查中,适合作普查的是________________,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_____ _____.(只填序号)

14、如图,小明从点A向北偏东75°方向走到点B,又从点B向南偏西30°方向走到点C,则∠ABC的度数为________;

15、如右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那么Rt△ABC≌Rt△ADC,根据是______ 。

16、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20,AB=5,BC=8,则DF=________

17.七年级(10)班的50个同学中,至少有5个同学的生日时在同一个月,这是_________事件(填“不确定”、“不可能”或“必然”)

18、如图: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如果AD=7cm,DM=5cm,∠DAM=30°,则AN=_________ cm,∠NAM=_________。

19、如图,ΔABC中,∠C=90°,AC=BC,AD平分∠CAB,DE⊥AB,垂足为E,AB=6M,则ΔDEB的周长为 M.

20、如图,已知AB∥CD,O是∠ACD与∠BAC的平分线的交点,OE⊥AC于E,且OE=2,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1、如图,∠A+∠ABC+∠C+∠D+∠E+∠F=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题,共90分)

21.计算 (本题满分8分)

① ②

22.(本题满分8分)

先化简,再求值:[(x-y)2+(x+y)(x-y)]÷2x,其中x=3,y=-1.5.

23.(本题满分12分)

(1) 25-16x2 (2) b (x-3)+b(3-x)

24.(本题满分8分) 5ykj.com

已知方程组 与 有相同的解,求m和n值。

25.(本题满分8分)

如图是雨伞开闭过程中某时刻的截面图,伞骨AB=AC,支撑杆

OE=OF,AE= AB,AF= 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

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26.(本题满分8分)

在△ 中,

AE为BC边上的中线,(1)试说明:AE=CD 。 (2)若AC=15cm,求线段BD的长。

27.(本题满分12分) 新课标第一网

为了了解学校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活动的实施情况,该校抽取初一年段50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按七天计算)做家务所用时间(单位:小时),得到一组数据,并绘制成右表,根据该表完成下列各题:(8分)

分组频数频率

0.55~1.05140.28

1.05~1.55150.30

1.55~2.05

2.05~2.5540.08

2.55~3.0550.10

3.05~3.553

3.55~4.0520.04

合计1.00

频率分布表

(1).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以上信息判断,每周做家务的时 间不超过1.5小时的学生所占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

(4).针对以上情况,写一个20字以内倡导“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句子。

28.(本题满分12分)

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租用这两种货车情况如下表:Xkb1.com

第一次第二次

甲货车的数量25

乙货车的数量36

累计运货吨数20.546

(1) 问甲、乙两种货车每次运货多少吨?

(2)现租用该公司的3辆甲种货车与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

30.(本题满分14分)

如图1,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和OCD叠放在一起,并且有公共的直角顶点O。

(1)在图1中,你发现线段AC、BD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直线AC、BD相交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2)将图1的S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角,在图2中画出旋转后的SOAB。

(3)将图1中的S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连接AC、BD得到图3,这时(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若SOAB绕点O继续旋转更大的角时,结论仍然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14分)

篇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能正确地进行整式的运算。撑握运算的各种法则以及乘法公式。

2、能准确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并撑握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3、认识百万分之一。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形象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体会概率的取值在0,1之间。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运用概率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公平性。体会概率的意义,能对两类概率模型进行简单计算;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掌握三角形分类。会画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以及高。认识全等三角形撑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以及利用全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认识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是变量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7、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复习时间安排

1、整式的运算2课时

2、平行线与相交线2课时

3、生活中的数据1课时

4、概率1课时

5、三角形2课时

6、变量之间的关系1课时

7、生活中轴对称1课时

8、综合复习在复习时抓重难点着重复习。2课时

篇4: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免费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真正做到查漏补缺,认真落实好双基教学,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复习内容及要求:

1、相交线与平行线: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对顶角相等,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意义。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导;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了解命题的概念,区分命题的真假,结合具体内容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好习惯。

2、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根据点写坐标、根据坐标描点;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三角形: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

4、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目标(化成x=a,y=b的形式),体会消元思想;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觖实际问题。

6、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求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任意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并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三、复习重难点:

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逐步学会说理;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运用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四、复习方法及步骤:

1、以讲练为主,老师根据学生训练,掌握真实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重点讲授。具体操作如下:每章节首先提示本章主要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做题,到掌握为止,几何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出一些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意归纳、注意解题规律和方法的总结。

五、课时安排:

相交线与平行线………………………………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时

三角形…………………………………………2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时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2课时

实数……………………………………………2课时

综合训练………………………………………2课时

篇5: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试卷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试卷复习

一、填空(共20%)

1、由6个千,4个百,3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是( )位数。

2、849最高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

3、由2、0、3、7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4、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 )。

5、50cm=( )d m 4m=( )cm 7km60m=( )m

6、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①语文书厚约1( ) ②铅笔长约2( )

③火车每小时行驶150( ) ④一棵树高约5( )

7、在○里填上﹤、﹥或﹦。

486○468 70dm○900cm 19m ○ 1 km

8、( )里最大能填几?

2( )﹤15 5( )﹤29 ( )7﹤30

二、选择题(10%)

1、由8个一,5个百,8个千组成的数是( )。

A、8058 B、8580 C、8508

2、最接近9000的数是( )

A、9005 B、8998 C、8508

3、在放大镜下看一个直角,结果看到的是( )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4、5千米-100米○4000米

A、= B、﹤ C、﹥

5、3894的近似数是( )

A、3800 B、4000 C、3900

三、计算

1、口算(10%)。

63= 59= 300+150 = 32-73=

248 = 370+40= 8700-4000= 24+408=

48+6= 580-500= 650-600= 364-7=

71-14= +80= 40+360= 26+39=

426= 426 = 30+1000= 5-50 =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89 = 488 = ☆908-126= ☆927+244=

3、脱式计算。(12%)

12+246 35(70-63) 5000-109-1127 1386+405-298

= = = =

= = = =

四、画一画,数一数(8%)。

1、在下面画一个锐角。

2、一只蜗牛从A点出发,先向东南方向爬2厘米,到达B点,再向西爬了4cm5mm到达C点,请画出小虫的爬行路线,并标出B点和C点。

五、解决问题。(20%)

二(1)班收集了420节废电池。

1、二(3)班可能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画○)

721节480节820节

2、二(1)班44个同学坐面包车去公园,每辆车限坐8人,至少需要几辆车?

3、教室里有51个座位,进来5组小朋友,每组7人,这时教室里还有几个空位?

4、红红用15元钱买了3枝笔,华华用4元5角钱买了1枝笔,谁买的便宜一些?每枝便宜多少钱?

5、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860本,比故事书多134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篇6: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则: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复习不能离开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理激励效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要采用适当有效的复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程度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复习的层次性目标,逐步实现一级一级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

4、“重基础,提能力”的原则,抓住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复习不仅是一个整合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提高知识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基础是“万木之根”,一切复习都要围绕基础进行。在抓基础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实现能力的转化,这是复习的根本。在复习的设计与运行中,时刻要注意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依托此目标就有了一个核心,围绕核心复习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复习才会高效。

二、教材分析: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办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对于“实验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形式分散地编排于各章之中。

在体例安排上有如下特点:

1、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材料。

2、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3、适当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栏目,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等提供资源。

4、每章安排了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数学活动”也可供教师教学选用。

5、每章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6、本书的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有些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有些练习是相关内容的延伸。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内容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女生在计算上稍强一些,而一些男生在空间开形象感上稍强一些,所以,第一、二章的有理数和整式女生比较好,而第三、四章的列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男生则比较愿意学习一些。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需要进一步温习与训练。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心理觉得是第二遍,有不重视的心理。在第一轮学习过程中,第二章的有理数的计算学得不扎实;第一,三章整式的同类项合并上有一定的困难;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学习不好,有些学生找不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第五,六章图形的认识中,对于余角和补角方面的计算有一些欠缺。

四、复习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复习策略:“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篇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怎么写

1、理清知识脉络:把各章的内容并列展示出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表,理清各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全书的脉结构。

2、按章节串讲一遍:按全书的章节从前到后再认真解释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注视到的,和在学习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知识环节要仔细地讲一篇,让学生形成更细的更准确的知识点。串讲时,采用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记忆。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抓住重点习题: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一定要做些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对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4、章节小测: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每天个知识环节之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5、难点强化:难点是复习的重点,把书中的难点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专项训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对一些有难点的学习进行特殊的训练,特殊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分析,形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复习。

6、专项训练: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采取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讲解知识点,解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试来完成专项复习的目的。

7、系统强化: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整合全章的内容,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准绳,把握新课标,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与训练。

复习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并非为了考试,所以,复习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篇8: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1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

初中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10。

4、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四舍五入遵从精确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而不是3.55.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相似变换

※1、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

※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注意点:

①a:b=k,说明a是b的k倍;

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

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④除了a=b之外,a:b≠b:a,与互为倒数;

平移变换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多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离决定的。

(6)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这种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

篇9: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推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1,∠1=30°,∠B=60°,AB⊥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AB∥CDB.AD∥BC

C.AC⊥CDD.∠DAB+∠D=180°

2.如图2,已知AB∥CD∥EF,则∠ABD+∠BDF+∠EFD=()

A.540°B.360°

C.270°D.180°

3.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且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

则P点的坐标为()

A.(3,-4)B.(-3,4)

C.(4,-3)D.(-4,3)

4.将正整数按图3所示的规律排列,若用有序数对(m,n)表示

第m行从左到右第n个数,如(4,2)表示整数8,则(8,5)

表示的整数是()

A.31B.32C.33D.41

5.如图4,从A处观测C处的仰角为30°,从B处观测C处的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反思仰角为45°,则从C处观测A、B两处的视角∠ACB为()

A.15°B.30°C.45°D.60°

6.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XKb1.Com

A. 与 B. 与 C. 与 D.与

7.若方程组的解是,则、b的值为()

A.B.C.D.

8.为处理甲、乙两种积压服装,商场决定打折销售,已知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共为880元,现将甲服装打八折,乙服装打七五折,结果两种服装的单价共为684元,则甲、乙两种服装的原单价分别是()

A.400元,480元B.480元,400元

C.560元,320元D.320元,560元

9.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10.若a

A.a-3>b-3B.a+m

11.下列调查:①调查一批灯泡的寿命;②调查某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情况;③调查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④调查某种药品的药效.其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如图5,AF∥CD,BC平分∠ACD,BD平分∠EBF,且BC⊥BD,

下列结论:①BC平分∠ABE;②AC∥BE;③∠BCD+∠D=90°;

④∠DBF=2∠AB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如图6,已知直线a、b、c相交于点O,∠1=30°,∠2=70°,

则∠3=.

14.已知△ABC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1,-1),

C(2,1),将它进行平移,平移后A移到点(-3,a),B移

到点(b,3),则C移到的点的坐标为.

15.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

16.在足球联赛前9场比赛中,红星队保持不败记录,共积23分.按竞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那么该队共胜了场.

17.图7是根据某校学生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数为1000人,由图可知该校学生共捐款元.

[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推荐]

篇10: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C. D.

2.下列句子中,是命题的是 ( )

A.今天的天气好吗 B.作线段AB∥CD; C.连结A、B两点 D.正数大于负数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若不等式axb的解集是x ,则a的范围是 ( )

A. a B. a C. a D. a0

5.如 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6.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标 价为1 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

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最多可打 ( )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7.当 时,代数式 的值是正数。

8.如果 , ,则 ________.

9. 图中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10.若 ,则a b

11.不等式 的解集是 ;

12.若ab,c0, 用或号填空ac bc

13.如图,已知直线 , , ,

那么 的大小为

14.如果把多项式x2-8x+m分解因式得 (x-10)(x+n),那么 = 。

15.关于x的方程 的解为正实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16.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k-x+60的正整数解为1,2,3,正整数k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2分)

17.解下列不等式(组)

⑴ ⑵

18.已知 ,当 时,求 的取值范围.

19.如果方程组 的解x、y都是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

20.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E、F两点,EP平分A EF,过点F作

F PEP,垂足为P,若PEF=30 ,求PFC的度数。

21.已知正整数x满足 ,求代数式 的值.

22. 如图所示,DF∥AC,2.试说明DE∥AB.

23.水果店进了某种水果1t,进价是7元/kg.售价定为10元/kg,销售一半以后,为了尽快售完,准备打折出售.如果要使总利润不低于元,那么余下的水果可以按原定价的几折出售?

24.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A=45,BDC=60.

求BED的度数.

25.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若单独租用35座客车若干辆,则刚好坐满;若单独租用55座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且余45个空座位.

⑴求该校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

⑵已知3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320元,5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400元.根据租车资金 不超过1500元的预算,学校决定同时租用这两 种客车共4辆(可以坐不满).请你计算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所需 车辆的租金.

26.用等号或不等号填空:

⑴比较 与 的大小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⑵无论取什么值, 与 总有这 样的大小关系吗?试说明理由。

⑶比较 与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⑷比较 与 的大小 关系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篇11: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提纲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提纲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by=c(a≠0,b≠0)。

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都为1次方,那么这个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无穷个解,若加条件限定有有限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则一般有一个解,有时没有解,有时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基本思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

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1.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2.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直线: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4.射线: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5.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线段有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 端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8.直线、射线、线段区别: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9.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0.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学好数学的方法有哪些

1.学好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是重点

数学解题思路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课堂上,所以想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重视数学的学习效率和提前预习。只有提前预习才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注意力集中不走神。同时在初中数学的课上,学生也要紧跟老师的解题思路,注意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学习,课上数学老师讲完后,初中生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争取老师讲完每一节的知识后,学生都不要留下疑问。

2.独立完成初中数学作业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初中生要学会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想要学好初中数学就要勤于思考,千万不能偷懒。平时对于自己弄不懂的题目和解题思路,不要放弃,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和研究,尽量做到自己能够解决,实在是想不出来在问同学或者老师。对于初中数学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学会进行整理和归纳。

3.多做题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

想要学好初中数学,就要多做数学题。只有学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题型,那么你对于初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才能够了解,这样通过积累就会使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维丰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基础题入手,学生最好是以课本上的习题为主,一定要将课本上的习题弄懂,这样打好基础,才会为接下来的做其他类型的题最好准备。然后在开始做一些课外的有难度的习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

4.正确的对待初中数学考试

初中学生数学想要打高分,就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能上面,因为在初中数学的考试中,基础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所以基础知识一定要记牢固。另外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样在答初中数学题的时候思路才能清晰。

学习数学的方法

1.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到了初中,数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也是重点考点和关键难点,比如系统性的开始学习几何知识,首次引入函数的概念并求解一般的线性函数问题,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既是全新的,又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学生创新数学思维方式,紧跟教材进度和课堂进度,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尤其的几何图形的感觉,以及对函数的深刻理解。

2.背诵概念和公式

有很多同学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背诵不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要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3.多看例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例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者习题,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4.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篇12: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1/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1/2 B. 1/2 C.±1/2 D.1/16

2.如图,所示是“福娃欢欢”的五幅图案,②、③、④、⑤哪一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①得到?

A.②B.③C.④D.⑤

3.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3,③∠4=∠5,

④∠2+∠4=180°中,能判断直线∥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在实数:3.14159,,1.010010001…,,π,中,无理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5.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C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2,9)B.(5,3)C.(1,2)D.(C9,C4)

6.若方程的解是非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已知点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的值为()

A.1B.2C.3D.O

8.如果方程有公共解,则k的值是()

A.-3B.3C.6D.-6

9.友谊商厦某个月甲、乙、丙三种品牌彩电的销售量统计图,则甲、丙两种品牌彩电该月的销售量之和为().

A.50台B.65台C.75台D.95台

10..已知∠A、∠B互余,∠A比∠B大30°.则∠B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各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直线1∥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

则∠2等于.

12.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______个.

13.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点(1,)上,

○相位于点(3,)上,则○炮位于点上.

14.若与是方程的两个解,则=.

15.化简:=(其中>0.<0w

16.已知,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计算时的结果依次为50°,26°,72°,90°.其中计算可能正确的是。

17.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且数据总数为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为.

18.一个由小菱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可能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题,满分7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

(2)解方程组.

20.(本题满分8分)

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3s4s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表示上述分布情况,

(1)如果来自甲地区的为210人,求这个学校学生的总人数。

(2)求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1.(本题满分8分)

如图,已知AD⊥BC于点D,EF⊥BC于点E,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且.问AD平分吗?并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一个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定点都在格点上)。

①在网格中画出△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各单位得到的△A1B1C1.

②连接、,求正方形的面积。

③估计正方形的边长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23.(本题满分10分)

(1)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

A.B.C.D.E.

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

(2)如果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用代数式表示)

24.(本题满分10分)

暑假期间,小明到父亲经营的小超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天小明随父亲从银行换回来58张人民币,共计200元的零钞用于顾客付款时找零.细心的小明清理了一下,发现其中面值为1元的有20张,面值为10元的有7张,剩下的均为2元和5元的钞票.你能否用所学的数学方法算出2元和5元的钞票各有多少张吗?

25.(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DE⊥AC,∠AGF=∠ABC,∠1+∠2=1800,试判断B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6.(本题满分12分)

某商店需要购进一批电视机和洗衣机,根据市场调查,决定电视机进货量不少于洗衣机的进货量的一半.电视机与洗衣机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

类 别电视机洗衣机 进价(元/台)18001500 售价(元/台)1600

计划购进电视机和洗衣机共100台,商店最多可筹集资金161800元.

(1)请你帮助商店算一算有多少种进货方案?(不考虑除进价之外的其它费用)

(2)哪种进货方案待商店销售购进的电视机与洗衣机完毕后获得利润最多?并求出最多利润.(利润=售价-进价)

[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篇13:数学 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数学 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的绝对值等于

A.B.C.D.

2.神舟八号于11月1日5时58分由改进型“长征二号”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此次火箭的起飞质量为497000公斤,数字497000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A.B.C.D.

3.下列各式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A.B.C.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3a

C.2aD.

5.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则的余角是

A.

B.

C.

D.

6.已知一个几何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球体D.棱锥

7.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A.B.5C.1D.

8.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A.20°B.25°

C.30°D.70°

9.若有理数m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且满足,则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10.按下面的程序计算:

若输入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556,则开始输入的`值可能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则这个数是.

12.角,角,则.

13.如图所示,线段AB=4cm,BC=7cm,则AC=cm.

14.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15.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__.

16.观察下面两行数

第一行:4,-9,16,-25,36,…

第二行:6,-7,18,-23,38,…

则第二行中的第6个数是;第n个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24分,第19题8分,其他题每题4分)

17.计算:.

18.化简:.

19.解方程:

(1);(2).

20.先化简,再求值:已知,其中,.

21.画一画:如下图所示,河流在两个村庄A、B的附近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两条折线段(图中l),A、B分别在河的两旁.现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同时向A、B两村供水,为了节约建设的费用,就要使所铺设的管道最短.某人甲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从B向河道作垂线交l于P,则点P为水泵站的位置.

(1)你是否同意甲的意见?(填“是”或“否”);

(2)若同意,请说明理由,若不同意,那么你认为水泵站应该建在哪?请在图中作出来,并说明作图的依据.

四、解答题(本题共28分,第22题5分,第23题5分,第24题6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

22.如图,已知∠BOC=2∠AOC,OD平分∠AOB,且∠AOC=40°,求∠COD的度数.

23.列方程解应用题

油桶制造厂的某车间主要负责生产制造油桶用的的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该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如图,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生产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的工人各为多少人时,才能使生产的铁片恰好配套?

24.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1)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n;

(2)若此方程的根为整数,求整数m的值.

25.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cm,C是直线AB上一动点,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点C恰好为线段AB上一点,则MN=cm;

(2)猜想线段MN与线段AB长度的关系,即MN=________AB,并说明理由.

26.有一台单功能计算器,对任意两个整数只能完成求差后再取绝对值的运算,其运算过程是:输入第一个整数,只显示不运算,接着再输入整数后则显示的结果.比如依次输入1,2,则输出的结果是=1;此后每输入一个整数都是与前次显示的结果进行求差后再取绝对值的运算.

(1)若小明依次输入3,4,5,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

(2)若小明将1到这2011个整数随意地一个一个的输入,全部输入完毕后显示的

最后结果设为m,则m的最大值为_______;

(3)若小明将1到n(n≥3)这n个正整数随意地一个一个的输入,全部输入完毕后显示的最后结果设为m.探究m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篇14: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计算=。

2、如图,互相平行的直线是。

3、如图,把△ABC的一角折叠,若∠1+∠2=120°,则∠A=。

4、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黑色 区域的概率是。

5、汽车司机在观后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的车牌号为,则这辆车的实际牌照是。

6、如图,∠1=∠2,若△ABC≌△DCB,则添加的条件可以是。所剪次数1234…n正三角形个数471013…

7、将一个正△的纸片剪成4个全等的小正△,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4个更小的正△,…如此下去,结果如下表:则。

8、已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为。

9、近似数25.08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10、两边都平行的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3倍少20°,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a+a=aB.C.D.

12、在“妙手推推推”游戏中,主持人出示了一个9位数,让参加者猜商品价格,被猜的.价格是一个4位数,也就是这个9位数从左到右连在一起的某4个数字,如果参与者不知道商品的价格,从这些连在一起的所有4位数中,其中任猜一个,他猜中该商品的价格的概率是()A.B.C.D.

13、一列火车由甲市驶往相距600㎞的乙市,火车的速度是200㎞/时,火车离乙市的距离s(单位:㎞)随行驶时间t(单位:小时)变化的关系用图表示正确的是()

14、如右图,AB∥CD,∠BED=11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

A.110°B.115°C.125°D.130°

15、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是()

A.1个或4个B.3个或4个C.1个、4个或6个D.1个、3个、4个或6个

16、如图,点E是BC的中点,AB⊥BC,DC⊥BC,AE平分∠BAD,下列结论:

①∠AED=90°②∠ADE=∠CDE③DE=BE④AD=AB+CD,四个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 ④ D. ①③ ④

17、如左图,是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长边中点的连线对折两次后得到的图形,再沿虚线裁剪,展开后的图形是()

18.用尺规法作∠AOB的平分线OC时保留的痕迹,这样作可使ΔOMC≌ΔONC,全等的根据()

A.SSSB.SASC.AASD.ASA

三、解答题

19、计算(1)(2)

(3)〔〕÷(

(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0.5

20、某地区现有果树24000棵,计划今后每年栽果树3000棵。

(1)试用含年数(年)的式子表示果树总棵数(棵);

(2)预计到第5年该地区有多少棵果树?

21、小河的同旁有甲、乙两个村庄(左图),现计划在河岸AB上建一个水泵站,向两村供水,用以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

(1)如果要求水泵站到甲、乙两村庄的距离相等,水泵站M应建在河岸AB上的何处?

(2)如果要求建造水泵站使用建材最省,水泵站M又应建在河岸AB上的何处?

22、超市举行有奖促销活动:凡一次性购物满300元者即可获得一次摇奖机会。摇奖机是一个圆形转盘,被分成16等分,摇中红、黄、蓝色 区域,分获一、二、三获奖,奖金依次为60、50、40元。一次性购物满300元者,如果不摇奖可返还现金15元。

(1)摇奖一次,获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

(2)老李一次性购物满了300元,他是参与摇奖划算还是领15元现金划算,请你帮他算算。

23.如图,已知△ABC,请你按要求用尺规作出下列图形(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1)作出的平分线BD;(2)作出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EF.

2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D=CE,如何说明OB=OC呢?

解:∵AB=AC∴∠ABC=∠ACB()

又∵BD=CE()BC=CB()

∴△BCD≌△CBE()

∴∠()=∠()∴OB=OC()。

25、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多少?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AC上,连接AE、BD,试判断AE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7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篇15: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3、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两个坐标轴,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坐标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4、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5、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正方向:(+,0)x轴负方向:(-,0)y轴正方向:(0,+)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横坐标为0。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m)n表示n个a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n=(a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系数相乘时,注意符号。

3、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写在积里,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2、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4、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最简结果。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篇16: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 11 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第 12 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 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①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 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意大利旅行 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行省制的内容

①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 11 个行省(可指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的范围);

③在中央设宣政院,西 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4、回族的形成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 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 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 族的大融合。

第 13、14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

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词人代表作品风格婉约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 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辛弃疾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 15 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368 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考试命题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考生不许有自己的见解,严重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 “八股文” 。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统治:

①1421 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②强化君权,进行削藩;

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 17 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 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 年)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 年女真金

完颜阿骨打1616 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 年满洲清皇太极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 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 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 18 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明朝后期(1624 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2、1661 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 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 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 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9 年)

(1)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 19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达 赖、**的制度

(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 赖五世,赐予“达 赖喇嘛”封号。

(2)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 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1727 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 赖、**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的叛乱;清朝在新 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清朝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 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 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 年)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 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第 20 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 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 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 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第 21、22 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作者著作价值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被译为多 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宋应星《天工开物》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 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年代著作作者题材价值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 一部长篇历史小 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红楼梦》曹雪芹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19 世纪中期初 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就

1、书法: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2、绘画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

“扬州八怪”

篇17: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领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36、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7、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后迁都燕京,改为中都。

38、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9、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0、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1、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2、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43、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44、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寇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5、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6、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8、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0、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

51、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5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