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白兔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篇1: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 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篇2: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篇3: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 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 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 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2)指名说53+4 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3)你是怎么算的?(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 全课总结

五、 作业设计P63的4题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能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并导出数学新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的意识。在探究算法时,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在练习时,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情境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愦憾的是在教学时,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教学和探究算法时,理性够多,感性不足,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如利用教学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导致了中下生对算理的一知半解。

篇4: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  7+8 6+8

5+7  4+9 7+3

(2)旧知复习

20+9 2+60  69+30

25+4 62+3  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新课标第一网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5T: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xkb1.com

篇5: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 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 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 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 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教学反思:

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

篇6: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 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卡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  75+9  8+23

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56+9  50+5  48+5

79+5  42+50 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  6+27  6+30

9+30  14+6  54+5

36+5  46+3  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 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

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篇7: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课前准备 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 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 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 小结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差的十位比被减数的十位少一,这个规律学生很容易找到,因为前面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时候也找过这样的规律,找到规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差的十位少1, 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里我自己在黑板上点了退位点,在做作业的时候没有让学生点退位点,知道了差的十位,再解决个位,这样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接着比较不退位减法的十位,为什么它差的十位和被减数的十位一样的,让学生清楚的明白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帮助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篇8: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综合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综合练习课) 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题卡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  70+9  21+8  32+9

2+55  59+9  4+66  9+91

38+7  67+4  43+2  79+7

2、听算

60-30  50-40  63-3  86-6

45+4  59+10  4+58  63+8

3、 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 计算练习:

23+7  75+9  8+23

56+9  50+5  48+6

76+5  42+50 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X kb 1.co m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   6+56   25+70

42+6   71+9 7+80

80-60  68+5 15-9

9+72 37-4  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 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1、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篇9: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综合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综合练习课) 设计

教学目标 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课前准备 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1、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1) 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 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 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  40+20+30

70-40-30 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 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 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 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 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教学反思:

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篇10:一下数学教案100以内的数的复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100以内的数”的复习。总复习1、2、3、4题练习十八1至5题。 设计

教学目标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重点复习数位表。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表。掌握计算法则和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棒、卡片。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些数?

今天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数。

请小朋友拿出小棒来数一数。

集体数:(先顺数,再倒数。)

1、从1数到100。

2、从100数到1。

3、从28数到36 。

4、从47数到54 。

5、从89数到96。

7、十个十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二个二个地数。

同桌互数,一个出题一个数。

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2、3、4各题。

第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检查校对。指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第二、三题:出示记数器。问:你们还记得那一位是个位那一位是十位?个位上一可珠子代表几?是为上一可珠子代表几?

指名拨数:36、49、50、98、76、100、80、50。

分别说说每个数位上各是几: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00是几个十组成的。

学生独立完成和第三题。

检查校对。

第四题 、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用卡片逐组出示比较大小。

指名在卡片上填好大于好或小于号。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三、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四、完成练习十八第一题至第四题。

第一题先读立写再叫对。

第二题 排好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排?

第三题写好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规律?

第四题开展竞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五题,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列式计算。

五、完成作业本有关作业。

篇11:一下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课前准备 例10的课件、游戏题的投影片。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10。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第41页“做一做”。

第1题第1小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1题第2小题

让学生摆给同桌的同学看,然后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做游戏:谁最先回家。

教学反思: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12:一下数学教案读数、写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读数、写数。 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课前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

(4)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

篇1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我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1.情境引入阶段

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我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2.学习新知阶段

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示出来时,我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桌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让同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我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知识应用阶段

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知识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我又顺势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

4.巩固反馈阶段

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摘苹果”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篇14:一下数学教案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篇15:一下数学教案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 (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5  46-9  29-8  62-40

50-6  45-30 24-5  91-7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 用夺红旗的游戏来练习第四题,

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对的算出来?

集体记时,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第5、6题,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这是要干什么?家长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还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4)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上P70 的第8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独立计算。

5、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第9题

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6、完成P70 的第10题

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

三、独立完成P70 11-13题

四、思考题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    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比多少的应用题) 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演示)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这一天他们采了很多的果子回来了,突然两个小矮人争起来了。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提出问题 (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他们组奖一朵小红花)

课件出示:两个小矮人的对话(蓝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12个果子,红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8个,)

问:(1)你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说,互提,然后再指名说,同时老师板书)

(2)那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请试一试。(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板书:8+6=14

8-6=2

8-6=2

8-6=2

8-6=2

(3)观察以上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归纳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几或者是少几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2、做一做 (电脑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让学生同桌互编数学小故事并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每个组红花的获得情况:

1)先数一数:每个组各有几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在小组里互提互说)

3)指学生说,其它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口头列出算式计算,看一看,谁最聪明。

问: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4、出示第7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有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需要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第72~73页例3、例4,先展现“作单元备课业评比”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业评比情况,吸引学生看图进入“评比”氛围,并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已经会解决的问题,如“小雪和小磊一共得多少朵红花?”,请学生解答。对于提出的新问题如“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会产生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篇16:一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数数,数的组成 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课前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课    时

一、教学过程  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