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cws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

篇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分母不能为0)

4、对于任意数 ,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 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或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② 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三、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 前 项 比号“:” 后 项 比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号“÷” 除 数 商

分 数 分 子 分数线“—” 分 母 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 15∶10 = 15÷10 =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篇2:暑假英语复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的重点词汇盘点

vacation n. 假期, 休假,腾出 vi. 度假

Toronto n. 多伦多(加拿大城市)

whale n. 鲸,大量 vi. 捕鲸 vt. 鞭打,打击,打败

tusk n. 牙,暴牙,牙状物 v. 以牙刺戳,以牙掘,用牙碰伤

soup n. 汤,羹,困境

writer n. 作者, 作家

south adj. 南方的 adv. 在南方 n. 南,南方

fish n. 鱼,鱼肉 v. 钓鱼,捕鱼

Danish n. 丹麦文,丹麦人 adj. 丹麦的, 丹麦人的, 丹麦语的

dumpling n. 小面团;汤团;饺子,软绵绵象团子的东西

speak vt. 说,声明,表现 vi. 说话,交谈,表达,发出声音

London n. 伦敦

be afraid of 害怕

mammal n. 哺乳动物

kind adj. 仁慈的,友好的 n. 种类,本质

hiking n. 徒步旅行

hear vt. &vi. 听到,得知,倾听,听证

excited adj. 兴奋的

spend v. (spent,spent) 花费,浪费,度过

worried adj. 担心的,烦恼的 动词worry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bring vt. 带来, 引起, 促使, 劝诱 vi. 产生

pity n. 遗憾的事,同情,可惜 vt. &vi. 同情,怜悯

Africa n. 非洲

foggy adj. 有雾的

pen pal 笔友

race n. 种族, 赛跑 v. 赛跑, 竞赛 n. 人种;种族

find vt. &vi. 发现,感觉到,认为 n. 发现物

broken adj. 坏掉的,打破的,断掉的 v. 打破,弄坏(break的过去分词)

scared adj. 害怕的

win n. 胜利 vi. 胜利,成功 vt. 赢得,战胜

paint n. 油漆,颜料,绘画作品 vt. &vi. 油漆,绘画

poem n. 诗

poet n. 诗人

peanut n. 花生

the British Museum n. 不列颠博物馆

spicy adj. 芳香的(辛辣的)

American adj. 美国的, 美式的 n. 美国人, 美式英语

clock n. 时钟, 计时器

trunk n. 树干,躯干, 干线, (汽车后部)行李箱,象鼻

map n. 地图 v. 映射,绘制...之地图,计划 [计算机] 存储区分配图

reptile adj. 爬虫类的 n. 爬行动物

insect n. 昆虫

silk adj. 丝的 n. 丝, 绸

scientist n. 科学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

cry n. 叫,哭,喊,口号,叫卖声,普遍意见 vt. 大声叫喊,宣传,哭得... vi. 哭,叫,喊,强烈要求

sad adj. 悲哀的, 伤心的, 不能令人满意的

west adj. 西方的 adv. 向(在)西方 n. 西, 西方

temple n. 庙宇,寺院 n.太阳穴

stone n.石头; 宝石; 矿石; (膀胱或肾脏中的)结石 vt.向扔石块; 用石头铺; 以石掷向; 除(水果的)硬核 adj.石制的; 石头似的; [S-]石器时代的; 粗陶制的 adv.石一般的

taste n. 味道,品味,味觉,尝试 vt. 尝到甜头, 尝试, 有...味道的 vi. 品尝, 体验

hurt vt. 伤害,(使)疼痛, 损害 vi. 受疼痛,破坏 n. 打击,创伤

north adj. 北,北方(的) adv. 向北方 n. 北,北方

kangaroo n. 袋鼠

test n. 测试, 试验 vt. 测试, 试验, 接受测验, 测得... adj. 测试的

forest n. 森林,园林,林火 vt. 用树林覆盖, 植树

president n. (国家)总统,(公司)总裁,总经理,社长(日本)

story n. 故事,叙述 vt. 以历史事件为图案装饰

ill adj. 坏的,有病的,引起痛苦的,敌意的 adv. 恶劣地,勉强的 n. 邪恶,不幸,祸害,坏话

artist n. 艺术家, 美术家, 艺人

invent v. 发明 vt. 发明,创造

invention n. 发明,发明物,虚构,虚构物

inventor n. 发明家,创造者

penguin n. 企鹅

deaf adj. 聋的

smart adj. 聪明的,时髦的,漂亮的,敏捷的,轻快的,整洁的 vi. 刺痛,难过,烦恼 n. 刺痛,苦恼 adv. 轻快地,,机灵地,整齐地,漂亮地; v. 感到剧烈刺痛,(因批评、失败等)难过,烦恼

study n. 学习,研究,学科,沉思,书房 vt. 读书,计划,研究,记忆,调查 vi. 学习,研究,沉思

angry adj. 生气的,伤口红肿的

prize n. 奖品,珍品,战利品 vt. 重视 adj. 奖励的,杰出的

shark n. 鲨鱼,贪婪的人,老手

metre n. 米, 公尺,计量器 n. (诗的)韵律,格律 =meter(美)

French adj. 法国(人)的,法语的 n. 法语 vt. 剁肉,蔬菜切成长条

university n. 大学

Asia n. 亚洲

bird n. 鸟,家禽,陶土飞靶,伙伴 vi. 观察或辨认鸟

competition n. 比赛,竞争

around adj. 大约, 在现存范围内 adv. 大约,到处,在周围 prep. 在...附近, 到处

fall n. 秋天, 落下, 瀑布 v. 倒下, 落下, 来临

blind adj. 盲目的,瞎的,未察觉的 n. 百叶窗,幌子 vt. 使失明,隐藏 adv. 盲目地

tower bridge n. 塔桥,伦敦塔桥

look forward to vt. 展望(期待)

east adj. 东方的 adv. 向东方 n. 东, 东方

sunrise n. 日出

happy adj. 快乐的,幸福的,乐于做某事

proud adj. 骄傲的, 自豪的, 壮观的

famous adj. 著名的,一流的

fan n. 风扇,扇形物,狂热者 vt. 风选,煽,吹,煽动,向扇子一样展开 vi. 像扇子一样行动,鱼贯而出

Sydney n. 悉尼(澳大利亚东南部一城市)

garden n. 花园, 果园, 菜园, 草地 vi. 栽培花木, 从事园艺工作 vt. 造园, 以花园装饰 adj.花园的, 园艺的, 绿化的,平凡的

because conj. 因为

篇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复习重点语文

陡峭(平稳)精致(粗糙)挺拔(弯曲)清晰(模糊)湿润(干燥)优雅(粗俗)轻盈(笨拙)清脆(沉闷)静谧(喧闹)勤勉(懒惰)细密(稀疏)坚硬(柔软)粗壮(瘦弱)藐视(敬仰)缩短(延长)杰出(平庸)恶劣(良好)轻蔑(尊重)大概(精确)强烈(柔和)真挚(虚伪)普通(特别)甜蜜(苦涩)增添(减少)沉闷(轻松)公开(保密)艰苦(舒适)纯洁(肮脏)热烈(冷淡)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蜷缩(伸直)僵硬(柔弱)潮湿(干燥)严肃(活泼)宽厚(刻薄)偶然(必然)熟悉(陌生)渺小(伟大)慷慨(吝啬)沮丧(高兴)枯竭(充沛)枯槁(丰润)湿润(干燥)神圣(卑劣)勇敢(怯懦)伶俐(笨拙)允许(反对)郑重(随便)熟识(陌生)详细(简略)爱戴(痛恨)深奥(浅显)老实(狡猾)微弱(强烈)麻木(清醒)低微(强烈)枯瘦(健壮)憎恶(疼爱)颓唐(振作)踌躇(果断)朦胧(真切)精灵(愚笨)亲昵(生疏)热闹(冷清)怀疑(相信)吉祥(灾难)急速(缓慢)失踪(出现)相熟(陌生)诚实(虚伪)隆重(简单)亢奋(低沉)衰老(强壮)拒绝(接受)华贵(朴素)茂盛(枯萎)悲伤(高兴)黑暗(光明)轻松(紧张)粗糙(精细)迅速(缓慢)温暖(寒冷)惦记(忘记)降生(死亡)抗议(赞同)马马虎虎(认认真真)恍然大悟(百思不解)断断续续(连连贯贯)偷偷摸摸(光明正大)肃立不动(翩翩起舞)狂风怒号(风和日丽)清清楚楚(模模糊糊)波涛起伏(风平浪静)寒风呼啸(暖风习习)留连忘返(归心似箭)忐忑不安(心安理得)滔滔不绝(张口结舌)德高望重(声名狼藉)奄奄一息(生气勃勃)暗无天日(阳光普照)不甘落后(自甘堕落)焦躁不安(心平气和)炯炯有神(黯然无光)漫不经心(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左顾右盼)兴味盎然(兴味索然)窃窃私语(口若悬河)无言以对(对答如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重点(句子专项)

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3、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4、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6、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9、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10、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11、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1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3、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

14、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15、红领巾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16、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7、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18、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19、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20、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21、1969年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23、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4、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25、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26、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新课标第 一 网

27、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28、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29、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30、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31、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3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33、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34、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35、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

改为他人转述句

1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你要多关心她。”

2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3晏子拱了拱手,说:“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再美些。”

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6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7他问小刚:“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8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9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0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改为双重否定句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4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5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6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反问句改陈述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2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6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7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8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陈述句改反问句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2.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

3.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5.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6.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7.北京获得了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8.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9.斗争的烈火是永远扑灭不了的。

10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1.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2.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

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

3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5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6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7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8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9我们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10钱小红加入了少先队员。

11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

12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她仍然坚持长跑。

13春天来了,桃花、梨花、桂花都盛开了。

14夏天果园里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苹果、葡萄、枇杷、水蜜桃、还有西瓜、西红柿呢!

15《桃花心木》一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种树。

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小草儿发芽了。

3、百灵鸟在树枝叫。X k b1.c o m

4、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关联词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常见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6、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7、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8、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

7、妈妈看电视。 妈妈打毛衣。

8、谢彬学习成绩很好。 谢彬一点也不骄傲。

9、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10狼装出一副憨厚的模样。狼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

11、雷锋不富裕。雷锋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灾区人民。

12、他经常看课外书。他的阅读写作水平提高较快。

篇4: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

文\赵 哲

摘 要: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初期,一定要杜绝抽象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要从他们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维目标;认知规律;诱导反思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和复习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如此方能激活兴趣,驱动他们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与研究。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带班经验,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式和方法进行遴选浅谈。

一、易混概念,对比理解

小学阶段孩子对抽象知识不敏感,对表达相近的概念往往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情景对比,让孩子在鲜活的情景中通过体验来感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例如:课堂上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对分数和比例的概念,是应用题中容易混淆,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就设定了情景对比,让大家一目了然:

(1)一段路长2/5公里,走了2/5,还有多少公里?(2)一段路长2/5公里,走了2/5公里,还有多少公里?这俩问题猛一看是一样的,但是仔细分析就发现第(1)题中“走了2/5”是走的总路程的2/5,是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实际走过的路程是2/5×2/5=1公里;而第(2)题中“走了2/5公里”后面有具体的单位,是一个固定的里程。如此对比启发,同学们豁然开朗,对应用题中出现比例和分数的概念再也不会混淆了,有效地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二、概括总结,归纳建模

建模是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就是总结和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整合、梳理,对每一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这样具有前瞻性的归纳建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必由之路。比如针对如下工程类应用题:“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4天完成了全长的2/5,如此进度,需要多少天完工?”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出现了几种答案:3000÷(3000×2/5÷4)或1÷(1×2/5÷4)后,最后我们再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寻找最简便的解法:“4÷2/5”,有效提升了解题效率。

概括和总结是知识升华的过程,建模是对知识网络的完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建模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三、剖析过程,掌握思路

常言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的就是解决事情要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数学知识也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就得剖析数学过程,捋顺解题思路。笔者通常先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表意见,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和创造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知识的生成动态,强化理解思维,生成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活动期间,某淘宝店卖出服装1500件,其统计卖出的男装是女装的2/5,请问,卖出女装多少件?

这种题型有点绕,所以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笔者就鼓励他们先将自己的思路分析给大家,讨论一下优化方案:

方法1:方程法:根据题意,卖出的男装+女装=1500件总数,假设卖出女装是x件,那么题目可以表达为:x+2/5x=1500件,以此得出女装数量。

方法2.整体法:我们可以将卖出的总量看做单位1,男装是女装的2/5,那我们就将女装看做7份,那男装就是3份,一共就有10份,女装就是总数的2/5,所以就是1500×2/5=1050件。

可见经过大家深思熟虑和讨论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总之,六年级是对小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我们一定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马晓红。浅谈怎样进行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J]。学周刊,(05)。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中心小学)

篇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二)分数除法

(二)比的基本性质

(三)比的应用

领域二 图形与几何

(五)圆的面积

领域三 统计与概率

扇形统计图

(一)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1、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2、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圆心角:由两条半径组成,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条形统计图;

(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

(3)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用扇形统计图。

数与形

1.有些情况下,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本单元的例1以及相关练习就属于这种情况。例如,第109页第2题(如下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2个图比第1个图增加2个小圆,第3个图比第2个图增加3个小圆,第4个图比第3个图增加4个小圆……这样依次下去,各个图形中的小圆个数分别是1,3,6,10,…,即1,1+2,1+2+3,1+2+3+4,…如果是第 个图,小圆的个数是 。等学生将来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就知道第 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是

2.而有些情况下,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

3.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例如,解析几何中,函数图象与方程、方程组互为工具,互为解释,有机融合。小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篇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当b>1时,c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a±b)÷c=a÷c±b÷c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培养孩子理解应用题意的能力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紧跟老师

课堂时间的把握,我们都知道,老师是我们学到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只要自己课堂上面把握好时间,那么自己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上课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大意。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自己平时一定要牢记。

三步纠错法

很多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都只是简单改正,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做错题,要引导他们进行三步纠错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错题。

当孩子做错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错在哪里?

2、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数学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篇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小数

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数学0的性质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4、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5、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一个非0的数除以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6、0的正数次方等于0,0的负数次方无意义,因为0没有倒数。

7、除0外,任何数的的0次方等于1。

8、0也不能做除数、分数的分母、比的后项。

9、0的阶乘等于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