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6746989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篇1: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篇2: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课堂上是要把握老师的思想,老师说每一个小问题都不能放手,也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述问题的逻辑

.在听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时,首先要在课本上打分,继续听课,课后通过阅读或咨询师生来解决疑难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注意老师的教学提示,这些提示往往反映出关键和难点

一定要有意识地捕捉问题解决,分析教科书,做笔记,总结,系统地分类,对比,演示,变化和其他技能倾听只是接收信息的一种方式,所以好的倾听者必须基于他们自己,区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和哪些是无用的信息

年整理思路,思考老师讲或听老师认为的想法在推广的过程中,简短的写在笔记本上

.认真做问题,关键是要保证问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心、完整的步骤,严谨的思考

.工作必须检查,检查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完作业后要仔细想一想想想什么知识点这些家庭作业已经使用,以及什么特点和规则,他们必须遵循

.当你发现自己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时,提醒自己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确定你的决心,把它学好

.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专注地做作业

.在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要分部分完成任务

.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你可以考虑征求意见,当你不知道一个困难的问题

应特别注意综合性和难点问题,即试卷最后到个主要问题

年记忆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记忆力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快,记忆学习更有效率

.家庭作业是测试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练习作业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有目的地使用参考书,并且有目的地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的一部分进行训练,例如选择你不能做的问题的类型,或者经常犯错误

使用参考书的方式是同步或略微超前于教学进度,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课堂上不要把参考书当作小计算机使用做作业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注意克服紧张不安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

.理解和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它通过理解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来帮助我们记住结论明确教师的教学目的,注意哪些可能是难点,重点是密切相关的

篇3: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4、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5、解决问题类型: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1)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2)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3)香皂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便宜3元7角。

(4)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够。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篇4:一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梳理上册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复习是一个巩固和改进你所学到的东西的过程

三十二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意味着你是聪明的;知道事情是什么,你是有经验的;知道如何使事情变得更好意味着你是有才华的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要控制时间控制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碎片似乎是麻烦,但实际上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符合人脑记忆的规则,但可以节省时间

.隐喻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隐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善于使用隐喻来帮助他们记忆

.深入理解的基础是深层记忆,以理解和应用记忆的方式教学知识是最合适的,如果有类似的公式、定理等,可以用列表记忆的方式进行比较

.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枯燥的逻辑思维过程,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大胆运用想象力,对提高学业成绩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看成是一场小小的战斗,那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战前的警察一样

岁面对挫折,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专注于痛苦的经验

四十保持健康,保持机体活力,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坚持锻炼,保证生活节欲有序

.学会清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绪,了解情绪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巨大关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青春

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过于紧张,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不仅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学习疲劳也会伤害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健康

.俗话说,一分钟辛苦,一分钟收获要长大,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数字与形式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其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或表象是难以理解的只有通过思考,它们才能被深刻地理解和牢牢地抓住

.一个人不仅要靠与生俱来的东西,还要靠他从学习中学到的东西来塑造自己

、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失败,学习应循序渐进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的问题

.听课教师应始终遵循思路,善于掌握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词,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十通过对上节课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过程进行反思和提炼,有助于理解新课程的内容

使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准确地复习知识

.对于具有明显递进关系的知识,可以绘制知识电路图

.做练习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老师说过,即使过去,要知道这些例子往往是的考试,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牢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