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糍雪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第 13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24 日 教学内容 第10课 欣赏《春节序曲》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重 点 欣赏、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难 点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关 键 认识、学会用打击乐器 教 具 多媒体课件、锣、大鼓、钹和小鼓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春节序曲》(20分钟) 1、 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进教室,感受春节的气氛。(5分钟) 2、 教室: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那个乐曲,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啊?热闹,欢快(5分钟) 3、 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3分钟) 4、 请同学们说说,春节的时候你们都怎么过呀?(3分钟) 5、 再次欣赏《春节序曲》,请同学们说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6分钟) 二、 欣赏《东北秧歌歌曲》 1、 同学们,当全国人民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也去看看东北人民是怎么样过春节的。介绍在东北过春节的一些风俗民情。(2分钟) 2、 欣赏《东北秧歌歌舞》,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歌曲中都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5分钟) 3、 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先用口练简单的锣鼓经,再到击掌练习简单的锣鼓经。(5分钟) 4、 请三个小朋友在锣、鼓、镲上,把大家说的锣鼓经敲出。(3分钟) 5、 播放《东北秧歌歌曲》,教师带领同学走简单的秧歌步,小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每一句的结尾伴奏。(5分钟) 三、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学生对于节日的热爱表现得尤为突出,听到熟悉的音乐和欢快的旋律都会让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所以在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的掌控,能放得开也要能收得紧。 第 14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29日 教学内容 《行花街》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重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难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方言歌曲 关 键 唱准方言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还体验了一次东北人民扭起大秧歌,热闹过大年的气氛。今天啊,我就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年是怎样过的。(2分钟) 2、 比较一下北方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说说,在广东过春节一般都要做些什么呢?(4分钟) 3、 教师介绍:广东是中国的南方,气候温暖。春节期间春意盎然,鲜花盛开。因此“逛花市”是广东人过春节独特的节日活动。人们都会在花市开放时,全家老小到花市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华式品种,装点家庭,营造节日的气氛。(4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行花街》。 1、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好看的花呢~~~ (1分钟) 2、 聆听歌曲《行花街》,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用粤语演唱的。(4分钟) 3、 对歌词中的生僻字词进行逐句的解释。(5分钟) 呢――这; 个――那; 睇唔晒――看不够; 拣唔晒――挑不完。 4、 教师带领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歌词。(5分钟) 5、 用普通话教唱歌曲。(8分钟) 6、 会说粤语的学生,尝试着领着大家用粤语来演唱歌曲。(4分钟) 7、 邀请同学边唱边表演行花街逛花市的场景,感受广东行花街的风土人情。(8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一首广东方言歌曲,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但是大部分外地学生学广东方言比较困难。 第 14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2 月 1 日 教学内容 儿童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在音乐律动的陪伴下,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二: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难 点 如何通过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精神。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 简单的进行教唱歌曲,可以在教唱的过程中,配合音乐进行拍手律动。 三、 集体舞的编排: 组合动作(每小结2拍) 双圈,女孩在外圈,男孩子在内圈面对逆时针方向准备。 前奏的后4拍:5-6男孩向女孩伸出右手做邀请的手 势;7-8女孩把左手搭在男孩的手上。 (1)1-4男孩模仿小熊走步4次,女孩后跳踢步8次;55-二人对面都向右横迈1步;6-左脚在右脚旁跺地1下,同时双手在右耳旁拍1下;7-8反面。 (2)1、8动作同上。 (3) 1-6女孩拍手跑跳步6次,男孩模仿小熊步伐6步, 同时逆时针方向里、外圈换位置;7-8对面行礼。 (4)1-6动作同换回原来位置后再换人;7-8二人行礼。 继续与另外的小朋友跳舞。 四、全体同学边唱歌曲边进行集体舞表演。 教 学 后 记 全班性的集体舞表演,在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中,这是第一次,所以小朋友们显得格外的感兴趣,学起来也非常认真,但是由此带来的是课堂上也显得特别的热闹,在课堂常规管理上,应该下重功夫,既能给孩子们带来喜欢的课程,也要维持好课堂纪律。 (15―18周是期末测试,“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排练时间)篇2: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
第 11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1 月 10日 教学内容 第8课《十只小猪过河》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重 点 学唱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难 点 在音乐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关 键 有感情的歌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5分钟)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画》 二、学唱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1、教师把《十只小猪过河》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内容。要学生马思考:聪明的孩子一听就明白粗心的大猪为何数不清楚的原因了。由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原因呢?(5分钟) 2、教师:下面呀,我们的`音乐家叔叔把这个故事呢,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聆听歌曲《十只小猪过河》。(4分钟) 3、教唱歌曲,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6分钟) 4、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进行表演,对表演大猪的同学以及大猪和小猪之间的合作进行评议,评出最佳的合作表演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 (10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的要求,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并且纪律很好,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 第 12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15 日 教学内容 《还有几只金凤凰》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重 点 学唱歌曲《还有几只金凤凰》 难 点 在音乐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5分钟)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二、 学唱《还有几只金凤凰》(15分钟) 1、出几道简单的道算术题,请学生回答,为本课开展唱唱、算算的益智活动引入答案的悬念。(5分钟) 2、聆听歌曲《还有几只金凤凰》, 要学生们思考:这首歌曲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计算题?(7分钟) 教师总结: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所以答案就不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得出。不过我们同学们啊,大多数还是经过思考,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3分钟) 3、教唱歌曲,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6分钟) 4、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进行表演,对表演大猪的同学以及大猪和小猪之间的合作进行评议,评出最佳的合作表演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 (10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达到预期目标。篇3: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3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3课)
第 3 周 星期 三 年 9 月 15 日 教学内容 第3课《温暖的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重 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 点 1、八分音符较密集的第二乐句 2、最后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议一议,最爱你的人是谁啊?(播放《温暖的家》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二、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听歌曲两次 播放《温暖的家》录音,请同学们说说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内容? 出示曲谱,再次播放歌曲《温暖的家》。 2.有节奏的带读歌词 为了解决一年级同学不认识歌词的问题,老师用响板伴奏有节奏的带读歌词两到三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第二乐句的节奏比较密集,应该重点解决,多带两遍。 3.带唱歌曲 4.检查教唱效果,解决重点难点 问:同学们会不会唱了啊?我们来试一试? 然后挑出学生唱的不是很好的地方重点再教,这里有两个地方。 A、“最爱我的.人是爸爸妈妈”,可以让他们把嘴巴张开一点,笑起来,身体挺起来就可以唱上去了。 B、“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这两句的前面半句是一样的,可是后面半句一句音高往上面走,一句音高往下面走,可以用旋律线条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歌唱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问:同学们觉得这首音乐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它表现了歌唱者怎么样的感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唱,用怎么样的声音去唱?――用温暖的声音。 6.做音乐接龙游戏 先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再换过来学生唱一句老师接一句 然后可以分小组、分男生女生做接龙游戏。 三、教学拓展 1.提问“爸爸妈妈最爱你,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你们平时在家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些什么事情?”“来,做个动作来看看。”“让我们在音乐中来做洗碗、扫地、抹桌子、捶背的动作,让老师现在也来享受一下家长的待遇,你们来给老师倒杯茶,给老师捶捶背,就把老师当作你们的爸爸妈妈。”从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2.通过改唱歌词“最爱你的人是谁呀?最爱我的人是各位老师。教我知识疼爱我,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你最爱的人是谁呀?我最爱的人是各位老师,教我知识疼爱我,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把学生从爱小家引导到爱大家上。最后还可以请他们班主任上来,让他们有感情的唱给班主任听。 四、教师小结 教 学 后 记 《温暖的家》是学生比较喜爱演唱的歌曲,歌曲能体现孩子对家庭的热爱,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着丰富的表演情绪,我在演唱过程中,穿插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安排,学生看起来更加有兴趣,我想,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的方式是可以采纳的。 第 4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9 月 20 日 教学内容 《爷爷过生日》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难 点 欣赏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可贵,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歌曲《温暖的家》。(5分钟) 二、学习新歌《爷爷过生日》。(25分钟) 1、导入:观看课件―― 看这个小姑娘温暖的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爷爷过生日)(3分钟) 2、聆听《爷爷过生日》。(3分钟) 3、讨论问题:同歌曲《温暖的家》进行情绪上的对比。(4分钟) 4、再听全曲,思考:除了小姑娘还有那些人?(3分钟) 5、再听全曲,思考:小姑娘在爷爷过生日时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3分钟) 6、为了表示祝贺,我们也参与他们的生日party吧。(4分钟) 聆听并击掌,用掌声伴奏。 创作活动:这样击掌不够热闹,谁能尝试用拍手和跺脚的方法创作更好听的节奏为全曲伴奏。 7、咱们也为爷爷献歌一曲,听唱学曲至熟练。(10分钟) 三、创作活动――改编歌词。(10分钟) 你还想为谁过生日?你将送给她什么?放到歌里唱出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着丰富的表演情绪,对歌曲《爷爷过生日》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在演唱过程中,穿插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安排,学生看起来更加有兴趣。 第 4 周 星期 三2010 年 9 月 22 日 教学内容 《雁群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教学目标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雁群飞》 难 点 欣赏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可贵,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10分钟) 1、(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 (3分钟) 2、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不分离。(2分钟) 2、创作活动。(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 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 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5分钟) 二、音乐游戏:聆听音乐,用手势划出旋律线。(5分钟) 三、学习歌曲《雁群飞》(12分钟) 1、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3分钟) 2、听唱歌曲至熟练。(9分钟) 四、小组活动。(13分钟) 1、在组长的带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4分钟) 2、各组随乐表演。(6分钟) 3、集体评议。(3分钟) 五、课堂小结。 (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学生比较喜爱演唱的歌曲,能体现对家庭的热爱,孩子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适当加上自己的创编,值得鼓励。篇4: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4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4课)
第 5周 星期 一 2010 年 9 月 27 日 教学内容 第4课《国旗国旗真美丽》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二: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充满感情地延长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重 点 学习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难 点 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关 键 会唱歌曲,懂得爱国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0分钟) 1、 聆听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验《国歌》音乐庄严、雄壮的气氛,让同学们思考:当《国歌》想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的时候应肃立行礼,神情专注而庄重,以表达对神圣祖国的热爱。(5分钟) 2、 模拟升旗过程:放《国歌》音乐,全体起立,跟着音乐齐唱《国歌》。(5分钟) 二、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15分钟) 1、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吗? 红色的长方形,四颗小的黄色星星围绕着一颗大的黄色星。(2分钟) 2、 教师:国旗那么美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聆听歌曲,要求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歌曲旋律能够有一定的熟悉。(2分钟) 3、 全班同学朗诵歌词1遍,熟记歌词。(2分钟) 4、 请1到2位同学 充当小老师,教唱歌曲,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4分钟) 5、 教师对学生教唱不足的地方再补充教唱,保证歌曲演唱的完整性,要求学生以赞美的心情完整的演唱歌曲。(5分钟) 三、 音乐律动:为歌曲配上动作。(10分钟) 1、 请1到2名同学上台自己创编表演,其他同学为表演的同学伴唱。(3分钟) 2、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编排动作。(3分钟) 3、 全班同学自行表演。(4分钟) 四、 用唱名教唱学生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谱,使学生对唱名有简单的印象。(5分钟) 五、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本节课的训练中,除了教唱歌曲以外,更多的是树立学生热爱祖国,增强自信心的情怀。学生对于《国旗国旗真美丽》比较熟悉,所以我便邀请唱得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积极性,我认识这是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即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带动课堂气氛。 第 5周 星期 三 2010 年 9 月 29 日 教学内容 《小列兵》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节奏的游戏活动。 重 点 学习演唱《小列兵》这首歌曲。 难 点 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关 键 体验音乐的强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表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对歌曲进行复习。(5分钟) 二、 欣赏和模仿《鼓号曲》,引导学生模仿打鼓和吹号的动作,感受二拍子的韵律。(5分钟) 三、 学唱歌曲《小列兵》。(20分钟) 1、聆听《小列兵》,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自由地做击鼓吹号的动作,并能初步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5分钟) 2、用听唱法学习演唱歌曲。(6分钟) 3、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积累,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能力,边唱歌曲做动作。(4分钟) 4、进行即兴填词和塑造声音造型活动,如:(5分钟) 我是小鸭子,我是小鸭子,唱起歌来,嘎嘎嘎嘎… 我是小花猫,我是小花猫,抓起老鼠,喵喵喵喵… 我是提琴手,我是提琴手,拉起提琴,啦啦啦啦… 四、 音乐律动: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和快慢的变化,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和反应能力,进一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和展示。(10分钟) 五、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小朋友在模仿小列兵的过程中,感受了歌曲二拍子,体验了音乐的快与慢。能边唱边律动,做神气的小列兵。篇5: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第 9 周 星期 一 年 10 月 25日 教学内容 第6课《好孩子要诚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懂得做好孩子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让孩子们展开讨论。(3分钟) 2、聆听歌曲《好孩子要诚实》,要同学们仔细听,并在听完后,复述歌曲里描述的故事。(3分钟) 3、教师完整的将故事情节说一遍,并要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故事里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4分钟) 二、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一遍。(5分钟) 2、教唱歌曲,让学生模唱歌曲。(5分钟) 3、感受音的高低走向,教师把1、2乐句配上手势,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5分钟) 三、表现歌曲:(15分钟) 1、分组(大概2组)邀请同学上台,即兴创编动作表演。(5分钟) 2、教师带领同学进行音乐律动。(10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9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0 月 27日 教学内容 《是谁在敲》《小鼓响咚咚》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欣赏《是谁在敲》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识音乐中的强和弱的记号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歌曲《是谁在敲》(15分钟) 1、 思考:这首歌中, 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大声,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小声?――妈妈敲窗子声音比较弱,弟弟敲门的声音比较强。(5分钟) 2、 认识并识别“P”和“f”这两个力度符号,指导学生在欣赏中把表示声音强和弱的符号填入教材的练习栏中。(5分钟) 3、 大概学唱歌曲《是谁在敲》,体验歌曲的强弱力度。(5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20分钟) 1、 聆听歌曲《小鼓响咚咚》,听懂歌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分钟) 2、 朗读歌词一遍。(3分钟)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分钟) 4、 思考:这首歌曲的.两段中,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强?(第一段),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弱?(第二段)为什么呢?( 2分钟) 5、 富有表情的,自然的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处理。(3分钟) 6、 分小组演唱歌曲,并且进行评比。(5分钟) 三、 讨论: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孩子?(5分钟) 教导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礼貌的好孩子。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0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1日 教学内容 《司马光砸缸》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真听辨音乐,感受音乐记号的变化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4分钟) 二、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11分钟) 1、思考:这是个什么故事?(3分钟) 2、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小朋友跟大家说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故事。(4分钟) 3、教室完整地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复述给学生听,并且教导孩子们要向司马光学习,做一个机制、勇敢的孩子。(4分钟) 三、学唱歌曲《司马光砸缸》(15分钟) 1、因为此歌歌曲较长,歌词较多,先朗读一遍歌词,熟悉歌曲内容。(4分钟) 2、教唱法教唱歌曲,此歌难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故只需大概会唱即可。(7分钟) 3、学生跟着音乐能够一起演唱,便达到教学要求。(4分钟) 四、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10分钟)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篇6: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
第 12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1 月 17 日 教学内容 第9课《祝你圣诞快乐》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 重 点 学会演唱《祝你圣诞快乐》 难 点 了解西方国家的迎接新年的风俗民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关 键 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教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老师的一位朋友――小明。小明呢,是“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的成员,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呀,小明就随合唱团到美国去访问演出。他说他去美国的经历呀,非常的有趣,一定要我跟同学们说一说。那么今天堂课起,同学们就 和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小明的美国之旅吧!(5分钟) 二、 欣赏《铃儿响叮当》的片段和《平安夜》(15分钟) 1、教师:小明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和,响起了这样的音乐。同学们听听,这样音乐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欣赏《铃儿响叮当》片断,学生回答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5分钟) 教师:原来呀,合唱团到达美国的那天是12月24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12月24日是什么日子吗?――圣诞节。(2分钟) 向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圣诞节。(3分钟) 2、聆听《平安夜》,感受节日气氛。(5分钟) 3、学唱歌曲《祝你圣诞快乐》 4、教师:小明到达美国的第二天啊,美国小朋友们迎来了他们最高兴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老人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带来了欢乐,小明听到许多人都在唱一首歌曲,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2分钟) 6、聆听歌曲《祝你圣诞快乐》,说说你听到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分为两段,一段为中文,第二段为英文。(4分钟) a) 教唱歌曲(中文)。(5分钟) b) 带学生朗读英文,尝试教唱英文版。(5分钟) c) 学生自己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4分钟) 一、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唱的过程中安排了舞蹈动作的表演,学生很乐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为我的`课堂增添不少彩色。 第 13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22日 教学内容 《新年好》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 重 点 学会演唱《新年好》。 难 点 了解西方国家的迎接新年的风俗民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关 键 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5分钟)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20分钟) 1、教师:上节课,小明带着我们到美国兜了一圈,和美国小朋友一起过了快乐的圣诞节,又过了几天,元旦节到了,合唱团与美国小朋友联系,共庆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家唱起了《新年好》这首歌曲,互问新年好。我们也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3分钟) 2、聆听歌曲,熟悉欢乐旋律。(3分钟) 3、学唱歌曲。(5分钟) 4、请学生们一边演唱,一边构思,自己随着欢乐的音乐舞动,怎么样才可以表现出欢乐的情绪。(4分钟) 5、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进行音乐律动。(5) 三、欣赏《铃儿响叮当》(15分钟) 1、教师: 听!小明在飞机上听到的音乐又响起来了。噢,原来这是一首美国小盟友在过圣诞节和新年时最喜欢听和演唱的歌曲。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吧?对了,它的名字就叫《铃儿响叮当》。我们一起来听听完整的《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吧!(3分钟) 2、聆听《铃儿响叮当》,感受快乐心情。(4分钟) 3、教师:合唱团成员与美国小朋友们一起随着那欢快、活跃的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啦,让我们也随着这音乐和他们一起尽情的歌舞吧!(3分钟) 4、全班同学随着欢乐音乐一起律动。(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旋律,学生很喜欢音乐,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篇7: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7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7课)
第 10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3 日 教学内容 第7课《汉语拼音歌》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汉语拼音歌》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汉语拼音歌》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能背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汉语拼音,了解学生掌握情况。(10分钟) 1、 教师把写有汉语拼音的卡片发给每个学生,教师请同学们各自将韵母和声母分类。(3分钟) 2、 教师说出各种汉语拼音后,让手持相对应汉语拼音的.学生一一举起,并大声读出来。(4分钟) 3、 全班同学一齐将汉语拼音背诵熟悉。(3分钟) 二、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汉语拼音歌》(20分钟) 1、 聆听歌曲《汉语拼音歌》,思考:这首歌曲唱的内容是什么?(5分钟) 2、 朗读歌词。(3分钟) 3、 教唱歌曲。(8分钟) 4、 学生背唱歌曲。(4分钟) 5、游戏演唱(10分钟) 1、 第一段:教师唱1-3小节,学生唱4小节;老师唱5小节,学生唱6小节;老师唱7小节,学生唱8小节。 2、 第二段:学生唱。 3、 第三段:老师唱1、3、5、7小节;学生唱2、4、6、8小节。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1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8日 教学内容 《画》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画》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体会歌曲与古诗的结合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汉语拼音歌》(10分钟) 二、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诵什么古诗呀?请2到3名同学背诵会背古诗。 2、教师背诵古诗《画》,让学生听出这是哪一首古诗,并请会背诵的同学背诵。 3、全班同学一齐富有文人气质的朗诵古诗《画》。 二、学唱歌曲《画》(15分钟) 1、教师:同学们,有位音乐人呀,也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这首古诗,就把它配上了音乐,同学们听听,看好不好听。聆听歌曲《画》(4分钟) 2、教唱歌曲。(6分钟) 3、引导学生带有韵味的演唱歌曲。(5分钟) 三、分组表演唱(10分钟) 1、请2到3名同学上来来模仿古人的样子演唱歌曲。(5分钟) 2、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朗诵组,一组为演唱组,分别进行表演后,在交换表演。(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篇8: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2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2课)
第 3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9 月 13 日 教学内容 第2课 《去同学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教学目标二:认识三角铁和木鱼这两种乐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教学目标三: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重 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愉快心情。 难 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 关 键 学会聆听音乐、表达愉快心情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三角铁、木鱼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感受音的长短。 (10分钟) 1、认识三角铁、木鱼。(2分钟) 说一说(外形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对比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2分钟)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2分钟) 4、游戏《考考小耳朵》。(4分钟) 聆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二、律动《去同学家》(10分钟) 1、讨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2分钟)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高兴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情绪自由律动。(3分钟) 3、鼓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4分钟) 4、评议。(1分钟) 三、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20分钟)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高兴兴的去马璇璇家玩。(1分钟) 2、聆听音乐片段1、2、3,辨别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3分钟) 3、请三名同学示范。(2分钟) 4、自由组合,设计动作。(2分钟) 5、听音乐自由表演。(1 分钟) 6、变换形式再游戏。(3分钟)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主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搭档。《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7、音乐剧反复进行。(6分钟) 8、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组。(2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这一单元的课程里,学生能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并对日常行为也得到了一定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对于乐器的认识,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我的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我应抓住这个契机,乘势教授更多的音乐知识。篇9: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18课教案
别桥中学 陈伟
Teaching aims : 1.Be able to make sentences with
“how much…?” and “what’s the price of …” 2. Be able to differentiate the
countable nouns & uncountable nouns. 3.Be able to talk freely about the
topic of price. 4.Be able to skim the readings and grasp the main thought.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 Aim 1 & Aim 4. Teaching aids : Multi-media &
Projector Teaching process Step 1 Free talk Talk freely with students
about the prices of the things around them , tell them “What’s the price
of …?” is the same as “How much…?” Step 2 look and say Look at the photos
of some food , read and spell them one by one . Lead-in : Where can I buy
these things ? ( vegetable market and fruit market )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bout shopping . Step 3 Listen and answer Books closed ,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uy? Can he buy them? Step 4 read and act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then
practise it ( in group , in pairs and so on ) . Ask some students to act
it out At last T explains the phrase : and so on Step5 Scene performance
Give the students a new dialogue and ask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s . Then
give them a similar situation to ask them to make a dialogue . Step 6
Conclusion Students draw a conclusion of what have they learned in this
lesson . Step 7 Consolidation Do some exercises in class .( in addition )
Step 8 Homework Preview the next lesson In-class- exercise (In addition)
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n Tao : Excuse me , David .
May I borrow your ruler , please ? David : Yes, of course….Oh, where’s my
ruler ? I can’t find it . Lin Tao : Is it in your desk ? David : Let me
have a look . No , It isn’t . Oh, I see it ! It’s under the desk . Here
you are . Lin Tao : Thanks . But this one is too short . Do you have a
long one ? David : Sorry , I only have this one . Lin Tao : Well , Where
can I get a long one ? David : You can buy a long one in the shop . Lin
Tao : Do you think the shop is still open now ? David : What’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 Lin Tao : It’s about five-fifty . David : It opens at 8:30
a.m. And closes at 6:30 p.m . Lin Tao : Ok . Let’s go and see . 1. Where
do you think this dialogue may happen(发生)? A at home B at school C at the
office 2. When do you think this dialogue may happen ? A 8.25 B 6.00 C
5.45 3. How can Lin Tao get a long ruler ? A borrow from David B buy a new
one from the shop C borrow from the teacher 4. How long is the shop open
every day ? A 10 hours B 11 hours C 12 hours Form questions 1. much how
your new is shirt 2. many how you do eggs to want buy 3. many how planes
there are sky in the 4. much how there is water in bottle the 5. how
students many lunch eat in class your home at
篇10:一年级音乐第一册教案:好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第一册教案:好朋友
第一课 好朋友
一, 【教学内容】:
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拉勾勾
听:《玩具兵进行曲》
《口哨与小狗
二, 【教学目的】: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背唱和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赏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 【教材分析】:
《你的名字叫什么?》以亲切的话语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相互认识,以音乐的`方式增进了教师和同学交往。
《拉勾勾》通过相互拉勾,使学生间的关系更密切,歌曲用图式呈现的方式记录音的高低。
《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在19前后创作的管弦乐曲。描写性标题音乐作品,乐曲通俗易懂,情绪生动活泼,常被选作儿童音乐欣赏教材。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与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于19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爱心的小狗在林阴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2,认标记
3,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情绪
五,【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提出本学期要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自我介绍
2,练习起立,坐下,问好,听着音乐做
一,复习幼儿园所教歌曲:
请小朋友上台演唱表演
幼儿园的歌真好听,小朋友现升入一年级,成了小学生,也要学很多歌,听很多,并做许多的游戏,希望小朋友喜欢上音乐课。
一, 新歌教学:
1, 导入:小朋友都是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现升到一年级,你们想成为好朋友吗?
刚才老师介绍了自己,接下来要小朋友介绍一下
跟老师边说边拍手,老师示范,学生跟做,指名学生介绍自己
2, 下面请小朋友听一手歌,学会这首歌后,小朋友再相互介绍好吗?
3, 听录音(教师范唱)
4, 跟老师读歌词
5, 逐句学唱
重点第一、二乐句
小朋友,当你想认识其他小朋友,想和它交朋友,你会怎么问?能凶巴巴的吗?(示范),那应怎样?请个别小朋友去试着问一下?
所以,唱时也要很亲切的。
反复唱,唱熟后进行游戏
教师,学生对唱,注意:教师很亲切的问小朋友
学生×××处边说边拍手准确。
学生与学生对唱(请一个小朋友去找想成为好朋友的一位、两位)
同座相互对唱
2, 放录音,跟唱
四, 认标志:
出示:告诉学生,以后看到这个标志就表示“唱歌”
告诉学生这个标志是“听赏”
“游戏”
“动脑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拉勾勾》
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你的名字叫什么?》
请个别小朋友表演
三, 新歌教学:
1, 导入:小朋友已相互认识,并成了好朋友,成了好朋友的小朋友相互拉拉勾。
跟老师朗读歌词:(边拉勾边读歌词)
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
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我们把它编成歌好吗?
2, 放录音(教师范唱)
3, 学唱:
采用模唱
注意三拍子韵律
连唱:
有表情地唱
提示:
成了好朋友,小朋友说说看,好朋友之间应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那唱时应怎样?(亲切的,友好的)
边放录音伴奏边唱。注意三拍子韵律。
表演:
老师请小朋友示范表演,其它小朋友唱。
同座边唱边表演
请小朋友找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
请个别小朋友表演,其它小朋友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2,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3, 《口哨与小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听音乐,学生齐步走的动作进教室。
二, 新歌教学:
1, 导入
(听音乐),师问:刚才小朋友师怎样进教室的?伴你进教室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
2, 学听
师出示一只耳朵图形。问:这师什么?有什么用处?(讨论)
师小结:耳朵可以听声音。
下面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
3, 初听《口哨与小狗》
听后讨论
你会学狗教吗?你会学小鸟飞吗?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通过听音乐,你觉得小主认和狗怎么样?
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你觉得心情怎样?你会用动作表演吗?
4, 复听
让学生随着音乐走步。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 导入:老师拿来一个玩具,看看好玩吗?
你喜欢哪些玩具呢?看来小朋友都很喜欢玩具,要是有很多这样得玩具放在一起,给他们穿上军装会是怎样得呢?大家听我讲个故事。
2, 初听:天黑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小主人困了,想睡了,渐渐地睡着了进入了梦乡,寂静中,玩具箱子里突然想起了轻轻地军号声,你会吹喇叭吗?(请小朋友学吹喇叭)。接着一个个灵巧可爱地玩具兵随着军号声,精神抖擞地从箱子里列队走出来,神气十足的号手吹着欢快的进行曲,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你会学着走走吗?(听音乐随着乐曲走一走)
调皮的玩具们随着乐曲在欢快的起舞了。
天快亮了,玩具兵司令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一声令下,于是玩具们争先恐后地爬进了箱子,转眼间,一切都销声匿迹。
3, 复听,边听边做动作。
篇11:第10课〈论语〉教案
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
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掌握十则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2.评点、质疑法,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而九月二十八日则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纪念日,全球华人在各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一部电影《孔子》也同时上映。(教师出示图片曲阜、郑州纪念活动)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学习他十则语录。
二、整体感知:
1.你对孔子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视情况出示课件补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帝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先秦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2.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找出拿不准的字词查字典解决以及画出读不顺的句子。(课件出示字词)
(1)论语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三省()吾身
(5)传()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8)诲()女()知之乎
(9)是识()也
(10)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其恕()乎
3.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学生大声朗读。
(1)教师指导诵读、划分节奏。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
三、文意疏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前五则文义。
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提供帮助。(课件预设)
作业:抄写、今译、背诵前五节。
第二课时
一、继续疏通文意。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后五则文义。
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提供帮助。(课件预设)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2.学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再大声朗读课文,
二、质疑探究: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预设问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2)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4.背诵课文
三、当堂检测:
翻译句字: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2)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4)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5)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课堂小结: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作业:1.翻译后五则。
2.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请你以”老师“为话题,结合《论语》中有关论述,谈谈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篇12: 第10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
准备课
导言:大家新年好~上课前,做个小调查――xxxx春节联欢晚会中,你最喜爱的节目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演员是谁?为什么他们能够打动你呢?
自由交流
一、音乐知识,知多少
音乐在其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我们来个小测试――音乐知识,知多少。
1、2/4的含义是什么?3/4的含义是什么?6/8呢?
2、小医生:下面哪些节奏短句没有问题?
A、2/4XXXXX|XX|XXXXXXX|XXX||
B、2/4XXXXX|XX|XXX|XXXXXXXX||
c、2/4XXXXX|XX|XXXXXX|XXX||
3、你能把上面正确的节奏短句改写成3/4的吗?
4、你能为下列旋律填写拍号吗?
11|55|66|5―|44|33|22|1―||:55|44|33|
2―:||11|55|66|5―|44|33|22|1―||
5、你能唱一唱以上的旋律吗?
6、你能说出该旋律是,()民歌。你还记得这样的旋律吗?(唱民歌)
7、《杨柳青》是()民歌,《茉莉花》是()民歌,《盼红军》是()民歌,《斑鸠调》是()民歌,《凤阳花鼓》?你还知道哪些民歌,能为大家唱上几句吗?
8、听,这首乐曲名为(),是()演奏的。(播放《梦幻曲》)它属于()乐器组。管弦乐队可分为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四个乐器组。长笛和单簧管属于()乐器组,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属于()乐器组,定音鼓和三角铁属于()乐器组,小号和圆号属于()乐器组。
9、你能听出播放乐曲的次序吗?
10、唱一唱你学过的歌曲中最喜爱的的一首歌。
这些小题目中有大家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相信大家在这学期学习之后,就可以很棒的完成了!
二、小实验
这里有四首歌曲,(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你们想选择哪一首听呢?
为了表示公平,我就这样放给大家听吧!(每首歌曲都在播放,听效果)
你觉得这样如何?为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培养倾听的习惯,合作的意识。
三、总结下课
刚刚做的这个小实验,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
(生归纳总结课堂常规要求)
教学内容:感受体验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们较熟悉的儿童歌曲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体验三拍子,充分想象,感受旋律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三拍子
教学准备:儿歌谱、录音
教学过程:
导演:在xxxx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对那几首儿童歌曲印象深刻,其中唱到了哪些歌曲?(学生说)相信大家都能唱上几句,那好,我们一起来唱吧!
《舒克贝塔》《白龙马》《哪吒传奇》《黑猫警长》这些经典的儿童歌曲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唱一唱几首儿时的歌曲。
一、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1、《小小的船》《小宝宝睡着了》
第一首《小小的船》,来跟着琴声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并随着音乐自然地用动作来表现。(需要老师肢体的引导)
第二首《小宝宝睡着了》,要怎样唱?那我们来回味一下***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吧。
(学生老师一起交流、通过语言、肢体来感受三拍子)
从两首歌曲中,共同感受到的是什么?
2、听听唱唱动动《溜冰圆舞曲》
那来听(播放《溜冰圆舞曲》),大家来听下,随着音乐动起来。
听到的《溜冰圆舞曲》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你有过溜冰的经历吗?跟咋们分享下吧!能表演给大家看吗?
那大家一起随着《溜冰圆舞曲》一起溜冰吧。(初步感知)
你能与我分享一下你的心情吗?
(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常不好好走路的,拖着地走,那个时候有点像溜冰的状态,所以在上课的时候用他们这样的“习惯”,学生立刻感受到了)
那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动作进行表演呢?
二、总结下课
我们从几首三拍子的歌曲、乐曲,感受了三拍子的韵律,一起来交流下你所感悟的。
(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我们美丽的祖国》(一)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高声部)
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
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篇13:第10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
准备课导言:大家新年好~上课前,做个小调查――春节联欢晚会中,你最喜爱的节目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演员是谁?为什么他们能够打动你呢?
自由交流
一、 音乐知识,知多少
音乐在其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我们来个小测试――音乐知识,知多少。
1、2/4的含义是什么?3/4的含义是什么?6/8呢?
2、小医生:下面哪些节奏短句没有问题?
A、2/4 X X X XX | X X | X X XXXXX | X•X X ||
B、2/4 X X X XX |X •X | X X X | XXXX X XX X ||
C、2/4 X X X XX | X X | X X XXXX | X•X X ||
3、你能把上面正确的节奏短句改写成3/4的吗?
4、你能为下列旋律填写拍号吗?
1 1 | 5 5 | 6 6 |5 ― | 4 4 | 3 3 | 2 2 |1 ― ||:5 5| 4 4| 3 3 |
2 ―:||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1―||
5、你能唱一唱以上的旋律吗?
6、你能说出该旋律是( ),( )民歌。你还记得这样的旋律吗?(唱民歌)
7、《杨柳青》是( )民歌,《茉莉花》是( )民歌,《盼红军》是( )民歌,《斑鸠调》是( )民歌,《凤阳花鼓》?你还知道哪些民歌,能为大家唱上几句吗?
8、听,这首乐曲名为( ),是( )演奏的。(播放《梦幻曲》)它属于( )乐器组。管弦乐队可分为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四个乐器组。长笛和单簧管属于( )乐器组,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属于( )乐器组,定音鼓和三角铁属于( )乐器组,小号和圆号属于( )乐器组。
9、你能听出播放乐曲的次序吗?
10、唱一唱你学过的歌曲中最喜爱的的一首歌。
这些小题目中有大家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相信大家在这学期学习之后,就可以很棒的完成了!
二、 小实验
这里有四首歌曲,(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你们想选择哪一首听呢?
为了表示公平,我就这样放给大家听吧!(每首歌曲都在播放,听效果)
你觉得这样如何?为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培养倾听的习惯,合作的意识。
三、 总结下课
刚刚做的这个小实验,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
(生归纳总结课堂常规要求)
教学内容:感受体验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们较熟悉的儿童歌曲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体验三拍子,充分想象,感受旋律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三拍子
教学准备:儿歌谱、录音
教学过程:
导演: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对那几首儿童歌曲印象深刻,其中唱到了哪些歌曲?(学生说)相信大家都能唱上几句,那好,我们一起来唱吧!
《舒克贝塔》《白龙马》《哪吒传奇》《黑猫警长》这些经典的儿童歌曲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唱一唱几首儿时的歌曲。
一、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1、《小小的船》《小宝宝睡着了》
第一首《小小的船》,来跟着琴声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并随着音乐自然地用动作来表现。(需要老师肢体的引导)
第二首《小宝宝睡着了》,要怎样唱?那我们来回味一下***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吧。
(学生老师一起交流、通过语言、肢体来感受三拍子)
从两首歌曲中,共同感受到的是什么?
2、听听唱唱动动《溜冰圆舞曲》
那来听(播放《溜冰圆舞曲》),大家来听下,随着音乐动起来。
听到的《溜冰圆舞曲》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你有过溜冰的经历吗?跟咋们分享下吧!能表演给大家看吗?
那大家一起随着《溜冰圆舞曲》一起溜冰吧。(初步感知)
你能与我分享一下你的心情吗?
(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常不好好走路的,拖着地走,那个时候有点像溜冰的状态,所以在上课的时候用他们这样的“习惯”,学生立刻感受到了)
那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动作进行表演呢?
二、总结下课
我们从几首三拍子的歌曲、乐曲,感受了三拍子的韵律,一起来交流下你所感悟的。
(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我们美丽的祖国》(一)
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高声部)
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
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导言:你知道哪些歌唱祖国的歌曲?你能唱上几句吗?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我爱我的家乡》,大家想一下,是歌唱家乡的什么?我们怎么来演唱歌曲的?那大家一起来唱唱吧!
一、 学唱《我们美丽的祖国》
1、初听、感受
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我们美丽的祖国》,先来听一听,然后说一说它跟《我爱我的家乡》有什么不同。(情绪、歌唱的内容、演唱形式)
2、跟磁带唱
轻轻跟着和,感受一下轻巧的声音。
3、发声练习
为了更好的演唱好歌曲,大家先来通过一简单的乐句来练练嗓子。(出示练声曲)
(1) 看歌词,谁来生动的读一读。(提出要求,从读中领悟乐句的情绪)
(2) 范唱
(3) 学生学唱(注意 X 0X XX | X ― ―)
4、跟磁带轻唱
相信大家能用更好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了
5、跟琴声唱,解决学生在歌曲中难以把握的。(学谱――唱词)
6、跟磁带唱
这首歌曲是按照怎样的速度来演唱的那?如果我们用慢速来演唱呢?试一试,会有什么效果。(比较交流)
7、完整的演唱歌曲(指挥)
一边唱一边随音乐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二、总结下课
这首歌,现在大家都可以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了。歌曲中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二声部的合唱,那么下节课就来感受下二声部的合唱魅力。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 唱《我若是小小鸟》
(二) 做 学唱民歌
(三) 听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
(二) 继续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用视唱法学会《沂蒙山小调》,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
(三)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言:大家喜欢自由吗?那把自己比喻一下:我想我是自由的------------
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下自由吗?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
5 4 3 | 2 ― ― | 3 4 5 | 5 4 3 2 | 1 ― ― ||
3 2 1 | 7 ― ― | 1 2 3 | 3 2 1 7 | 1 ― ― ||
2、 演唱
在蔚蓝的天空中,云儿自由的飘(第一声部)。
在天空的下面,飞着自由的小鸟,还有着快乐的人们(第二声部)。
二、 学唱歌曲
1、 歌词朗读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
聪明的你说: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的高?
这正是揭示了一个-------------------------的道理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揭题,感受
这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我若是小小鸟。快来听听吧!
你在歌曲中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说出来。
3、 学唱歌曲
虽然歌曲很短小,旋律也很简单,但其中丰富的和声,增加了歌曲的立体感。形象生动,我们一起来享受美妙的三声部歌曲吧。
(1) 主旋律(第一声部)――听唱法
(2) 第二声部――跟琴声唱
(3) 第三声部――听唱
(4) 第一、二声部合唱,第三声部听
(5) 第一、三声部合唱,第二声部听
(6) 第二、三声部合唱,第一声部听
(7) 三声部合唱
合唱美在哪里?你觉得合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三个声部都在比谁的声音大,声音响亮,这样好吗?
合唱时可是少了谁都不行哦!
三、 总结下课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得高”大家一定从中学到很多吧,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体会到的吧(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
导言:上课前,来个“民歌大集合”的游戏,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每组能说出民歌的名字+1,能唱出其中几句旋律+2,能唱又能说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5,积分多者为胜,抢答的节奏为 X X X X | X 0 ||
我要 来一 个 !
获胜小组获“民歌小组”,个人荣获“民歌小天王”,不得重复。
一、 学唱《沂蒙山小调》
看来,大家对我们传统民歌还比较熟悉,这样的现象非常好,也同样希望大家不断的积累。
1、 初听、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 学唱
已经听见有同学轻轻的跟着和了,那么,一起来学一学,怎样?
(1) 在老师引导下边拍手边唱。
(2) 在老师指挥下,注意换气。
(3) 提示3/4,感受三拍子韵律。
3、 完整表达
无伴奏/有伴奏
二、 总结下课
你们自豪吗?为了什么?(学生交流)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而骄傲!
第三课时
导言:(欣赏《大象催眠曲》)你觉得这段音乐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如果是一种动物呢?你是从哪里感受的?(自由交流)
一、 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1、 初听,感受形象
在来听一首,你又在乐曲中看到了什么?
(大多数同学认为是“老鼠偷油”,也感受了其幽默、风趣、诙谐的旋律特点)
(自由讨论,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2、 介绍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所作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首。你能从音乐中感受这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画面吗?(再听)
3、 交流
你脑海中这样的一幅画面是怎样形成的?是从乐曲中的哪个方面表达的?
4、 创编
现在啊,傲视希望同学们能画出乐曲的形象,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发挥你的想象力,为这段音乐创造一个更为神气、广阔的天地。当然,要抓住音乐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创作、巡视)
二、 总结下课
现在将我们的创作成果来与其他伙伴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感受到音乐,感受到那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交流)
第三课
教学内容:吹草哨儿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吹草哨儿》,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副歌的合唱和谐
教学准备: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言: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2、 演唱
A、 舒展优美
B、 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 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唱歌曲
1、 揭课题、听感受
春天来了,真好!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吹草哨儿。
歌曲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呢?(熟悉歌词)
你的心情如何?大家看到这一切,歌声中也应唱出――――?
2、 学唱歌曲
A、 主歌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六度、八度大跳可跟琴声模唱)
B、 副歌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两个声部的合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
a、 第一声部(跟琴声模唱带有升记号的旋律)
b、 第二声部
c、 合唱
(听、唱与歌谱结合)
3、 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领唱合唱的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谁先来说说按怎样的顺序演唱?
(提醒反复记号、延长记号)
当唱第三段时候,还要唱小房子里的吗?
有延长记号,就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好吗?来合作一下!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吹草哨儿,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三、 总结下课
一首吹草哨儿,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课时
导言:(出示儿童创作的乐曲,师范唱)大家觉得这首歌曲怎样?那这是和你们一般大的同学创作的,但我同样相信大家也可以创作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一、 创编旋律
1、 节奏
那我们就从基本的节奏着手吧!你能拍一拍这样的节奏吗?
出示: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那你再来听一听在下面的几条旋律中,哪一条才是这样的节奏呢?(用DO RE MI FA SOL五个音创编的旋律)大家的耳朵真好,那你们也来用DO RE MI FA SOL来创编旋律吧!
2、 创编交流
比一比谁的旋律更好听。真是各有千秋哦!(师生互动)
3、 自主创编
怎样,创编旋律很有意思吧!还有一个3/4拍的,大家也来玩玩吧!
二、 听音填空
要想创作旋律,还得有些基本功的,比如耳朵要特灵,为了训练自己的耳朵,最常见的练习是听音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练练自己的耳朵吧!
(出示旋律谱)
完整的旋律是这样的,仔细听――
那我们跟着琴声来哼一哼,当括号中的音,你不肯定时,可以就用些母音唱一唱。
呵呵,其实老师在括号处弹奏了个双音,但我发现同学们不是能听出上方的音,就能听出个下方的音。恩,还不错!(唱旋律)分乐句来听!(单旋律音)
那现在我们在完整的听一听!呵呵,一个提议,唱一唱吧!
三、 总结下课
有兴趣的同学到是可以也来创作一些简单的歌曲哦,当然别忘了可以合作完成,更别忘了与我分享哦!
第三课时
导入:(播放《小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霍拉舞曲》)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感受风格的不同)
一、 听《霍拉舞曲》
1、 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3、 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二、 总结下课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在下节课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好奇吗?那就等待下一节音乐课吧。
第四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
(1) 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 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
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
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 整体感知
2、 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介绍定音鼓和钹
3、 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 小结
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三、 实践创作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 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
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 总结下课
大家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模仿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积极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创造,也能成为像“约翰・ 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一、 唱 《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 做 选择恰当的音填空 创编旋律
三、 听 水草舞 喷泉
教学目标:
一、 学会用轻巧、圆润的歌声表达少年儿童生长在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情。
二、 通过选择恰当的音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继续进行旋律的创编练习,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力。
三、 通过欣赏,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受音乐形象,培养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看:
(包括中国大好河山的景物图片,贫困地区儿童的读书图片)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在背景音乐下交流)
一、 发声练习:
师:现在呢,我们就要把心中的骄傲自豪用歌声在这样的旋律中体现出来。
1) 出示:副歌部分的“啦”
2) 比较轻巧与圆润
师:放眼看看我们的祖国吧,心中满是激动,用歌声来表达,好吗?(学生唱)
瞧,这是什么?“跳音记号”
想想这里用“跳音记号”是为了表达什么?也用歌声来表现。(学生唱)
3) 找出异同
师:仔细观察,这两句旋律中,你发现了什么?
(节奏、旋律线条的相同)
那再来听听这句旋律,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吗?
3 ― | 3 1.2 | 3 55 4 3 | 2 1 ||
呀,我们今天又学了一招,还可以这样来创作旋律的呢。你也来试着创编一句?
二、 解决大跳音程、附点与切分节奏
师:大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如何?那我可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行。当然我要用音乐的.方式。
听一组音,记下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并用“LA”唱出来。
6 1 2 3 | 5 ― || 3 5 6 5 | 3 ― || 5 6 5 3 | 2 ― || 1 6 5 3 | 2 ― ||
(需要有速度的变化)
再来听一听这一旋律的节奏?(第一乐句)
出示:A、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B、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你能拍出A的节奏吗?
你真厉害的!能跟大家说说你的诀窍吗?怎么能拍的如此准确?
再来听听(第二乐句),这句的节奏是?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好方法总是这么流行,掌握的真快哦!那谁能哼唱出刚我弹奏的旋律呢?
三、 学唱歌曲
1、范唱:
师:那让我为大家来演唱这首《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吧,看看大家和我是不是心灵感应的,听听从我的歌声中,你感受到我什么样的心情?
2、 磁带哼唱
师:唱唱想想,这首歌的旋律可以从哪里划分成两部分?
3、 演唱形式的设计
4、 解决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5、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交流如何演唱好?)
四、 总结下课
师:我们用歌声来表达了《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心情,再来看看这些图片,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看《樱桃小丸子》片段)大家喜欢小丸子吗?今天小丸子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了哦!小丸子,你来做什么的呀?
二、选择恰当的音填入括号中
师:小丸子,别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会帮助你的是吗?
小丸子:音乐老师让我在音乐课之前,在黑板上抄写一条旋律,可现在变成这样了哦(出示)有两小姐看不见了,这可要怎么办那,要被骂了哦。
(别急、别急。。)
好象是DO ;好象是LA ;好象是RE ;又好象是SOL 。
师: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帮助小丸子,好吗?
1、 视唱旋律
师:怎么你们一唱到最后都唱DO呀?!
2、 选择恰当的音
师:小丸子,瞧,还差一小节了,大家加油哦!这里是个什么音呢?那就把这些音都填进去唱唱,看看哪个音最合适?
3、 小结:
师:小丸子,看,这不就完整了嘛!快去上音乐课了,不然真的要被骂了。
小丸子:我真是太谢谢大家了,大家和我一起去上音乐课吧。
三、创编旋律
小丸子老师:谢谢小丸子同学。我们把这一旋律来唱一唱。(小丸子偷笑)
下面呢,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节奏创编旋律。
1、 出示节奏
师:这样的创编旋律我们也做过,我们也来创作吧。看谁作的好听。
2、 自由创作,师巡视。
3、 先来听听小丸子她创作的旋律吧。(评价)
4、 我们中有没有同学比小丸子创作好的旋律呢。(学生作业)
四、总结下课
小丸子:大家真棒,我要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师:还有什么要跟小丸子说的,快抓紧说哦。(交流)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师:请看,这有两幅画,画中表现的是什么?(交流)
那么,根据展示厅的要求,要为这两幅画选择音乐,就请我们来设计下,找一找用什么样的音乐。
二、欣赏
1、 听《水草舞》、《喷泉》
师:听到乐曲后,你是怎样想的?(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2、 听《水草舞》
师:再来听一听《水草舞》,感受水草轻盈的舞蹈。
1) 唱,师弹奏
师:听老师的琴声哼唱。一边唱一边用手划出旋律。这一旋律是向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那么你觉得老师的弹奏到位吗?
(交流评价)
2) 听A段(多听)
师:仔细听听,还有哪里也是描绘水草摇曳的形象?当你听到之后,立刻举手示意老师。
3) 听B段
师:那么听到的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什么?与刚刚听到的,表现的有何不同。
4) 听全曲
师:《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形象生动的表现海水中水草的轻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过几段来表达的?这样的结构就是三段体的结构。
3、 听《喷泉》
1) 听全曲
师: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喷泉》。这首乐曲又能分为几段?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
2) 分段感受
师:还是让我来弹一弹吧,过过瘾。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感受音乐形象)
乐曲是描写了什么?
3) 听全曲
师:为了能更好的演奏,我得仔细再听听,大家也来听一听,等弹好了,还是得请各位多多指教呢。
三、总结.
第五课
教学内容:
(一) 唱《凤阳花鼓》
(二) 做 用打击乐器伴奏 唱一唱 创编旋律
(三) 听 《黄杨扁担》 《斑鸠调》
教学目标:
(一) 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恰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二) 通过唱一唱的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三) 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感情。
(四) 通过旋律创编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
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
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凤阳花鼓》
1、 听乐器演奏版本
师:历史上的凤阳……(资料),就如老师刚演唱的《凤阳歌》一样凄凉,那你来听听这段旋律与《凤阳歌》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三、学唱《凤阳花鼓》
1、 发声练习
师:不急不急,来,先唱唱这句旋律。
(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
这句旋律中,感觉如什么?
2、 儿童版本
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
5、 设计演唱形式
师:你想怎么来更好的表现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四、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可总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这又是何缘故?
那现在你就是当初的凤阳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会选择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动人家呢?
可现在没有打击乐器,你能用身边的东西代替吗?来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CCTV-8正播放的《名杨花鼓》中的片头区,它就是以《凤阳花鼓》为素材的。感受是如何展现的?
第二课时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
1、 出示
1)5 5 6 1 1 6
2)5 6 5 3 5 - -
3) 3 3 5 6 6 1
4)5 6 5 3 2 1 - -
2、 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也就是这些音就是这样排列的,但是可以把这个四分音符的5改成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大家能完成任务吗?
3、 小组合作完成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 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复习《杨柳青》
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
1、《黄杨扁担》
1) 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
《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2) 再听
师:那么,我们想:这些美丽的姑娘们梳者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头饰,心情怎样?我们要是看到了,你会想些什么?
3) 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第六课
教学内容:
(一) 唱《春雨蒙蒙的下》
(二) 做 边唱边拍手踏脚 选择结束音
(三) 听《良宵》
教学目标:
(一) 知道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能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二) 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产生的律动感。
(三) 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四) 让学生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
师:五一期间,下了几场春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好与坏的辩论)
二、发声练习
师:瞧,春雨这么多的好,那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的感觉一样吗?
1、 节奏(生模仿春雨)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体现力度的变化)
2、 旋律(风声雨声情境)一阵微风后,春雨唰唰的下起来。
(出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弹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师:仔细听,弹奏的这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A、3 1 | 5 1 |3 5 6| 5 6 5 | 5 0||
B、5 3 |1 2 | 3 5 3 | 4 2 | 2 ― ||
(边哼唱边轻拍手)
再听两条旋律。
A、 6 5 6 | 6 4 1 | 4 6 6 5 | 5 ― ||
B、 3 5 3 | 3 1 5 | 3 4 3 2 | 2 ― ||
从这几句旋律中,你都感受到什么,是在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呢?
三、学唱歌曲
1、 初听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春雨,感受春天,聆听春雨的声音。
2、 跟磁带学唱
师:想一想,怎样用声音来表现春雨呢?一起来轻声唱一唱吧。
3、 解决难点
二声部合唱、节奏、换气、力度的处理
4、 有表情的演唱
四、总结下课
师: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信大家都能珍惜美好的时光。
第二课时
一、选择结束音
1、 歌谣
唐僧骑马咚里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的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 ……
2、出示
师:这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音乐王国,这里住着所有人都用音乐交流。到处都是美妙的音乐,真是心旷神怡。当师徒四人来到宫殿下,换取关文时,国王殿下设下了两重关口,只要闯过这两重关口,就给他们关文。大家都来看看呢。
(1)1=2/4
6 6 6 | 2 12 3 | 6 6 5 65 | 3 ― |
6 6 6 | 2 12 3 | 5 32 1321 | ( )||
(2) 1=2/4
5 53 6 32 | 1 1 | 5 5 6 53 | 5 5 |
1 16 5 6 | 5 5 3 2 | 5 2 5 32 | ( )||
3、选择
猪八戒蠢蠢欲动,要试一试。左看看,右看看,饶饶头,就顺手把3 填了进去,大家来唱一唱,觉得怎样。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唱唱呢?
看来是6比较合适,有了乐句结束的感觉。八戒憨笑着,退了下来。那还有呢,沙僧说我试试吧,听他正哼着旋律呢(弹奏旋律),看来沙僧塌实多了,大家猜沙僧选择的是什么呢?你们选择的是什么。果然沙僧也选择的1。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二、声势练习
师:过了两重关口,国王殿下就可以给关文了,奇怪的是,换来的是一张密密麻麻的音乐图。
1、出示:
需要手脚的配合,还要一边唱一边动。好象难度很大的。可是我们知道,这孙悟空是72番变化,手脚灵活,这个怎么能难倒他呢?(师示范)
2、练习:
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个厉害的孙悟空呢?
脚――手――协调
我来唱,大家做。
都来试试自己一边唱一边动呢。(自主练习)
3、展示
(个人展示;分组合作展示)
三、总结下课
终于,师徒四人拿到了关文又上路了。听,音乐王国的人们正用音乐为他们送行呢。
第三课时
一、认识二胡
师:大家都学习过《二泉映月》,说说都有哪些了解?(交流)
1、 初步感受二胡
师:那么,二胡这样一件乐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其实二胡不完全演奏悲伤的乐曲,而改变了二胡形象的是我国民
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介绍刘天华的故事)
模仿下二胡演奏家吧。
2、 出示二胡实物
师:近距离的接触二胡。介绍二胡。
听一听他的声音(演奏《良宵》的主题)并感受二胡的技法。
二、听《良宵》
1、 初步感受乐曲
师:这一段旋律只是乐曲《良宵》的一个片段,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
赏乐曲,从中感受二胡的魅力。
2、 再唱主题,边唱边模仿演奏。
师:二胡的音色怎样,虽然只有两跟弦,但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我们来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模仿演奏,在肢体上模仿,在声音上也来模仿二胡。
3、边看《良宵》的故事,边听
现在你知道《良宵》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吧。其中有一段运用跳弓的手法来演奏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拓展
现在将你的感受写一写,可以是诗歌,或者画一画,也可以给主题创编歌词,唱一唱。
三、总结下课
第七课
教学内容:
(一) 唱《亲爱的回声》
(二) 认 6/8
(三) 做 为旋律划分小节;听音选择填空
(四) 听 樱花 故乡的亲人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效果。
(二) 知道6/8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来表达6/8的旋律。
(三) 通过做一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接触并记住世界名曲的主题音调,继续进行旋律音程的听记。
(四) 通过欣赏,熟悉《樱花》《故乡的亲人》这两首歌曲的曲调,感受歌曲情绪的特点,比较和感受合唱及不同音色的不同表现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是想坐在这教室里上课,还是想走出去,与大自然拥抱呢?
我也想,可是……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感受自然。你听:(范唱)
二、发声练习
1、 模仿回声
师:你们了解回声吗?谁来介绍一下回声的。能把回声表现出来吗?
其实这里就有了音乐,很具有表现力,也就是力度上的变化。
2、节奏、视唱
师:喂 ― ― | 喂 ― ― ||我们来合作一下,模仿亲爱的回声。
你 好 ― | 你 好 ― || 哈 罗 ― | 哈 罗 ― ||
回声是……那么可听好了哦。
6 5 || 5 1 || 1 6 || 1 5 ||
演唱评价
三、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亲爱的回声》
1、出示歌谱
师:谁能解释一下6/8拍呢?
2、认识6/8拍
师:2/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3/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4/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那么想一想6/8的含义会是什么呢?强弱规律又是什么呢?
2/4 X X | X X ||
● ○ ● ○
∨ ∨ ∨ ∨
3/4 X X X X | X X ― ||
● ○ ○ ● ○ ○
∨ ∨ ∨ ∨ ∨ ∨
4/4 X X X X |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6/8 X X X X X X | X X X X 0 ||
●○○ ◎○○ ●○○ ◎○○
∨∨∨ ∨∨∨ ∨∨∨ ∨∨∨
看这两句6/8拍的节奏,听一听我是弹奏的哪一乐句?
6/8 X X X X X X | X X X 0 ||
6/8 X X X X X X | X X X 0 ||
3、跟磁带轻轻哼唱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和亲爱的回声对话吧。跟着轻轻的唱一唱。
4、解决难点
师:还有哪里感觉较难把握的?(换气、二声部)
5、完整表达歌曲
师:我们来分配下角色,我先来扮演回声。我一定能表演好的。
那么你还想对亲爱的回声说些什么呢?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寻找精灵(听音选择填空)
师: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弹奏完整的旋律),住着快乐的人们,因为这里有着三个可爱的小精灵。他们唱着欢乐的歌。分别是――
弹奏 5 6 5 || 3 4 3 || 4 5 4 ||
有一天,这三个小精灵到森林里去玩,可是却一直没有回来。小镇上也失去了原来的快乐。只有找到那三个小精灵才能恢复小镇原来的欢乐。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再来好好听一听这三个小精灵的声音。(弹奏)
那么,究竟他们在哪里呢?
听――唱――填空
二、解救精灵(为旋律划分小节)
师:真是太好了,找回了精灵,快乐的小镇又要回来了。可是奇怪的是,小精灵们不歌唱了。原来是被森林里的女巫施了魔法。
(出示6/8拍的旋律)只要我们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小节就可以解除精灵身上的魔法了。首先来看这是几拍子的旋律?那么6/8拍的含义是?你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吗?
(自主练习)
好了,这下我们又可以听到小精灵们的歌唱了。听一听吧,我们可要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呀。(范唱)
我们都来唱一唱吧。
这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片段,从这样的片段中你感受到什么心情。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和小镇上的人们感受小精灵的乐章吧。(听全曲)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师:抢答:哪里的《凤阳花鼓》?谁能完整的演唱《凤阳花鼓》?
二、听《樱花》
1、出示《樱花》歌谱演唱
师:我们来唱一唱这样的旋律。
2、感受乐曲的曲调
师:正如大家想到的,这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日本民间特色的曲调跟我们中国的民歌比较一下。由“3、4、6 7 1”五音构成的,便是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而中国的民歌中以“6 1 2 3 5”五音构成。
3、 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那么我们来感受一下日本的樱花,从中你感受《樱花》的旋律怎样?
歌曲是通过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歌曲的?
其中发生了变化,你又感受到什么?
4、 跟录音学唱歌曲。
三、听《故乡的亲人》
1、 感受乐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从日本在飞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听那里的人们正唱着他们的州歌来欢迎我们呢!(听全曲)
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乡的亲人》,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写于1851年,那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我们来轻轻跟着哼一哼。
2、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
师:那么是通过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的?其中有一段是男声领唱,你觉得怎样?如果用女声来领唱,效果怎样?看来设计演唱的形式也得巧安排。
四、总结下课
第八课
教学内容
(一) 唱《天地之间的歌》
(二) 做 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
(三) 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二) 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三) 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自由交流)
二、学唱歌曲
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这样一首《天地之间的歌》,你感受到什么呢?
2、模唱“啦”的旋律
3、跟磁带学唱
4、解决难点
(1)切分节奏(口念――拍手――词――跟唱旋律)
(2)二声部合唱
5、完整的演唱歌曲
(看指挥演唱――分角色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唱唱旋律
1、听《往事难忘》
师:(弹奏)熟悉这样的旋律吗?是歌曲《往事难忘》,这样的旋律来自英国作曲家贝利的《很久以前》。
2、模唱
师:我们跟着来轻轻唱一唱,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将相同的旋律编号。
当唱到(1)(3)时,轻轻的拍手用 X X X X ||伴奏;
唱到(2)时,用 X ― X X ||伴奏;唱到(4)时,用 X ― X ― ||伴奏。而第二声部都是 1 7 6 5
3、二声部合唱
二、完成旋律。
师:《很久以前》中有很多的旋律是重复的,我们在创编旋律的时候也可以用。
1、 分析
师:那么还有个条件,我们得看看要求创编的这一旋律是几拍子的。看(出示),那么6/8拍的含义是?
2、 创编
师:那么,你能听出,我弹奏的是哪一节奏吗?
6/8 X X X X X X | X . X . ||
6/8 X X X X X X | X X X . ||
现在我们先来唱一唱第一条旋律。(跟琴模唱)
那么,下面的那条节奏就让你们来创编了,让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旋律。
3、 交流演唱评价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区、以及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和不同的音乐节奏,感受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我们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在这首交响童话里,每一个角色都由特定的乐器来表现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并完成书上的连线。听完了故事之后,说一说这个交响童话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
(交流)
那么在下节课中我们来感受每个角色,而且还演绎下每个角色。
(第四课时)
这里有几个角色,这些角色有什么性格特点呢?是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的。
首先是乐器的选择上――音色特点
然后根据本身的性格特点在音区、力度上的变化。
(选取主题分析)
表演部分(小组划分角色)当听到你所表演的角色音乐时候,通过肢体等语言来表达。
篇14: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7-18课
Lesson 17 How do you do?你好!
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What are Michael Maker and Jeremy Short's jobs?迈克尔.贝克和杰里米.肖特是做什么工作的?
Mr. Jackson: Come and meet our employees, Mr. Richards.
杰克逊先生:来见见我们的雇员,理查兹先生。
Mr. Richards: Thank you, Mr. Jackson.
理查兹先生:谢谢,杰克逊先生。
Mr. Jackson:This is Nicola Grey, and this is Claire Taylor.
杰克逊先生:这位是尼克拉.格雷,这位是克莱尔.泰勒。
Mr. Richards:How do you do?
理查兹先生:你们好!
Mr. Richards:Those women are very hard-working.What are their jobs?
理查兹先生:那些姑娘很勤快。她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Mr. Jackson:They’re keyboard operators.
杰克逊先生:她们是电脑录入员。
Mr. Jackson:This is Michael Baker, and this is Jeremy Short.
杰克逊先生:这位是迈克尔.贝克,这位是杰里米.肖特。
Mr. Richards:How do you do?
理查兹先生:你们好!
Mr. Richards:They aren’t very busy!What are their jobs?
理查兹先生:他们不很忙吧!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Mr. Jackson:They’re sales reps.They are very lazy.
杰克逊先生:他们是推销员,他们非常懒。
Mr. Richards:Who is this young man?
理查兹先生:这个年轻人是谁?
Mr. Jackson:This is Jim.He is our office assistant.
杰克逊先生:他是吉姆,是我们办公室的勤杂人员。
New Word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employee
n. 雇员
hard-working
adj. 勤奋的
sales reps
推销员
man
n. 男人
office
n. 办公室
assistant
n. 助手
Notes on the text课文注释 1 How do you do?您好(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一般用同样的话来回答。见第5课课文注释。 2 sales reps是sales representatives的缩”了形式,常用于口语。 3 office assistant是指办公室干杂务的工作人员。
Lesson 18 What are their jobs?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Notes on the text课文注释 1 如果名词是以-f或-fe结尾的,变成复数时.一般要把-f或-fe变成一v,再加-es,如 housewife-housewives。
2 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如man, woman。以及由这两个词组成的复合名词: man-men;
woman-women; milkman-milkmen; policewoman-policewomen,
Lesson 17-18 自学导读First things first
课文详注 Further notes on the text1.How do you do?您好。
这是用于第一次见面时的较正式用语。一般用同样的话来回答。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课文详注。
2.Come and meet our employees…来见见我们的雇员……
这里的and表示目的。请参见第13-14课_A new dress中语法部分的解释。
3.This is Nicola Grey,and this is Claire Taylor.这位是尼古拉·格雷,这位是克莱尔·泰勒。
这是介绍人们彼此认识时的常用句型。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课文详注。
4.名词的复数形式(2)
如果名词单数词尾为-f或-fe(读作/f/),则其复数一律变为-ves (读作/vz/),即将-f或-fe变成-v,再加-es而成,如 housewife----housewives。
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如man与woman其复数形式分别为men与women。此外还可用man,woman等来区别阳性与阴性:以-man结尾的一些复合名词指男性,如milkman---- milkmen,policeman ---- policemen;一些以-woman结尾的名词指女性,如postwoman---- postwomen,policewoman ---- policewomen。
5.数字200,1000,1001的英文写法
200 ---- two hundred
1000 ---- a(或 one) thousand
1001 ---- a thousand and one
语法 Grammar in use
1.who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Who is…?或 Who are…?这类以疑问词 who引导的疑问句通常用来询问人的姓名和身份。Who…?仅指人,可以用来询问男性、女性、单数或复数的人。如:
Who is he?
他是谁?
He is Jim.
他是吉姆。
注意这种句型与 What is…?或 What are…?这类句型的区别:What…?句型主要用来询问人的类别或职业,如:
What ure their Jo6s ?
他们是千什么的?
They are sales reps.
他们是销售代表。 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与第7-8课_Are you a teacher?语法部分的解释。
2.所有格形容词与人称代词
(请参见第11-12课_Is this your shirt?语法部分。)
所有格形容词their 意为”他们的“,其对应的人称代词是they。
下面是人称代词及其对应的所有格形容词形式:
人称代词 | I | you | he | she | it | we | you | they |
所有格形容词 | my | your | his | her | its | our | your | their |
What are their jobs ? Are they mechanics or sales reps ? 他们是干什么的?是机械师还是销售代表? Whey a ren’t mechanics.Th ey’re sales. 他们不是机械师。他们是销售代表。 词汇学习 Word study
1.custom n.
风俗;习惯;
When visiting a foreign country, we might find the country's customs strange to us.
当我们去外国访问时,我们也许会发现该国的某些风俗习
惯有些奇怪。
It is his custom to go for a walk in the evenings.
他惯常在晚上出去散步。
2.customs, Customs n.
[复]海关;征收关税的程序:
The spy was stopped at the Customs and questioned.
那个间谍在海关被截住并被加以盘问。
How long will it usually take to pass the Customs?
通过海关检查通常要花费多少时间?
篇15: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2课
Lesson 1 Excuse me! 打扰一下!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ose handbag is it?
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是谁的手袋?
Excuse me!
对不起
Yes?
什么事?
Is this your handbag?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Pardon?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Is this your handbag?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Yes, it is.
是的,是我的。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
New Word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excuse
v. 原谅
me
pron.我(宾格)
yes
adv. 是的
is
v. be 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
this
pron.这
your
possessive adjective 你的,你们的
handbag
n. (女用)手提包
pardon
int. 原谅,请再说一遍
it
pron.它
thank you
感谢你(们)
very much
非常地
Lesson 2 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吗?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pen
n.钢笔
dress
n.连衣裙
pencil
n.铅笔
skirt
n.裙子
book
n.书
shirt
n.衬衣
watch
n.手表
car
n.小汽车
coat
n.上衣,外衣
house
n.房子
Lesson 1-2 自学导读 First things first
课文详注 Further notes on the text
1.Excuse me!这是常用于表示道歉的客套话,相当于汉语中的”劳驾“、”对不起“。当我们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打搅别人或打断别人的话时,通常都可使用这一表达方 式。在课文中,男士为了吸引女士的注意而使用了这句客套话。它也可用在下列场合:向陌生人问路,借用他人的电话,从别人身边挤过,在宴席或会议中途要离开 一会儿等等。
2.Yes?什么事?
课文中的 Yes?应用升调朗读,意为:”什么事?“Yes?以升调表示某种不肯定或询问之意,也含有请对方说下去的意思。
3.Pardon?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当我们没听清或没理解对方的话并希望对方能重复一遍时,就可以使用这一表达方式。较为正式的说法是:
I beg your pardon.
I beg your pardon?
Pardon me.
它们在汉语中的意思相当于”对不起,请再说一遍“或者”对不起,请再说一遍好吗?“
4.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这是一句表示感谢的用语,意为”非常感谢(你)"。请看下列类似的表达式,并注意其语气上的差异:
Thank you.
谢谢(你)。
Thanks!
谢谢!
Many thanks.
Thanks a lot.
Thanks very much.
<口>非常感谢。
5.数字1~10的英文写法
1-one 2-two 3-three 4-four 5-five
6-six 7-seven 8-eight 9-nine 10-ten
语法 Grammar in use
一般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根据其结构又分为若干种。通过主谓倒装可将带有be的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即将be的适当形式移到主语之前,如:
陈述句:This is your watch.
这是你的手表。
疑问句:Is this your watch?
这是你的手表吗?
(可参见第15-16课_Your passport,please.语法部分有关 be的一般现在时形式的说明。)
词汇学习 Word study
1.coat n.
上衣,外套:
Is this your coat?
这是你的外套吗?
coat and skirt<英>(上衣、裙子匹配的)西式女套装
2.dress n.
(1)连衣裙;套裙:
Is this your dress?
这是你的连衣裙吗?
(2)服装;衣服:
casual dress 便服
evening dress 晚礼服
篇16:七年级下教案(第10课)
七年级下教案(第10课)
第10课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其人及其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景交融写法的妙处。3、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景色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特点。 说明:赏读《登高》、《登岳阳楼》时,可分别抓住“坼”、“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词,品味诗人写景用词的准确,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两诗分别写于公元767年、768年,是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即将终结前的感怀之作,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以诗人的人生境遇体验其思想情感。《石豪吏》一诗,文字浅显,故事情节性强,学生可通过自读理解文意,体会差役的凶狠、百姓的苦难,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现实,感知杜甫作品被称为“诗史”的缘由。另外,还可促发学生回忆《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耳熟能详的诗作,进一步激发学生赏析杜甫诗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积累三首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具。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生平,分析诗作中蕴含的作者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从小学到现在,大家学习过不少杜甫的诗歌,你学习过的杜甫诗有哪些? 二、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七岁便能写诗,十四五岁便能与文士们郊游酬唱。二十岁开始就过着漫游的生活。《春望》《月夜》《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 都是作者的传世名篇。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他的诗类型众多、风格多变。诗人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来叙写广泛的内容,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并开启了后代众多诗派。 三、初读文本:1、配乐范读,注意节奏的划分和语速语调。2、学生自读,试着将前两篇诗歌改写成一段写景散文,将《石壕吏》这首叙事诗扩展成―个故事。 提示: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四、研读文本:思考:(1)前二首:同样是登高望远之作,作者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这不同的景物所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登岳阳楼》景物: 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老病、关山、涕泪栏杆。特点: 壮阔而悲凉。感情:从“无一字”“ 孤舟”“ 涕泗流”等词中可看出本诗主要抒发作者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伤。 《登高》景物: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特点:风(急、冷) 天(高 ) 猿啸(哀 )、小岛 、白沙、鸟飞回(孤独、凄凉)、落木(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时间无穷)感情: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2)后一首《石壕吏》:老妇的含泪“致词”,从哪些方面对“安史之乱”给人民遭受的苦难作侧面的揭露?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 提示: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严重。 五、小结归纳:《登岳阳楼》:通过对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的平平叙述,寄予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的许多感触。《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六、拓展训练:思考:试比较二四课《题破山寺后禅院》与《登岳阳楼》同异 相同处:都是五言律诗,都有借景抒情 不同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前者以写景为主,后者以自叙和抒情为主――写景方式不同,前者以写实为主,后者写实与想像想结合――景物特点不同,前者着眼于细节描写,后者细节与全景相结合――抒发感情不同,前者是物我两忘的愉快心情,后者抒发的忧郁之情。 七、课后作业:1、抄读三首古诗并背诵。(必做)2、配乐朗诵其中一篇。 (选做)篇17: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
(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
松鼠与松果
齐读课题。
欢快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鼠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2、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
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成了他们与文本第一次接触最强烈的催化剂,利于孩子在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在涵义,读后交流的空间,是开放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ó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
聪 明 活 泼 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òu zhǔ yì
如 果 总 有 以 后 主 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
5、读句子:
⑴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⑵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⑶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
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
3、评议、朗读:
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感受。
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
交流:
可以用上“那么……那么……”
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
如“真”、“特别”、“很”……
4、齐读第一段。
以读促悟,以悟激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评议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是在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同时,语言的感悟到积累、运用,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句式,努力体现“实”而“活”。
五、指导写字
1、观察: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
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
“以”的末笔是点。
“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
“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3、仿写、比较:
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观察、模仿、比较,是写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是他们在发现、尝试、再分析、再进步,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乐趣。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每位学生头戴松鼠头饰,玩“采松果”游戏:
课件出示:
松树林,松果上写着词语。
2、(出示松鼠边摘边吃松过图)小朋友们,摘松果开心吗?把这份快乐带给我吧!(学生朗读第一段。)
角色游戏和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朗读感悟
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
为什么担心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好吗?
2、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你们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什么?
你能把你们松鼠的担心、着急读出来吗?
(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
指名读,评议,男女赛读。
3、你们脸上的表情好像越来越着急了,想到什么了?把你们想的大胆地说出来。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松鼠们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读这段。
4、聪明的小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有好主意了吗?
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5、(课件:春雨绵绵,一片挺拔的小松树林。小松书高兴地在树林里玩。)
朗读第五自然段。
6、别的小松鼠还有好主意吗?
再次朗读第五自然段,欣喜的。
以角色活动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朗读为主旋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加深感悟,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可爱。
三、想象升华
1、日子一天天过去,将来这片小松树林会怎么样?
朗读最后一句。
“更茂密”那是怎么样的?哪只松鼠见过茂密的树林,给大家说说。
2、这片松树林是那么茂密美丽。小松鼠们欢欢喜喜地住在那里。嗨,介绍一个你们可爱的邻居吧。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想象说话。
3、今天回到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画画将来的这片茂密的松树林。小动物们在这里快活地生活着。
想象创造美。在此,想象让孩子们看到了懂得回报自然带来的美好未来,直接感悟文本的主旨。同时,想象的带领学生进入口语实践的情境。
四、指导写字
1、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
2、范写,讲解。
3、仿写,比较。
4、练习书写。
5、展示评议。
五、自选练习
1、收集有关植物的图片和资料,举办“可爱的植物”展览。
2、参加一次植树活动,或养(认养)花、树,体会这些活动的美好情绪。
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
1、读要充分,要有质量: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教师在这当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说是引路人。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朗读的指导,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引读、表演读……但读书不光要充分,更要有质量。开始学生的朗读乏感情,是机械的、没有活力的。但我真正的走进了课文,我会随着课文中小松鼠的情感起伏而变化,我觉得我就是课文中的小松鼠,然后我就通过入情入境的范读引领学生去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受到了感染,达到了情感的共鸣,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争先朗读。在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时,我通过评读、赛读,或一句巧妙的点拨,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更提高了学生交际、朗读水平,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词句感悟,加深理解,增强语感:
我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交流。教学中,适机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摘了一个又一个),理解摘松果之多、(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体会松鼠很爱吃松果,进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兴心情,这样学生的朗读有了情感的寄托,自然丰富了语感。再如:让学生解疑“为什么说是个好主意”?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再用“如果……就……”说一说。这一环节不但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学生发展语言的一个训练。
3、课文回归,情感升华: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夸张,爱幻想,好表现。当学生当小松树表演完今后将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时。我创设一个小情境:孩子们,你们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祖孙三代都来了,来到了这片茂密的松树林里,吃起了美味的松果,可真高兴啊!来,让我们再齐读第一自然段!引领学生回到课文中体会小松鼠的担忧在他们的努力下并没有成为现实,子子孙孙的松鼠们依然那样高兴。学生感受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在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本人自身能力有关,特别是低年级朗读指导方面还需要更深一步研究。我想如果我课前能引导学生在搜集有关环保重要性的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在感受小松鼠的担忧时,提出自己对人类将来的担忧,那么这样一来,学生能更真切、更实在地感受到松鼠担忧的必要性,从内心深处更认同作者的看法。这也就是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
篇18: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