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冷的眼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合作中主动获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关乎学生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因此,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一代综合性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需要,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情景;兴趣;背景知识
经过一年的有效教学活动尝试,我摸索出了一套英语课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我认为,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该模式充分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背景知识的导入
导课最终要达到让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知识准备的效果。通过导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成功的导入对整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作为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英语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可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导入新课。可通过问题、讨论、插图、情境、表演、音乐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我们平时就应该多向他们渗透一些和本单元相关的背景知识信息,让他们逐渐去认识更多的著名人物、名胜古迹和风俗习惯,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为顺利地导课做好铺垫。
二、讨论问题
教师可以先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辩论题,让学生先分组准备,然后在全班辩论。正在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的时候,老师抓住时机创设讨论情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充分讨论,分组发言。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积极发言,促进了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思维相互启发,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通过想象力的训练,丰富了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讨论还能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三、归纳提纲,讲解大意
教师可为各个小组分别指定一个不同的段落让他们分析,各小组分别归纳出本段落的大意并列出本段的提纲。要将本段的大意用提纲的形式书写出来,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然后写在小黑板上,再经过小组讨论,并派出各自的代表用英语进行讲解,或者向其他同学用英语的形式提问该段的大意。问题可分为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前两种问题需要学生的低层次阅读技巧,通常的问题如下: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Who/where/when/what/why/how…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各组代表在开口,而且其他每个学生也在开口,使语言的交际和运用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说得不足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强调和补充。
四、复述课文
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式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这一阶段为语言运用阶段,学生要把所学知识通过语言实践转化为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材料的话题和语言结构,设计不同的说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耗时可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其形式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或其他形式:
(一)难度不大的课文可以给出关键词语或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段或整篇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可以参照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试着复述,注意复述不同于背课文,不要面面俱到,要抓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内容表述出来。为了增加趣味性,可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两组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分别准备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不但覆盖的内容多,而且形成信息差。学生认真听本组和另一组同学的故事,信息交叉,取长补短。使全班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交际。另外,运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给人以亲身经历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人倾心去听、去说。成为故事中的主角,会使交际活动更有真实性,使学生交际活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二)编演对话
根据课文内容编对话,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以表演的形式说出课文内容。
上完课文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已有了一些运用课文语言的能力。这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一些时间,把课文改编成对话,然后到台前表演。这样做可使学生提高对话能力,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我上必修二music一课时,我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三个名人,让他们分别上讲台,先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其他学生扮演记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学生已根据情景编好对话,跃跃欲试地想站起来展现一下自己当记者的风采,而被采访人则在台前展示了自己当名人的学识和风采。老师分别给他们简单地“打扮”一番,采访开始了,记者和名人对答如流,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随着阵阵掌声,这节外语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使语言的活用和交际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五、布置作业
可就课文内容提出一到两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根据所学课文,拟定题目,写一篇80——100字的书面表达。第二天上课时可让某学生就本文的问题或本单元的话题做个报告,也可让学生每日轮流进行,也就是做每日报告(Daily Report)。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说的学生要把内容记在脑子里,不看稿子,因为这样效果更好。这个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演讲能力。听报告的学生则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而且在一节课中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还有什么比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能复述下整篇文章来得更有效的呢?我想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英语学科,而且也可运用于其他的文科类学科教学。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要忘了凸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一定要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样才是最完美的一节课。
篇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
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要环节。由于英语阅读利于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1、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地位。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学习行为决定了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拥有知识的权威性;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机械的教与学单向传播方式,缺乏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过程,师生之间也很少开展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压抑情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再加上英语阅读的特殊性,学生的主动地位更不容忽视。
1.2词汇量欠缺。
丰富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水平的重要条件,实际上词汇量大小与英语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水平方面的落后,都是不重视词汇。而词汇量的欠缺,让他们直接放弃了英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词汇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兴趣。
1.3不注重阅读技巧。
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时,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读,而没有形成连贯性。如果遇到生词,只好查阅字典,造成阅读行为的中断,将泛读变成了精度,且效果不佳。如果阅读速度过慢、阅读量过小,这些都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
2、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担任主角的重要性,而教师更多的在阅读中起到引导与纠正作用,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具备组织者、计划者、提供学习资源、规范语法与言语行为、活动的发起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重在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开拓,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亲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任务的主题与内容应符合学生兴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任务应灵活多样,并依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阅读课堂中任务的设计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强对阅读任务难易程度的把握。阅读任务的设计应趋向多元化,如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提高活动的复杂度,若难度较高的输入材料可将任务设计为由易到难,以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完成阅读任务,进而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
2.3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单位,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记忆单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词汇积累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拼读规则认识单词,并利用构词法的规律来判断并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性与词义;二是通过填词卡、词语过滤等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将大纲中规定的词汇分层记忆,再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关键词实行重点突破;三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阅读理解相关的词汇及相关功能,如衔接词、替代词、逻辑连接词、语法连接词等,要求学生尽量多记忆常出现、有用的词组,将单个词汇扩展为更大的语义单位,以此提高阅读速度,也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
另外,阅读中遇到生僻词汇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他们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来处理英文中的`一词多义或熟词生意等常见现象,也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实际材料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推断词义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意的好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猜词的能力。可通过释义法、反义词法、近义词法、列举法等,加强对词义的推断,对阅读文章、加强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区分不同的阅读重点。
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具备了阅读量的基础,学生的语感就会随之提高,反过来促进阅读水平提高。但是在教学中,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与阅读目标有所不同,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例如:高一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选择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在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后,可要求他们每天加大阅读量,并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同时提高猜测生词的能力;高二的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深入了解,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地理、天文学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高三的阅读教学重点,应加强对学生文章深层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与深入理解能力。
2.5加大阅读方法指导。
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必须由教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通过模仿,得以掌握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愿望。例如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音准、节奏快慢、语调高低等,从中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阅读语境中体会情感。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各种阅读方法,如预习中的朗读,可让学生通过初读教材扫清障碍,找出阅读的重点、难点及不容易理解的句子,为进一步体会材料内容打好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6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直观化、形象化地引起学生注意力,多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TheOlympicGame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相关图片或者竞赛短片,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并通过直观感受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必然能带动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也可采用音乐导入模式,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由上可见,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阅读中心思想与问题结构的能力,同时加大词汇量、开阔思路、丰富语言,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篇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差距较大,造成英语阅读教学“高投入、低回报”的尴尬现象。因此,只有认识到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
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要环节。由于英语阅读利于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1、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地位。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学习行为决定了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拥有知识的权威性;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机械的教与学单向传播方式,缺乏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过程,师生之间也很少开展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压抑情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再加上英语阅读的特殊性,学生的主动地位更不容忽视。
1.2词汇量欠缺。
丰富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水平的重要条件,实际上词汇量大小与英语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水平方面的落后,都是不重视词汇。而词汇量的欠缺,让他们直接放弃了英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词汇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兴趣。
1.3不注重阅读技巧。
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时,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读,而没有形成连贯性。如果遇到生词,只好查阅字典,造成阅读行为的中断,将泛读变成了精度,且效果不佳。如果阅读速度过慢、阅读量过小,这些都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
2、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担任主角的重要性,而教师更多的在阅读中起到引导与纠正作用,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具备组织者、计划者、提供学习资源、规范语法与言语行为、活动的发起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重在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开拓,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亲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任务的主题与内容应符合学生兴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任务应灵活多样,并依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阅读课堂中任务的设计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强对阅读任务难易程度的把握。阅读任务的设计应趋向多元化,如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提高活动的复杂度,若难度较高的输入材料可将任务设计为由易到难,以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完成阅读任务,进而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 2.3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单位,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记忆单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词汇积累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拼读规则认识单词,并利用构词法的规律来判断并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性与词义;二是通过填词卡、词语过滤等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将大纲中规定的词汇分层记忆,再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关键词实行重点突破;三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阅读理解相关的词汇及相关功能,如衔接词、替代词、逻辑连接词、语法连接词等,要求学生尽量多记忆常出现、有用的词组,将单个词汇扩展为更大的语义单位,以此提高阅读速度,也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
另外,阅读中遇到生僻词汇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他们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来处理英文中的一词多义或熟词生意等常见现象,也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实际材料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推断词义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意的好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猜词的能力。可通过释义法、反义词法、近义词法、列举法等,加强对词义的推断,对阅读文章、加强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区分不同的阅读重点。
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具备了阅读量的基础,学生的语感就会随之提高,反过来促进阅读水平提高。但是在教学中,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与阅读目标有所不同,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例如:高一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选择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在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后,可要求他们每天加大阅读量,并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同时提高猜测生词的能力;高二的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深入了解,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地理、天文学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高三的阅读教学重点,应加强对学生文章深层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与深入理解能力。
2.5加大阅读方法指导。
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必须由教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通过模仿,得以掌握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愿望。例如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音准、节奏快慢、语调高低等,从中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阅读语境中体会情感。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各种阅读方法,如预习中的朗读,可让学生通过初读教材扫清障碍,找出阅读的重点、难点及不容易理解的句子,为进一步体会材料内容打好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6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直观化、形象化地引起学生注意力,多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TheOlympicGame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相关图片或者竞赛短片,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并通过直观感受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必然能带动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也可采用音乐导入模式,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由上可见,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阅读中心思想与问题结构的能力,同时加大词汇量、开阔思路、丰富语言,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戴军、周平.影响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2]余美莲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科教新报(科教新报)教育科研.(37).
[3]张荣臣.“三步”阅读法,探究高中英语课文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4]寇宗仁.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8).
[5]欧阳金华.高中英语整体认知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2007.
篇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培养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培养论文
高中英语新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如既往地占着较大的比例,甚至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我们教师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那么,为什么在学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环节中,“读”这一环节被视为如此重要呢?因为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新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从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英语阅读教学要以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那么,怎么成功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呢?
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前、读时、读后”活动三个阶段,使阅读教学交际化,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层面上。要达此目的,我们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优化读前活动,丰富读时活动,活化读后活动。下面我分别介绍几种活动形式。
一、读前活动
开展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调查学生对该话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
如Unit 1 Chuck’s Friend,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某些日常用品或工具的必要性和CHUCK在岛上独自生活的艰难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举例:
(1)What do you use if you want to cut an apple into halves?
(2)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ee your own faces?
(3)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make fire?
(4)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trike a nail into the wall?
(5)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get out when it is raining?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采用话题讨论。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可以从围绕本单元话题的“热身”开始。利用课文的一些pre-reading discussion,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教材中每单元reading前都设计了此类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拓宽和加深了对话题的了解,形成对阅读材料的有效预测。
还有比如说最常用的brainstorming这种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的活动,可精选一些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作brainstorming activity。如Unit 20,Laughing Matter。在学此课文前,我作了一个word rose的图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引人发笑的事。
二、读时活动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开展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进一步理清课文内容,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问题导读。就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内容,设计问题,布置阅读任务。通过导读问题,学生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预测。我们的新教材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这种预测的能力。我们应当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等来搜索、确定信息、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如我们前不久刚上过的课Unit 18Modern Agriculture。我在给学生放录音前提几个源自课文且能归纳出文章大意的问题。
(1)How much does arable land take in China?
(2)How many ways are mentioned to make the land produce more? What are they?
(3)What’s the biggest problem to Chinese farmers?
让他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第一遍阅读。这三个问题概括了全文的三大方面,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注意的是,导读问题是给学生设置悬念,对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去阅读,是进一步阅读的准备,因此导读问题不能太难,确保学生能通过快速阅读直接能在文中找出答案,使学生马上感到读有所获,增强阅读全文的信心。
我还常鼓励学生在我教学过程中随时可提出问题。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开展提问竞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比如说填写图表。
用图表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发展过程,有助于认知的条理化。据我所知Note taking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
例如仍旧这一单元中的integrating skill reading里的reading课文“Farming and Gardening”。我在上这一课时在careful reading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课文第三段详细内容的表格:the advice in the book “Qimin Yaoshu” by Jia Sixie.供学生边阅读边填写。
我发现通过填表,学生快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细节,理解和消化课文主要内容也就容易的多了。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帮助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当然除了填写表格我们还可通过分类、作时间线、勾勒故事发展图、画树形图、网络图、柱状图等来帮助理清课文文脉,获取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这几种方式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看文章是什么体裁该用什么方法了。
除上述这些方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来作为读时活动,如评价阅读材料;分析文章体裁;排列故事顺序;人物评价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难词,快速准确地判断词义能提高阅读速度,加强理解能力,所以有技巧地对生词难词的处理也很有必要。我们的新教材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强调了对学生“猜词”能力的培养。猜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1)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上下文线索来猜词。如果将词句知识独立于语篇的整体教学之外,语篇教学将是见木不见林的逐词逐句释义教学,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失去了语篇的整体结构意义。我觉得教师不应独揽对生词的解释,我经常将解释的机会交给学生。因为课文中有些单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已经有定义或解释,他们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另外,可以教学生根据一些表示转折、同位、因果等关系的连词来判断词义。
(2)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构词法来猜词。让学生掌握前缀、后缀、词根,辨认同义词、反义词。这些方法都是阅读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提高推测词义的能力。
三、读后活动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读后活动可分为巩固性活动和交际性活动两种形式:
巩固性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巩固一下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下面列举两种方法。
比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我们可提供关键词或主要线索,较难的课文也可采用填空的方法,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
如:Unit 8 “the Olympic Games”我在PPT上列出了一系列关键时间供学生找发生的事件。
776BC: ______________
393AD: ______________
1896: ______________
1984: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Unit 14,“the Birth of a Festival”我列出一系列问题制成表格的形式,让他们再次回想festival的各个细节。
Unit 18 Modern Agriculture我就出了个概括全文大意填空题。
Over time, many farming _____ have been _____. Chemical _____ are used and electric pumps are used in _____. Future agriculture should depend on high _____ as well as _____ methods. In the 1990s, scientists started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s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_____ without harming the _____. Today many vegetables are grown in greenhouses, where the temperature is _____ with computers. Another technique is known as “GM” ——“G”stands for“genetically”, and“M”stands for“_____”.
除了复述课文,还可以用同步写作的方法。教材每单元的integrating skill后都配有相关的写作练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有助于阅读的深化。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同步写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述自己的思想。
另外,我经常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课文中出现过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教学理论,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并与审美和陶冶情操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阅读水平,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篇5:如何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就是优化阅读教与学的方法, 实施课文整体教学, 精读, 泛读和课外自读相结合, 从量和质两方面促进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实现培养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的教学目标, 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全面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一、优化阅读教学可以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高中年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 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英语学习上, 他们不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来学。更希望能学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兼有的内容, 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优化阅读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差异和学习要求。大量而有效的阅读能提供最大的实践量; 能利用最好的实践环境; 能从实践中取得最大的乐趣。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前提
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理解程度(即阅读理解)和读速快慢(即阅读的速度)两个方面, 欲达到大纲提出的每分钟读60个词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或训练时, 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不要读出声音, 要默读。
2.不要动嘴或用手指(铅笔)指着所读的每行文字, 而用手来带动眼睛向前移, 手指在词下移动, 眼睛跟着往下看。
3.不要左右摇头, 默读时只需移动眼球。
4.扩大视距, 逐句、逐段的读, 不要逐字读。
5.根据上下文或常识猜测词义, 不得已时才查词典。
6.关注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等信息点, 既抓大意又抓细节。
7.时而先去研读阅读理解思考题(即采用逆向思维式)会有助于读得更快、更好。
8.在阅读文章的开头或扉页上记下阅读开始与终结的时间, 算出阅读速度。
9.最后评价, 看正确理解率是否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平均数70%以上。
行之有效的方法会使阅读事半功倍。在阅读中要根据所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采用相应的方法, 可以是单一的, 也可以是综合的。常用的英语阅读方法有: 快读(fastreading)、慢读(slow reading)、精读(extensive reading)、泛读(intensive reading)、查读(scanning reading)、略读(skimming greading)、细读(careful lreading)、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 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并使用整体阅读法SQ3R(Survey Questions Read Recite Revise)在自己的阅读之中。
三、阅读课文整体化、交际化教学是优化阅读教学的主体
阅读课文具有双重功能(Dual function)使学生既通过课文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句型,又学习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 →读(Reading) →练(Practice)"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课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一、导入---感知教材。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
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这些工作可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
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SEFCB2A Lesson50为例, 教师可首先画出一个禁止吸烟的符号,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Where can you find this sign?
Why is smoking not allowed?
Is there anyone who smokes in your family?
How much money does he/she spend on smoking every month?
What do you think of smoking? Why?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以SEFC Book2B lesson81(Music)为例,教师可事先安排好一组不同类型的音乐如Pop music, Classic music, Pop music and jazz等等,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从中辨别,从而加深对music的了解,为学新课作准备。
3、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如教SEFC Book2B Unit19 Lesson73可以安排下列操练题学习生词。
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读---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
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的种类可分下面三种:
1、粗读(面式读法)。粗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侦查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
2、跳读(点式读法)。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
3、细读(线式读法)。细读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
第一步:略读或粗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
第二步: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
第三步: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
第四步:研读(Study Reading):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
最后:小结(Conclusion)
检查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Yes/No和WH问题、完型填空、信息转换等等。
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 Practice)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有:
1. 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如教SEFC Book2B Lesson 58(Noise In The Night) 时,问题的设计:
1)记忆性问题
Whom did the lady live with? What's her personal problem?
2)理解性问题
Was the lady's uncle a non-smoker? How do you know?
Why did Holmes ask the lady if her uncle kept pets?
3)创造性问题
Why did Sherlock Holmes want to visit the lady only when her uncle was out?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ended?
4)评价性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 lady's uncle was?
2. 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把课文编成对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做补全对话练习。
3. 复述课文,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用来训练独白,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要防止背说,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以SEFC BOOK1A Lesson98、Lesson99 为例,教师把课文的主要逻辑线索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receiving an invitation→at the conference →at the organizer's office→ giving the talk
4. 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
5. 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或增加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因有蓝本可依(阅读过的课文),这样的写作不致流于空泛,也不如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生们看到自己也能象作家似的产生灵感,写出心得,便可大大增强自信心,获得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也可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既是读者也是作者,通过将自己的文章与学生的文章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做法,无疑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因它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融为一体,提高和培养了学生这两方面的技能。
四、大量而有效的泛读是优化阅读教学的课内扩展
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 是认为人们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 主要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 掌握语言越好。而语言知识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仅起“监察”作用。因此, 语言学习的研究者特别重视增加量, 认为每天坚持10~30分钟的泛读, 让学生读那些能吸引他们的材料, 对于掌握语言极为有益。关于泛读, 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 单单通过教材上的阅读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按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大纲要求“除课文外, 补充阅读量应达到30万字左右”。从教学实践看, 泛读, 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大量而有效地泛读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1.通过大量阅读, 扩大词汇量和常用表达法。
2.在阅读过程中, 不断深化并巩固旧知识。
3.大量阅读配合说写训练,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
4.题材广泛的读物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经济的背景知识, 对提高文化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大有好处。
在进行泛读的训练过程中, 我们实验的做法是学生坚持每周一节课做为泛读训练--完成与教材配套的“阅读训练”,并对学生提出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精读(阅读课文教学)所学的知识及技巧进行独立泛读, 从而获取信息。
2.归类分析自己的错误, 找出错误倾向, 了解自己的思维状况。
3.参加班、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训练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4.自觉建立自己阅读速度, 正确率以及错误分析档案, 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五、自读是优化阅读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欲达到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目标, 仅靠课堂内阅读课文的整体教学和大量有效的泛读也是不够的, 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我们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提出阅读要求: 要进行适当的检查课外自读, 课上快速检查效果, 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通俗、难易适度、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 还有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接触面, 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量, 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在阅读中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英语知识,提高熟练掌握英语的程度。在指导学生课外自读时, 我们要求学生切实做到:
1.定时、定量自读教师指定内容(每周1--2小时,每天坚持读一篇英文)并做好有关自己的速度、正确率的记录。
2.对一般生词进行独立猜测, 对于关键词查词典, 扩大知识量。
3.坚持写读书笔记、日记或周记, 坚持在每日的值日生报告中对前一天所读内容进行“自由谈话”(Free Talk)训练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
只有学生养成了长期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他们就会肯读--喜读--会读--善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只要我们坚持优化阅读教学, 实施阅读课文整体化、交际化教学,进行大量而有效的泛读训练, 开展好课外阅读, 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跨世纪的英语“四会”人才。
篇6: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 论文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 论文
阅读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今天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 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外语书籍、报刊杂志,从中获得必 要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学生缺 乏直接听、说外语机会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 。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 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 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 ,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用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因此,大纲的提出,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即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 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所以,泛读既是阅读材料的问题,又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首先,我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掌握的原则是:(1)思想性强, 内容健康;(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 水平;(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4)文章体裁多样化;(5)语言地道、规范。
其次,告诉学生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 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阅读,知其大意;(2)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3 )根据构词法猜测 词义;(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5)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
下面,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选材及具体操作过程。
1.人教社出版的与新教材课文配套的《阅读训练》。此书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 泛。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每单元编配三篇阅读训练材料,
包括一篇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材料和二篇泛读(Extensive reading)材料。较长的分为上、下 两篇。A篇为快速阅读,题材与课文基本相同,难度略低于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 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训练他们快速阅读的技能。因此,我在每上完一单元教材后就利用几分钟时间, (从高一到高二,从慢到快)安排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上面记录阅读的时间及正确理解 率,以便学生以后检查自己的阅读理解率的提高情况。B、C两篇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作不定期的检 查。
2.《新概念英语》Practice and Progress。 要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笔者认为此书是最好不过的了。高一 时,我们利用周六的选修课四十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第一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口头做课后的回答问题 及理解选择题,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第二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连词把理解题按题
[1] [2] [3]
篇7: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对策略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英语仍是主要的科目之一,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英语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英语阅读教学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下面,笔者将对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就是学生根据之前英语学习的相关知识,包括词汇、语法知识等,对一些阅读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加强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通过英语阅读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多进行课内外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分析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提取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另外,多进行英语阅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概括与判断能力等,对于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8: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对策略论文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当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1)农村高中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过于片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各种阅读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重点。但是,教师忽视了阅读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告诉学生要看每一段段首的第一句话,从而把握文章大意,但是却忽视了文章中句式结构等的讲解。
(2)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方法来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把阅读教学当做“精读”课,按照讲解生词、补充词组、拆分句子结构等流程进行;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单词、词组等,然后就草草结课。这些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感,阅读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总之,在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有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3)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以及进修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高中英语教师的素质也相对较低。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并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水平出发,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效率都较低,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相对较低。他们在授课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教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有些教师备课不切实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从学生方面来说,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习惯不好,推理能力不高,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十分不利。
篇9: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对策略论文
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以及教学环境因素等。下面,笔者将从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1)充分认识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认识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才能积极投身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各个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英语教学的课程大纲,明确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等,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便提高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英语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将其置于与英语作文写作、英语语法学习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学生自身也能认识到学会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2)优化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否将会对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与能力的提高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是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改革原有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各个教学环节,甚至可以删除部分不必要的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删除阅读教学中的跳读环节,将其改为精读,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另外,教师要多向学生传授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分析阅读材料的文体特点等。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思考以及提出疑难问题的时间。
(3)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如上文所述,农村高中学校中有部分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无法真正落实阅读教学的各项要求,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各个农村高中学校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多提供一些培训与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同时,每个教师也应该不断审视自己,及时发现不足,而后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要积极地学习其它学校或教师先进的阅读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特点,创新教学思路。另外,教师应该利用各种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当前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合理备课,设置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习惯,提高其词汇量,激发起学习兴趣。
4总结
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教育工作并不完善。尤其是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方面,与城市高中学校相比,更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各个农村高中学校一定要优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包括阅读教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则要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与配合下,我国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一定会大有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篇10:浅谈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教育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教育论文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摆正阅读教学与知识传授的关系,增强阅读美感,培养阅读兴趣,加大阅读量,全面提高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感 阅读量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阶段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就成为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一大课题。笔者也不例外,希望能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途径,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望与大家共享。
一、摆正阅读教学与知识传授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在英语教学中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习惯于在一堂课中教几个单词,读一段或几段文章,然后进行课文翻译和语法分析。这样容易使词汇脱离课文语境、句段与课文相脱节,造成“见树不见林”的弊病。然而语言点的教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要特别强调抓重点,并对其做到精讲,把课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提到课堂的主要地位,不能主次颠倒。
二、课文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课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不容忽视。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把课文过一遍,该教的不教,然后就是大做练习,这种应付考试的功利主义做法,多数情况是欲速则不达。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呢?
1.课文引入要自然。一般来讲,教师可针对课文的类型和内容特点采用:实物直观引入法;事件、故事引入法;自由交谈、讨论引入法等。还可以从一首诗,一幅画,一句名言来引起,用精炼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然后引入正课。课文引入要注意两点:一要精炼,时间不要太长。二要妥当,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2.阅读方法要引导。对于不同体裁、内容的文章,具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因而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主要有:略读、查读。略读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快速概括文章梗概,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意或查找主题句,使一篇繁杂文章条理清晰的阅读方法。要掌握这一方法,就必须教学生注意每段的开头、结尾,查找主题句;注意连接上下文的关联词(也叫关键词),如and,besides,but,however,on the other hand,as a result等;注意文章写作顺序,也有利于从整体把握篇章构思。
3.培养阅读技能。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并不意味着能顺利地进行阅读,还需掌握一些阅读技巧。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细节理解题(主要运用查读方法)。二是概括、归纳中心题(主要运用略读方法)。三是猜测词义题。学生如何应付文章中出现的生词是阅读顺利与否的关键,也是教师重点培养的一个技能。 4.阅读解疑要及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且存在个别差异,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疏导。对于疑难的疏导很难列出具体的方法,它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总结和创新。
5.阅读教学要兼顾其他能力。课文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理解要贯穿始终。但不是单纯唯一的,而应包括听、说、写三大技能的训练。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要把这四大技能统一起来。
三、增强阅读美感,培养阅读兴趣
高中英语教材所选用的`大多是日常对话,很少有精美的散文和诗歌,总体上来讲课文读起来美感不足,文学性较差,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英语阅读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报刊等现代的一些信息手段,不失时机地补充英语国家当代社会背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最新信息,紧跟时代步伐,感到英语阅读的实效性,体验英语阅读美的享受,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提高阅读欣赏水平,从而保持了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四、加大阅读量,全面提高能力
在充分、有效运用现行教材的同时,合理地、适当地利用其他英语阅读教学资源,加大阅读量。相信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和知识的积累,外语水平是不可能真正提高的。因此我认为:课外要适时、适量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符合高中生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阅读材料(如名著改写、电影剧本等),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英语阅读的美感,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体会,写出心得(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对文章进行缩写或改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也缓解了题海训练中的疲劳。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坚信: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勇于创新,教学目标就一定会完成。
篇1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想谈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的一点感受。
高中英语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快一年了,这本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如既往地占着较大的比例,甚至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我们教师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那么,为什么在学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环节中,“读”这一环节被视为如此重要呢?因为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新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从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英语阅读教学要以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那么,怎么成功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呢?我认为,要以任务为依托,激发学生主体参与。也就是要开展任务型教学,让他们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达到优化阅读教学活动、培养阅读技能的目的。
下面我跟大家谈一下平时是如何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
不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层面上,阅读环节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使阅读教学交际化,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层面上。要达此目的,我们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优化读前活动,丰富读时活动,活化读后活动。下面我分别介绍几种活动形式。
1.读前活动。开展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调查学生对该话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
如unit 1, Chuck’s Friend。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某些日常用品或工具的必要性和CHUCK在岛上独自生活的艰难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
(1)What do you use if you want to cut an apple into halves?
(2)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ee your own faces?
(3)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make fire?
(4)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trike a nail into the wall?
(5)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get out when it is raining?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采用话题讨论。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可以从围绕本单元话题的“热身”开始。利用课文的一些pre-reading discussion,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教材中每单元reading前都设计了此类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拓宽和加深了对话题的了解,形成对阅读材料的有效预测。
还有比如说最常用的brainstorming这种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的活动。可精选一些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作brainstorming activity。
如unit20,Laughing Matter。在学此课文前,我作了一个word rose的图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引人发笑的事。 (图)
这种活动能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读时活动。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开展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进一步理清课文内容,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认为,教师尽可能多地在阅读中设疑质疑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大胆说出自己不懂的内容,主动解答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常以不同形式设计问题,这样学生会有新鲜感而不会感到厌烦。下面举几个我常用的提问方法。
比如问题导读。就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内容,设计问题,布置阅读任务。
通过导读问题,学生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预测。我们的新教材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这种预测的能力。我们应当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等来搜索、确定信息、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如我们前不久刚上过的课unit 18“Modern Agriculture”。我在给学生放录音前提几个源自课文且能归纳出文章大意的问题。
(1) How much does arable land take in China?
(2) How many ways are mentioned to make the land produce more? What are they?
(3) What’s the biggest problem to Chinese farmers?
让他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第一遍阅读。这三个问题概括了全文的三大方面。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注意的是,导读问题是给学生设置悬念,对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去阅读,是进一步阅读的准备,因此导读问题不能太难,确保学生能通过快速阅读直接能在文中找出答案,使学生马上感到读有所获,增强阅读全文的信心。
我还常鼓励学生在我教学过程中随时可提出问题。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开展提问竞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比如说让学生找主题句或段落配对。对于每段主题句都很明确的文章我常采取让学生边读边找主题句的办法。找出每一自然段落的主题句可以使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他们综合、概括的能力,也可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于较难且主题句不明确的文章,我觉得应该根据学生程度,调整难度,提供能归纳每段文章大意的词句,然后让他们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这种阅读方式,能将学生迅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找到阅读定位,获取信息,理解文意。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在读中特别是第一次略读后提问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再比如说填写图表。用图表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发展过程,有助于认知的条理化。据我所知Note taking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
比如仍旧这一单元中的integrating skill reading里的reading课文“Farming and Gardening”。我在上这一课时在careful reading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课文第三段详细内容的表格:the advice in the book “Qimin Yaoshu” by Jia Sixie.供学生边阅读边填写。
我发现通过填表,学生快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细节,理解和消化课文主要内容也就容易的多了。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帮助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当然除了填写表格我们还可通过分类、作时间线、勾勒故事发展图、画树形图、网络图、柱状图等来帮助理清课文文脉,获取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这几种方式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看文章是什么体裁该用什么方法了。
再举个方法,比如说故事续尾。现行教材中学多文章特别是小说似乎余音绕梁,留下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空白”,可以利用这些“空白”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启发和引导他们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向的思维。
如unit 15中the Necklace这篇文章,我在课文内容教学完成后设计了一个场景, continue the story and write a scene in which Mathilde comes back home to tell her husband about her meeting with Jeanne.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组为单位,表演出来,结果发现效果还不错。学生接的故事是各种各样,有些纯粹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我没有否定他们,我觉得教师对一些不同观点应持开放态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解释,真正体现教学民主。只要他们思维运作了能用英语表达了就可以了。这种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让他们在富有张力的教学环境中延伸思维的触角。
除上述这些方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来作为读时活动,如评价阅读材料; 分析文章体裁; 排列故事顺序;人物评价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难词。快速准确地判断词义能提高阅读速度,加强理解能力,所以有技巧地对生词难词的处理也很有必要。我们的新教材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强调了对学生“猜词”能力的培养。猜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1)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上下文线索来猜词。如果将词句知识独立于语篇的整体教学之外,语篇教学将是见木不见林的逐词逐句释义教学,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失去了语篇的整体结构意义。我觉得教师不应独揽对生词的解释,我经常将解释的机会交给学生。因为课文中有些单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已经有定义或解释,他们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另外,可以教学生根据一些表示转折、同位、因果等关系的连词来判断词义。
(2)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构词法来猜词。让学生掌握前缀,后缀,词根,辨认同义词、反义词。这些方法都是阅读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提高推测词义的能力。
3.还有一个读后活动。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读后活动可分为巩固性活动和交际性活动两种形式:
巩固性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巩固一下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下面列举两种方法。
比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我们可提供关键词或主要线索,较难的课文也可采用填空的方法,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
如:unit 8 g “the Olympic Games”我在PPT上列出了一系列关键时间供学生找发生的事件。
776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it 14, “the Birth of a Festival”我列出一系列问题制成表格的形式,让他们再次回想festival的各个细节。
Unit 18. Modern Agriculture我就出了个概括全文大意填空题。
Over time, many farming _____ have been _____. Chemical _____ are used and electric pumps are used in _____. Future agriculture should depend on high _____ as well as _____ methods. In the 1990s, scientists started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s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_____ without harming the _____. Today many vegetables are grown in greenhouses, where the temperature is _____ with computers. Another technique is known as “GM” ----- “G” stands for “genetically”, and “M” stands for “_____”.
除了复述课文,还可以用同步写作的方法。教材每单元的integrating skill后都配有相关的写作练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有助于阅读的深化。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同步写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述自己的思想。
另外,我经常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课文中出现过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交际性活动的形式就更加丰富了。我会选择源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且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为他们创设相关情景。然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故事接龙,辩论,模拟记者招待会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工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写出报告、提交成果、班级交流、相互评价。
学生可从网上、图书馆等信息源获取相关信息,写出成果报告,并借助Power Point等工具向全班展示成果。图文声像齐出,其效果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既体现巩固又体现交际的读后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总之,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教学理论,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并与审美和陶冶情操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阅读水平,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篇1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论文
摘 要:英语仍然是诸多高校比较重视的一门课程,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缺乏对英语阅读的重视,影响了学生整体英语成绩的提高。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目前的现状,详细分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要性;问题;措施
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加强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视,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反思英语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对英语教学方法予以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一、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1.英语阅读具有主导性
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对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将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主要原因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英语的基础就是阅读理解;
(2)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对英语阅读的锻炼得到提高;
(3)学生所阅读的'文章通常会涉及各个国家,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西方各个国家相关文化的了解。
2.英语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英语阅读理解类题型在英语考试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尽管近年来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依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词句的理解,对相应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主题的确定是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考核的主要内容,而且考核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英语阅读考核的形式在发生变化,主要变化集中于对阅读材料题材的选择上。
3.英语阅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实践活动,同样,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现实中进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知识加以应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吸收与理解,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学生面临的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英语教师主要以教学任务为目标,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太多,都对学生进行讲解是不现实的事情,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主,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课堂时间都由教师掌控。课堂上一直是教师在讲话,教师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的只是不停地听、记笔记。这种消极被动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厌烦感,根本就不会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忽视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将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很多英语教师自认为的教学任务,有些学校甚至专门设置英语语法专题讲座,课堂上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不停地做笔记,学生表面上看似学会了语法知识,但真正到考试的时候,学生课堂上的笔记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学生拿不到理想的成绩,反而会觉得英语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厌烦感。
3.养成不良的英语阅读习惯
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是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新的英语单词就立马查字典,然后进行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式会影响阅读速度。除此之外,进行逐次逐句的阅读也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整篇文章的理解,难以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考虑,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措施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说,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章前对学生提出预测性问题,就整篇文章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网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知识有一种渴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整个句子或者整个段落上,而不是纠结于某个词语,教导学生用心读文章,不要用汉语思维进行英语翻译,学生不必领会每一个词语的意思,首先要抓住主要内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
高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考试周刊,2012(06):30-31.
张艳平。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魅力中国,2013(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