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windo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讲解会议纪要概念,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讲解会议纪要概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讲解会议纪要概念
讲解会议纪要概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和传达会议基本情况或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等内容的规定性公文,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办公会议纪要(也指日常行政工作类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单位开会讨论研究问题,商定决议事项,安排布置工作,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如,xx学校工作会议纪要、部长办公会议纪要、市委常委会议纪要。
2、专项会议纪要(也指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各类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等会议纪要,目的是听取情况、传递信息、研讨问题、启发工作等。如,xx县脱贫致富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3、代表会议纪要(也指程序类会议纪要)。它侧重于记录会议议程和通过的决议,以及今后工作的建议。如《××省第一次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纪要》、《xx市第x次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另外,还有工作汇报、交流会,部门之间的联席会等方面的纪要,但基本上都系日常工作类的会议纪要。
基本知识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从应用写作和文字处理的角度来探析,二者截然不同。会议纪要是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其撰写与制作属于应用写作和公文处理的范畴,必须遵循应用写作的一般规律,严格按照公文制发处理程序办事。而会议记录则只是办公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属于管理服务的范畴,它只需忠实地记载会议实况,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其记录活动同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二者在载体样式、称谓用语、适用对象、分类方法、内容重点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
特点
1.纪实性。会议纪要必须是会议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议定事项的概要纪实,不能随意增减和更改内容,任何不真实的材料都不得写进会议纪要。
2.概括性。会议纪要必须精其髓,概其要,以极为简洁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会议的内容和结论。既要反映与会者的一致意见,又可兼顾个别同志有价值的看法。有的会议纪要,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说理。
3.条理性。会议纪要要对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分类别、分层次予以归纳、概括,使之眉目清晰、条理清楚。
标题
有两种格式: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也就是在“纪要”两个字前写上会议名称。如《全国财贸工会工作会议纪要》《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纪要》。会议名称可以写简称,也可以用开会地点做为会议名称。如《京、津、沪、穗、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纪要》《郑州会议纪要》。二是,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在标题里揭示出来,类似文件标题式的。如《关于加强纪检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落实省委领导同志批示保护省级文物七级浮屠塔问题的会议纪要》。
开头
简要介绍会议概况,其中包括:
(1)会议召开的形势和背景;
(2)会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3)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主持者;
(4)会议的主要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
(5)对会议的评价,
文号格式
文号写在标题的正下方,由年份、序号组成,用阿拉伯数字全称标出,并用“〔〕”括入,如:〔〕67号。办公会议纪要对文号一般不做必须的要求,但是在办公例会中一般要有文号,如“第XX期”、“第XX次”,写在标题的正下方。
制文时间
会议纪要的时间可以写在标题的下方,也可以写在正文的右下方、主办单位的下面,要用汉字写明“年、月、日”,如“二二年八月十六日”。
正文
它是纪要的主体部分,是对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主要原则以及基本结论和今后任务等进行具体的综合和阐述。
怎样才能写好正文部分?也就是说,要掌握点什么要领与方法,是否可以这样:
(1)要从会议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会议的具体内容出发,抓中心,抓要点。抓中心就是抓住会议中心思想、中心问题、中心工作;所谓要点,就是会议主要内容。要对此进行条理化的纪要。
(2)会议纪要是以整个会议的名义表述的,因此,必须概括会议的共同决定,反映会议的全貌。凡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则需要分别论述并写明分歧之所在。
(3)要掌握并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对会议进行概括与总结。它是贯穿在纪要始终的一条红线。
(4)为了叙述方便,眉目清楚,常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与会人员一致表示”等词语,做为段落的开头语。也有用在段中的,仍起强调的作用。
(5)属于介绍性文字,笔者可以灵活自由叙述,但属于引用性文字,必须忠实于发言原意,不能篡改,也不可强加于人。
(6)小型会议,侧重于综合会议发言和讨论情况,并要列出决议的事项。大型会议内容较多,正文可以分几部分来写。常见的有三种:一是概括叙述式;二是分列标题式;三是发言记录式。
结尾
一般写法是提出号召和希望。但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纪要的要求,有的是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或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夺取新的胜利;有的是突出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关键问题,指出核心问题;有的是对会议做出简要评价,结合提出希望要求。
格式内容
1、标题。由“会议名称+会议纪要”构成。
2、导言。介绍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如时间、地点,参加人,讨论的问题。
3、会议的成果及议定的事项。应逐项列出。
4、希望。
3注意问题
编辑
1 要突出中心。
2 注意吸收正确意见。
3 要条理化、理论化。
4 要忠于会议的实际内容。
5 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且要认真研究会议的精神,以便对材料正确取舍,合理删减。
6 会议纪要是与会者共同意志的体现,落款应是全体与会单位,故不写落款,不加盖公章,与会者带回去执行就行了。
篇2:会议纪要的主要概念
关于会议纪要的主要概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和传达会议基本情况或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等内容的规定性公文。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办公会议纪要(也指日常行政工作类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单位开会讨论研究问题,商定决议事项,安排布置工作,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如,xx学校工作会议纪要、部长办公会议纪要、市委常委会议纪要。
2、专项会议纪要(也指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各类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等会议纪要,目的是听取情况、传递信息、研讨问题、启发工作等。如,xx县脱贫致富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3、代表会议纪要(也指程序类会议纪要)。它侧重于记录会议议程和通过的决议,以及今后工作的建议。如《××省第一次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纪要》、《xx市第x次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另外,还有工作汇报、交流会,部门之间的联席会等方面的纪要,但基本上都系日常工作类的会议纪要。
篇3:会议纪要概念格式写法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和传达会议基本情况或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等内容的规定性公文。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
1、办公会议纪要(也指日常行政工作类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开会研究问题,布置工作,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如,XX 学校工作会议纪要、部长办公会议纪要、市委常委会议纪要。
2、专项会议纪要(也指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各类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等会议纪要,目的是传递信息、研讨问题、启发工作等。如,XX 县脱贫致富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二、会议纪要的格式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1、标题有三种方式: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容加纪要,也可简化 为机关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XX 组织部部长办公会纪要》;三是正副标题相结合,如《维护财政制度加强经济管理――在XX 部门 XX 座谈会上的发言纪要》。会议纪要应在标题的下方标注成文日期,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作为文件下发的会议纪要应在版头部分标注文号,行文单位和成文日期在文末落款(加盖印章)。
2、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指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会人 员,基本议程。
(2)主体,主要指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3)结尾,主要是对会议的总结、发言评价和主持人的要求或发出的号召、提出的要求等。一般会议纪要不需要写结束语,主体部分写完就结束。
篇4:关于证券的概念讲解
1、定义:
是用以表明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或证明文件的统称。
2、分类:
广义分类:货物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
狭义分类:货币证券,资本证券。
资本证券:股权证券和债权证券;直接证券和间接证券;可销售证券和不可销售证券。
3、本质
(1)金融资产

(2)标准化的证明文件
(3)虚拟资产
4、吸引力
(1)从发行者来看:是筹资的工具。
(2)从投资者来看:保值;收益性;流动性;可变现性。
(3)整体经济:有利于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动员;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投资和融资的多元化表现。
[关于证券的概念讲解]
篇5:会议纪要的概念注意事项
会议纪要的概念注意事项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产生于会议后期或者会后,属纪实性公文。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会议记录和各种会议材料,经过综合整理而形成的概括性强、凝炼度高的文件,具有情况通报、执行依据等作用。任何类型的会议都可印发纪要,尚待决议的或者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写入纪要。会议纪要是一个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文种。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纪实性。会议纪要必须是会议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议定事项的概要纪实,不能随意增减和更改内容,任何不真实的材料都不得写进会议纪要。
概括性。会议纪要必须精其髓,概其要,以极为简洁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会议的内容和结论。既要反映与会者的一致意见,又可兼顾个别同志有价值的看法。有的会议纪要,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说理。
条理性。会议纪要要对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分类别、分层次予以归纳、概括,使之眉目清晰、条理清楚。
三、会议纪要的种类
议决性会议纪要。是对领导层经过集体讨论所形成和议决性意见进行阐述的纪要。它具有政策性、理论性、指导性等特点,行政约束力很强,具有明确的指示性。
学术性会议纪要。这类纪要属讨论型的会议纪要,它既可以按发言人的先后顺序纪要整理,也可按问题类别进行整理。有的纪要还要注意表达清楚问题分歧的焦点。学术性纪要不具有法定的行政权威和约束力。
四、会议纪要的写作格式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主送、抄送单位构成。
标题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容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
正文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会议概况。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会人员,基本议程。
(二)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五、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要正确地集中会议的'意见。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一般不写入纪要。但对少数人意见中的合理部分,也要注意吸收。
(二)例会和办公会议、常务会议的纪要,重点将会议所研究的问题和决定事项逐条归纳,做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三)会议纪要用“会议”作主语,即“会议认为”、“会议确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等。
(四)会议纪要写成后,可由会议主办单位直接印发,也可由上级领导机关批转。有的会议纪要还可由会议主办单位加按语印发。
会议纪要与诀议的区别
会议纪要与诀议虽然都是会议的产物,两者之间的区别有三:
1、会议纪要内容可轻可重,讨论事项可大可小;诀议内容一定是单位或部门原则性的重大问题。
2、会议纪要可以反映会议上不同观点或几种同时存在的不同意见;诀议则只能反映多数人通过的统一观点或意见。一份会议纪要可以同时写出不同方面互不关联的几项决定;而一份诀议只能写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诀议。
3、形成过程不同。会议纪要是将会议内容、形成经过整理、撮其要点,记其重点并条理化,作为与会者共同遵守、执行的依据;而诀议则是经过一致通过的程序。
会议纪要按照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纪要、代表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联席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汇报会议纪要、技术鉴定会议纪要、科研学术会议纪要、现场会会议纪要、会谈会议纪要等10种类型。
篇6:会议纪要格式、特点与概念
会议纪要格式、特点与概念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主送、抄送单位构成。
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容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会议概况。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会人员,基本议程。
(二)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二、会议纪要的三种写法
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三、会议纪要的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四、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总结、讲话、报告
会议总结(讲话、发言、报告)属于总结的`一种, 在开完一次会议这之后,一般要对会议内容进行一次回顾、分析和评价,这就是会议总结的由来。下面以总结写法为例介绍会议总结的写法。
一、会议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自身某一阶段或某一项工作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而使用的公文。
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对自身工作中的优点与缺点的回顾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把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以便做好今后的工作。因此,总结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进行回顾而写成的总结,不是公文,属于一般应用文。
二、会议总结的特点
(一)经验性。总结和计划相反,是在事后进行的。总结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是自身经历过的,包括典型材料和数据,这样才有实践意义。经验过的事情,在写作上往往更多地采用叙述方式。总结还应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3.结尾。简明扼要、短小精悍。有两种写法:一是总结式,对总结正文的内容用几句概括性的话来作结束。一是展望式,用简短的语言对未来的工作作一个展望,展示美好的前景。有的总结没有结语。
(三)落款。总结的落款要写明总结的单位名称以及成文年月日。如果在标题中已标明了总结的单位名称,落款中这一部分便可以省略。
篇7:由浅入深讲解Oracle数据库进程的相关概念
Oracle数据库进程概述:
Database buffer cache主要用于存储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块
数据库高速缓存的数据块是高速缓存与数据文件进行信息交换的基本单位,在Oracle数据库8i以前,数据块大小只有一种,而Oracle数据库9i以后支持2K,4K,8KB,16KB及32KB五种。
用命令SQL>SHOW PARAMETER DB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的BUFFER CACHE
数据库缓存和特点如下:
<1>.根据最近最少使用LRU.
<2>. 由DB_BLOCK_SIZE来指定大小。
<3>.ORACLE使用时是以块大小为单位进行数据存取的。
还包含以下一些独立的子缓存:
<1>.DB_CACHE_SIZE.
<2>.DB_KEEP_CACHE_SIZE.
<3>.DB_RECYCLE_CACHE_SIZE.
注:可以用Alter system set db_cache_advice=on;设置成根据系统的建议来指定大小。
REDO LOG FILE主要是用于重做日志
用命令SQL>SHOW PARAMETER LOG_BUFFER。
SQL>ALTER SYSTEM SET LOG_BUFFER_SIZE=60M。
用来显示或修改重做日志缓冲区的一些信息。
命令SQL>achive log list 可以查看数据库当前的归档模式。
LARGE POOL:
与JAVA POOL一样,都是作为系统可选的内存结构,由SGA来配置。
JAVA POOL:
当安装或使用JAVA时才用到。
ORACLE内存进程包括两个,一个是SGA,一个是PGA.
(1)。SGA在ORACLE实例启动时分配,是ORACLE实例的一个基本组件。
(2)。PGA是在当服务器进程启动时分配的。
进程结构:
<1>.USER PROCESS.用于用户与ORACLE SERVER交互的进程。
USER PROCESS必须与ORACLE建立连接后才可使用,不可与ORACLE SERVER交互。
<2>.SERVER PROCESS.
SERVER PROCESS在用户与服务之间建立连接后,为执行用户命令的一个进程。
<3>.BACKGROUND PROCESS.
后台进程:DATABASE WRITER (DBWn)用来把DATA BUFFER CACHE中的脏数据写回到数据库中。
(注:脏数据是被改变的数据。)
在以下情况下它会写数据库:
<1>.在发生CHECKPOINT同步。
<2>.脏数据达到阀值。
<3>.DATABASE BUFFER CACHE 自由空间太少了。
<4>.TIMEOUT (3秒钟。)
<5>.RAC PING REQUEST.
<6>.TABLESPACE OFFLINE.
<7>.TABLESPACE READONLY.
<8>.TABLE DROP OR TABLE TRUNCATE (表数据清空或表结构删除)。
<9>.TABLESPACE BEGIN BACKUP.
由SGA (包含DATABASE BUFFER CACHE,BACKGROUND PROCESS)----->[ DBWn ]---->{data files,
control files, redo log file} ---->由此过程改变数据库中的数据。
LOG WRITER (LGWR) 日志写进程
在Oracle环境中
<1>.当COMMIT的时候。
<2>.当三分之一空间满时。
<3>.当日志有1MB需要重做时。
<4>.每3秒
<5>.BEFORE DBWn WRITES.(写数据前先写日志),
REDO LOG BUFFER----->LGWR--->DBWn
|-------------------------------------->REDO LOG FILES
SYSTEM MONITOR (SMON)系统监控进程
主要任务:
(1)。启动过程(假定DATABASE重启时)如果需要RECOVERY,则此进程会负责打开数据库,及回滚没有
提交的事务;以及rolls forward changes in the redo logs这些统称为:instance recovery.
(2)。对每3秒就对系统自由空间的整理。(COALESCES FREE SPACE EVER 3 SEC.)
(3)。清空临时段空间(DEALLOCATES TEMPORARY SEGMENTS)。
这个过程也是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完成的。
PROCESS MONITOR (PMON) 进程监控进程
主要用于回滚异常终止的或被用户强制终止的事务。
<1>.rolling back the transaction.
<2>.releasing locks.释放锁。
<3>.releasing other resources.
<4>.restarts dead dispatchers.重启死掉的调度器。(在共享服务器中用)。
PMON (:Include in SGA)----------------------->PGA
CHECKPOINT (CKPT) 检查点进程
用来在数据库里实现同步,实现之前会强制将脏数据从内在里写到物理文件里。
<1>.会启动DBWn来写脏数据(SIGNALLING DBWn at CKPT.)
<2>.完后会更新DATAFILE的HEADER和控制文件的HEADER.而HEADER中有同步所需要的信息,即
CHECKPOINT的信息。
<3>.在ORACLE中,正常情况下,所有文件必须同期性地同步;靠CHECKPOINT来完成。
CKPT(作为后台进程包含在实例中)------------------DATABASE
(data files,control files,redo log files.)
| |______DBWn
|________LGWR
Archive PROCESS (ARCn) :归档进程(可选进程),当设置归档模式后,可用来自动备份在线日志,(归档日志是重做日志的备份。)
<1>.Automatically archives online redo logs when archiverlog mode is set.
(设置归档模式后,将自动备份在线日志)
在处理SQL语句时,注意以下过程:
<1>.用以下进程连接到实例。
用户进程(USER PROCESS)。
服务器进程(SERVER PROCESS)。
<2>.Oracle服务器进程组件的使用依赖于SQL语句的种类。
[1].查询语句会返回行。
[2].DML语句会记录这种改变。
[3].COMMIT保证了事务的RECOVERY.
<3>.并不是所有的SQL语句中所有的后台进程都会参与。
结论:
Oracle Server. Oracle服务器进程包含一些文件,进程和内存,在执行一条SQL语句时,并非所有这些都会用上,有些进程用于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一些用于当发生软件或硬件异常时恢复数据库;或应用于完成其他一些维护数据库的任务。ORACLE服务器包含ORACLE实例和ORACLE数据库。Oracle Instance: Oracle实例是用于联系后台进程和内在之间的活动,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取前必须先启动实例,每当实例启动时,SGA就被分配给它并启动了一些后台进程。后台进程执行10秒操作并监控有些进程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Oracle Database: 数据库包含了系统文件,也称数据库文件,其提供了用以存储数据库信息的实际物理存储区域,用数据文件保证了数据一致性,并在当实例发生失败时恢复数据库。
上文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Oracle数据库进程的相关概念的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很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让这些知识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便于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的处理。
篇8:浅论讲解思想政治课概念的几种方法
浅论讲解思想政治课概念的几种方法
一.分层法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层次,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层次。分层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分成不同层次,进行层层讲解,从而达到对概念全面深刻的理解。如“按劳分配”这一概念就可分成以下三个层次:(1)分配什么:个人消费品;(2)分配标准:按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分配;(3)分配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不得。还有高二思想政治中的“规律概念也可概括为(1)本身固有的联系;(2)本质的联系;(3)必然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其它诸如“农村产业结构”、“剩余价值”等都可用分层来讲解。
二.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两个相近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易混淆概念区分开来。例如在高一思想政治课中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概念,它们共同点在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前者的范围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而后者的范围是“部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又如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这三个概念也同样可以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目的以及类四个方面来对比把握,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另外第三产业与服务业,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积累与消费,量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等均可用此法来讲解。
三.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周围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有些思想政治课概念往往是从相互关系中来下定义的,因此掌握相互关系,就可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它们。例如“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概念就是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物质即“客观实在”,这一“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而意识本质上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的特有机能,是物质的反映。”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从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来把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这样既把握了关系,又从关系中把握概念,对学生来说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属和种差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方面各有差异,另一方面又与同类事物存在共同性,与同类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政治概念同样可以从属和种差这两个方面把握。又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市场经济,因而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我们的市场经济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诸如对外贸易、哲学、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概念都可以从属和种差来把握。
总之,概念是思想政治课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能力要求的前提就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概念。概念讲解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思想政治课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一个概念的讲解并不一定局限于某种方法,也可以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这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那么就可让学生掌握方法技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