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启新程的下一句,是“踔厉奋发谱华章”。这不仅是一句接续的口号,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延续,一种时代使命的召唤。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重大转折都伴随着机遇与挑战的交织,而唯有把握大势、顺势而为,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破浪前行。当前,我们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社会结构持续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乘势而上启新程”不仅是对过往奋斗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宣示。而“踔厉奋发谱华章”,则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书写新篇章的坚定承诺。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停滞与观望都将被抛在身后。回望过去几十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始终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还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步伐,都体现了“乘势”的智慧与“而上”的勇气。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再等待、不能再犹豫,必须主动出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强的行动力,将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也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个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
实现“踔厉奋发谱华章”,需要的是实干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度统一。一方面,要摒弃空谈,崇尚实干。再宏伟的蓝图,若没有脚踏实地的落实,终将沦为空中楼阁。从基层一线到科研前沿,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田野,每一个岗位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点。只有把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服务都做到实处,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技术“卡脖子”问题、产业结构升级难题、社会治理新挑战,唯有依靠创新,才能突破瓶颈、实现跃升。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量子计算、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结果。这种创新精神,正是“踔厉奋发”最生动的体现。同时,创新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维度。只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生态,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谱华章”还需具备开放包容的胸襟与协同共进的智慧。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今天,封闭自守只会错失良机。中国始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正是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的体现。在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各群体的协同努力。无论是东中西部的联动,还是政府与市场的配合,亦或是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协作,都要求我们打破壁垒、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华章”不仅写在统计数据上,更刻在百姓的笑脸上。
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结构性矛盾、人口老龄化趋势、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举措加以应对。挑战从来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危机之后,往往伴随着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人民至上,就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在挑战中开辟新局。
“乘势而上启新程,踔厉奋发谱华章”,这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每一个奋斗者的行动指南。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以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以务实的作风推动落实,以创新的精神开拓未来。无论是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还是普通百姓的日常努力,都应当融入这一宏大叙事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书写者,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华章”添墨加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回望中,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我们为之奋斗的初心与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