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下一盘棋的上一句是:“共绘一张图”。

这句出自中国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布局以及重大工程推进中频繁提及的理念——“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它不仅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更是一种深刻的发展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语境下,这句话所承载的,是统筹全局、协同推进、整体联动的治理智慧。它强调的是在复杂系统中,各方力量必须打破壁垒、形成合力,以统一的战略视野和行动逻辑,共同实现国家或区域的长远目标。

“共绘一张图”描绘的是顶层设计与愿景共识。它意味着在重大战略部署之初,各方必须首先达成思想上的统一,明确“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该走什么路”。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亦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其起点都不是零散的、局部的行动,而是从一张整体的“蓝图”出发。这张图,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具象化,是政策导向的集成,更是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它要求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乃至个体,在认知层面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站在全局高度审视自身定位与责任。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沿江十一个省市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共同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方针,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这正是“共绘一张图”的生动体现。没有这张统一的生态与经济协同图景,上下游之间就难以形成有效联动,污染转移、资源错配等问题便难以根治。

而“同下一盘棋”则强调的是行动上的协同与步调一致。如果说“共绘一张图”是战略层面的共识,那么“同下一盘棋”就是战术层面的执行。它要求各方在明确目标后,主动调整自身行为,服从整体安排,避免“下错子”“走偏路”。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这种协同尤为关键。以高铁网络建设为例,一条跨省高铁的顺利通车,不仅依赖于中央的规划与资金支持,更需要沿线省市在征地拆迁、线路设计、站点布局、运营协调等方面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的“掉链子”,都可能影响整条线路的进度与效益。再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如疫情防控,各地必须打破行政边界,共享信息、调配资源、统一标准,形成联防联控机制。这正是“同下一盘棋”的现实映照——局部服从全局,个体服务整体,才能实现系统最优。

更深层次来看,“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还蕴含着一种现代治理的哲学:系统思维。在复杂社会中,任何单一领域的改革或发展,都不可能孤立完成。教育、医疗、交通、生态、产业等系统彼此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仅从局部出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可能导致政策抵消甚至系统紊乱。唯有以系统思维统摄全局,将各要素纳入统一框架中统筹考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只关注城市扩张,而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布局优化和生态环境修复。这些看似独立的领域,实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共绘一张图”,才能“同下一盘棋”,避免出现“城市病”或“空心化”等结构性问题。

从历史维度看,这种协同理念并非凭空产生。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家整合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一盘棋”的治理传统,都为这一理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制度经验。而今天,面对全球化退潮、区域竞争加剧、发展不平衡等多重挑战,强化“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的共识,显得尤为紧迫。它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应对复杂局势、凝聚社会合力的必要手段。

“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既是一种战略指引,也是一种行动准则。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体利益或局部发展的同时,必须始终保有全局视野与责任担当。无论是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公民,都应意识到,我们身处同一个发展系统之中,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唯有以共同愿景为引领,以协同行动为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这盘棋,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地区在下的,而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参与的宏大棋局。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下出精彩、下出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