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扶我上青天,我自踏云破长烟。
这句诗出自一位不知名的旅人笔下,流传于山野之间,却在某个寂静的黄昏,悄然叩响了我心中尘封已久的门扉。它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我长久以来对“命运”“机遇”“自我”的迷思。世人常言“贵人相助”“天赐良机”,仿佛人生的飞跃,总需仰仗外力托举。可若无人伸手,是否便注定困于尘泥?这句“无人扶我上青天”,道尽了多少人心中的无奈与不甘。它的下一句“我自踏云破长烟”,却如惊雷落地,震醒沉睡的志气——原来,真正的飞升,不靠他人提携,而在于自我觉醒与不懈攀登。
人生在世,总难免期待外力的垂青。少年时盼师长赏识,青年时望伯乐识才,中年时求贵人提携。我们习惯于将成功归因于“遇见对的人”“赶上好的时机”,却忽略了,每一次命运的转折,其根基往往深植于自身的积累与选择。历史中不乏被“扶”上高位者,可真正留下名字的,却是那些在无人问津时仍坚持前行的人。李白曾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未等朝廷征召,便已提笔写尽山河;苏轼贬谪黄州,无官无俸,却写下“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他们并非生来就立于云端,而是在泥泞中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无人扶我上青天,不是命运的判决,而是觉醒的起点。当外界不再给予支撑,人反而能听见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那声音说:你不必等,你本可以走。
我曾在一个偏远山区支教,遇见一位叫阿林的孩子。他家中贫寒,父母早逝,由年迈的祖母抚养。学校简陋,师资匮乏,他每天要走三小时山路才能到校。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没有任何补习、没有额外资源的情况下,靠着借来的旧课本和一本翻烂的字典,自学英语。他告诉我:“老师,没人教我,我就自己读。没人帮我,我就自己走。”十年后,他考入省城重点大学,如今在一所中学任教。他从未等过“贵人”,却成了许多孩子的“贵人”。他的故事让我明白,所谓“踏云破长烟”,不是神话般的腾空而起,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次一次在跌倒后重新站起。云不在天上,而在脚下;烟不在远方,而在每一步踏出的回响中。当一个人不再寄望于被托举,他反而获得了飞翔的能力。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社会总在强调“资源”“平台”“人脉”,却很少教人如何在资源匮乏时依然前行。可历史告诉我们,最伟大的突破,往往诞生于绝境。张骞出使西域,无援军无地图,却开辟丝绸之路;徐霞客踏遍山河,无资助无支持,却留下不朽游记。他们不是被“扶”上去的,而是用双脚丈量大地,用信念照亮前路。今天的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机会无数,实则诱惑纷扰。许多人沉迷于“捷径”“风口”“速成”,却忘了最朴素的真理: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没有白吃的苦。当一个人学会在无人注视时依然努力,在无人鼓励时依然坚持,他便已立于青天之上——不是被扶上去的,而是自己一步步走上去的。
无人扶我上青天,我自踏云破长烟。这句诗,不是对命运的抱怨,而是对自我的宣言。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预设的梯子,也没有注定的贵人。真正的飞升,始于对依赖的放下,成于对自我的信任。当我们不再等待被看见、被提拔、被拯救,而是选择直面风雨、独自前行,那片青天,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脚下正在延伸的路。云可踏,烟可破,青天,亦可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