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r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乞丐的想法思维美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乞丐的想法思维美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 乞丐的想法思维的美文
乞丐的想法思维的美文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
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
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
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
“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出来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了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
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都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机遇随处皆是,但决定人生的还是思维。
篇2:乞丐请客美文摘抄
乞丐请客美文摘抄
麻四把驴当成爹的事,传到了村里,引起了村里人嘲笑,让麻四好长时间抬不起头,于是他决定离开村,去外地打工。
这天,麻四上了去深圳的火车,到晚上吃饭时,却发现,裤兜里的300元钱没了。麻四急出一头冷汗,就带这么点钱,什么时候被偷了都不知道,正在着急上火的时候,一个乞丐走了过来。
这个乞丐能有50多岁样子,头发蓬乱,衣服都是补丁,但很干净。当他把手伸向麻四的时候,麻四气哼哼地说:“我的钱都被偷走了,晚饭还没着落,我还想从你要饭呢,哪有钱给你啊。”说着把手里的提兜在座位上顿了一下,里面一瓶北大仓白酒露了出来。
那乞丐看到了麻四提兜里的白酒,眼睛一亮,说:“兄弟,钱丢了?还没吃饭吧?走,咱们去餐车,我请你吃饭。”他的话不但麻四一愣,就是周围旅客也很奇怪,乞丐不要饭了,还能请人吃饭。
麻四迟疑着,还是站了起来,跟着乞丐走去。一边走,问乞丐,“你有钱请我吃饭吗?”乞丐告诉他,你就跟着我,一会饭钱就有了。
正走着,麻四看见乞丐伸出了一只手,对一位年轻的姑娘说:“帮帮忙吧!”只见那位姑娘很紧张地掏出五元钱,看也没看地送给了乞丐。麻四很奇怪,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
麻四听见前面传来一阵女士的笑声,好象很开心的样子,细看,是一位男士正和邻座女士聊天,聊的很开心。这时乞丐又把手伸向了那位男士,“先生……行行好,给点吧。”又冲那位女士说,你也帮帮忙吧。只见那男士拿出10元钱,冲乞丐一摆手,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们俩的,去去!到别的地方去。”
麻四所在车厢离餐车隔2个车厢,他发现,这个乞丐一路要下去,居然要了100多元。进入餐车后,乞丐拉麻四坐下,要了四个菜,说:“你那瓶酒拿出来吧。”麻四心想,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心里也释然了,那瓶酒也不能当饭吃。
两人开始吃喝起来。“真是好酒啊。”乞丐喝得很高兴,话匣子也打开了。“兄弟,你是不是很奇怪,我这个要饭的活得很滋润,吃喝不愁?”见麻四点头,乞丐继续说,“别看我是个乞丐,可我和别的乞丐不一样,你看我,头发很乱、衣服很破、手很瘦,但都不脏,这就是我与其他乞丐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我乞讨的'时候,就没有人反感我。更重要的是,乞讨的时候,要讲究科学方法,定义好你的客户,就是要饭对象。”麻四一听,问道:“不就一个要饭吗,怎么那么多说头?还科学方法,定义客户?”
乞丐说:“当然了,我主要在短途火车上乞讨,一列车基本是13节车厢,去掉餐车,还有12节,每节车厢110人左右,就是1320人,加上中间上下车的,要有1500人次以上,如果每人给我一块钱,来回就是3000元,当然,这是理论上计算的。实际没有这么多。有50%的效益就不错了。”麻四听的胡里糊涂,没想到要饭也要有这么多学问啊。
乞丐喝了一口酒,又说道:“乞讨的时候,选择好对象很重要。首先,看衣着打扮,是老板的,有经济基础,出手就大方,要作为首选对象。另外还有那些情侣,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不丢面子也会大方施舍。其次,独自一人的漂亮女孩可看作潜在客户,因为她们害怕纠缠,所以多数会花钱免灾。你看我刚才乞讨过程,就是证明啊。”
“另外,年轻人容易给钱,尤其学生、年轻女孩;中年人尽量少惹,有时还会骂人;老年人多抠门,不过也有例外,如果他带孩子过来,你走旁边装着不小心碰下他们脚,引起注意。有孩子在,老年人图表现,一般都是5块、10块的给。现在,我在城里有三处楼房,连小孙子的楼都准备好了。”麻四听后,直觉得热血沸腾。
乞丐小酒一喝,谈兴正浓,大谈乞讨经验,突然听见“扑通”一声,是麻四跪了下来,对乞丐大声说:“师傅,你收我当徒弟吧。”
篇3: 乞丐的选择的美文

有关乞丐的选择的美文
以色列人阿卡迪・盖达马克15岁时,父母双亡,他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阿卡迪的愿望不仅仅是填饱肚皮,他更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像伊旦・奥福尔(以色列首富)那样,成为令人瞩目的超级富豪。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阿卡迪用乞讨来的钱,买了大量的书报。很快,阿卡迪就成为当地乞丐中最有学问也最善于思考的人。
就在阿卡迪19岁那年的普弭节这一天,他的偶像伊旦・奥福尔在以色列乞丐中间举办了一次施舍活动。伊旦提供了3样东西,供乞丐们选择: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这3样东西,每个乞丐只能选择一种。结果,在接受施舍的1500名乞丐中,有近1300人选择了100美元,近200人选择了一套西装,只有阿卡迪要了那盆以色列蒲公英。
看着这些乞丐离去的背影,伊旦指着阿卡迪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小伙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有人不解:“何以见得呢?”伊旦解释说:“从乞丐们的选择中,完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理想。你们记住,凡是今天拿了100美元的乞丐,后,他们仍是乞丐,因为他们只想收获,不想付出,这样的人永远都没法改变;那些拿西装的人,他们有一定的理想,因为他们觉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也许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选择了西装;只有阿卡迪选择了蒲公英,他想到的`是改变命运的机遇。蒲公英产于沙漠中,只要有一场小雨,它就能抓住这个机遇,迅速开花,并在雨水蒸发之前,完成受孕、结子、传播。我敢断定,10年后,阿卡迪肯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伊旦果然独具慧眼。在拿走蒲公英后,阿卡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人气,先是成立了一家乞讨公司,在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又迅速转行,移居法国巴黎,成立了“盖达马克商务翻译公司”。
随后,他又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频繁往返于巴黎和莫斯科两地,将国际贸易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努力拼搏10年后,阿卡迪・盖达马克终于成为以色列新一代富豪中的旗帜。
一个像蒲公英一样渴望机遇来临并能够紧紧把握机遇的人,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即使他原本是一个一文不名的乞丐,只要胸怀梦想,也照样能够走向成功。
篇4:特殊乞丐美文摘抄
特殊乞丐美文摘抄
马军像残兵败将一样退下前线。尽管,他有一百个不情愿,大势所趋,他不得不离开火线——下岗。
马军闷在家里,理了理纷乱的情绪,平定了心态。他在街上租了一间房开了个复印店,犹如流落街头的乞丐,一分一毛积攒,养家糊口。还别说,复印生意还算可以,马军沾沾自喜。可是没多久,马军就高兴不起来了。
这天,宝顺来了。宝顺是与马军同年参加工作的好朋友,专门来看他。正好生意萧条,没什么事儿,他和宝顺就摆开战场,下起了象棋。
马军与宝顺刚摆好阵势,一个低低的声音飘了进来,马军抬头,一位讨饭老人脏兮兮地站在门前。马军从口袋摸出五角硬币,递给老人。老人念道“好人,谢谢”走了。
宝顺笑说:“你复印一份两毛钱,还不够给讨饭的。”
马军说:“唉,老人真可怜。咱家也有老人,有咱吃的就有老人吃的嘛。”
马军和宝顺说着话,便投入紧张地“战斗”,双方严阵以待。此时,局老罗衣冠整洁进门说:“老马,给你送来一张文化管理条例。”老罗把一个塑料纸卷放在电脑桌上。
马军正和宝顺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罗领导进入屋,马军没有反应过来。
马军抬头看见是文化局罗领导来了,赶忙伸手去抽屉里摸出一盒“帝豪”。马军平时只抽两三元的散花,抽屉常备用几包“帝豪”,是专门为领导们来“视察”准备,不打发领导们满意,领导一歪嘴,不是罚款,就得让他关门几天。马军恭恭敬敬递上烟,笑着说:“罗领导辛苦了,坐下歇会儿吧。”
罗领导接过烟,说:“没时间了,我们还要送好多份的呢,100元。”
宝顺接过展开,是一副挂历,挂历上印有文化管理条例。宝顺吃惊地说:“这就100块?少些中不中?”宝顺为马军求情。
老罗语气生硬,说:“不行,我们又不是要饭的乞丐,领导决定,我们是来执行。”
罗领导上车走了,宝顺愤愤不平地说:“一副挂历一百块。他们也太……”
马军苦笑地摇了摇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他们经常没事就下来。唉,没办法呀。”
马军看了看表,将近十一点半。他把宝顺推出出门外,赶快拉上卷闸门,像大祸临头一样催促宝顺:“快走!”
宝顺不解地说:“关什么门呀,我去弄碗面,咱俩在这儿吃吃算了,也不影响你的生意啊。”
宝顺知道马军家境不好,母亲有病,嫂子身体不好,全靠马军开个小店养家。去饭店要多花钱。宝顺不去饭店,执意自己要去买份饭。
马军硬拽着宝顺就走说:“快走!听我的`话,要是在平常咱们就在这儿吃。今天特殊情况,你不知道。”
特殊情况!?今天马军是的生日?马军的生日我知道,不是今天呀?宝顺看到马军惊慌的样子,纳闷地想,马军今天是咋了,咋这么害怕?
马军硬拽着宝顺就走,犹如贼一样急急忙忙逃离作案现场。
马军和宝顺来到一家百姓饭店,打工的民工和一些小商贩,一人一碗面顶多弄个小菜,吃的挺香。马军暗自庆幸,总算逃出劫难。
宝顺刚坐下,迫不及待地问马军:“啥特殊情况?”
马军正要开口,忽然,眼前一暗,如似太阳突然坠落西山,没了光线。他定神一看,是罗领导和他的司机,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俩的身影,把阳光遮掩。
马军眼神黯然,还没来得及说话,罗领导玩笑地说:“老马,还躲起来呀,路过你门口,害怕讨你碗水喝呀。”
马军赶忙换了笑脸:“罗领导哪里话,请您还请不来。快坐,快坐。我和朋友来吃些便饭。您怎么不早说啊,这个儿档次太低,要不咱再换个饭店?”
罗领导嘴上客气说:“随便,随便吃些就行。”眼睛却死死盯着菜单上的红烧鲤鱼。对饭店老板说:“来个红烧鲤鱼。”
饭店老板不好意思说:“对不起,俺是小店,今天没来得及买鱼。有鱼香肉丝,红烧大肠。”
罗领导不耐烦地摆摆手说:“算了,就来这两个菜。”
***惯,领导点一桌菜,马军来付钱。
老罗酒足饭饱,坐上轿车走了,屁股上冒出一溜白烟。
马军送走罗领导,马军摇了摇头对宝顺说:“他们来检查或送资料,总是吃饭的时候折回来,一顿饭就是几百块。这些混蛋,比俺爹俺娘还难伺候。”
此时,宝顺才知道,马军原来是害怕这些特殊乞丐。
篇5:乞丐的风度美文
乞丐的风度美文
在德国夏洛腾堡宫附近的地铁站,我见到一个颇具风度的中年女乞丐。她穿着漂亮的红色风衣,围着飘逸的黑色纱巾,端坐在上下楼梯过道的边角上。她面容端庄,神情安宁,双手掌心向上,相互交叉,动作优雅高贵,手心白净,脸色红嫩,左手搭在右手上,形成一个浅浅的“乞囊”。她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双手上,腰板挺得直直的,你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漂亮女人是在乞讨。她没有那种肮脏、低声下气的神态,但的的确确是个乞丐,我看到一男一女先后在她的手心放入几枚硬币。这是我平生从未见过的乞丐。
另一次,在地铁的车厢里看到一个特别高明的乞丐。这个穿着入时的小伙子,手中拿着一叠报纸,一上车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演讲。我想大概是卖报纸的。他口齿伶俐,不卑不亢,神情泰然。车厢中只有6个人,三男三女,大约一两分钟演讲结束了,小伙子颇有礼貌地欠身向大家行礼,随后就用一只装钱的口袋向乘客要钱。这时候我才明白,他是一个乞丐。坐在我旁边的中年妇女在他的口袋中放入1欧元的硬币,也许因为这个头开得好,又有一位老妇人和一位中年男子先后往他的口袋里放了若干个硬币。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位小伙子明明是在乞讨,怎么会如此理直气壮、慷慨陈词、充满信心,而且还有这么好的结果?因为我听不懂德语,直到现在他说什么一直是一个谜。
最有风度的乞丐,大概算是你无法分清是在乞讨还是在表演的人。在广场喷泉旁边人流最多的地方,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好似雕塑一般,一动不动,穿着金黄色或者银白色的衣服,整个脑袋也都是金黄色或者银白色的。在他前方不远处的地上放着一只搪瓷杯。当旅行者突然发现这不是雕塑而是人时,一定会感到惊异,而在最恰当的时候,“塑像”会向游客鞠躬,这是一种特别容易获得报酬的方法。旅行者感到有趣,或感到这位表演者很辛苦,会往搪瓷杯里放上一两枚硬币。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乞讨,至少他们是付出了成本和代价的。购置那套衣饰需要一定本钱,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之下,一动不动地站着,不能不说给周围的环境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景观。如果你只是观看,他不会伸手跟你要钱,他总是昂着头,只是当你对他感兴趣时,特别是往他的搪瓷杯里放钱币时,他才会欠身表示感谢。
还有一个捡垃圾的人令我迷惑。一天清晨,约莫7点左右,我在散步时遇见他。他相貌堂堂,穿着长筒皮靴,牛仔裤的膝盖上有洞,上身的咖啡色皮夹克半新不旧,神情泰然。在他身边有一只很大的帆布包,有些肮脏。令我诧异的是,下午3点钟左右我从这里经过,他居然还坐在那里打瞌睡,还是和清晨一样的姿势,他似乎想尽量坐得端正一点,但毕竟是在睡觉,身体往左边有点倾斜。他没有喝酒,不知道他吃没吃饭?这么长时间在睡觉,这么长的一条长椅,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人与他争夺位子,他为什么不躺下来,直一直身体?我猜,他是一位无家可归者。但是他为什么不躺下好好睡觉,非要坐着打瞌睡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大白天坐着打瞌睡显得正常,而一旦躺下就成为流浪汉了。
这就是德国的乞丐,他们虽然穷困,但是穷得体面……我不知道这是否与西方的所谓骑士传统有关。
篇6:乞丐,穷人,富人美文
乞丐,穷人,富人美文
在我老家的杨姓家族史里,记载着关于三个葬礼的故事,并且代代相传,等到传到我的时候,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
在我们家族里,大概是每个小孩6岁左右就会被叫去学家谱,我们讨厌学那些枯燥的家规,大人们也麻木地讲,这是一种形式和过场。
当大人们讲起祖先们的故事时,我们很兴奋,大人们也来了精神,其中就包括这三个葬礼的故事。
故事没有记载具体时间,就说是很久以前,我们家族的许多故事都是很久以前开头。我们祖先里有一个富人、一个穷人和一个乞丐,他们三个是邻居。乞丐光棍一条,父母早亡,从小乞讨,长大了当然没有结婚生子。穷人有幸娶了邻村的丑姑娘,生了不少孩子,结果只养活了一个儿子。富人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们长大了也是富人,个个都有出息。
到老的时候,富人、穷人和乞丐碰巧在一个月内先后死去。
乞丐最先死,死在去外乡乞讨的路上,由于乞丐没儿没女,也没有人去收尸,被好心的过路人用一个破旧的草席卷了起来,扔在了野地里,简简单单地埋了一下。几天后,乞丐的坟就被野狗和老鹰扒开了,吃去腐肉,只剩下一堆白骨。
穷人死后,惟一的儿子告知了父亲生前的几个亲朋好友,就把他按照村里的习俗埋了起来。
富人死后,他的三个儿子悲哀无比,请了和尚来大做法事,吊丧的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涌来,据说成了轰动一时的丧事,这样盛大的丧事真是百年难遇。做丧事的同时,三个儿子请来最好的工匠给父亲做了一副钢制棺材,外用水泥建了一个坚固无比的坟墓,坟墓外修建了亭台楼阁,外表豪华气派,和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很相配。
轰动的丧事却为三个儿子引来了强盗,几百里之外的.强盗打听到这里有个大户人家大做丧事。他们做完丧事不到两个月后一个漆黑夜晚,强盗打着火把骑着大马冲进村里,把富人的庄院洗劫一空。回头还掘了富人的坟,掠夺了里面陪葬的金银珠宝,一把火烧毁了坟墓外的亭台楼阁。更可恶的是那伙强盗把富人的尸体拖走扔到了几十里外的荒野里,直到七天以后三个儿子才找到富人破碎的衣衫,此时富人的腐肉也被老鹰和野狗吞光了,剩下白骨和衣服残片。
乞丐和富人的残骸早就不知所终了,经过若干年的风风雨雨,那个穷人的墓至今还在,成了我们可以祭奠的最老祖先。
小的时候,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大人说他们小的时候也对这个故事似懂非懂。大人们给我们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也只是讲,不加任何说教的东西,我们也乐得偷懒。大人让我们这些小孩一定要记住这个故事,长大了自然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了。
到了现在,我终于懂得其中一些道理了。我现在有些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恐怕是祖先们编造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的基本原则。
人这一辈子不能无所求,否则最终就会像那个乞丐一样,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最终抛尸荒野。但若是我们太在乎人生的是是非非、荣华富贵,并拼命想固守这些东西,想造一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坟墓来占守那些身外之物,结果也只能是固守越严,失去得越快。到头来同样是一无所有,所以贫穷和富有常常相生相伴,富有了若是不把金钱花在正当的地方,势必造成精神的空虚和无聊。按照从前的土葬原则,人死之后进入黄土是最自然的过程。
我们人生若是也能这样顺其自然,那么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就能够得到。当然,顺其自然不是说我们不积极上进,而是要顺着人的良好本性去追求,不要强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一旦想强求,必然会采取超出自然的不合理手段,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必然会招来自然的惩罚。
篇7: 很简单的想法美文
很简单的想法美文
我在想一个词“虔诚”,我也想做一个真正虔诚的人。
因为我会觉得这样的人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是强大的,他们在上帝面前很有能力,上帝会听他们的每一个祷告,看顾他们极细微的需要,他们是被爱的,一群被爱的百姓。
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民族,他们就是被上帝给选中的,那就是以色列民,我会觉得很羡慕他们吧。
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开始,上帝就与他们立约,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我会觉得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伟人,因为上帝认识他们,做他们的神,祝福他们的后裔比海沙更多。
雅各(以色列)带着一家人去到埃及的时候,从他所生的才有70个人,约瑟已经在埃及做宰相了。400多年后摩西被呼召,他带领以色列出埃及时,他们都有两百多万了,这种增长的速度,也难怪当时的法老王害怕,下令把所有希伯来人生的男孩都杀了。
即使后来以色列民不听上帝的话,屡次悖逆,上帝仍然在管教他们后向他们来施恩,直到现在以色列复国也好些年了,真难以想象一个民族有这么坚强的耐力,经历那么多之后还能存留和复国,在上帝眼里,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
有人会很看不惯以色列,我曾在网上看到人用“中东小霸王”来称呼以色列,不禁觉得有些想笑,似乎也挺贴切的。
我不记得我在哪里听过这么一句话,说犹太人有一种接天的气质还是接灵的气质,让我瞬间敬畏了,很神圣的'感觉。
真正的以色列是一支敬虔的民族,他们敬拜上帝,据说他们不敢直呼上帝的名字,在抄写经卷写到“神”的时候会先去反复洗干净他们的手。
他们的每一次复兴,都是很奇迹的,真的太厉害了,想想都觉得震撼,就说希特勒的那个时候吧,都被屠杀了600多万,可是他们还是在那种绝境中重生了。
我大概有些些印象是小学还是中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好像是说集中营的,后来知道山东那里也是有一个集中营,当地的一些中国人和他们关系很好,经常悄悄的帮助他们呢。
我会觉得那样子的犹太人,那样子的以色列人是真以色列人,当时帮助他们的中国人也是真正的中国人。
开始知道犹太人的时候只是知道他们都很聪明,他们有好多好多的天才,那时候就觉得稀奇,其实是因为他们敬畏上帝的缘故。
他们知道知道上帝的律法,他们也披戴着上帝智慧的外衣,而有一天他们也会在上帝的恩典中全家得救。
真的很羡慕他们,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多黑暗邪恶的时候,他们中间总有真正的祭司、先知或者敬畏神的百姓在为他们的民族祈祷,他们的一次次复兴都是因为这些人的虔诚蒙了应允吧,他们的哭泣悲哀,撕裂心肠,他们的禁食披麻蒙灰,让上帝的心都被深深感动了,回转过来不再烈怒中灭绝k的百姓,反而开始向他们使慈爱和怜悯。
我之前看一个电影《甘地传》,有一个场景是一个老人跟甘地说话,他让甘地去寻找真正的印度。
我记得甘地的两次长期禁食,那样一份清教徒式的坚持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原来还可以这样啊,上帝果然听他的祷告啊。
我觉得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让上帝都改变主意,让上帝都愿意帮他们,我也觉得他们都是合上帝心意的人。
他们没有觉得上帝是冷漠的,觉得这个世界人活着都该很自私,现在想到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的挺搞笑的,说这话的人还没长大成熟吧,还像一个孩子,只知道要糖吃。
在我心里,真正的中国,是温暖的,朴实无华,充满凝聚力的,团结同心,有爱连接我们,我们可以一致的用仁爱善良去对所有的人。
我会觉得在上帝心里的中国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国家,自古都是。
篇8:改变想法改变世界美文
改变想法改变世界美文
艾里森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魅力。虽然她尽可能地穿时髦的衣服,尽可能地在脸上堆出笑容,但无论到哪里,她都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
艾里森有个名叫安德里亚的双胞胎姐姐,她们看起来非常像,甚至她们的亲密朋友也有分不清楚的时候。然而,安德里亚的思想跟艾里森的不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觉得自己跟别的人一样有魅力。
艾里森和安德里亚都是单身,她们一起出去时,总是不断地有男士被安德里亚吸引,甚至在对面的男士,也要装作有什么事情一样,跑过来看安德里亚,好像艾里森不存在似的。是什么使人们对这对双胞胎姐妹当中的一个更感兴趣?是什么使这对双胞胎姐妹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经历?是她们对自身的看法以及由这些看法产生的`思想的不同。
从有记忆时起,艾里森就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每次出门她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想法。“要是我能像那边那个女人那么漂亮就好了,我应该穿裙子出来的,这条牛仔裤使我的大腿看起来太粗了。”这样的内心对话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艾里森的身体语言给人们留下了她不自然、不快乐、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印象。安德里亚却不一样,她总是想着自己的吸引人之处。“我穿蓝色比黄色好看。我喜欢耳环在我的头发之间闪闪发光。”她内心这种积极的对话使她很放松,经常自然地笑出来。
我们经常把心里所想的当真理。然而我们知道,心里所想的并不总是真的,很多情况下,只是假想而已。如果你认为别人不喜欢你,你就很可能认为她皱眉是因为你,其实,很可能因为一件完全与你无关的事情。我们的大脑能很快地为我们内心的想法创造出“证据”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证明事情就像我们所想的那样。
在成年之前很久,我们已经积累了数千种信念,比如“我协调能力不好”、“假日真难过”,甚至更严重,“这世界不是个安全的地方”、“人们会利用我”、“我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没有人理解我”。我们也会有积极的信念,比如“我喜欢下雨天”、“我的组织能力不错”。积极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我们创造我们的经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如果艾里森认为虽然她自己不特别有魅力,但也不是没有魅力。她很可能会发现,人们一样会被她吸引,像被她的双胞胎姐姐吸引那样。她也会很高兴地发现,她和自己的关系的改变也会自然地引起她和别人的关系的改变,她的世界会随之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