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ttim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

篇1: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

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

(班)级:三(2)

活动时间 .2.29 活动地点 二(2)班

组织者 陈德汉 参加人数 31 人

活动主题 春望

活动内容

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3、教师领读;4、学生齐读;

5、学生背诵。

春望

朝代:唐代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活动效果良好

备注

花桥学校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记录表

20(班)级:二(2)

活动时间 2016.3.7 活动地点 三(2)

组织者 陈德汉 参加人数 31人

歌曲名称           十送红军

活动过程

1、演唱内容:每人进行演唱。

2、演唱形式:视频、独唱。

3、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整洁、美观。

4、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

评分标准

1、演唱者声音响亮、清晰、和谐。

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思想感情。

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4、演出服装得体大方,能充分展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活动反思

通过歌咏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母爱的伟大,通过歌咏活动,加强了学校美育,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花桥学校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

年(班)级:三(2)

0活动时间 2016.3.14 活动地点 三(2)

组织者 陈德汉 参加人数 31人

授课内容 道德模范主要事迹:吴永秀

吴永秀,女,57岁,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办白莲村居民。自幼生长在东风渠边的她,40年来勇救24名落水者,用生命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被人们冠以“救水女侠”、“救水110”的美称。多年来,她用质朴的行为践行着雷锋精神,温暖着生命,传承着信念,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的行列。此后40年间,吴永秀救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有青年、老人,有失足落水者,有轻生者……就在9月,50多岁的她还与儿子一道,救起了落水的婆孙二人。40年间,吴永秀共拯救了24名溺水者,不少获救群众纷纷送来锦旗感谢,各级媒体也对她的事迹予以报道。面对荣誉和掌声,吴永秀清醒地认识到,单凭一人之力,很难阻止东风渠溺水悲剧的发生。,她组织成立了“义务阻泳队”,劝阻人们不要下水,远离危险。“阻泳队”白天实行轮流巡逻,每一轮保证至少一人。有人劝她:“吴老太,一把年纪的人了,该歇歇了。”“这是责任!就算我体力跟不上,最多把命送给东风渠。”57岁的吴永秀掷地有声。,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明办授予“第三届四川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被四川省文明办授予“四川好人”称号;荣获“第二届成都市道德模范”、“成都市成华区见义勇为公民”等荣誉称号。

记录员 刘馨

花桥学校学习雷锋活动记录表

2015年(班)级:三(2)

活动时间 2016.3.21 活动地点 三(2)

组织者 陈德汉 活动人数 31 人

活动主题 学雷锋助人为乐

活动内容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活动成效

评选学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学雷锋”先进个人。

每个人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要将学雷锋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让“雷锋”活现在新世纪的今天,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

篇2: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法:利用谈话引起学生对故事人物学习的兴趣;利用ppt课件分步展示重要问题和语句,吸引学生专力于对课文故事和人物品质的学习。

2、品读法:找出写范仲淹言行的语句,通过分角色的有感情朗读来体会他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较好,这在速读和默读训练中能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他们对记人记事

的文章中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也使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于是,缺少对课文深入学习的热情,每节课不能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地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人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甚基础上,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力图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1)教师准备:范仲淹的图片、诗句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事先了解范仲淹的事迹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代著名人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理 解 与 感 悟

仲淹其人其事。(板 二、

故事和抓住有关语句品味体会人物的

品质

提示:快速默读课2同桌交流探讨 ――7自然段,想想

(一) 范仲淹

范仲淹是怎样刻苦是怎样刻苦读书

读书的?他为什么的?他的哪些言行 要刻苦读书?画出使你深受感动? 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引导:这句话是

此环节让学生体

细品味后与同桌讨对范仲淹的.什么描论交流。

写?(行为),从他

1.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会作者是通过人物去附近山上的寺院了什么?(范仲淹废的言行来表现人物里读书。累了,就用的精神品质的 冷水洗脸;饿了,就钻研学问的精神深用稀粥充饥。 2、那时,他的生

受感动)

学生感悟范仲

活极其艰苦,淹的生活的艰苦程煮一锅米粥,度。 早晚各食两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

引导学生从

这种清苦的生活毫半”,从“和衣而眠”不介意。他发愤苦读,等重点词句中感悟凌晨鸡鸣即起,

设计本环节的理

诗书,用功。可以引导学生念是引导学生在品衣而眠。据说,他曾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读感悟、合作交流中五年未解衣就寝。 际谈一谈

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

学生借助范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4、淹的语言来体会他全班交流中来。为学用粗茶淡饭,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生创造了宽松的参在吃了鸡鸭鱼肉,的高尚品德。 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三、范仲淹发愤

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

1.指名学生汇习的成就感,调动学报:

我的志向,要么

苦读的学子形象感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人至深,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为什么要刻苦读书人治病,好宰相治国呢?

为民。 体现了范仲淹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

四、理解“先天下生目标。也道出了范之忧而忧,乐而乐和“云山沧是为国为民,以天下

九、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环节的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重点句子的理解,领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并且做到学以致用,选取典型的事例,去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不仅总结了文章的写法,又将课堂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