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son03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红日之火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红日之火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红日之火散文
红日之火散文
今天晚上我又去郭老师家串门,回到家里是九点四十五分,比我预先设定的时间足足晚了一个多小时。依照我先前设下的不熬夜的作息准则,我本应该马上睡觉,但是我在一番心理挣扎之后,还是无奈地对自己摇头叹息,看来今天要“拖课”了,即使我不把文章写完,也要把思绪列下提纲,因为只有在思绪活跃的当下把这些“小精灵”捕捉到手,才能留下最本真最饱满的闪耀着光辉的刹那!
今天我开车去老师家,车里播放着李克勤的《红日》。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因为这首歌以饱满的激情唱出了人生逆境中的坚强与坚持:“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前段时间我把这首歌推荐给了老师,他听了以后说这首歌很励志,他很喜欢。我家到老师家的距离就是这一首歌的距离——当歌曲从头放到尾,我刚好把车停到他家楼下。
我上楼,师母替我开了门,我进屋时老师正在灌热水袋。他说他现在怕冷,有个热水袋捂着感觉会好一些。最近降温,客厅也冷,他不能适应,而房间的空调开得很暖,房间里有书桌、电脑、收音机,和书房也相差无几。按治疗方案,明天他要去上海再进行一次化疗,师母在房间里收拾明天出行要带的衣物用品。他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段时间感觉不是太好,总是昏昏欲睡,别人发信息来他都听不见。我说睡得沉是好事,睡眠对身体的修复作用很强,比吃补品都好。他说希望情况会好转,如果到五月份仍不见起色,估计好不了。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我听来却重逾千钧。那得有多难才能坦然说出这样的话?
言归正传,他打开电脑,要给我看一些他曾经翻译过的材料。我看电脑桌面是一幅宁静中透着勃勃生机的画:一片绿绿的草地上立着一棵棵大树,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撒下来,散发着金中带绿的清透荧光,那光与影的界线犹如利剑的锋刃,劈开那微沉的暗影,播下明亮的希望!我把目光由这幅画转向老师,他的侧脸被电脑屏幕发出的光线映照出微微的浮光,我多么希望那光线也像这幅画中的阳光一样,驱逐笼罩在他身上的暗影,带来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他给我看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译作,有好几部,我先看了《雄鹰金闪子》的一段中文原稿。原稿写得非常生动,充满自然界的野性张力,语言凝练精当,在明快的节奏中流泻出撼动人心的美感。我自问:如何才能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诠释这种美感?翻译不仅仅是把意思表达出来,高层次的翻译需要用流畅地道的英文在忠于原文语义的基础上,同时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色彩,还有那种撼动人心的美感!我举例来说明。有这样两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变成老头老太。这两句话的语义相同,但是境界有云泥之别。然后我再读老师的英文翻译,他能把那种“境界”充分地用英文传递出来,体现出对英文的高强的驾驭能力,让我深感钦佩!我问他这几部动物小说什么时候出版,出版以后我就可以直接买书来读,不必对着电子文稿。我还是更喜欢传统的纸质书籍,一页一页的纸张翻过去,指尖的触感、淡淡的书香能带来一种安雅宁静的悠远感受。他说出版社原计划今年六月出版,但是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拖延。我想我就安心等它们出版吧,反正老师那儿还有好多材料,我都来不及看。
若论翻译的难度,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佛学、古迹等,比文学翻译难度更高。有些内容连中文都不容易看懂,更谈不上如何翻译成英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比如我在他的材料中看到一个对古代陵墓的介绍,其中有对陵墓里的各种建筑结构的描述。中文的字我都认识,但是想要理解这些字到底描述了怎样的陵墓结构和布局,就必须对中国古代陵墓的修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否则所谓翻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佛学也是难懂的,只有自己有一定的佛学修养,才能理解内容,才有可能做好翻译。老师很投入地跟我讲这些内容,虽然一开始他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但是一旦投入专业领域,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他和我说起一个故事:曾有人问他有没有材料可以转给那个人翻译,他给那人看了一段内容。他说着自己就笑了起来,我知道他的“老郭胖式幽默”又要冒头了。果然,他笑着说:“那人一看内容,吓得眼珠子都歪了。”此时正在旁边收拾东西的师母听到这句话,带着些取笑的语气说他:“你就喜欢说人家眼珠子都歪了!”我听了笑,在一旁添油加醋:“他是喜欢说人家吓得眼珠子都歪了,水平不好的就是不通。他说不定现在就想,我也被吓得眼珠子都歪了!”老师不反驳,就呵呵地笑!我也笑,接着说:“我的眼珠子确实也歪了,不过我对难题有一种攻克的征服欲!”老师笑得更爽朗,说:“我知道你的脾气,就算前面是珠穆朗玛峰,你也要去攀一攀的!”我笑得畅快,也不反驳,因为我被激起了年少时的万丈豪情!
他说他要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给我看,但是他翻了好多个文件夹都没有找到。我说不用找了,反正也不着急,我下次看也一样的。可老师还是继续找,对他来说,并非为了今天就给我看材料,而是当他发现材料找不到了,他心疼那材料呢!那可都是他的心血结晶!他说前段时间换了新电脑,他把老电脑里的材料都拷贝了出来,但是这份材料会不会漏了呢?我非常理解他那种心情,但是我并不希望他太耗神去找,因为保重身体才是他当前的首要任务。于是我又发挥自己的“野性”,开始“越级”劝解。我说我非常理解他的完美主义,因为我也完美主义啊!但是我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明白,要学会放下,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说这个材料如果没丢,那么它一定还在某个角落里待着,今天找和明天找是一样的;如果已经弄丢了,你找也没有用,还不如先把它丢在一边,继续聊天。
他说不找到材料他心里难受啊!我说我懂!要不然我也不会存着十九年前的试卷。他听了笑,觉得我说的也是,他曾说我存的试卷就像档案。我还告诉他,我考上大学那会儿,有复读的同学问我借物理和化学笔记。我起初舍不得借。同学说我已经考上了,留着也没什么用,而他们复读却需要,因为我的笔记是同学中最好的。我向来乐于助人,当时年轻,内心也不够强大,不懂拒绝,也想不到我的笔记会“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我再怎么追问人家也追不回来了,追多了还会让别人觉得我小题大作是矫情。于是我只能哀叹啊!我现在想到还是哀叹啊!那是我整整三年的心血结晶啊!若人家不舍得把笔记还我,把我的笔记收藏着倒还好,就怕人家考完试就当垃圾扔掉或卖掉,这是我“夜莺”的“红玫瑰”啊!(出自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详见附言注解)
他被我那句“夜莺”的“红玫瑰”触动,他说他看文章(我曾写的《高山流水》,曾引用《夜莺与玫瑰》的故事),不仅仅看文章本身,更透过文章看到它所折射的作者的深层思想。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对《夜莺与玫瑰》有这样的理解和领悟的。我笑,感谢他的理解,同时又想起另一则童话故事《海的女儿》。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的王子,为了把鱼尾变成双腿,被巫婆夺去了嗓音,并且她走路就如双足在刀刃上跳舞。我小时候读,觉得巫婆真可恶,难道就不能用善良的心来帮助美人鱼吗?可现在我觉得安徒生是在表达一种人生哲理:任何人想要获得什么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即使付出代价,也未必能够获得你想要的东西。美人鱼为了王子这么做值得吗?“爱”是什么?“爱”至少应该不是伤害,不论伤害他人还是伤害自己都是不应该的。
这则童话让话题自然而然转入对生活和心灵的探讨。他说他信天主教,也研究佛教,其实教派之间并不冲突,不论天主教还是佛教,都劝人向善,普度众生。我是唯物主义者,不信教,但是我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他说他信天主教,也因为“师母”。我身为学生,本不应该谈论老师的私事,但是他那寥寥的几句话,却勾起了我的无限感慨,而且我相信以他的性格是不会怪罪我的。
我的第一任师母是老师的大学同学,和他一起在我们学校任教,也教英语。我们学生对她的评价是“温柔、漂亮、优雅,说话轻言细语,无论多么生气都能保持温柔优雅的样子”。但是很不幸,她在多年前车祸去世。老师说,师母到临终,是信天主教的,如果他不信天主教了,或者改信了佛教,那他将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怎么去见她?
这时,现任师母端着一个盘子进房间,盘子里是她刚刚去厨房为老师准备的烤红薯。我看那烤红薯冒着腾腾热气,而且师母很周到,把红薯皮都已经细心地剥掉了,剥得很齐整,旁边放了一把勺子,可以用来剜红薯。她刚巧听到老师的后半句话,就笑着问:“去见谁?”老师轻声说出了前任师母的名字。师母哦了一声,把盘子递给老师。我在这一刹那莫名感动。感动于他对前任师母的怀念,感动于他对现任师母的真诚,也感动于现任师母对他的理解。其实我知道,老师对现任师母的感情相当深厚。在刚刚师母去厨房的时候,他给我看了一段视频录像,是师母四十九岁生日时他站在台上讲的一段话,表达他对师母的深深感谢。他一边看着视频,一边对我说,如果没有师母,现在这个世界上很可能已经没有他了。他说着就红了眼眶,声音也有些哽咽,他说视频中的他因为在台上面对众多亲朋好友,也因为那是师母生日,他不能那么不应景地在这样的场合掉泪,所以他强忍着自己的感动与泪水。
而我,因为他的“感动”而感动!
对前任师母的怀念也好,对现任师母的感谢也好,他都只用寥寥数语告诉我,但是我却知道,那样简单的话包含着无限的情感。当情感充满心房,似乎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那份情感的分量——这种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也许别人不理解他,把他的再婚看成对前任师母的轻松遗忘,甚至看成对前任师母的“背叛”。但是我知道,对曾经的怀念是真,对如今的感动也是真——没有经历过的人也不会懂。
我佛慈悲,真正的慈悲不仅仅慈悲他人,也要慈悲自己,因为我佛慈悲众生,而自己也是“众生”!身入红尘,方懂红尘,方破红尘!人永远都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去推定和论断他人的内心世界,也不要妄下定论,去评判和指责他人的情感。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深沉广阔的海洋,外人看起来平静,但其实静水深流、波涛暗涌,只有自己才是最深知这一切的人。
对老师来说,有些人、有些事,虽然过去了,但不代表忘记了;虽然记住了,但也不代表沉湎和停留在过去——人,应该活在当下!
这些话是我心中所想,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说。也许老师话说得多了,也许在他还算平静的外表下有心绪涌动,他觉得口渴,让我给他递一瓶果汁饮料,并且让我也喝一瓶。我把饮料递给他,自己并没有喝,因为我胃不算好,紧张的时候会胃疼,所以只喝热饮。他喝着饮料,对我说他给我订了一本林语堂编的词典,如果在他去上海的时候到货,就让我自己去取。我了解林语堂不是因为英语,而是因为语文。高中时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鲁迅的文章,注解中说到鲁迅和林语堂的“骂战”,当时觉得能和鲁迅“骂起来”,并且鲁迅也有“兴致”和他“对骂”的人一定也不简单,于是此后对林语堂有所关注。后来知道林语堂除了写中文文章是大师以外,他的英文造诣也非凡。《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都是他的英文作品。我很庆幸自己知道这些,因为先前老师跟我提起一些编撰英文词典的名家时,有些我是不知道的。老师对我说:“我们一定要知道名家、了解名家、崇拜名家,只有这样才能亦步亦趋地向名家靠近!”这句话让我心中凛然,油然而生对名家的崇敬、对他的尊敬,并看到铺展在我眼前的学习的漫漫长路。他接着又说,你连谁谁谁都不知道,枉称自己是学英语的!他这句话说得很认真,我也完全接受,但是却在无意间挑起了我这个“野”学生的“野气”,我在心里暗笑着嘀咕:“哈,‘不通’的教学模式正式开启!”我现在把这个写出来,不知道他看到以后会不会笑着“骂”:哈!这个不通的野小子!其实我知道,他给我备好了“十八般兵器”,现在要教我怎么“舞”起来。他说我现在需要英文的大量输入,然后才能输出。虽然我有底子,但是荒疏了好多年。我也知道,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即使老师说我悟性好,那也需要我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真正进步。
老师说完,剜了一勺红薯吃。其实他光顾着说话,都没怎么吃红薯。原本从红薯身上蹿出来的腾腾热气已经偃旗息鼓。师母在旁边听着他对我的“不通”的教诲,有那么一点“拆台”地对我说:“别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他在生活上很笨的!”我笑,原来他的“聪明劲”都是把生活上的“聪明”给挪用了!“笨”一点也难怪!我心里又笑着嘀咕:“说不定他还‘笨’得理所应当、‘笨’得理直气壮!那可真是他的福气!”

听到师母“拆台”,老师呵呵地笑,接着对我说:“我知道你目前诸事缠身,没多少时间精力去看书学习,但是我希望你将来能静下心来,真正潜心学问。”我知道他是看重学问的,那种真正的实质性的学问,而不是徒有其表、浪得虚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他说他学英语的初衷,是要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去。从这个层面上看,他的理想已经实现了。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联合国文件、清华教授的学术论文、中国佛教名胜的文化介绍等等,无一不是让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脚步!我心中突然被点燃了一簇火苗,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果然是引领人不断向前的明灯!
我忽然又觉得,我对他先前所说的淡泊名利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并非说他视金钱如粪土。我的老师很接地气,不会不食人间烟火,但他在这红尘中行走时,除了“眼前的苟且”,一直都有“诗和远方”。
我又想起他在朋友圈的一小段文字:“溜一下上海的外滩,逛一下福州路的书店。呼吸一下上海的空气,品一下人生的甜味果汁,感慨一下人生的意义。人生朝露,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在这样的人生境况下,他还能写出看起来如此悠闲的生活,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味道。然而那句“人生朝露”,却让我感受到悠闲背后流露出的丝丝怅然。曹操有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师也在感慨人生苦短如朝露么?
他的文字中隐约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淡淡忧伤,还有琉璃灯火一般的丝丝浪漫,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活得很痛快的人。他很会“护短”,给自己组里的同事诸多照顾。他也很护学生,很多学生对他心怀感激。他坚持自己的原则,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得罪人。他曾因太忙而不能及时交出自己的学位论文,然后明确对导师说论文交不了,学位他不要了。他也曾在工作中和一个德国人不打不相识,后来成了不错的朋友。他感叹自己年轻时锋芒太露。我笑着说:“所以你现在内敛。”他也笑,这笑容里有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包容。我说人生实质上是一种选择、一种取舍。人要有对自己的清醒认识,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生活,然后才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又和他开玩笑说:“你努力了几年,学位就快到手了,你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可真‘跩’啊!”他笑。我又说:“你想要那种‘跩跩’的痛快,那么就待在学校做一个老师。你要去追求功名利禄,那很多时候就要夹着尾巴做人。这都是自己的选择啊!而选择的依据就是你欣赏什么样的生活、认为什么样的价值才是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
即使他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太多功名利禄,以他的性格也追求不了太多功名利禄,但是和这样的人相交真的痛快!我坦言自己做不到他这样的程度。他现在内敛,但是能在内敛这么久以后,再次和我聊聊当年“跩跩的痛快”,他觉得畅快!当然,“他的畅快”是我说的,他可没有说。我看他越说精神越好,从一开始精神不振,到后来神采飞扬,我也随之振奋起来,因为他的精神状态让我看到他战胜病魔的希望之光!
我忽然间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他希望我的精神支持,能让他的生命枯木逢春。”其实我听到他那句“枯木逢春”的时候,心中百味杂陈。我知道要对抗这种疾病,精神和意志非常重要,即使他意志坚强,也总有偶尔的软弱——这是人性!如果他是一棵树,那么他的向阳生长要靠他自己的不懈努力。若师母是他扎根的大地,那么我就是偶尔吹来的一缕春风,他的亲朋好友、天下桃李共同构成那阳光雨露、晨曦朝霞!
为了给予他更多的精神支持,我曾把自己写过的一些文章给他看。这些文章是我的一部分心路历程,是我在曾经无人可诉的时候独自一人把眼泪化成的文字,是我失败的十年婚姻中曾有过的悲伤、痛苦、软弱、挣扎、奋发、坚强、勇敢、成长!我要让他知道,一时的软弱是人性中的正常现象,只有看到软弱、接受软弱,才能真正坚强、真正勇敢!我希望他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在偶尔的软弱过后,依然坚强!
我告诉他:若生活施我以刀锋,我把它化作一把将我从璞玉雕刻成精美艺术品的利刃!
他读了那些文章以后,说我的文章真实、深刻、犀利,展现出一个坚强女性的艰辛与成长。他建议我把这些文章加以整理后结集出版,并给我想好了文集的名字——欣春异想。他说现代社会,有“鸡汤”有“鸡血”,但是很少有如此现实又真实、深刻又深邃、感性又理智、宁心又励志的心路历程!他说要我相信,我的心路历程是有意义而有市场的!他的话让我备受鼓舞!我也似乎在刹那间回到我的学生时代:那时他曾“跨界”对我这个隔壁班的学生给予诸多肯定与欣赏,如今他又鼓励我去“跨界”尝试文学领域!
我和他的交流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英语,二是人生。他说很少有人能和他这样谈论。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终还是以人的思想为基础和核心,否则即使有强烈的交流意愿也是交流不起来的。
在交流中,时间像不长脚的小偷,不知不觉溜走。老师精神奕奕,他说希望不管我还是他,能够抽时间把我们的交流记录下来。等他身体状态好一些,他也会从他的角度把我们的交流写下来。听到他这么说我很高兴,因为他现在的精神状态让他感觉不错。对于身体状态的信心,就像生活中很多种信心的获得,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要靠行动做出来、靠内心体验出来、靠切身感受积累出来!
虽然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和老师聊了这么多还都觉得意犹未尽,但我还是要离开了。我不能影响老师的正常休息,老师也知道自己应该好好休息。师母说让老师站起来送送我。我说不用,让老师坐着好好休息。师母笑着又说,她在给他洗脚的时候发现他的小腿细了很多,长久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所以他该站起来运动运动。我一听,立刻转向他,笑着说:“老师!站起来送送我吧!”我说“要求送送”的时候,满脸的“野小子”气。老师也笑,放下手中的热水袋,一边站起来一边说:“好,好!我送,送!”他的笑容和语气中,带着感受到师母关怀的高兴。
我下楼,坐进车里,打开音乐,耳边又响起李克勤的《红日》:一生之中兜兜转转那会看清楚,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像是没协助,在某年那幼小的我,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在雨夜滂沱,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从何时有你有你伴我给我热烈地拍和,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
希望老师的人生、我的人生、很多人的人生,都能有一簇“红日之火”,点燃真的自我,让星火燎原——千山也定能踏过!
篇2:红日之火点燃真我作文
红日之火点燃真我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遇见一些坎坎坷坷。如果你足够坚强乐观,就没有什么大风大浪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但如果你失去信心与希望,再小的风浪也能将你前方的道路摧毁,阻止你前进的脚步。不过,我也相信,在大千世界中,总有一样东西或一件事能启发你,开导你,它可能是一朵花、一棵草、或是一棵树;也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然而,启发我的却是一首歌,一首老歌——《红日》。
《红日》是著名歌手李克勤演唱的。你也许不会明白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么一首老歌,但是,我却想告诉你,歌虽老,但它所表达的精神却永远不老。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这段歌词便是《红日》的开头一句,刚听的时候,我心里的.那根弦就被拨动了,仿佛与这首歌产生了共鸣一般,是呀!歌词写得多好,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遇见了什么,我们都不能流泪,不能心酸,更不应该舍弃,我们应该沉着面对困难与阻碍,俗话说的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从何时有你,有你陪我,给我热烈地拍合,像红日之火,点燃真的我,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走过……”更何况,在人生赛场上,并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在战斗着,还有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有了他们,我们为什么还要害怕在那段未知的前方中遇见的困难和险阻!害怕走在逆境之中呢?音乐巨人贝多芬他自幼患有耳疾,可他还不是创作出了震憾世界的钢琴名曲吗?霍金他在轮椅上坐了46年,身患卢伽雷氏症,双手甚至连笔都握不住,可他却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
即然别人都能在逆境中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坚信,总有一天,红日之火也会点燃真的我。
篇3:燃起希望之火短文散文
燃起希望之火短文散文
我首先为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解答:
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288-36×5=108(台)。可是,一位所谓的“后进生”好不容易说出自己的答案,却把算式错误地说成了“288÷36”。
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几个胆大的学生窃窃私语,“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说错了的“后进生”手足无措,满脸涨得通红。
这位有经验的老师,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那位发言的“后进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
老师这样一说,全班的'学生都愣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启发下,那位“后进生”明白了:288÷36=8(小时),这一步求的是这个车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是36×3=108(台)。这样,得出了这道题的又一种解法:36×(288÷36-5)=108(台)。
这位老师还耐心地引导那位“后进生”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鼓励他选择比较合理且简单的方法。那位“后进生”抬起头,高高兴兴“很体面”地坐了下去。
当你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假如你是“后进生”的家长,你有什么感想?
其实,研究和测验表明,95%以上的“后进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是由于他们经受了反复失败的打击而失去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丧失,积极性和自觉性变差了,学习成绩才会变得差了起来。如何使“后进生”转变,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而对“后进生”的“治本”之策正在于此。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对那位“后进生”的错误答案不屑一顾,全然不顾“后进生”的感受而给予斥责,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或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学生,这将会出现怎样的结局。
我亦好感动。我想替那位“后进生”说:“老师,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老师,你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诚然,我很欣赏这位老师的做法。在那位“后进生”手足无措,满脸涨得通红的时候,这位老师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想方设法把那位“后进生”的错误想法引导到正道上来,帮助“后进生”弄懂了未明白的问题,让“后进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并获得了学习的自信,继而燃起“后进生”对前途的希望之火。
我告诉自己: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的责任只能是给予教育、辅导和激励,使困难的变得容易,失望的变得充满信心。如果斥责、非难甚至惩罚,这正似火上加油,浪借风势,将使困境中的学生更加束手无策。如果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那麻烦就大了。
篇4:芦苇萧萧,红日灼灼散文
芦苇萧萧,红日灼灼散文
山叠嶂,纱隐忧,风起云落下九州;芦花摆,曲水流,一条银龙隐于丘。红日挂,苇间休,龙颜向天抛绣球;红日灼,盈眸留,意落心栈几时悠?清风扫苇丘,落日织彩绸;千里冰丝送,怎可断忧愁?
秋意染,苇水怜,一季枯容泪丝牵;欲思隐,愁满面,一世蹉跎落地毡;风系旧事情未断,几度沧桑几人闲?苇杆竹瘦,光肥风皱,千排忧绪,万目冉秋。芦花飞情趣,落日显风流。
苇意款款,秋手心牵,意落情丝盈苇,暮落红日霜前;一泓静水,一堆苇闲;一幕秋思,一世斑斓;静水照人,人纤眩;空径无花,花自眠;水系苇根,根不现;情落花栈,栈泪颜。曲径苇肥人瘦,情断独身影眠。日落西山,苇影背光人自陷,微风缓缓,浊面上眉梦已远。一心伴忧情悲切,万古风流意阑珊。地连苇丛荡漾,风系水湄氤氲,意境飘远。
芦花向西,西边艳,艳日灼灼绕心田;静水落日,日对言,言情幽幽霜满天。人起念,落心栈,意碎梦断幕思间;日染景,芦苇献,盈光洒红羞无边;一去千里苇意散,偷得夕阳换酒钱。碧波涟漪,苇意蹿升,刺天怨语,红日当还;盈血红盘,映影对联,风起云卷,各走一边。
情难断,意相牵,一泓秋水在苇畔。风起苇摇,红光印染,不是鸳鸯不羡仙。日落霜降,鸿雁南去,秋去冬来,寂寞霜花冷无边。风戏红日,羞满面;秋系芦苇,挂前帘;饮欲灼灼,盈意漫漫,鸿雁幽鸣,刻景悬思一梦还。
风不言,芦声轻缓,静水息红颜;芦苇手,接仙缘,云湄巧盈面;日在后,苇在前,一眸魅影了无牵。心思起,情丝泛滥,空心幻缠绵;私之念,欲乱无边,意房隐花笺;汝在右,君在左,一床幽梦醉霜年。
苇意凸起,日红为念,秋景梦现一渊源;君心幽怨,梦断情栈,似落日苇眠;伊人飘远,意落别院,似芦声日远。忆风隙芦苇笑,得眸间红日e;千丝迎风起,绿意心上浇,万绪落静水,枯境日灼烧。一幕落日红,意落嵌染;一脉枯丘茎,浸染霜年;风起欲飘香,盈盈绕绕,拂秋韵之味,终得美酒千杯,一醉梦万年。
芦苇萧萧,红日灼灼。芦花赶日,日悄落;落水无声,声萧墨;墨落心栈情似火。红盘映景,景意苇,苇茎言情,情难舍,舍弃恩怨自消磨。风起,芦苇荡秋波;云舒,红日染秋歌。
一景撒下千般愁,风起云舒无闲忧,芦声意起韵红日,望断秋水免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