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0213303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心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心得

篇1: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心得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腹部疾病,手术是治愈的最好方法[1-3]。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与传统方式不同,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及下肢静脉栓塞,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较小, 无张力修补术局部麻醉,进行时间短,疼痛小,费用低,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4,5]。尤其是针对具有心肺等其他疾病老年人,局麻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影响小,不会出现因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很适合老年及有慢性病的患者[6],近年来已于临床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采用局麻手术方式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6~80岁,在局麻下进行的均为原发疝,其中单侧疝 36例,双侧疝2例. 斜疝33例,直疝5例。

1.2方法 从内环体表投影斜行向耻骨结节方向作一长约4~5cm斜形切口,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是需顺纤维方向,腹外斜肌腱膜进行深面分离,分离时需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显露内环及其周围腹横筋膜根据疝囊大小而定[7]。如若为小疝囊无需横断,疝囊比较大时横断后以可吸收缝线缝合关闭,无需采取高位结扎。疝囊作高位游离至疝囊颈部,沿疝囊切开腹横筋膜一圈,直至露出腹膜外脂肪层,以达到创建足够大的腹膜前间隙,腹膜前间隙内至结节,外侧至髂血管,下方超过耻骨梳韧带为宜[8]。腹膜间隙中放入Kugel补片并将其展平,将补片定位带与腹横筋膜及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2针。

2 术前护理

2.1详细询问病史,做出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有无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影响术后恢复因素。并与主管医生及时沟通,咳嗽患者指导正确咳嗽方法,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并嘱咐患者禁烟。

2.2心理护理 患者对环境的改变,对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了解,术前易产生心理障碍,焦虑烦躁等,护理人员应提前和患者沟通交流,对手术的目的、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做以详尽解释,并介绍此方法的优点,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3此手术部位会阴部较近,为防止发生污染,应在术前及时为患者剃皮,避免术后切口感染。备皮须彻底且防止剃破皮肤,备皮后局部抹洗,更换清洁衣裤。

3 术后护理

3.1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出血是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术后早期观察和护理的.重点[9]。密切观察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有无局部血肿,阴囊有无渗血水肿,常规置沙袋压迫伤口12~24h,如阴囊水肿在阴囊下垫一小枕以便抬高阴囊。

3.2术后24h后下床进行轻微活动,自行行走于排便等。局部麻醉术后即可进食。术后72h可恢复正常活动,但跑步、负重等较激烈的活动应在手术后3个月才开始。注意降低患者腹内压,注意保暖,禁食生冷,以免受凉引起咳嗽,如出现咳嗽,应指导患者采用术前训练的胸式咳嗽,也可给予雾化吸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适当用缓泻剂。

3.3术后疼痛局麻手术方式创伤小,手术后疼痛轻微,无严重的、持续性疼痛。

3.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嘱咐其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防止感冒,3个月内避免重负荷劳动和激烈活动。出现呼吸道感染、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时应及时治疗并定期做复查,防止复发。

4 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术剥离范围大,缝合处张力过高,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多。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局麻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费用低,复发率小,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10,11]。其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而做好围手术护理及疾病健康指导,能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顺利康复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篇2: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1月~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缩短了恢复时间。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的情况,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之为疝[1]。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以往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在治疗后因为出现了严重疼痛的情况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因此本文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月~20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80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为(60.25±5.28)岁,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对照组年龄26~72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8~75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其中斜疝为65例,直疝为15例。经诊断,80例患者中没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的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 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口,寻找到病灶部位后进行传统的bassini疝修补术。

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心得

1.2.2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对40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寻找到疝囊后,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小则不宜切开,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大,则需要从中间进行横断,在远端疝囊上做好止血措施,在近端进行封闭然后形成小的疝囊。接着将在高位游离的近端疝囊回纳到腹腔中,于腹股沟内环置入填充物,并进行固定,缝合4~8针左右。若疝环较紧可以剪掉2~3片的内瓣,如果是出现内环口比较大的情况,则可同时填入2个网塞。最后在确认已经充分止血后,再在腹股沟管内后放置已经成型的网片,这样可以使精索或圆韧带能够从补片的缺孔通过,并将补片平整的铺放后与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肌健进行缝合固定,再逐层的将切口关闭缝合。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2例为术后疼痛,1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2例,止痛药使用率为5.00%;无术后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其中7例为术后疼痛,2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1例为阴囊水肿;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10例,止痛药使用率为25.00%;出现了术后复发的为4例,复发率为10.0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在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 法[2]。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虽然能够缝合缺损的腹壁,但是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长期卧床,至少3 d不能下床进行活动,还需要采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感,这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调查研究显示,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的复发率高达10%~25%,因此在临床上逐渐被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3]。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于加强腹部沟管后壁的一种修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传统治疗方法的张力问题,解决了术后多例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在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且缩短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佟建秋,张颖,张振文,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4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8):2253-2254.

[2]丁汝刚.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09(24):42-43,45.

篇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1】

【关键词】 腹股疝

腹股疝是一种常见病,它给人体带来不适和疼痛,尤其是疝内容脱出嵌顿时,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需要手术治疗。

成年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是唯一根治方法。

近年来,采用人工网片无张力修补,这种手术方法具有痛苦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1-3]。

我科2000年5月~2007年1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69例,应用美国巴德(泰科曼聚丙烯补片)无张力疝修补塞。

此塞主要原料为聚丙烯,由于聚丙烯补片对机体无害、韧性较强的特点,有效填补机体缺损,解决了患者运动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疗效[4-5]。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2007年11月收治的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病人共369例,均为男性,两组病人:一组为无张力修补术(简称无张力组),另一组为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简称传统组),一般情况对照见表1 。

表1 无张力组与传统组病人一般情况对照(略)

1.2 结果

369例手术均一次成功,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尿潴留,分别经t检验和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随访2~24个月无张力疝组无1例复发,常规修补组有5例复发,见表2、表3。

表2 无张力组与传统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平均住院天数对照(略)表3 无张力组与传统组病人术后情况对照(略)

2 护理

2.1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术后按硬膜外麻醉进行护理。

卧床6h后无特殊情况下可下床活动和正常饮食。

2.2 心理健康教育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应用特殊高分子新材料补片缝合腹股沟管后壁替代传统张力缝合,病人接受新材料种植在体内,从认识到接受有一个心理转变过程,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充分利用现在健康教育工具在这一课题中得到了成功。

对193例腹股沟疝的病人进行新材料接受心理健康教育,168例接受了新材料术式,25例病人不能接受,主要不接受的原因为疝片是异物,在体内是否会引起感染等。

为此,我们通过疝片宣传手册、图片、疝片实物、电视手术演示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新材料在体内情况及医学科技进步等,在手术材料费用比传统费用高的情况下,新材料接受率为87%。

接受新材料的病人心理状态稳定,对手术充满信心。

2.3 术后舒适度的改善

舒适度的改善是手术后护理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

腹股沟疝手术病人活动受限。

伤口疼痛、术后尿潴留、自理缺陷等是影响舒适度的主要原因。

两种手术式麻醉方式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无张力组手术采用无张力术式,方法简单,创伤小(从表2的平均手术时间可见),因此,术后按硬膜外麻醉的要求卧床6h即可下地活动,且活动度不受限制;传统修补术按常规要求需卧床3d手术部位需要砂袋压迫12h,这与无张力组无法比拟。

从表3可看出,两组病人术后应用止痛药剂量有较大区别,无张力组病人只有15例应用止痛药,且只用1次,均为吗啡10mg;传统组病人有178例需用止痛药,有21例需用应用2次,均为吗啡10~20mg,两组比较,传统组与无张力组有较大差异,由于卧床和疼痛原因,两组病人术后尿潴留发生差异有显著性(表3可见)。

由于以上原因,传统组病人需要提供的是部分或全补偿系统的护理,而无张力组术式的病人手术6h手只需提供辅助教育系统的护理。

由此可见,无张力组术式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创了医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掌握新材料的特点,比较与传统术式各项指标的差异,正确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徐克森,吴小鹏,李克,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999,2(2):41

[2]李敏,罗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11(6):18

[3]郭芸.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3:19

[4]Rose K,Wright D,Ward T,et al.Tension-free mesh hernia repair:recovery and recurrence after one year[J].Ann Rcoll Surg Engl,1999,81(5):329-33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2】

摘 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手术操作和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采用疝环充填式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