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小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八年级的民间故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的民间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的民间故事

篇1:八年级的民间故事

孟宗幼年丧父,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寡母尽力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

孟宗的母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让孩子读书,让他与读书人结识,以便将来成为大学令,出人头地。到了县试的时候(在县内举行的考试),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无力住客栈(旅馆),孟妈妈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缝了一条特大的被子,能够覆盖很多考生。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仅就这点意思,表示他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妈妈的名声,传遍了各地。

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感到欠母亲的地方太多了。因为他妈妈费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

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病倒,病了许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真想喝点笋尖汤!”

孟宗听说妈妈想喝点汤,心中十分高兴,因为她几天没吃东西,身体己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又想,现在正是严冬时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发芽,我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

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妈妈见到了,就说:”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说:”别这么说,妈。“很久以前孟宗就对天发誓,无论妈妈跟他要什么,他都不能说”不“!现在他得实现他的诺言,所以接着说:”妈,您别着急,我会尽量设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可是他心中又想,我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这两天,天气冷得厉害,冷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茁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

可是妈妈要喝笋尖汤,他必须出去找寻竹笋。于是他扛着铲子、斧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风雪中辛苦挣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令他更加心惊。“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怜可怜吧!妈妈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我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呀!”

他一想到母亲正在病床上苦苦等待这笋尖汤,就鼓足勇气,自己对自己说:“我为何不试试挖一挖呢?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土,到挖着笋尖为止。”土硬得像铁一般,他用力地一铲一铲挖下去,一直累得他筋疲力尽,仍然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笋尖。孟宗既挖不出竹笋,又想着病床上的母亲,不由得对着土坑哭了起来,他越哭越伤心,忘了自己,也忘了附近的一切。他这样哭着哭着,哭了好一阵子。当他张开泪眼往地上一看时,不禁吃了一惊。原来,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和成了软泥,软泥中居然有几个绿尖顶冒了出来!

“啊!笋尖!笋尖!”

孟宗心想:这不会是做梦吧?他连忙弯腰去拔,拔出一个,摸了摸,“嘿,可不真的是活笋尖么?是真的,哦,我知道妈可以活命了,我好高兴呐!”他简直不相信笋尖真的长出来了。可是那不可能长出的笋尖,竟能这么快发芽长出,莫非是上天的赏赐?“一定是的!”孟宗对着上天叩首说:“哦!天神呐,谢谢你的万慈万恩。”

他挖出土坑中的笋尖,赶程回家去作笋汤。妈妈看见儿子拿了竹笋回来也惊讶不已,心中一高兴,病好像已好了一半。她喝了笋汤之后,病果然痊愈了。

后来,孟宗更加努力读书,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位学者,并且当朝中的大臣,替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篇2:八年级的民间故事

从前,在王庄南头住着母子俩,娘叫王氏,儿子叫王生,日子过的很苦,大年到了,王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儿呀,娘给你二两银子,你去集市上卖点年货吧!

王生来到集上,左看右看,东挑西挑,好的嫌贵,便宜的又不喜欢,眼看太阳转到西边,王生看见在东墙角有一个卖画的白胡子,他就走到老头跟前,问:“这幅画多少钱一张?”

老头看了看他问:小伙子,你是不是王家庄的王生?我就这一张美人图了,不多要,就要你两银子吧!

王生想:这么贵的画?手却忍不住去拿,他掀开画一瞧呆住了,画上是一个漂亮姑娘,正冲他抿嘴笑呢,再仔细一看,那画上的姑娘跟真的一样,好像要跳出来一样,王生也顾不得买年货了,掏出仅有的二两银子,拿起画来就跑回去了。

回到家里,看见老娘正在门口等着他,他低着头走过去说::“娘,儿不孝,把买年货的钱买了一幅画,你责怪孩子吧?”

王氏说:“这张画买得好,娘不怪你!”

王生把这张画挂在墙上,怎么看这张画这么顺眼,他想我王生这么大连一个媳妇也讨不上,我能娶个这样的媳妇也就知足了。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娘在外边喊:“儿呀,你快点去二婶家借点米,咱好做点饭,”

王生来到二婶家门口,见她家门口上挂着大锁,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家里,娘正等着他借米下锅,王生看到饿了一天的老娘,不由得心里一酸,想:不是我买这一幅画,娘能爱饿吗?想到这,大步迈进屋里,就要伸手撕画,可以看美人的笑脸又舍不得了,他走到锅前看看什么能下锅,他掀开锅一看,见锅里放着热气腾腾的白馒头和肉菜,就说:“娘你骗人,你做好了这么多菜,还叫我去借米?”

王氏想,儿子是不是饿疯了,哪有这么好的事呀?可走到屋里一看,就是这样,也没说别的,娘俩就吃了一顿。

从这里开始每天都是这一样,到了吃饭的时候,掀开锅就是馒头、肉菜。

王氏很纳闷,自己这辈子修了好?这么好的事儿,偏让我们碰上了,她这几天留意看也没有人来家里,莫非是儿买回来的那张画是宝画?

等到做饭的时候,王氏就躲在门后偷偷看,一会儿画上的美人像仙女一样飞下来,走到屋里就做起饭来,等做好后又悄悄低飞回画上。

王氏看到这些,又是高兴又是害怕,等到王生下地回来,就把这些告诉了王生。

八年级的民间故事(推荐5篇)这天又到了做饭的时候了,美女又下来,悄悄地做起饭来,王生急忙跑进屋,就把墙上的画扯下来,扔进火里。

一阵火烟,血腥味直扑过来,王生猛抬头,看见做饭的姑娘,脸色苍白,眼泪汪汪地走到他跟前,说:“原想跟你好好过日子,原想等我功过炼成以后,跟你好好过一辈子。你现在把我的衣裳给烧了,我只好回家了。如果你不害怕,就等一年后去正南孤家坟找我,我叫青青。”说完就化作一缕青烟走了。

一年后,王生想起青青,就拿起盘缠,向南走,盘缠粮食都吃完了,才到了一个村庄,村口写着狐家坟,坐着一个老头,没等王生说话,老头就问:“你是王生吧?你还认得我吗?”

王生仔细一看,正是买画的老头,就着急地问:“你可知道青青在哪里?快领我去见她吧!”

老头笑哈哈地说:“青青是我的第九个闺女,你现在这里住一些时候,要是能住惯,你俩再离开这儿。”

白胡子老头边说边领着王生走进一个庭院,急忙喊出自己的八个女儿来与王生一一见过。从这儿,王生就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过日子,可好长时间也没有见青青的面,只是她的八个姐妹与她说笑玩耍。

王生在这儿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过了一段时间想起了在家的老母亲,就找到白胡子老头说:“我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了,我母亲还在家中受苦,青青我也没能见上一面,现在能不能让我见见她,领她一起回家?”

白胡子老头笑嘻嘻地说:“看你也是个忠厚老实人,我在这里也不瞒你,青青和我们大家得道的狐仙,不是你们凡人,你烧掉的画就是她身上的狐皮,现在已经养好了,如果你不嫌的话,就一起过日子去吧!”说完,向八个姐妹招了招手。

不一会儿,八个姐妹拥着青青走来,青青让王生和自己站在一起,先向老人磕了三个响头,又向八个姐妹行了大礼,让王生合上眼走了。

王生合上眼睛,只听一阵吱吱的叫唤声,觉得身子一松,就飘了起来,越飘越高,越飞越快,不一会儿,就听青青喊:“睁开眼吧,到家了。”

王生睁开眼一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正着急时,青青指着一位白发老婆婆说:“那不是你的母亲?”

王生仔细一看,就是自己的母亲,就说:“娘,孩儿让您受苦了,才走了几日,你就老成这样子?”

王氏看了看王生说:“奇怪,怎么你走了二十年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这时青青就对他母子俩说:“我们那里一天,就是你们这里一年,如果你老人家不嫌弃,就让我伺候你一辈子吧!”

以后,王家又过起了好日子。

篇3:中国民间故事八年级

据五世达 赖喇嘛记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根据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整个雪域高原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卧,在风水上叫“魔女晒尸”是非常不吉利的。

为了镇 压魔女的煞气,文成公主在罗刹魔女的心脏处,建立庙宇并安放释迦牟尼等身像来镇 压,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大昭寺;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恰好镇 压住魔女的心骨。文成公主又在魔女的肩、足、膝、肘、掌等地方修建寺庙,形成了西藏历着名的“镇魔十二寺”。

后又在其它风水恶劣的地方,修建了佛塔、石狮、佛像、大鹏、白螺等来改造风水。从此之后,西藏日益强盛,佛教也随之兴盛,至今不衰。

文成公主对拉萨的不解之缘。

文成公主与拉萨的不解之缘文成公主是一个志向远大,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为了发展西藏,就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去,带去了茶叶、绸缎、书籍及一尊镀金佛像。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意修了布达拉宫,还亲自率大臣近侍前来迎接。他把文成公主接到拉萨,还请文成公主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文成公主在拉萨周围仔细看了几遭,就对松赞干布说,拉萨有王都气象。天空有如八幅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群山环绕,有如八瓣莲花。

只是中部地形不太好,看上去犹如仰卧的罗刹女,布达拉山和药王山就犹如罗刹女的两个挺立的奶 子,必须修建宫殿或堡垒,以镇妖气。并在市中心相当于罗刹女心窝的地方修建寺庙,虔诚供奉我佛,那么妖气自会变为福气。

松赞干布听了文成公主的话以后,非常佩服公主的学识,于是派人在市中心修建大昭寺,并且以大昭寺为中心来修建街道民房。当大昭寺修好之后,文成公主又在寺前亲手植了一棵柳树,至今犹存,人们称之为“唐柳”或“公主柳”。

后来,松赞干布的儿子可黎可足又效法父亲,前来中原求亲,唐朝又把金城公主许给他,并立碑会盟,表示汉藏两族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由于会盟的是唐穆宗与可黎可足,他俩的关系又是舅甥关系,因此这块碑又叫“甥舅会盟碑”。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世代友好的盟誓以及会盟使臣的姓名及职位。虽经1000多年的风雨,碑文仍然清晰可辨,这是汉藏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篇4:八年级外国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离古龙德镇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家很古老很古老的磨坊。磨坊主名叫米歇尔,他的两个徒弟名叫马兹和斯特凡。

有时候,来磨面的村民不那么多,干完活儿,米歇尔和他的两个徒弟就忙里偷闲睡一觉。偶尔,师徒一齐动手,到水轮磨坊的引水渠里去抓鱼。

这一天。马兹运气特别好,在引水渠里逮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梭鱼。“把它拾掇干净了,做一餐煎鱼吃,晚上干完活儿以后,咱们一起来享用它!”磨坊主米歇尔说道。

鱼煎熟了,吃的喝的全部在餐桌上摆好了,这时候也已经午夜十二点了。午夜钟响的那一刻,米歇尔叫了一声:“大家胃口好!”大家正要下刀叉时,窗口突然闪现出一个怪物。这家伙全身草绿草绿的,丑陋的脸上一双滚瓜溜圆的大眼睛,还长着一张咧到耳根的蛤蟆嘴。这是什么东西?原来是生活在引水渠里的小水怪,它平日里在芦苇丛中安身,这会儿被煎鱼的香气吸引来了。

“能分点儿给我吗?”小水怪咂着大嘴问道。

“走开,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这是我们的梭鱼,凭什么要给你?”磨坊主叫道。

米歇尔话音未落,小水怪便撞开窗户跳了进来。只见它暴怒地喘着粗气,挥舞着长了蹼膜的手掌,满头满身的水草和淤泥。它叫道:“让你们这帮吝啬鬼记得我!让你们这些小气鬼终生不要忘记!”

小水怪叫喊着开始乱扔东西,碰到什么摔打什么,煎锅与锅铲齐飞,碗碟的碎片四处飞窜,水桶被扔到墙上,罐子被踩得四分五裂。面粉瓢、破抹布、劈柴、刀叉、洗锅刷子、酒杯满室飞舞,乒乒乓乓声响成一片。

我的天!这真是一场飞来横祸!从这天起,每天夜里十二点,小水怪都会光临古龙德磨坊。午夜钟声一敲过,磨坊里就会响起摔盆打碗声、咆哮怪叫声,吵闹得无人能够得到安宁。

接连过了好几夜,磨坊主和他的两个徒弟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天一黑,他们就锁上磨坊门,刹停磨轮,抱上被子到附近的村子去借宿过夜。

冬末的一个傍晚,他们正要将磨坊关门落锁的时候,从乡间小路上远远过来了一个走江湖的牵熊人。

“能让我和我的熊在你们这里借宿一晚吗?”牵熊人问米歇尔道,“瞧这又冷又湿的天,没有一个住处可真受不了。”

“借宿倒是没有问题,遗憾的是我们几个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磨坊主把近来闹鬼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牵熊人。牵熊人听了哈哈大笑道:“不能让这东西继续作祟了,您几个就瞧我们的吧!”

于是磨坊主开了门,让陌生人和他的熊进了磨坊。牵熊人就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躺下身来,大狗熊就睡在他脚旁的一束麦草上。

半夜十二点的钟声一响,那水怪不请自来!它从窗户跳进屋里,立刻开始大吵大闹,锅碗瓢盆四处乱飞,响声震天。

大狗熊和牵熊人就像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见到似的躺着。直到一块劈柴砸到熊鼻子的时候,它才大吼一声跳了起来,伸出巨大的熊掌劈向绿毛水怪。一瞬间,那水怪被大狗熊给吓傻了。

水怪转身想逃,却被大狗熊拦腰抱住。它拼命挣扎,撕心裂肺般尖叫,好不容易才从熊的怀抱中挣脱出来。

第二天早晨,磨坊主和他的两个徒弟从邻村回来了。牵熊人把夜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他们听,把他们惊讶得目瞪口呆。牵熊人说道:“那个阔嘴绿毛的家伙吃了这一惊肯定会牢记这个教训,它再也不敢来骚扰你们了。”

磨坊主和他的徒弟们摆了一桌子极其丰盛的早餐来款待牵熊人和他的大狗熊。吃完早,餐后,牵熊人又带着他心爱的熊继续赶路了。要问去向何方,只有他们知道。

果不其然,夜间闹鬼的事儿从此戛然而止。他们又像从前一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又过了几个礼拜,大地已经回春,冰雪全都消融了,灌木和大树都已抽出了新叶。椋鸟回归,不久之后燕子也漫天飞舞了。

磨坊主米歇尔干完了活儿,拿上鱼竿到引水渠旁钓鱼。他正在下钩的当儿,从柳树后面的芦苇丛中钻出了一个长着满头绿毛、瞪着大眼睛和张着癞蛤蟆式的大嘴巴的怪家伙来。它开口问道:“喂!开磨坊的!那个又黑又粗长着利爪的大家伙还在你们家吗?啊?那个傻大黑粗的家伙?”

米歇尔不假思索地答道:“你问的是它呀!当然在啰!前不久它还生了八个小崽子呢!”

“哇!我的天,一个还不够,又加八个?我再去你们磨坊,不是自找苦吃嘛!你说对吗,磨坊主米歇尔?”说完,咕咚一声,水怪沉下水去不见了踪影。

从此以后,古龙德磨坊附近,再也没有闹过水怪。

篇5:八年级外国民间故事

有一天,老人神(印第安人尊奉的天神)正在野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非常奇特的歌声。他四下张望,想看看到底是谁在那儿唱歌。结果,他发现有几只白尾巴的棕色兔子在那边唱边玩魔术。他们不知什么时候生了一堆火。现在,火堆里已积了厚厚的一层柴灰。他们躺在灰堆里,悠然地唱着歌,还有一只兔子,在他们旁边,把灰盖在他们身上。唱歌的兔子只能在火灰里躺一小会儿,这是因为,火灰还是很热的。

“小兄弟们,”老人神说,“你们这套魔术可真奇妙呀,灰堆这么热,你们躺在里面却没有被烫坏。请你们教教我,这种魔术到底怎么玩法。”

“那你过来吧,老人神,我们这就教你。你要学我的腔唱歌,另外,别在灰下面呆得太久。”

老人神唱起了兔子的歌,然后躺在了灰堆上,兔子们就用热呼呼的火灰给他盖在身上。老人神并没有被烫伤,因为他躺了几分钟就爬起来了。

“真妙呀,”老人神说,“你们这套魔术的诀窍现在我全明白了。你们快躺下,让我来给你们盖灰。”

兔子们一个个地躺在了灰堆里,老人神用火灰盖在它们身上。但老人神老不停地往他们身上加灰,把它们压住了,它们大多数再也出不来了,皮毛被烧焦了。有一只兔子跑了出来,但已被吓坏了。老人神把它抓住,又要往火灰里送。

“行行好吧,别把我往火灰里送,”这只兔子哀求地说,“我的孩子们都留在家里,它们需要我照顾它们呀!”

“好吧,”老人神说:“就放你回家去吧,其余的我要烤着吃。”

老人神放了这只兔子,向灰堆里添了些柴禾。等兔子烤熟了,就把它们一只只地从灰堆里取出来。

老人神坐了下来,待兔子稍凉些,准备吃。这时,一只山狗一拐一拐地朝老人神走过来。

“老人神,”山狗说,“你有这么多烤熟的兔子,分给我一只吧!”

“去你的吧!”老人神说,“你这个懒鬼,想吃兔子自己去逮!”

“我的腿被摔坏了,”山狗说,“什么也逮不住了,我饿得发谎,就给我半只充充饥吧。”

“这些兔子都是我的,”老人神说,“半点也不给你。但是,咱们俩可来场比赛,看谁先跑到小山那儿,如果你先到,我就赏给你一只。”

“好吧,”山狗欣然同意。

比赛开始了。老人神跑得很快,而山狗却一拐一拐地朝前走。就在老人神快到小山跟前时,只见山狗猛一转身,腿也不瘸了,飞一样往回奔跑——它的腿跟本就没有被摔坏过。

老人神好半天才赶回来,等它到火堆旁边时,山狗已吃完最后一只兔子,扬长而去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