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为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为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供大家参考。

篇1:《为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为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韵译】: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篇2:《忆江南》诗词注释
《忆江南》诗词注释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简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 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 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 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 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 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篇3:《口技》诗词注释
《口技》诗词注释
口技·〔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1)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2)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3)。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4),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注释】(1)厅事:私人住屋的堂屋。(2)抚尺:即“醒木”,说书艺人表演时所用木块,用以拍案作声,引起听众注意。(3)呓语:说梦话。(4)溺(niào尿):同“尿”。
【翻译】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正逢有人摆酒席大请宾客,就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宽的屏风,让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而已。许多宾客围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响了两下,全体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丈夫起来小便,妇女也抱着孩子起来小便。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小便解入瓶中的.声音,解入桶中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上床睡了。妇女又叫大孩子起来小便,完了,都上床睡。小孩子也逐渐要睡了。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在爬,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的声音和房屋倒塌的声音,着火爆炸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坍起火房屋时合力发出的喊声,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忽然醒木一声,所有的声音都没有了。撤掉屏风再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而已。
【作者简介】林嗣环,字起八,号钱崖。福建安溪赤岭后畲人。明万历三十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甫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为减轻民众役赋,抵制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顺治十三年,被二藩诬告落职。被捕之时,民众悲声载道。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下刑部狱西曹就计无果。“帝念三任勤劳。暂放杭州治下。待康熙初政(1662),复审平冤获释,诏升广西左参政”。嗣环经历磨难,无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后因贫以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幸其同年唐梦赍葬于昭庆寺西沙泉石,并搜其著作四册存之。“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今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玉斗牛眠山)。原碑完好,文曰:“先达进士兵学道铁崖林公、淑人王氏、男文学华亭墓。乾隆丁丑九月合族崇祀。”族人对嗣环尊崇备至,每每携幼恭诚拜谒,以期子侄学而有成。在嗣环故乡,还流动着“黄井祝天”、“虎崆耕读”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篇4:有关于励志的诗词名句及注释
1、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
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
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
9、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
1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
篇5:有关于励志的诗词名句及注释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学习之道,在于坚持和寻找正确的方法。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就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损失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3、君子忧道不忧贫。
无论贫穷和富贵,坚守好的品德,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成大事,不受点折磨怎么能行。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心怀国家,则一切以苍生为念。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
7、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
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
10、百学须先立志。
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
篇6:《为有》诗词鉴赏
《为有》诗词鉴赏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韵译】: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篇7:李商隐《为有》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为有》译文及注释
《为有》
朝代:唐代
原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无端地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不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释
⑴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⑵凤城:此指京城。
⑶无端:没来由。金龟婿:佩带金龟(即作官)的丈夫。《新唐书·车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篇8:敦煌赋诗词及注释
敦煌赋诗词及注释
千古奇葩,悠悠敦煌。
南枕祁连,北倚塞山。(1)
东峙三危,西通浩漠。(2)
党河蜿蜒,哺其滋养。
混沌即开,文明始创。
三苗狩猎,羌戎定居。
月氏驻牧,匈奴跑马。
汉武继位,雄韬伟略。
骠骑挥戈出塞,扫平河西;(3)
张骞持节凿空,互通中外。(4)
列四郡,据两关。(5)
烽火渐熄,号角声哀。
文张武弛,万民安乐。
班超戍边,情满西域。(6)
张芝撮管,龙飞墨池。(7)
侯瑾索靖,文名旷达。(8)
鸠摩法护,释门比肩。(9)
疏物奇珍,经万里抵达中原;
异学神技,流四方归于一域。
沥汉唐风雨,终成大雅;
凝众芳智慧,名动古今。(10)
丝路明珠,俊彩霞飞;
瓜州故迹,神工星列。
摩崖精致而飞天欲舞;(11)
鸣沙流响而月牙清冽。(12)
阳关叠韵,余音袅袅;(13)
玉门春风,环佩幽幽。(14)
亭障犹在,何日都护重来?(15)
烽燧尚存,几时壮士曾归?
物换时移,盛衰相继。
庚子祸起,炎黄蒙羞。(16)
泱泱中华,忍看寇盗相侵;
浩浩神州,徒视瑰宝散佚。
夫穷则思变,国弱而求强。
百年沧桑,风雷激荡。
忆往昔之困厄,观今日之敦煌。
万里黄沙,染透新绿;
千年古城,焕发荣光。
沃野出于戈壁,绝非异说;
高楼起于荒凉,亦非神话。
商肆如簇,驼铃未绝。
车马如云,阡陌交通。
文化遗迹,浑然史诗长卷;
地质景观,诚乃造物奇书。
天地钟情于斯,是以山灵水秀;
日月眷顾于兹,得以物美人丰。
宇内学者,莫不心驰神往;
海外知己,何止魂牵梦绕?
遇乱世而扼腕,逢盛世而欢欣。
游历虽为怡心,述志实为骋怀。
今日暂作敦煌赋,来日共举夜光杯。(17)
注释:
1、塞山:此指北塞山。
2、浩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骠骑:指骠骑将军霍去病。西汉元狩二年(前1),霍去病统率万骑经陇西出塞,进军河西,获全胜。
4、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固县)人,于建元二年(前138年)、元鼎二年(前1)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中:此处指中原。
5、列四郡,据两关: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在河西设置酒泉郡和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又将此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二郡,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6、班超:(公元32-1),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7、张芝:名将张奂长子,敦煌渊泉人,精于书法,被尊为“草圣”。据《沙州都督府经》记载,今敦煌党河大桥西南不远处,有张芝墨池遗址。
8、侯瑾:(约公元190年前后在世),字子瑜,敦煌人,文学家。
索靖:(公元239—3),晋代书家,中国书法史上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字幼安,是西晋时期敦煌龙勒(今属甘肃省)人,俱以文学闻名。
9、鸠摩:十六国时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白马佛塔的传说及与之有关。
法护: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氏族人。幼而出家,游学西域,会西域36国语言文字,后携大量梵文经书东归,先后翻译佛经150余部,300余卷。世人尊称其为“敦煌菩萨”。
10、芳:此处特指杰出的能工巧匠。
11、摩崖:指敦煌石窟。
飞天:代指敦煌壁画。
12、鸣沙:指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称神沙山、沙角山。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沙山即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沙山晴鸣”为敦煌一景。
13、阳关叠韵:阳关三叠,此亦统指阳关调。
14、环佩幽幽:此处借昭君出塞的`典故指细君、解忧和番之事。
15、都护重来:化用诗句“都护不来亭障废”。
16、庚子祸起: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藏经洞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17、夜光杯:敦煌特产,据《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夜光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更因唐朝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而名扬千古。
篇9:《行路难其一》诗词原文及注释
《行路难其一》诗词原文及注释
行路难·其一
朝代:唐代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释
⑴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太行:太行山。
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⑸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