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geou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范成大诗词鉴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范成大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

范成大诗词鉴赏

篇1:范成大诗词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通唯)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

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代: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译文

细细算来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的聚会重现,我辈今朝宴饮赏月在南楼。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②新梦:未曾料到之意。

③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又名黄鹄山,今称蛇山,在湖北武昌西。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因此为名。

④“老子”三句:诗人自谓。东晋庾亮镇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吟诗宴饮,谈笑甚欢。作者用以描绘自己此次登南楼游乐的情景。个中:此中。

⑤星汉:银河。这里指天上的星星。

⑥玉镜:指月亮。

⑦秦、楚:分指古时秦国和楚国的所在地,秦北楚南,借指北地与南地。

⑧熨江:此处形容江面平静。熨:烫平。江:指长江。

⑨关河:山河。关:指关塞。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指分裂。

⑩南北依旧照清愁:南北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

⑪妲娥:即嫦娥。冷眼:对事物持冷静或冷淡的态度。

⑫霜鬓:鬓发如霜,形容年老。

⑬空敝黑貂裘:用《战国策·秦策》的故事。苏秦游说秦王,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资用乏绝,所穿黑貂皮衣服也已破旧不堪,只好离秦返家。这里比喻作者理想未能实现。]空:徒然。敝黑貂裘:形容奔走连年,潦倒郎当。敝:破烂。

⑭酾酒(shāi):斟酒。

⑮蟾(chán)兔: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白兔。此指月亮。

⑯沧洲:水边之地,隐者所居。此指故乡。

赏析

词云:“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景,就为此夕提供了一个对比的对象。此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中间嵌以一个“旧”字,似有这样意味:昔人已乘黄鹤去,此日他来仙地游,然则他也是仙矣,他之“新梦”、“忽到”,不也像乘黄鹤飘然而来吗?同时他写的《鄂州南楼》诗道:“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也有此意味。“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此地不仅是仙地,还留有历史遗迹。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在秋夜登上此处的南楼,与僚属吟咏谈笑,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显然这里以庚亮作比,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楼会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后人登临前人的旧地,除历史沧桑感外还会由仰慕而生出自豪感,古人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何况作者此时地位亦复与庾亮不相上下。所以他也说:“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因为“天无纤云”,月明星稀,更显出那轮明月(玉镜)的明亮,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悬浮于空际一样。这两句是对月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月色甚奇”,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怡情。“玉镜独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贯注到这轮明月上了,“独”,既表示了月在天际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了。大凡如此月夜,人们凭高望月,每每会生出超凡脱俗之感,何况在这仙迹胜地呢。写到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啊!

下阕仍写月色。“敛秦烟,收楚雾,熨江。”视野更开阔了。“秦”,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烟一空,皓月当空,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练,这景象又是多么柔美。“熨”字下得神奇,又十分生动,使人想起那种平滑之状,与苏轼“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当他神思飙举、游思漫疏之际,忽然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眼下情况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当夜南北许多像作者这样满怀忧国之情的人的下样望月的人的。这两句是情绪的陡转,但也是有来路的。前面的“秦烟”、“楚雾”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两方,就有可能产生河山之异的感触;起拍的“细数十年事”也有这样的内蕴,“十处过中秋”就有一处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阳过的,自在此时联想之中。注意句中的“依旧”,可指靖康之后,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姮娥“,即嫦娥。”空敝黑貂裘“,用苏秦事。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终无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貂裘敝,形容奔走不止,穷困僚倒。

作者此时五十二岁,想起十多年间迁徙不定,“不胜漂泊之叹”(《吴船录》)。“归来”,指此次东归。这里借嫦娥嘲笑,抒发了自己华发已生、而功业无就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倦于风尘游官的心境。这与苏轼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同,而与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建康中秋》)异。辛词是主动问姮娥,向白发挑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进取精神。辛词作于淳熙元年,当为成大所知,只是因经历、心境不同,面对同样的中秋明月而产生了不同的情思。“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蟾兔”指月亮。“沧洲”,退隐之地,此指故乡。《吴船录》谓:“余以病丐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此次东归他是打算退休的。

写这首词的四年前他在桂林写的《中秋赋》有这样的话:“月亦随予而四方兮,不择地而婵娟。……知明年之何处兮,莞一笑而无眠。”那时心情是激动兴奋的,现在乘舟东下,鲈乡在望,心情自是不同。举酒邀月,结伴沧洲,写出了他的向往,写出了他的思想上的清静,前面时事、身世引起的忧虑不安消泯了,他又可以尽心尽情地赏月了。

这首词的下阕也表现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怒,对岁月虚度的惋惜,统观全词,看来主要还是抒写自己赏月时的淋漓兴致和暂释官务的快慰。所以起笔便以“十处过中秋”起笔,又从神话、历史故事中生出丰富的想象,神气超怡,心胸高旷,以致后幅万里归来的痕乏也未影响它的情致。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的,风格飘逸潇洒,语言流畅自如,可以看出它受到苏轼那首中秋同调词的影响。

篇2:忆秦娥范成大诗词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泼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

①缺: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②厢:厢房。

③烟:夜雾。

④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⑤罗帏:罗帐。指闺房。

⑥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译文】:

楼阁在树阴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轮明月照东厢,栏杆阴影斜卧在地面上。隔着徕炉的烟气朦胧,计时的铜龙鸣咽着催促滴落的水声,纱罗的帏帐暗淡,灯花已烧得焦凝。灯光焦凝,我进入短暂美妙的春梦,梦见了江南辽阔的晴空。

【赏析】:

范成大集中有五首此调词,抒写闺怨,似为组词,此篇为第四首,最精彩。全词无一语直接抒情,完全用画面表现情致,如影视中的空镜头,极含蓄空灵,却又写出时间的流程,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上片从对园林景色的描绘中,透露出思 妇的`无限惆怅。下片言情,写少妇的愁思,实写灯芯结花,虚写美梦团圆。虽是写传统的闺怨,却丝毫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也没有愁红惨绿的感情夸张,所有的语言都贴切自然,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灯花结既象征人之愁苦郁结不开,又点出夜已深矣,而人尚未睡,为什么?结两句化用岑参诗句之意,委婉地交待出原因。原来她是因相思而如此,故在梦中去江南寻找意中人。而梦境中究竟能否见到尚未可知,所见到的只是“江南天阔”而已。梦已虚幼,虚幻中之境界还是渺茫的,双重虚幻更加重了凄婉情味,是双倍的写法。"

篇3:范成大的诗词

范成大的诗词40首

1、《夏日田园杂兴》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2、《夏日田园杂兴》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3、《即事》

醉袖笼鞭转柳塘,青门芳树掩残香。

谁惊翡翠双飞去?祗有莲花对断肠。

4、《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5、《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6、《酹江月/念奴娇》

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

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

燕蝠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

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

谁似当日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

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7、《木兰花慢·古人吾不见》

古人吾不见,君莫是、郑当时。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动京师。

诸公任他衮衮,与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门先喜,得钱沽酒何疑。

昔年连辔柳边归。陈迹恍难追。

况种桃道士,看花君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问讯,道刘郎、老去久无诗。

把作一场春梦,觉来莫要寻思。

8、《南柯子/南歌子》

槁项诗余瘦,愁肠酒后柔。

晚凉团扇欲知秋。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9、《南柯子/南歌子》

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

晚香浮动五云飞。月姊妒人、颦尽一弯眉。

短夜难留处,斜河欲淡时。

半愁半喜是佳期。一度相逢、添得两相思。

10、《秦楼月/忆秦娥》

窗纱薄。日穿红幔催梳掠。

催梳掠。新晴天气,画檐闻鹊。

海棠逗晓都开却。小云先在阑干角。

阑干角。杨花满地,夜来风恶。

11、《秦楼月/忆秦娥》

珠帘狭。卷帘春院花围合。

花围合。昼长人静,双双胡蝶。

花前苦殢金蕉叶。瞢腾午睡扶头怯。

扶头怯。闲愁无限,远山斜叠。

12、《秦楼月/忆秦娥》

香罗薄。带围宽尽无人觉。

无人觉。东风日暮,一帘花落。

西园空锁秋千索。帘垂帘卷闲池阁。

闲池阁。黄昏香火,画楼吹角。

13、《秦楼月/忆秦娥》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14、《惜分飞·易散浮云难再聚》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

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

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

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15、《三登乐·一碧鳞鳞》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舻声自语。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

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16、《三登乐·路转横塘》

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17、《三登乐·今夕何朝》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

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敧枕上,月星浮水。

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

六年前、转头未几。

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

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18、《三登乐·方帽卫寒》

方帽卫寒,重检校、旧时农圃。

荒三径、不知何许。

但姑苏台下,有苍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来访古。

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记沧洲、白鸥伴侣。

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

寂寞暮潮,唤回棹去。

19、《惜分飞·画戟锦车皆雅故》

画戟锦车皆雅故。箫鼓留连客住。

南浦春波暮。难忘罗袜生尘处。

明日船旗应不驻。且唱断肠新句。

卷尽珠帘雨。雪花一夜随人去。

20、《秦楼月/忆秦娥》

湘江碧。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东风回雁,杏花寒食。

温温月到蓝桥侧。醒心弦里春无极。

春无极。明朝残梦,马嘶南陌。

21、《秋日》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22、《秋日》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

无事闭门非左计,饶渠屐齿上青苔。

23、《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24、《秋日田园杂兴》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25、《秋日田园杂兴》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26、《秋日田园杂兴》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27、《秋日田园杂兴》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28、《秋日田园杂兴》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29、《秋日田园杂兴》

放船闲看雪山表,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30、《秋日田园杂兴》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31、《秋日田园杂兴》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32、《秋日田园杂兴》

煮酒春前腊後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33、《秋日田园杂兴》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34、《秋日田园杂兴》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35、《秋日田园杂兴》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36、《夏日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7、《夏日田园杂兴》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38、《夏日田园杂兴》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39、《夏日田园杂兴》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

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40、《拟古》

弯环楼前月,掩抑楼上人。

人月不得语,相看两凝颦。

西窗回纹机,织遍锦字春。

聊可自持翫,何由将寄君。

范成大诗词鉴赏(集锦11篇)

篇4:范成大的诗词

范成大的诗词

1.《浣溪沙》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2.《鹧鸪天·楼观青红倚快晴》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豪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3.《菩萨蛮·彤楼鼓密催金轮》

彤楼鼓密催金轮。沈沈青琐重重幕。宣唤晚朝天。五云笼暝烟。

风急东华路。暖扇遮微雨。香雾扑人衣。上林乌满枝。

4.《满江红·罨画溪山》

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横卧金鳞舞。看五湖、今夜只边舟,追千古。怀往事,渔樵侣。曾共醉,松江渚。算今年依旧,一杯沧浦。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怅望家何许。但中秋、时节好溪山,皆吾土。

5.《西江月·北客开眉乐岁》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遮风藏雨晚云天。应怕杏梢红浅。

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後留寒。水晶帘箔万花钿。听彻南楼晓箭。

6.《念奴娇·湖山如画》

湖山如画,系孤篷柳岸,莫惊鱼鸟。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一梦三年,松风依旧,萝月何曾老。邻家相问,这回真个归到。绿鬓新点吴霜,尊前强健,不怕衰翁号。赖有风流车马客,来觅香云花岛。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有银瓶倒。奔名逐利,乱帆谁在天表。

篇5:范成大诗词摘抄

范成大诗词摘抄

1、《满江红·千古东流》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

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

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

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

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

荻笋蒌芽新入馔,鹍弦凤吹能翻曲。

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2、《满江红·山绕西湖》

山绕西湖,曾同泛、一篙春绿。

重会面、未温往事,先翻新曲。

劲柏乔松霜雪後,知心惟有孤生竹。

对荒园、犹解两高歌,空惊俗。

人更健,情逾熟。樱共柳,冰和玉。

恐相逢如梦,夜阑添烛,别後书来空怅望,尊前酒到休拘束。

笑簟瓢、未足已能狂,那堪足。

3、《西江月·樱笋园林绿暗》

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

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

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

还将瓜枣送金荷,遍照金章满座。

4、《临江仙·功行三千宜五福》

功行三千宜五福,长生何假金丹。

从教沧海又成田。琼枝春不老,壁月夜长妍。

上界从来官府满,何妨游戏人间。

年年强健到樽前。莫辞杯潋滟,君是酒中仙。

5、《满江红·天气新晴》

天气新晴,寻昨梦,池塘春早。

雨过湔裙,水上柳丝风袅。

却忆去年今日,桃花人面依前好。

怪今年、酒量却添多,银杯小。

谁劝我,玉山倒。催细抹,翻新调。

渐金狎压锦,喷首云绕。

笼柏飞来双翠袖,弓弯内样人间少。

为留连、春色伴山翁,都休老。

6、《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7、《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8、《忆秦娥·楼阴缺》

楼阴缺。兰干影卧东厢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9、《千秋岁·北城南埭》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10、《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1、《如梦令·罨画屏中客住》

罨画屏中客住。水色山光无数。

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

休去。休去。惊散一洲鸥鹭。

12、《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13、《好事近·云暮暗千山》

云幕暗千山,肠断玉楼金阙。

应是高唐小妇,妒姮娥清绝。

夜凉不放酒杯寒,醉眼渐生缬。

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14、《好事近·昨夜报春来》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

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

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

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15、《卜算子·凉夜竹堂虚》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16、《卜算子·云压小桥深》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

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

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17、《浪淘沙·黯淡养花天》

黯淡养花天。小雨能慳。烟轻云薄有无间。

官柳丝丝都绿遍,犹有春寒。

空翠湿征鞍。马首千山。多情若是肯俱还。

别有玉杯承露冷,留共君看。玉杯,官舍中牡丹绝品也。

18、《醉落魄/一斛珠》

春城胜绝。暮林风舞催花发。

垂云卷尽添空阔。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

红蕖影下勾丝抹。老来牵强随时节。

无人知道心情别。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19、《玉楼春》

佳人无对甘幽独。竹雨松风相澡浴。

山深翠袖自生寒,夜久玉肌元不粟。

却寻千树烟江曲。道骨仙风终绝俗。

绛裙缟袂各朝元,只有散仙名萼绿。

20、《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晚晴风歇。一夜春折威。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21、《玉楼春》

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

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真香解语人倾国。知是紫云谁敢觅。

满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22、《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23、《谒金门·塘水碧》

塘水碧。仍带面尘颜色。

泥泥縠纹无气力。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也有一双鸂鶒。

只欠柳丝千百尺。系船春弄笛。

24、《霜天晓角·少年豪纵》

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

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

旧游浑似梦。鬓点吴霜重。

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25、《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

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

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26、《水龙吟·仙翁家在丛霄》

仙翁家在丛霄,五云八景来尘表。

黄扉紫闼,化钧高妙,风霆挥扫。

漠北寒烟,峤南和气,笑谈都了。

自玉麟归去,金牛再款,却回首、人间少。

天与丹台旧籍,笑苍生、祝公难老。

春葩秋叶,暄寒易变,壶天长好。

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想如心高会,寒霜夜永,尽横参晓。

27、《洞仙歌·碧城风物》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长笑义娥不停轨。

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

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飘然下,赤城游戏。

且山泽留连作臞仙,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

28、《清平乐·降嵩储昂》

降嵩储昴,仙驭来尘表。

身佩安危人不老。化国风光长好。

功名南北天涯,欢声蛮峤胡沙。

草木何□□露,小春桃李都花。

29、《清平乐·何须轻举》

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

身似灵光长镇鲁。俯仰人间今古。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

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

30、《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

小憩柳塘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31、《夏日田园杂兴》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32、《夏日田园杂兴》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33、《夏日田园杂兴》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34、《夏日田园杂兴》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

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学飞。

35、《夏日田园杂兴》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36、《夏日田园杂兴》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37、《夏日田园杂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牋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

38、《夏日田园杂兴》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39、《夏日田园杂兴》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

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40、《夏日田园杂兴》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篇6:范成大诗词摘抄

1、夏日田园杂兴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2、《清明日狸渡道中》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3、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5、春日田园杂兴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6、晚步西园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7、《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8、《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11、偶书

出处由人不系天,痴儿富贵更求仙。

东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缘得两全。

12、浙江小矶春日

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兴暮雨来。

1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4、《车遥遥篇》

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15、《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16、《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7、夏日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18、秋日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19、《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0、望乡台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21、晚春田园杂兴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22、《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篇7:范成大的诗词名言

范成大的诗词名言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车遥遥,马幢幢。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范成大《车遥遥篇》

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5、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范成大《车遥遥篇》

7、君心似松柏,雁足传珠玑——范成大

8、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范成大《分弓亭按阅》

9、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

10、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范成大《醉落魄》

11、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天未交情,长是合堂同席。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消万千滴。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灯火凄清,签歌无颜色。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范成大《梦玉人引》

12、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范成大《南柯子》

13、榴花满山红似火。——范成大《竹枝歌》

14、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范成大《梦玉人引》

15、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范成大《初归石湖》

16、君自扶摇有霄汉,从渠蜩鷃舞篙莱。——范成大《次韵赵正之同年客中》

17、送尽践着更出游。风前踪迹似沙鸥。浅斟低唱小淹留。月见西楼清夜醉,雨添南浦绿波外。有人无计恋行舟。——范成大《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

18、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范成大《鹧鸪天》

19、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范成大《鹧鸪天·席上作》

篇8: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范例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这两句是说,自从宋玉写成了《高唐赋》后,人们便怀疑写了男女情爱的诗都是另有所指了。诗句实指自己所写含意深曲的作品,以致随便一句诗也会引起人们的猜疑和误会。清人纪昀说:“义山深于讽刺,必有以诗贾怨者,故有此辩。”辩得委婉含蓄,情韵独到。

出自李商隐《有感》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①高唐赋: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用作帝王艳遇或男女欢会的典故。

②楚天云雨:指情爱、性爱描写。

篇9:诗词鉴赏

最新诗词鉴赏大全

诗歌分类

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

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

常用鉴赏术语

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

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常考意境(主旨)

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

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

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

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

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

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

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

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

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

●直接抒情

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间接抒情

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借景抒情

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融情于景

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因情造景

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借古讽今、怀古伤情

●比喻

●夸张

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象征

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用典

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对比

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悲、以黑写白等;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

●正衬(烘托)

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

●化用

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借代

较普遍的技巧。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

●通感

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

●互文

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明月,古时的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 诗歌的意象鉴赏

▲ 雨

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温润与暖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但总的说,雨意象以表达愁思为主。

▲ 水

雨意象传达的主要是愁思,水意象传达的主要是被阻隔的无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距并不遥远,但因不可逾越的水的阻隔,只能留下地老天荒般的大遗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无论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会因水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及。

与阻隔的无奈相反,水意象有时又是传达离愁、思念之类情感的媒介。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心逐江水流”,茫茫江水正是无限离别之情的生动写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向东滚滚流去的春水正是不尽愁恨的传神写照。

▲ 青山

青山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无数的诗人对此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大致而言,青山意象有下面几种意义。

象征故乡,栖息身心。

“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关人北归》)“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暗示虚无,显示苍凉。

“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临江仙》)“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引为知己,安妥灵魂。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 落花

花很美丽,但这种美丽常常是短暂的,因此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飘零的落花总会引起无限的惆怅。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漫天飞花是诗人的无边愁苦。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以落花暗示繁华不再、盛世一去不返。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落花变成了坠楼人,传达的是哀

怨与愁恨。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有诗云:“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这是以落花写澄澈心境。

李白《少年行》有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式的'生活——不言伤感,只有纵情,落花也能增加游兴。

龚自珍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还护花。”这更一种积极进取、发愤有为精神的写照。

▲ 飞鸟

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表现在诗歌中,飞鸟意象成为了人们心灵自由飞翔的重要凭籍。

以鸟的自由飞翔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渴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这是生活在司马氏专权年代的嵇康的精神翱翔。

以鸟的翱翔太空表达诗人对超然玄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以飞鸟回巢写游子的思乡愁肠。如“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 钟声

钟声意象在古诗中的意义可分两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那时的钟声多是作为庆典音乐的体验,带给人们一种欢快、热烈的享受,如《诗经》开篇《关雎》中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一阶段要比第一阶段复杂。

王维的诗中的钟声,多回荡在远离尘嚣的山谷云雾、参天古木之中,传达的是一种隐遁山林、皈依佛门的空寂与恬淡。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还有许多诗人都使用过这种具有佛教色彩的钟声意象。像李白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听蜀僧 弹琴》)

在诗人笔下,钟声还是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有的诗人还借助钟声思考“我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如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革新失败,一贬十载。奉诏还京,百感交集。宿于长安附近的驿站,听到皇宫中隐隐传出钟声,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

钟声有时还传达着离愁。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 舟船

屈原、李白、杜甫,中国三位大诗人都孤寂地死在漂泊的小船上。这或许是巧合。但古典诗歌与舟船的关系却是一种必然。在古代,对于更多的诗人来说,水路比陆路更为方便,因此也更为重要。他们所有的远行,走的几乎都是水路。于是,旅途中借以安身的一叶扁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笔下,成了他们诗作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是写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两首诗所用意象极相似,主题也极相似。无论是“月照一孤舟”,还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将“月”与“舟”两个意象组合起来,再通过声色(猿声、秋声与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传达出了漂泊他乡的孤独沧凉之感。

二是写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 诗歌的意境鉴赏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遵从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之作,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因为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所以解读、辨析诗词中的意境是鉴赏古诗的重要手段。

▲ 离别意境

离别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大概是因为人喜聚不喜散,但又不得不散,于是对相聚的留恋、对分别的感伤甚至痛惜,便常常成了诗词歌咏的对象。所以,诗人写离别很少轻松用笔,像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高昂笔调并不多见,而是大都写得很沉重,且往往在伤情中引发出一种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之叹。

营造离别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绮筵、泪眼、长亭、寒蝉、秋雨、骤雨、兰舟、别路、暮雨、来帆、去鸟、散丝、杨柳、残月等等。

离别意境的感情基调是缠绵、伤感、悲凉。

▲ 离乱意境

离别多为私情,离乱则可能更能体现时代特征。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分割。每一次战乱,都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痛苦。但“国家不幸诗人幸”,有良知的诗人都会以一颗爱悯、忧伤的诗心,去表现人民的的苦难、家国的伤痛以及诗人个体生存的艰辛。这些诗作的意境因多为诗人的亲历之境的再现,所以往往表现出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特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赋到沧桑句便工”。

离乱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阳、大江、悲风、鼓角、天涯、星河、飞雁、黄花、梧桐雨等。

离乱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深沉、孤独寥落、清冷忧戚、伤感惆怅。

▲ 隐逸意境

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们的一个重要情节。特别是那些道德文章都很棒的人,他们本可以出仕为官,但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归隐。不过这种生活,也创造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隐逸意境。他们将自己高超的文化修养投射到山水田园之中,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更使山水田园也有了一种性灵。正是人因山水田园而“隐逸”,山水田园因人而“性灵”。

篇10:诗词鉴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9.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篇11:诗词鉴赏

诗词五首鉴赏

浣溪沙

云纤雾淡雨增寒,柔丝轻盈细缠绵,清清岸上挂柳烟。

夜深梦浅酒催眠,郁郁相思锁眉间,烛光清影照无边。

浣溪沙

金风卷帘惹梦休,雨声入耳添闲愁,菊花含露落何处?

雾似云来云似雾,霜似月色月色无,望叹天涯已穷秋。

早进郧西城

月游西山外,满目雾徘徊。

脚下寒露浸,发梢银霜白。

遥遥星影疏,渺渺城廓来。

天河水茫茫,鹊桥似云台。

六郎关

奇峰翠岭,雄关独伫,

骡马漫道声犹,古韵引客游。

金钱河流,浪花载舟,

千帆过尽几度秋?环抱秦楚。

当今高山出平湖,一顷碧波闲悠,

秋风起,霜华露,

天阔云淡,万山红叶秀。

龙潭河之秋

遥望溪练似轻纱,高挂峰顶飘脚下。

清亮明净秋风里,枫叶星稀似朝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