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袜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
小区的后门广场周围种着槐树,树冠不大,树干精细,春天抽芽吸引不了别人的注意,夏天乘凉支撑不出多少阴凉,秋天落叶倒是能添不少麻烦,冬天干枯着实有些难看。
那些槐树在我来回进出小区每日匆匆而过,我从未仔细打量过。那天跟妈妈一起到小区后面理发店剪头发,跟往常一样,槐树入不了我的眼,我边走边讲述班里最近发生的趣事,讲到兴奋处还手舞足蹈地表演一番。在我兴致勃勃地表演时,突然脚被绊了一下,不是妈妈一把拉住,估计我就“五体投地”了,回过神来便寻找“绊脚石”,是树周围凸起的花边砖所致,于是我开始诅咒花边砖,心里愤慨铺砖师傅的不敬业……可是抬头一望,发现凸起的花边砖很多,围在树周围的花边砖几乎没有平整的,都无一例外地崛起。心里不免纳闷,我蹲下细探究竟,噢,终于明白了,这些凹凸不平的砖都是因槐树而起,是槐树强大的树根把本来平整的花边砖掘起来了。
看着这些不起眼、干枯的槐树,我不由得心生敬佩:棵棵倔强的槐树,深扎大地,强大自己,望望它们,我懂了似地往前走。
篇2: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

姥姥家院子里有一颗老槐树,院子是狭长的院子,老槐树的树冠也是狭长的。听姥姥说,以前它的树冠郁郁葱葱,像一把绿色的大圆伞。后来家家户户盖起了高楼房,把它粗壮的枝干砍掉了。
每当我看到它稀稀落落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每当我看到它半圈没有树皮的树干,我就怀疑他第二年的春天能不能发芽开花。结果,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惊喜地发现:看起来干枯的树枝上,钻出了嫩绿的树叶,结出了一串串珍珠般的槐花,整个院子都浸在槐花香里了。每当这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全院动员起来,有的拿起长长的竹竿,有的爬上的房顶,把一串串槐花摘下来,不成串的槐花在空中飘飘洒洒就像下了槐花雨。
夏天,老槐树枝繁叶茂,哪里像伤痕累累,它为我们遮挡烈日。
秋天,它满树金黄,一阵秋风吹来,不出院门就知道了什么叫秋风扫落叶。
冬天,看着光秃秃的树枝,我又担心起来,它明年还能发芽开花吗/
有时会想,他不应该长在城市里,应该长在茂密的大森林里面,应该长在辽阔的原野上。如果那样,我又怎么能看到老槐树的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象呢?又怎么能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快乐呢
篇3: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
我的家乡——孤岛,有一片秀丽多姿的槐花林,它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沁人心脾的感觉。
清晨,槐花林里飘洒着幽雅的清香。槐花在一棵棵树上悬挂着,好像一树白色的碧玉。槐花里有着晶莹剔透的露珠,你要是摇一下槐树,那露珠就像雨点般落下来,洒落在土地上,使土地变的更湿润,有的露珠沾上了花粉,我想那露珠一定像蜜一样甜吧?
中午,太阳悬挂在空中。雪白的槐花也显得小巧玲珑,整个槐花林就变得草绿花香,香气四溢。槐花在阳光下显得那样的美丽。如果你眯起眼睛,就会发现槐花是透明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
晚上,槐花林一定更加美丽。一束束月光像静静的河水,柔柔的照在美丽的槐花上。这时候,槐花好像活了,变成了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她穿着碧绿的裙子,雪白的衣裳,还戴着淡黄色的发夹。一阵微风吹过,她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舞动,淡黄色的发夹也把花粉飘洒到每一个角落,真美呀!
这就是我们孤岛的槐花林,她的美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她优雅舞动的身姿,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她成为了我们孤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4:三年级大槐树日记400字
我的奶奶家的门前有一棵槐树,那棵槐树非常的高大,像一位高大的哨兵守卫着奶奶家的小院,它的周围长着一些鲜花,它们非常的美丽,像是给大槐树跳舞似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大树的树枝上就会抽出绿黄色的嫩叶,偶尔有几只小鸟站在那里休息。这时,野花也会从土里钻出来了,变成绿色的小芽,它们仿佛在争着给这个春天带来一抹绿色,春意盎然就是如此景色吧!夏天,树上开满了白色鲜花,像一串串的风铃似的挂在树上,散发出阵阵的花香,迎风便会飘散的很远,使人闻到了这股花香便沉醉在里面了,周围的相邻这时都喜欢站坐在树下,乘风纳凉,谈天说地。
秋天,树上只剩下了几片枯叶了,抬头往天上看,有时也会看见一两群的大雁从天空中飞过。
冬天,是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雪妈妈好像有意要给大地披上银装似的,同时,也给奶奶家的槐树穿上了棉衣。我觉得冬天的的槐树最美,它不惧严寒,毅然的挺立在风雪中,这时枝头挂满白雪的槐树,常常的招来一群的孩子在树下拍影留念。每当爷爷说要砍倒这颗大槐树的时候,我都会说:“不要砍。
”因为这颗大槐树一年四季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篇5:大槐树作文400字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民谣背后,牵引着的是无数槐乡后裔的心,指引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人们因何而往,请看下文――
“根雕大门”是大槐树的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云,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穿过根雕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闪闪的“根”字的最后一笔,倒着看像一只脚,道尽了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家园的款款深情。
绕过“根字影壁”便能看见三座石桥,从左到右依次是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架于“同源渠”之上,细细水流提醒着过往游客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桥上,眼前一座宏伟的全木结构的建筑便是“献殿”。慢步下桥,来到殿内,整整齐齐的陈列着祭祀时的贡品,种类繁多,庄严古朴。
出了“献殿”,顺着台阶往下走,站在殿前,宽阔的“祭祖广场”顿时令人视野开阔,行走其间,两侧花团锦簇,旌旗飘扬。沿着广场的中轴线径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阶而上便来到了“祭殿”,殿内的祭祖堂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来到这里焚香祭拜先祖的游人络绎不绝。
还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图、设有移民签发处的广济寺、洪洞名字由来的洪崖古洞、独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处景观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深深的乡土情谊。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远方的亲人,欢迎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