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gung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探析论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探析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探析论文
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探析论文
摘 要:在进行园林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地块的处理工作,首先是要对地块当中尚存的一些垃圾或者是其他的杂物进行彻底性的清除,此外还要按照园林建设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树木栽种的方位,在这之后,可以根据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
1树木栽培措施
1.1选地与整地
在进行园林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地块的处理工作,首先是要对地块当中尚存的一些垃圾或者是其他的杂物进行彻底性的清除,此外还要按照园林建设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树木栽种的方位,在这之后,可以根据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对其挖坑的尺寸予以有效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树坑的质量对树木的生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全面的控制,坑体上下的尺寸和高度一定要保持同等水平,如果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放一些松软型比较强的土壤放在树坑的周围,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保证土壤的质量和水平。
1.2苗木的选择
在进行苗木栽种之前,必须要对植物自身的习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在很多树木生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特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对其予以详细的了解,同时每一种植物都有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性,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栽种方式,只有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更好的保证树木自身的生长水平。
1.3起苗与运输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带土球的苗木,土球的直径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之内,一般其直径必须要在植物直径的7到10倍左右,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根系不会受到一些因素不利的影响,无病虫害的侵蚀,也没有人为的破坏,在对植物进行包装处理的时候,还需要对草绳进行捆扎处理,捆扎过程,必须要将其距离控制在3厘米之内,捆扎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紧密程度。
1.4栽植
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工程当前的进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根据工人的人数对每天进苗的具体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保证当天的苗木当天就栽种完成,如果当天还有一些没能栽完的植物,要采用假植的方式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栽植之前还要对植物进行一定的保养处理。如果整个栽种过程是在不适合植树的季节进行的,当天必须要把这些树木全部栽种完,在栽种树木之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当中的具体要求和不同地段的具体条件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施肥。对一些比较珍贵的树种,在施工之前要对树木的根部位置进行及时的消毒,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一些防止根部发生腐烂的药物,同时在栽种之前,还要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将平行枝或者是交叉枝剪去,在对其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自身具有比较好的美感,对分支点的高度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是带土球树苗的栽种。先要确定所挖土坑的深度和土球的高度是否是一致的,如果不相符要对土坑进行一定的处理,然后再根据地下水水位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填土到达一半的时候,应该用牧草生或者为是其他的杂物进行清理,之后才能将植物放入到土坑当中,然后再将土坑填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土球的保护。第一次浇水的时候,必须要浇透彻。如果是裸根苗需要首先将润湿的表土直接填入到土坑中,达到一半的深度之后,轻轻的对苗木进行提拉,使得其根系可以自然的向下舒展,保证其根部不会发生卷曲或者是卧根的情况,然后将其踩实,之后再添加适当数量的土,使其与地平面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栽种的质量。
2管理方法
2.1肥水管理
通常在春季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给植物施加氮肥,而在秋季的时候会给植物施加一些钾肥和磷肥,在施肥时间的选择上,一般会在预后施肥,施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保证土壤的湿润程度,如果土壤过于干燥,施肥的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施肥之后,要对其进行喷水处理,页面施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时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和治虫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施肥的方法方面,开挖环状的施肥沟,沟的深度为20到50厘米,而沟的宽度应该保持在30到40厘米,在施肥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放射状的施肥方式,也可以选择穴式的施工方式,这种施肥方式比较便利,同时在成本投入上也更低。
2.2冬季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施工的应用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园林自身的生态功能,同时它也能充分的体现出一个城市具体的文化内涵,养护的主要内容是除虫和施肥。园林除虫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将重点放在预防上,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综合治理,针对植物的病虫害,一定要及时发现,快速处理。治理时间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3月份或者是10月份进行,在其他时间之内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防虫剂可以选择一些毒性相对较低的类型,此外还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完成化学药剂的喷洒工作,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施肥,施肥应该在晴天进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灌溉处理,或者是在雨天对其进行处理。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对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对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
树木的栽培技术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随着当前社会技术的不断完善,各种化学物质的利用时的树木在栽培的过程中其栽培方式和栽培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是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手段,更是保证社会规划的良好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如何进一步做好树木栽培工作是当前园林工程的关键,更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园林施工手段的主要措施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篇2:园林工程管理论文
【摘 要】园林古建筑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的载体之一,具有很强的美学鉴赏价值。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给园林古建注入了很多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与当时的民风民俗、文化背景、地理条件,自然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这也就决定了全世界拥有不同形式的、不同文化底蕴的园林古建筑,文章从中外的园林古建筑的鉴赏对比开展分析,讨论了我国园林古建筑的主要的设计风格,同时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园林古建筑的艺术鉴赏。
【关键词】园林;古建筑;风格;审美
一、引言
我国有着50的历史,具有很多美学效果的园林古建筑,他们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名片,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专门就是为了见识一下中国的园林古建筑,例如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园林古建筑中很多的美学需要经过相应的对比,拉开距离,移情等方式才能有效鉴赏出来,下面就从园林古建筑的中外对比情况谈起。
二、中外对比
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发生了不断的演变。经过长期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建筑出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下面就分别对比一下,中外园林古建筑之间的建筑风格的各自特点。
在中国古代,木材的来源很多,很多的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由于长时期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很多中国古代工匠对木结构的建筑研究很深,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古建筑都属于一些单体的建筑,借鉴的阴阳八卦的理论,崇尚中轴对称的建筑理念,方圆整洁以多个单体建筑组合成一些建筑群,其中的建筑装修也是各具特色,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的故宫,还是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这些古代园林建筑有时一些皇帝的寝宫或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别墅”,成为单独的一派,属于东方风格的建筑。古埃及处在半沙漠地带,没有很多树木建筑,因此其的建筑以石制建筑为主,最为典型的就是狮身人面像,还有金字塔等建筑。主要用于法老的墓葬和神殿等,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主要也是石质材料为主,有艾奥里亚,最为典型的就是雅典卫城,古罗马的古建筑主要以砂石和泥土等混合物为主,建筑的结构主要以拱形结构为主,万神庙是古罗马最为典型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三、设计风格
园林古建筑又是现代城市的林园,很多城市的现代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或是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为主要构建元素,体现出了很多现代的建筑风格,一个保留了很多古代的园林古建筑的城市将古典建筑的小桥流水的节奏和现代城市车水马龙的现代节奏有益的结合,形成了和谐的整体。我国最为典型就是就是江苏苏州,这个城市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在老城区中所有的建筑不得超过6层楼高,而且在建筑的顶部要加装相应的古典建筑的装饰,与拙政园、狮子林等典型的古代园林充分融合,加之城市还有蜿蜒的护城河缓缓流过,形成一个典型的园林古建筑城市风格,成为中国最为宜居宜游的城市之一,这也就体现出园林古建筑对一个城市的影响。苏州的园林就是一种在现代城市中闹中取静的最为经典的例子,一墙之隔就是两个世界,墙外就是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墙内就是鱼戏莲花的幽静安详。
在中国,古代的园林古建筑主要有皇帝的寝宫、寺庙道观的院子还有就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府邸,这些就是现在保留比较完好的几个苏州园林都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府邸。还有一种园林古建筑叫做文人园林,这种古建筑主要起源于古代的魏晋时期。文人园林的发展主要是一种隐士文化的'氛围。各界文人开始对建筑涉足,很多时候,建筑的风格因为文人的介入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人开展进行园林设计,对后来的文人园林的风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例如南北朝时期的谢赫就提出了6法,这是我国园林古建筑的设计的最为著名的提法和离你那,涉及到了古建筑的设计布局、整体效果,表现手法等。陶渊明也是一个古代建筑的设计师,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表述就有一种园林古建筑设计的理念。“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园林古建筑的建筑根据,还有“悠然见南山”是设计对景物的巧妙应用。古代的文人对园林古建筑的设计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文字的诗词歌赋、还有就山水园林的水墨丹青,有时他们则直接涉足古建筑的设计之中,成为名副其中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园林古建筑主要一种以自然景色为主旋律,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最主要的设计风格。
古代建筑的风格主要还是与当时的民风有关。一个民族具有自己的特色,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要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山西在中国古代是很具有影响力的,古代有晋商,古代的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另外还有山西的面食文化,这些文化对当时的古建筑园林的建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栽种相应的树木是一般古建筑或园林的典型设计,一般左右各一至两株,相应之间的株行距之间是等距的,栽种整齐,表现出一种整洁严肃的氛围。这在古代乃至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主次尊卑的关系,这种左右对称的树木设置格局将成为一种权利和尊严的象征。
四、审美与鉴赏
现代的审美心理被分成了4个层次:第一层就是感知,第二层就是想象,第三层就是情感,第四层就是理解。在园林古建筑的鉴赏之中,审美的这四个层次就是鉴赏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与主体的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鉴赏人的品味,设计者的审美观这些都是审美鉴赏的主要因素。
(一)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文化鉴赏的一种常见形式,比如,我们看到“猴子”就想到“聪明”,看到了“莲花”就是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主要就是长期以来,人们赋予各种生物特定的含义,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基础。在我国古代,借景抒情的文化鉴赏情况很多,园林古建筑的鉴赏也是充分体现出这种理念,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作为四大园林之一,其中的最为特色的就是假山之中藏有百只狮子,这也是这个古代园林名称的由来。这就是人们对该园林中假山群的一种想象,一种移情的表现。
(二)距离产生美。外国一个心理专家早就指出,产生美的一种手段就是拉大距离,“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不断的产生距离,其中的美观才能显现出来。园林古建筑的的美感不仅只有局部的,还有整体的美观,这种效果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欣赏到。例如,北京故宫的航拍图,可以欣赏到北京故宫不一样的雄伟壮丽,这就是一种别样的鉴赏角度。只有产生距离之后,这种美感才能出来。
(三)意境的美感。这种意境的美感主要就是园林古建筑对鉴赏者的感官刺激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反映和对园林的遐想,这种心理体验就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园林古建筑进行有机的融合,这种融合有时可能才能一定的共鸣,这种思维上的共鸣就是一种美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给人一种联想的空间是园林古建筑的一种美学表现手段。
结语
中国的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基于笔者的一些浅陋认识,分析了对于园林古建筑鉴赏的思考。其实,园林古建筑作为一种鉴赏的对象,很多的审美效果需要鉴赏者一一体验出来,不仅仅最为现实的景色鉴定,更多的就是心理上、情境上的升华。
篇3:园林工程管理论文
[摘要]通过沣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在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管理知识,通过管理提升,熟练掌握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技巧和工艺,在传统水利水电施工管理领域创新管理理念,才能实现投资收益和施工企业利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园林景观工程 项目施工管理
一、园林景观工程简介及特性
沣河综合治理景观工程,是沣河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本项目采取BT模式建设,项目包括景观工程一区I标段、II标段,其中I标段主要以园林绿化景观为主,已于5月1日正式开园,现已交付业主方使用;II标段主要以湿地主题公园为主,计划4月底开园。
沣河园林景观工程包括:园施工程(园区道路、微地形、地台花园、建筑小品、休闲廊架、公用设施等)、水施工程(景观水池、湿地水池、给排水管网、渠系、喷淋灌溉系统等)、电施工程(照明线路、灯具、弱电系统音响系统等)、绿施(大型树木移植、地被植物栽培、水生植物栽培等)工程内容,施工管理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是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是施工艺术和效果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二、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特性
1.工程量少,施工工艺复杂。园林工程为了给人营造一种“视觉新颖”、“内涵丰富”“小中见大”的感觉,设计中经常采用“复杂多变”的手法,各分部分项工程通常工程量较小,设计别致,成规模重复性施工循环非常少见。为了强调整体设计效果,各工序间交叉作业非常频繁。
2.变更量大,造价及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造成变更量大的原因主要有:①设计要依据景区内现场情况作必要的变更 ;②建设单位特别是有关领导对大型园林工程均寄予厚望,到现场视察指导较多,很多指导意见形成了建设单位的变更; ③为了达到综合造景效果,在施工方案及材料上变更较频繁,譬如:大型及较大型树木栽植的品种、造型以及疏密程度等等。④价格难以确定,施工项目单价在进入施工过程中或完工后,由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经过认质认价、综合分析后确定,预算难以事先预定,成本难以做到事先按计划控制。
3.资料复杂锁碎,结算难度大。由于变更频繁,造成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缺乏强而有力的支撑依据,使得工程量签证、变更资料签证等各项现场签证工作量大、周期长、复杂程度增加。因而带来工程量及造价变动大,中间计量及竣工结算难度较大。
三、园林景观工程的管理方案
依据园林景观工程的园路、水景、建筑小品、微地形、绿化栽植、给排水、景观照明、音乐广播系统、公共设施、标示标识、公益广告及环保体系等各项施工内容,要求通盘考虑由设计到施工的整体造景效果,以建造协调统一的园林景观项目,管理方案也应按照这一特殊要求设定:绿化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园林景观需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实施对象的特殊性。依据以上3个特性,针对水电专业施工队伍进入景观工程领域,施工管理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设计:1、管理理念的更新2、管理方式的创意3、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维护和服务一体化的后期责任机制。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园林景观工程进度管理办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疏通、优化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对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四、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准备
首先,要熟悉把握图纸,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其次,要进行现场的勘探,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各类的控制点及中心桩进行复核。再则,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控制网进行加密,对护桩或主控点进行加固,并且对主控点的位置进行检查和核对,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根据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安排,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并安排好进场和放置位置。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并按照设计的标准,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预算进行评估,并编制出主要材料报表,然后再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和订货;组织适当的人员进行项目的设计及开发,并对某些技术性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2、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
施工文件是一种指导性文件,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都有着指导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前,项目部的人员需要对施工文件进行熟悉和了解。管理层需要将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指导和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图纸、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技术性的交底文件展开施工。
3、对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PDCA管理循环,贯彻“科学管理 诚信守法 优质高效 安全健康 保护环境 持续改进”的方针,控制关键点是不断修订的计划落实与过程施工质量细节的把关检验。
4、进行施工质量检验
在施工人员每完成一项施工工序后,都要进行自检,质量检验部门在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相关检验标准进行抽检,当工序的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以责令其返工或进行返修,再次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对施工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对施工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对施工环境进行保护是施工过程中的一格关键性细节,这也是可以进一步体现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操作水平,对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也会造成影响。
6、对成品进行保护
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若对成品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会对其造成损伤,甚至难以恢复原样,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做好对成品的保护,是按期竣工、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对于绿化种植而言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苗木进行定植后,初期的养护只是一个开始,后期还有一个很长的养护过程,伴随于园林景观养护的始终,对苗木进行养护可以提高其成活率,降低园林施工的工程成本。
7、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进措施
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对工程项目的文件进行编制和处理,以供随时的查阅,提高信息的发布传达效率。掌握各交叉施工单位的信息,尤其是进度信息,以便及时合理调整计划,安排生产,优化管理
五、结束语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工艺要求高、交叉施工影响大,追求质量完美、讲求细节与整体效果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它是创造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落实社会责任的综合体,要做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随着国内技术水平、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外园林景观界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园林景观设计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

篇4:栽培技术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1大田养根
1.1整地施肥
选择未种过韭菜并且方便灌溉的地块,以偏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土壤的pH值低于7.5)。种植前翻耕土壤,翻耕过程中每667m2撒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磷酸二铵80kg、硫酸钾12kg,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合肥。翻耕后将土壤整平做畦,一般畦宽3~4m,畦长根据地势确定,保证畦内浇水均匀一致。
1.2播种
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选用雪韭、平韭4号等品种。每667m2用种4~5kg。播种前先用40℃温水浸种12h(小时),并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24h(小时),然后洗净种子上的黏液。用湿布将种子包裹好,置于2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2次,待60%的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播前按10cm的行距,开1.5~2.0cm深的浅沟,播种时将已催芽的种子与2~3倍沙子或过筛炉灰混合后均匀地撒在沟内。播后平沟覆土,轻踩一遍后浇水,水要浇透,保持土壤湿润。
1.3播种后管理
1.3.1水分管理
出苗前需2~3d(天)浇1次水,保持土表湿润。出苗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的状态,以“手捏成团,指缝不出水,松手不散”为标准。苗高16cm时浇1次水,每667m2用水30m3,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6kg。之后每月根据天气状况浇1~2次水。当最高气温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量,保持表层土壤(0~30cm)不干即可,防止浇水过多造成韭菜贪青。
1.3.2施肥管理
施肥应根据气候状况、植株生长状况、土壤是否需要浇水等实际情况进行,采取少量多施的原则。植株株高小于35cm时,每667m2施入10%~20%腐熟粪肥500kg;植株株高大于35cm时,每667m2施入30%腐熟粪肥800kg,同时加施尿素5~10kg或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5-15-15)5kg,天气干旱时应加大稀释倍数。立秋后每667m2沟施磷酸二铵30kg。
1.4防除杂草
在播种后出苗前,每667m2用30%二甲戊灵乳油150mL进行土壤封闭。韭菜生长过程中可用精喹禾灵、吡氟乙草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治单子叶杂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治双子叶杂草。
1.5收割韭薹
因生产黄韭地块周年不收割青韭,故在9月青韭会长出韭薹,当韭薹抽出的韭心长20cm左右时,要及时采收或粉碎韭心,否则花蕾开放会消耗韭薹的养分,造成韭薹减产。
1.6病虫害防治
大田养根阶段主要病虫害为灰霉病、疫病、韭蛆、斑潜蝇等。
1.6.1物理防治
①糖醋液诱杀韭蛆成虫。将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按照3∶3∶1∶10∶0.6的比例配成溶液,将配制好的`混合溶液倒入盆中,每667m2放置3~4盆诱杀韭蛆成虫,使用时要注意保持盆中的溶液量。②粘虫板诱杀韭蛆成虫。在大田和黄韭棚内均可使用,每20m2悬挂1块宽×长为20cm×30cm的黄色粘虫板诱杀韭蛆成虫。③设置防虫网。大田青韭和棚内栽培黄韭时均可使用40目的防虫网进行覆盖,防止韭蛆成虫、斑潜蝇为害植株。④韭菜根部撒施草木灰,每667m2用量300kg,对预防韭蛆有一定效果。
1.6.2化学防治
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禁止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必须使用农药以及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每种药剂在露地养根韭菜的整个生长期内只能使用1次。灰霉病:每667m2可选用生物农药木霉菌剂(孢子5亿个g-1)1kg喷雾,或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孢子100亿个g-1)150g喷粉预防灰霉病。灰霉病发生后,可使用24%井冈霉素水剂+4%嘧啶核苷水剂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剂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d(天)喷施1次,连喷2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疫病:可用60%甲霜灵琥胶肥酸铜(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使用时对青韭灌根或叶面喷雾,每隔10d(天)喷(灌)1次,以上农药交替使用2~3次。蓟马:可用10%吡虫啉悬浮剂4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韭蛆:若韭蛆为幼虫形态,可用7%阿维氟啶脲悬浮剂500倍液,或用1.1%苦参碱粉剂500倍液,或30%噻虫胺悬浮剂400倍液灌根1~2次。若韭蛆为成虫形态时,每年的7月上旬至9月下旬,可于9:00~11:00用30%灭蝇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也可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对植株的茎叶喷雾,每月防治1~2次。潜叶蝇: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可用30%灭蝇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2.5%溴氰酯菊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或其他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用药时间为麦收前后,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d(天)。
2温室黄韭生产技术
2.1温室结构
南宫传统栽培黄韭的温室结构为砖木结构,每个温室单元东西长18.12m,南北宽6.1m,占地110.5m2。其中每单元有2间种植室,每间种植室长7.20m,宽5.23m,2间种植室总面积75.3m2,1间管理室,面积为18.3m2(3m×6.1m)。半地下温室的种植面距离地平面80cm,后墙体为三七砖墙,高1.5m;南北山墙均为二四砖墙,平均长度6.1m,高2m(前高后低),前屋沿(面)高2.5m,前脸用遮阳网加棚膜封闭。这种温室保温效果良好又可遮挡阳光,适合深冬季节生产黄韭。
2.2起根选根
11月中旬,大田韭菜叶片干黄枯萎、营养回流根部后,贴合地面将其地上部干枯叶片去掉,挖取地下根部。起根后,选择枝叶健壮并且没有伤到根须的韭菜,鳞茎上部保留长1~2cm的茎叶,下部保留长4~5cm的根须,并将韭根捋顺。
2.3挤根
将选好的韭根定植于黄韭温室的苗床(规格3m×3m)上,每667m2露地韭根需要30m2苗床。韭根上用煤灰与细土(比例2∶1)混好的基质覆盖,厚度在1cm以下。
2.4温室消毒处理
种植前,温室内用硫磺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4g、锯末8g,每隔2m堆放锯末,摊平锯末后撒1层硫磺粉,倒入少量酒精,逐个点燃,人员迅速撤离,关闭棚室门窗,24h(小时)后再放风排烟。同时用48%噻虫胺悬浮剂20mL兑水30kg喷施苗床,以杀死韭蛆虫卵。这样可以保证在黄韭生长过程中不再使用农药。
2.5栽后管理
黄韭需要在弱光或散射光下培养,严禁暴晒。栽后第1次浇水要浇大水,将基质及韭根浇透,以后根据基质及韭根的湿度7~8d(天)喷1次水,注意控制好棚内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防止黄韭烂根。由于韭根内储存了韭菜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所以在温室黄韭生长过程中只需保证适量的水分供应即可,无需再施用其他肥料。
2.6收割方法
收割应选择晴天9:00~10:00气温高时进行,使用小镰刀从鳞茎以上1~2cm处将黄韭割断,边收割边整理,抖落黄韭根颈部的泥土,然后用塑料带或草绳将黄韭扎成0.5kg左右的把,收割下的黄韭放置在7℃左右的环境中贮存,避免黄韭受冻。注意也不要将黄韭放置在温度较高的有暖气的屋内。
2.7收割后的田间管理
一般每20d(天)左右收割1次黄韭,也可根据黄韭长势或需要随时收割,收割后1~2d(天)再浇水。黄韭收割以后在苗床上的割茬处撒1层草木灰,既可防止黄韭发生病害,又可补充植株养分。温室内的黄韭一般可以连续收割3~4茬,待韭根营养消耗殆尽后从温室内起出,经高温发酵杀菌后用以制作有机肥或者废弃。
篇5: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单位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园林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就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活力。文章就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篇6: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探讨论文
2.1新型药剂的运用。现阶段,市场中对于园林工程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药剂。例如:新型的增绿剂、抗蒸腾剂等,这些药剂的使用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园林植物生长的速度,并且也有对植物进行保护的功效。新型增绿剂能够对青草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保证青草的外观整洁发亮,而且在春天青草刚要发芽的时节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进行光合作用。新型的抗蒸腾剂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在植物的表面形成一种透光的保护膜,对增腾能够起到抑制的作用,促进植物正常的呼吸和通气,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销。2.2防护高边坡的新工艺和技术的运用。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对高边坡所处的地理环境、高度状态、坡度的倾斜等数据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考量,选择出最为适合的防护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土层表面以及地层表面滑移结构的抗剪力,对地层表面滑移结构力学的性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促使地层表面以及各个结构能够达到共同的作用效果,对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作用。2.3土木材料合成技术的运用。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土木材料合成技术新工艺在进行运用中主要是利用三维网材料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而三维网一般在植草和固土施工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能够对土壤进行柔软、疏松的作用,保证空间的宽松程度更利于细石、土壤等材料的填充处理,是一种全新的电网合成材料。2.4新浦地技术的运用。在园林工程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道路的铺地处理,在广场以及居民区进行铺砖时能够将真空吸水工艺与其它技术工艺进行有效的结合来运用,就能够将其中的最大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得铺地技术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市政部门要对铺地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选取,使得铺地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符合标准的规定。在铺地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混凝土路面的新型技术中真空吸水工艺来进行处理,这项工艺的脱水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降低水灰的比例,使得混凝土的结构更加的紧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裂痕或裂缝的发生,对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5理水工程技术的运用。因为园林工程中有许多花草树木需要进行灌溉处理,所以在阶段的用木量也比较大,在理水工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以及园林微灌溉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是将多种药剂进行比例的混合形成材料,再利用坡面的优势来进行喷射,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的效率,保证植物的发芽率,降低劳动成本。园林微灌溉技术也可以称作为局部灌溉技术,适用于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的生长中,能够对植物的根部土壤进行湿润处理,既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也能降低用水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要想更好的促进植物生长,保证成本的预算,就要对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一定的创新利用,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平.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与存在问题分析[J].山西林业,,(5):42-43.
篇7: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探讨论文
1.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对于城市化建设来讲,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提升自然环境生态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绿化种植能够为城市的居民带来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此过程中,就对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种植树木花草的栽培修剪,还是塑造形状,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通过对园林的规划以及设计和操作,为施工技术方面的难点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园林的工作人员要讲园林的施工技术熟记于心,还要懂得技巧的掌握,以“创造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思想来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艺术性,为欣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园林的整体面貌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1.2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绘制。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图纸是园林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交流的一种语言,能够将设计者的全新理念和构思以直观的方式阐明,减轻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绘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近些年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中都是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形式,在设计中运用计算机和图形设备等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在绘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简便的.完成园林工程需要的尺寸、样式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设计,不仅能够将设计者的意图展现完全,还能够根据图纸的定义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模型,能够将施工的空间设计进行弥补。1.3园林工程全新工艺管理的难点分析。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对新工艺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中对新工艺的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在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对新工艺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完善的建立出来,对于细节以及规范的标准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把控。其次,就是对着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园林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渐深化。1.4对土壤处理技术的难点分析。现阶段,许多地区的土壤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园林工程建设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利用可行的技术对土壤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技术方面的运用时,主要是将受到污染的土壤和其它们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分离处理,其施工的原理是在土壤的表层铺上纺织布、石头等保护的屏障,对土壤进行加厚处理,这样就能够保证植物的根部进行保护,预防受到感染的土壤对好的土壤造成侵害。1.5对雨水回收技术的难点的分析。在近些年的园林工程建设中,雨水回收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就是要完善雨水回收技术应用所需的配备。因为大气降水能够直接进行回收,也可以进行反复的利用,多余出来的灌溉水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的灌溉。所以,就要强化对灌溉水和大气降水的分类和回收。
篇8:园林工程质量管理路径分析论文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园林工程建设的首要质量管理前提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因园林绿化工程的涉及面比较广、内容较为多样复杂、艺术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与普通工程相比,质量更难以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园林质量提高的首要前提。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立、目标的设定、制度与规范的制定、工作质量的保证与监理制度的实施。园林工程企业接到任务后,应依照工程招标施工管理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在监理方与业主指导下,组建质量管理的机构,并由具有组织能力、经验丰富与管理能力的人员构成。质量管理机构组建后,还应设定相关的管理目标,实施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比工程招标中的技术指标只能高不能低,还要制定有关规章规范与制度,以确保质量目标实现,并按照有关规范与制度来督促与考核效果,园林职工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创造者,其事业心、责任感与业务能力等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对于园林工程来说,监理制度是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应遵循一定科学准则,采取科学方法与态度开展技术服务,让景观绿化的每个环节均无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园林景观控制目标与质量管理要有效实现,需要完善质量管理的责任制,让每个部门与每个人均明确自身所承担责任,并知晓问题发生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主要方法为目标责任制的签订。园林建设当中,应依照能力匹配与管理幅度原则,建立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岗位目标分工负责的机制,将每个业务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具体化与规范化,各自权利职责明确,并落实于具体责任人身上。工程质量还应以预防为主,将质量隐患灭于萌芽当中,对于园林材料使用不合格,操作程序不对与苗木质量不达标等隐患消除。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美观,预防是关键,应加强各影响因素控制,并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由产品质量向工作质量检查转变,以确保景观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3.园林绿化设计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质量管理包括提出要求、设计人选择与设计方案的筛选评价三个环节。在园林设计方面的质量管理仅能外部实施,内部环节无法干预,多数设计质量管理是运用集思广益进行设计成果评价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要考虑艺术性,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掌握相关合同文件,对于国家行业标准与甲方要求应深入了解,并作为景观设计的参考依据;其二,大部分工程单位领导人不是专业人员,图纸审查的时候,其决策可能具有随意性,设计人员不应惟命是从,对于领导人随心所欲决策应提出自身观点,防止由于客观规律的违反出现工程质量降低;其三,现场勘查深入了解现场实际条件,像水源、气候与交通状况等,防止工程施工时出现意外。
4.施工准备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是施工基础与必要条件。首先,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有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设计思路、施工难点与技术要点、掌握设计图纸与施工说明书等方面的质量规格,对于设计者来说,利用技术交底听取相关施工人员准确意见,并对设计不足处进行弥补,以增强设计质量。施工准备应做好技术交底方面的工作,签字之后,才能施工。其次,有关施工组织的设计,主要是指导工程准备,并组织全面经济与技术文件,此工程为纲领性内容,能宏观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度、内容、质量与深度等,对今后施工成功与否非常关键。最后,加强物资准备,在工程建设当中,物资材料是物质基础,其准备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在园林工程当中,材料主要为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与产品等硬质部分,以及苗木、土方与支架等绿化部分的工程材料。
5.园林施工方面的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其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规程确立、执行、检查与修订等环节。对于工程质量管理,规程的确立、执行与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程度越高,运用检查控制质量就越容易。施工质量或者生产质量,一般是可量化标准,不过检查过度会增加检查财、人与物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反而会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与施工的'质量管理方面,应该将规程执行作为主要管理方,检查监督辅助实施。规程修订一般是执行者没有违规,但产品质量与工程质量未达标状况下实施的,园林工程确保施工质量,应该注意下列方面:首先,对于材料质量要严格控制,园林景观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像管线、苗木与亮化设施等,材料质量与要求不相符,工程质量就难以达标,对于投入材料质量给予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基本前提,全面控制投入材料采购、订货与验收等,层层把关,便于工程质量提高;其次,根据园林苗木生长的规律,对苗木的栽植时间进行掌握,园林绿化质量好坏和成活率是有很大关系的,绿化苗木不同,其生长规律是不同的,恰当栽植时间是有差别的,对不同苗木栽植时间进行掌握,可保证苗木成活率,增强质量管理。
6.养护与竣工验收管理
与普通工程项目相比,园林工程的养护质量管理是比较特殊的,园林工程建设包含大量植物,在绿化后期,加强园林养护,可保证工程的质量及控制,也是园林景观形成关键环节,养护管理不恰当,会带来严重质量问题,像树木的支架固定不牢固,会出现树木栽植歪斜情况,不及时浇水,会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非常重要。竣工验收作为施工最后环节,也是整个工程最后关口,竣工验收之后,对工程质量给予综合考察,可确保工程项目与设计规范标准相符,在竣工验收时,还应有完善技术资料与工程保修书,经过档案资料整理,可对工程建设、施工与养护等过程予以总结,还能为单位提供可靠资料与变更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绿化所发挥的作用受到关注,大量园林工程建设兴起,优化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因我国绿化工程起步较晚,绿化工程建设方面还不是很完善,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篇9:管窥园林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管窥园林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一、园林工程经济管理过程当中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园林工程实施过程当中,企业对其工程的经济管理较为忽视,因而使得园林工程原材料消耗较多、工程质量较差、技术较为落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园林工程的实际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我国整个园林建设的发展有着较为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改正,就当前的园林而言,其经济管理过程当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在当前的园林建设当中,规模较大的工程大多为国家投资建设,因而在成本控制上缺少相应的负责人与监督者,即使有相应的负责人,其在进行控制成本这一工作的过程当中,通常不够负责认真,这不仅容易造成成本的浪费,而且容易给原料采购、具体施工、工程预算、工程结算等环节的相关工作人员留下空子,进而在成本控制这一环节上脱节、失控,这对整个园林建设的管理与控制是极为不利的,对整个园林建设的健康持久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引起园林经济管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这一不良现象。
(二)经济管理组织不够完善
园林建设这一工作通常较为复杂,涵盖了设计、施工等多个工作环节与多项工作内容,因而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但就当前的园林建设而言,其管理组织虽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组织模式过于单一,通常是直线式的自下而上的管理组织模式;如相关领导的管理幅度过宽,该部分领导日常工作时间较长,但其时间大多用在会议与应酬等工作上,对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园林建设的相关管理知识学习不够;如园林的整个管理机构在系统上存在着各种交叉,容易造成权利与责任的混淆。
(三)经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理念是行动的前提条件,只有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够为园林建设工作指引正确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为园林建设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促进其健康持久的发展。在当前的园林建设过程当中,其经济管理理念在整体上还较为落后,如在管理过程当中对个人感情考虑过多,不能够给予员工平等的发展机会与合理的报酬待遇;如在经济管理过程当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园林工程本身的意义与质量;如在管理过程当中缺少应有的文化价值理念,忽视了文化的实际影响力,等等。这些表现都是由于经济管理理念不够正确而造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经济管理理念上下足功夫,让整个园林建设管理工作在正确的理念引导之下高效顺利进行。
二、改善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几个对策
(一)加强成本控制
园林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降低工程的造价,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其实施成本。具体来讲,主要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人工费的相关控制,在对人工费进行支付时首先要算出每个员工应该得到的工资,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整个工程队伍所需要的工资,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工资费用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员工的应有权益。二是原材料相关费用的控制,在对绿化建设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管理与控制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尤其是动态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动态的控制,时刻以市场的最近价格为依据,同时要在采购过程当中尽可能地选择高质量且价格较为合理的苗木,从而真正实现对原材料费用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三是施工机械使用的相关费用,与其他诸多工程相比,园林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促使其机械利用率与实际的预算定额相比较较低,往往达不到预算定额的水平,因而其机械使用费的相关预算通常低于实际的费用,进而造成机械使用费的过渡与浪费。针对这一现象,要在工程合同当中对机械费进行尽可能精准的预算,并对现场施工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为机械费用的补充提供必要的依据。此外,要在奖罚分明的基础之上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考核,一则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二则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与高质量完成。
(二)加强经济管理组织的完善
这里的经济管理组织,主要是指远离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执行人员以及基层的'施工人员等三个部分,因此,要想真正促使经济管理组织的不断完善,必须从高层管理人员、中层执行人员以及基层的施工人员这三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高层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完善管理组织模式,以求园林相关工作的健康发展。其次,中层执行人员要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促进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并为高层领导人员的相关决策提出合理而有效的建议。最后,基层施工人员是整个园林工程的直接实践者,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建设与理想的经济效益,基层施工人员必须要认真施工,从一砖一瓦当中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原材料的浪费,确保园林的经济效益。
(三)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
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因此,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是其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树立理性管理的相关理念,园林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以工程质量为中心,以施工准则为参考,以员工能力为依据,对员工与工程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将园林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将为文化价值理念贯穿于园林工程的始终,让园林工程的施工目的扩展到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度。
三、总结
园林工程建设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其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针对当前园林建设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其加强经济管理,其中,成本控制不够严格、经济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经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等三方面是当前的园林工程经济管理过程当中较为突出的三个方面。本文据此从加强成本控制、加强经济管理组织的完善、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对策的积极实施,对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改善与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以促进其经济管理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发展。
篇10:园林工程创新模式探讨论文
园林工程创新模式探讨论文
1园林工程的特点
1.1工程建设的广泛性和附属性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建设已经不单单只是建造一些公园花园,还有对广场绿化、公路旁绿化的建设、小区社区等居住场所的建筑周边绿色设计。园林工程建设的广泛性和附属性开始逐步体现出来。
1.2工程营造的艺术性
园林工程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其艺术性也随之提高,在建筑小区的建造,植物的选取和栽种等方面讲求艺术性,达到给人以美的感受的效果。园林建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出最佳的理念,运用最大的创造性去发挥最大的潜能。在园林设计时,设计师会根据现场情况对绿化配植、植物朝向、植物方位、植物形态等做出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其美的姿态。
1.3实施对象多是活体的特殊性
园林工程就是对有生命的活体进行施工,通过各种有生命特征的花卉、绿草、灌木等的栽植和配置,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四季变化特征,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隔音等功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1.4施工的季节性和管护的长期性
园林工程很重要的就是其季节性非常明显,绿化的种植要求适时适地地种植。在园林施工时,施工过程容易收到受自然条件影响,所以园林施工最难控制它的施工质量。此外,园林建筑工程不仅仅包括绿化的种植,还包括日后的长期管理护养。只有长期的护养,才能保证绿色植物的存活和成长,才能达到园林景观的要求和效果。
1.5建设材料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
因为绿化工程的材料和其他工程的材料相比较,它的价格变动较大,植物的种植受气候影响较大,所以植物的量和价格都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在建设材料购买时,需要抓住时机,不然会对园林工程的造价带来巨大的影响。
2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组织计划性不强
园林绿化企业一直被称为“城市农民”,因为他们是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忽视了管理,也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很多组织计划表现出强烈的暂时性,没有具体的施工组织计划。
2.2施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工程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到设计与实施理念的设计与实施。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的人口组成,农民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农民已成为中国的建筑工人的必然选择。文化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给中国的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带来了很大的限制。重视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是以事实为基础,着眼于建设水平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园林建设涉及种植,这是从一般建设项目明显不同,对严谨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常用的施工技术,而且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3园林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不规范
就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来说,其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现阶段施工现场大多采用粗放的养护、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技术含量较低。比如说一些植物修剪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人修剪,再比如说除草工作长期无人进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此外,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园林工程遭破环的现象严重。现阶段,一些单位或者是居民的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经常会做出侵占城市公用绿地的行为。同时,园林工程中的花草、树木受到攀折的问题严重。此外,园林工程还存在着管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以及景观造景技术严重落后且缺乏新意等问题。另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方法滞后,赏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
3园林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
3.1施工前的管理方法
(1)组织现场勘察。对于所有的工程来说,对现场进行勘察是对工程最起码的重视。园林工程建设的场所是工人们休闲和愉悦身心的地方,如果施工规模过大,园林公司很难做到完美的设计和实施整个方案,这时,就需要将不同的.部分交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但是,这时就要注意工程的衔接问题,如果衔接不好就可能造成整个园林施工的效果。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植物的移栽,如果该移栽的植物没有处理,就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所以为了达到园林工程最好的施工效果,就要在工程开始之前对现场进行勘察。(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行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很好的降低园林工程的施工控制和管理的困难性,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使得园林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工作变得较为困难,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具体包括园林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法、施工特点等内容。(3)施工图纸设计交底。一个工程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设计图纸,在园林工程实施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将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图纸设计好,然后才能进行后面的工程,这样可以保障施工建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可以在符合建设标准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好、更新颖的园林。所以,在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园林设计进行严格的对待,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建设。
3.2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1)成品保护。需要利用纸板、泡沫箱、塑料布等对工程中所需要的植被材料进行保护,防止其他工程进行施工时对成品造成损害。如果成品的面积较大,就要对成品进行封锁,等所有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解封。如果不小心成品遭到污染等问题,就要对成品进行及时补救,把损害降到最低。(2)工艺与工序的质量管理。整个园林工程可以分为很多个施工部分,在对不同部分进行施工,想要保证每个部分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衔接的完美,就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程序,并请专业人员对材料等进行检查。(3)材料质量管理。园林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很多的材料,对材料质量的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土建、绿化等材料的投入,都需要进过严格的检测程序,如果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时,保证投入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和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是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保证。
3.3落实园林工程的养护工作
一般而言,园林工程的绿化、维修、养护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同时维护工作也具有长期性等特点。在进行城市中社区园林的绿化、保养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可持续性的原则,切实的做好每个环节中的工作,避免出现“重建轻养”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一支的专业技术过硬、施工能力强的队伍进行园林的养护。另一方面,可以签订相应的园林维护责任书,将维护工作中的责任具体到人,同时明确养护过程中的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奖惩体系的方式,实时的督促养护工作,确保园林工程养护工作的质量。
4小结
综上可知,想要做好园林工程,既要了解到工程建设的现状,又要深刻认识到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第一的位置。通过对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养护、施工进度等管理和控制,保证园林施工建设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永利.关于园林工程施工控制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3.
[2]张洪鹏,唐艳红.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J].农林科研,2016(10):1~2.
[3]安亮.探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要[J].山西建筑,2015(10):225~226.





![[Word]使用手写识别功能](https://www.youxiufanwen.cn/uploads/202509/14/bf4cf362a6837f0f.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