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ta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心对称图形同步练习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心对称图形同步练习题,欢迎阅读!

篇1:中心对称图形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则这个多边形是( )
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
2、如图圆形的花坛中,有菊花围成的等选三角形图案,则这个图案( )
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若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9B.8C.7D.6
4、不能进行组合密铺的正多边形是( )
A.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
B.正八边形与正方形
C.正三角形与正方形
D.正五边形与正七边形
5、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O=BO=CO=DO,则这个四边形( )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其内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2、任意三角形都能密铺,每个拼接点有个角,这些角的特征是它们的和是.
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那么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4、如图它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在密铺时其拼接点处的图形,这个多边形
是边形.
5、如图所示的四组图形中,由左边变成右边的图形,分别进行了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变换,其进行平移变换的是组,进行轴对称变换的是组进行中心对称变换的是组(只要求写出序号).
Z,X,X,K]
二、解答题
1、一块方角形钢板,如何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图中直接画出).
2、如图所示,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块长方形地面,则每块长方形瓷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你玩过“俄罗斯方块”游戏吗?这个游戏的.目标就是密铺,如图所示,它们可以密铺吗?如果能,请你画出图形来?
4、在凸n边形中,内角有如下规律:
(1)当n=3时,最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当n=4时,最多有4个直角或3个钝角,当n5时,最多有3个直角
(2)任何凸n边形的锐角不能多于3个
请你说明(1)(2)的规律为什幺能成立?
参考答案
一、1、A2、B 3、D 4、D 5、B
二、1、四
2、六,这六个角分别是这种三角形的内角,它们可以组成两个三角形的内角
3、六
4、正六
5、C,B,D
三1、
2、45cm,15cm
3、能密铺图略
4、(1)三角形如果有2个直角或钝角这两个角的和等于或大于18,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刚好是4个直角的和,而4个钝角和大于36,故最最多有3个钝角,当n,时若有4个外角也为直角,再加另一个外角,其外角和必定大于36,这与多边形外角和相矛盾(2)任何多边形的锐角若多于3个例如4个,那就有4个外角是钝角,其和与多边形外角和相矛盾.
篇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建议
知识归纳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也称中心对称,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如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判断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方法是: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篇3: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钱的交点就是它们的对称中心;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线段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线段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作已知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因为概念是推导三个性质的主要依据、性质是今后解决有关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作已知点关于某个点的对称点又是作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概念角度来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在学习轴对称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上出现误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和生活结合较多,新课导入可考虑以下方法:
(1)从相似概念引入:中心对称概念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似,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比较相似,可从轴对称类比引入,
(2)从汉字引入:有许多汉字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可从汉字引入,
(3)从生活实例引入:生活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风轮,纽结,雪花,等等,可从生活实例引入,
(4)从商标引入: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联想,联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可从这些商标引入,
(5)从车标引入: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许多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等等,可从车标引入,
(6)从几何图形引入:学习过的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可从几何图形引入,
(7)从艺术品引入:艺术品中有许多都是呈中心对称或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下图,可从艺术品引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能说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和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2.会根据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2的逆定理来判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会画与已知图形关于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此外,通过复习图形轴对称,并与中心对称比较,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图形,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
引导性材料
想一想:怎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
(帮助学生复习轴对称的有关知识,为中心对称教学作准备)
画一画:如图4.7-1(1),已知点P和直线L,画出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如图4.7-1(2),已知线段MN和直线a,画出线段MN关于直线a的对称线段M′N′。
(通过画图形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
上述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作必要的提示,并归纳总结成下表:
轴对称
定义三要点
1
2
3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
图形沿轴对折,即翻转180度
翻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
性质
1
2
3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
观察与思考:图4.7-2所示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吗?如果是,画出对称轴,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教师把图4.7-2的两个图形制成投影片或教具,学生仔细观察后,能发现这两个图形都不是轴对称。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能不能重合?怎样才能使这两个图形重合呢?让学生观察、探究、讨论,教师可以直观地演示中心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把其中一个图形统一特殊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教学设计
问题1:你能举出1~2个实例或实物,说明它们也具有上面所说的特性吗?
说明:学生自己举例有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中心对称的意义。然后,教师指出:具有这种特性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并介绍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
问题2:你能给“中心对称”下一个定义吗?
说明与建议:学生下定义会有困难,教师应及时修正,并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指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l)有一个对称中心――点;(2)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度;(3)旋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把这三要点填入引导性材料中的空表内,在顶空格内写上“中心对称”字样,以利于写“轴对称”进行比较。
练一练:在图4.7-3中,已知△ABC和△EFG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分别找出图中的对称点和对称线段。
说明与建议:教师可演示△ABC绕点O旋转180度后与△EFG重合的过程,让学生说出点E和点A,点B和点F,点C和点G是对称点;线段AB和EF、线段AC和EG,线段BC和FG都是对称线段。教师还可向学生指出,图4.7-3中,点A、O、E在一条直线上,点C、O、G在一条直线上,点B、O、F在一条直线上,且AO=EO,BO=FO,CO=GO。
问题3:从上面的练习及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哪些性质?
说明与建议:引导学生总结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定理l---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问题4:定理2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试说出它的逆命题。
说明与建议:学生解答此题有困难,教师要及时引导。特别是叙述命题时,学生常常照搬“对称点”、“对称中心”这些词语,教师应指出:由于没有“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前提,所以不能使用“对称点”、“对称中心”这样的词语,而要改为“对应如”、“某一点”。最后,教师应完整地叙述这个逆命题---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
问题5:怎样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说明与建议:证明过程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由已知条件――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可以知道:若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点旋转180度,它必定于另一个图形重合,因此,根据定义可以判定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这个逆命题即为逆定理。根据这个逆定理,可以判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也可以画出已知图形关于一点的对称图形。
练一练:访画出图4.7-4中,线段PQ关于点O的对称线段P′Q′。
(画法如下:(1)连结PO,延长PO到P′,使OP′=OP,点P′就是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2)连结QO,延长QO到Q′,使Q′Q=OQ,点Q′就是点Q的对称点,则PQ′就是线段PQ关于O点的对称线段。教师应指出: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画“对称点”。比如,画一个三角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三角形,只要画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对称点,就可以画出所要求的三角形。)
例题解析
课本例题
说明:(l)教师应让学生读题分析,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印有图4.7-5的纸,让学生动手画图。(2)画好图后让学生总结:画多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只要画出多边形各顶点的对称点,即能画出所求的对称图形。
课堂练习
课本例后练习第1、2题。
(对第2题,应先画出图形,然后按照中心对称的定义或逆定理来说明理由。第2题的第(1)小题可用定义说明,第2题的第(2)小题可根据逆定理来说明。这里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看成两个图形:分别是两个点和两条线段。)
1.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什么不同?
中心对称――图形绕点旋转180度。
轴对称――图形沿轴翻折180度。
作业
1.课本习题4.4A组第1题(1)。
2.课本习题4.4A组第3、4题。
篇4: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建议
知识归纳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也称中心对称,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如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判断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方法是: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钱的交点就是它们的对称中心;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线段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线段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作已知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因为概念是推导三个性质的主要依据、性质是今后解决有关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作已知点关于某个点的对称点又是作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概念角度来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在学习轴对称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上出现误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和生活结合较多,新课导入 可考虑以下方法:
(1)从相似概念引入:中心对称概念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似,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比较相似,可从轴对称类比引入,
(2)从汉字引入:有许多汉字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可从汉字引入,
(3)从生活实例引入:生活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风轮,纽结,雪花,等等,可从生活实例引入,
(4)从商标引入: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联想,联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可从这些商标引入,
(5)从车标引入: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许多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等等,可从车标引入,
(6)从几何图形引入:学习过的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可从几何图形引入,
(7)从艺术品引入:艺术品中有许多都是呈中心对称或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下图,可从艺术品引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能说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和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2.会根据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2的逆定理来判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会画与已知图形关于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此外,通过复习图形轴对称,并与中心对称比较,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图形,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
引导性材料
想一想:怎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
(帮助学生复习轴对称的有关知识,为中心对称教学作准备)
画一画:如图4.7-1(1),已知点P和直线L,画出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如图4.7-1(2),已知线段MN和直线a,画出线段MN关于直线a的对称线段M′N′。
(通过画图形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
上述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作必要的提示,并归纳总结成下表:
轴对称
定义三要点
1
2
3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
图形沿轴对折,即翻转180度
翻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
性质
1
2
3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
观察与思考:图4.7-2所示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吗?如果是,画出对称轴,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教师把图4.7-2的两个图形制成投影片或教具,学生仔细观察后,能发现这两个图形都不是轴对称。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能不能重合?怎样才能使这两个图形重合呢?让学生观察、探究、讨论,教师可以直观地演示中心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把其中一个图形统一特殊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教学设计
问题1:你能举出1~2个实例或实物,说明它们也具有上面所说的特性吗?
说明:学生自己举例有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中心对称的意义。然后,教师指出:具有这种特性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并介绍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
问题2:你能给“中心对称”下一个定义吗?
说明与建议:学生下定义会有困难,教师应及时修正,并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指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l)有一个对称中心――点;(2)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度;(3)旋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把这三要点填入引导性材料中的空表内,在顶空格内写上“中心对称”字样,以利于写“轴对称”进行比较。
练一练:在图4.7-3中,已知△ABC和△EFG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分别找出图中的对称点和对称线段。
说明与建议:教师可演示△ABC绕点O旋转180度后与△EFG重合的过程,让学生说出点E和点A,点B和点F,点C和点G是对称点;线段AB和EF、线段AC和EG,线段BC和FG都是对称线段。教师还可向学生指出,图4.7-3中,点A、O、E在一条直线上,点C、O、G在一条直线上,点B、O、F在一条直线上,且AO=EO,BO=FO,CO=GO。
问题3:从上面的练习及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哪些性质?
说明与建议:引导学生总结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定理l---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问题4:定理2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试说出它的逆命题。
说明与建议:学生解答此题有困难,教师要及时引导。特别是叙述命题时,学生常常照搬“对称点”、“对称中心”这些词语,教师应指出:由于没有“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前提,所以不能使用“对称点”、“对称中心”这样的词语,而要改为“对应如”、“某一点”。最后,教师应完整地叙述这个逆命题---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
问题5:怎样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说明与建议:证明过程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由已知条件――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可以知道:若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点旋转180度,它必定于另一个图形重合,因此,根据定义可以判定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这个逆命题即为逆定理。根据这个逆定理,可以判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也可以画出已知图形关于一点的对称图形。
练一练:访画出图4.7-4中,线段PQ关于点O的对称线段P′Q′。
(画法如下:(1)连结PO,延长PO到P′,使OP′=OP,点P′就是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2)连结QO,延长QO到Q′,使Q′Q=OQ,点Q′就是点Q的对称点,则PQ′就是线段PQ关于O点的对称线段。教师应指出: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画“对称点”。比如,画一个三角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三角形,只要画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对称点,就可以画出所要求的三角形。)
例题解析
课本例题
说明:(l)教师应让学生读题分析,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印有图4.7-5的纸,让学生动手画图。(2)画好图后让学生总结:画多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只要画出多边形各顶点的对称点,即能画出所求的对称图形。
课堂练习
课本例后练习第1、2题。
(对第2题,应先画出图形,然后按照中心对称的定义或逆定理来说明理由。第2题的第(1)小题可用定义说明,第2题的第(2)小题可根据逆定理来说明。这里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看成两个图形:分别是两个点和两条线段。)
1.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什么不同?
中心对称――图形绕点旋转180度。
轴对称――图形沿轴翻折180度。
作业
1.课本习题4.4A组第1题(1)。
2.课本习题4.4A组第3、4题。
篇5:《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发现、讨论、阅读的过程,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动手、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 2、 同时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不喜欢? 师:(魔术表演) 前几天我找了一位魔术大师学了个小魔术,现在给大家表演一下,我手中现在有几张扑克牌,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你任意抽出一张扑克牌,自己看一下,让其它同学看一下,然后把这张牌旋转180 后再插入,再把牌洗几下,展开扑克牌,我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 好,再找一位同学试一下。我又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 师:同学们感觉很神秘吧,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师:学习了这节课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知道其中的奥密,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授过程 1、师:我们首先来看生活中的几个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问题: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 (2)你能将风车或正六边形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180度,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 (同桌合作旋转风车或正六边形.) 4、师:像刚才这类的图形我们给它个名称叫中心对称图形,那通过刚才的探究和演示,你能给中心对称图形下个定义吗?(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三、议一议 1、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你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中心对称图形吗。 2、学生讨论后回答。(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形) 3、老师也搜集了很多的中心对称图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有没有大家认识的图案。 四、探索性质 1、这些中心对称图形,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过的。如果具体到数学练习中,你还能迅速地判断出来吗?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找出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做练习) 2、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现在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前面观察过的风车,我们己经知道,它就是一幅中心对称图形,(课件上的一段话)现在就请你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看看OA与OB的长度,看看他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完成课件上习题) 3、现在谁能用文字来描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说) 4、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全班同学读一遍。 五、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了几种对称图形(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出示课件二十。2、5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那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那1、3、4、6呢?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小组合作,讨论后完成这张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指导) 六、做一做。 1、同桌合作,验证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中心。 2、通过上面的实验活动,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3除了平行四边形,你还能找到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4、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它绕两条对条线的交点旋转多少度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能由此验证正方形的一些特殊性质吗 在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 5、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日、王、一、申、中、) 七、魔术揭密 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就回到我们课前的小魔术,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师选得牌,牌面上的点数是很有特点的。然后我要说的是当你抽出一张牌交给我,我放回去的时候就把那张牌旋转了一百八十度。现在,有谁能揭出魔术的秘密。 解密: 老师在魔术表演前,把这些牌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 后,就可以马上在四张扑克牌中找出它。 4、这个小魔术的秘密我们已经揭开了,现在你也可以成为魔术师了,同桌合作,试着表演一下。 5、完成猜一猜。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有何收获?篇6:图形的变化同步练习题
图形的变化同步测试题
§图形的变化
【问题情境】
游戏:图形的友好互访。
如右图所示,图形1(向下)平移和图形2完全重合,就称图形1可以通过平移变换访问图形2。
(1)试在右图中,涂出一个图形1通过平移变换可以访问的图形。
(2)图形1可以通过平移变换访问图形4吗?
(3)想一想,图形1能否通过平移变换访问图形3?若不能,那么图形1如何访问图形3呢?
【自主探究】
1、做一做
⑴如图,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折痕两边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⑵完成教科书P81页“数学实验室”实验2。
2、读一读
⑴如右图所示,图形1绕其下方空心点旋转180°可和图形2完全重合,就称图形1可以通过绕点旋转180°访问图形2,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
⑵如右图所示,图形1沿右图中的虚线翻折后和图形2完全重合,就称图形1可以通过翻折访问图形2,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试一试
⑴在下面左图中,用阴影画出图形1通过图中虚线翻折访问的图形。
⑵在下面右图中,用阴影画出图形1绕图中的空心点旋转180°访问的图形。
⑶完成教科书P82页“数学实验室”实验3。
4、拼一拼
⑴将两个同样大小的含有300度的直角三角板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画出草图)?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⑵两个三角板之间如何由其中一个访问另一个?
【回顾反思】
1、下面的三个图案真漂亮,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2、设计复杂而又美丽的图案有哪些奥秘?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新的收获与体会。
【应用拓展】
基础演练
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的所有的对称轴。
2.下面各图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请你涂黑图形的一部分,使它成为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对称轴的图形。
3.如图所示,按要求作图:
(1)将图形A平移到图形B;
(2)将图形B沿图中虚线翻折到图形C;
(3)将图形C沿其右下方的顶点旋转180°到图形D。
能力升级
4.如果你按照下面的步骤做(如下图所示),当你完成到第五步的时候,将纸展开,会得到图形()
5.在如图所示的图案中,轴对称的图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既可以通过翻折变换、又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形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
7.分析图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③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拓展应用
8.如图所示,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四份,且分割后的整个图形成轴对称,例如画法1,请在下图中,再画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成轴对称且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四份。
[图形的变化同步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