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llowlil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回眸往事如残阳思念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回眸往事如残阳思念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回眸往事如残阳思念散文
回眸往事如残阳思念散文
满满的思念,只汇集成那简简单单的两字-----桔梗伊人月下戴红妆,唯有孤影共徜徉鸟儿尚成双,相依对唱忙怎奈伊人泪两行伊人独唱伴月光,不知伊人为谁伤柳叶裙下躺,貌似心亦伤与伊共叹晚风凉伤心,伤而不哀,隐而不发,不著行迹,却又痛彻心扉伤心,不可言,不可喻,仿佛如风往事,将生平飞落如雪的悲哀残忍的近数吹散开来,如同易碎的蝴蝶翅膀掠过干涸的心田。好似在感情翻云覆雨多少次轮回后结就的紫色精灵,看不到,摸不着,却流淌在心田。
一人独行在暗夜的灯火中,徘徊在孤寂的回廊中,忽忆起,曾几何时,他温柔的细语温软的流淌在耳边,蓦然回首,他却转身消逝在花红满地的梦中,她逆光的侧影,只映出伤心的背影。时间像清澈的溪水一般缓缓流淌,外面落叶乔木的叶子绿的变了黄,黄的又落了满地。而时间之轮却仿佛无力从她身上碾过,花开花谢,只映出她的无限寂寞。一个本应有爱的巫女,心中却没有爱,或许非要说爱,那爱,就是博爱, 也许也曾有过爱,却被如潮水般涌来的伤痛击碎,麻木。寂寞着,无边蔓延四处游走的寂寞....
回眸往事如残阳,无奈知道是寻常,回首处,他身边已是那个白衣绿裙的女子,笑颜如花,温柔似水即便落红满地的梦中,也覆上一层层无处躲藏的哀痛。怀念曾经的夕阳西下,等闲光阴抽象了一道道琐细呵护的目光----温柔如新阳,明媚到断肠。思恋的利刃反复穿梭在心中,刻下深深的沟纹,注满了我们相守的.幸福时光。一段伤心往事,几多伤心情节,几多伤心情结?怎堪言?何堪言?对谁言?.......时间像清澈的溪水一般缓缓流淌,外面落叶乔木的叶子黄的落了满地,满地又覆上皑皑的白雪...唯一不变的是...那满满的思念满满的思念,只汇集成那简简单单的两字-----桔梗桔梗你秀发掩面泪洒一江春桔梗我落红花下为你人消瘦桔梗你浅合轻叹回眸一曲终桔梗我凄凉风中对月一声留忽听他的一声轻唤,未及回首,魂归飘渺天乡......颇有雪琪的味道…….
篇2:回眸往事散文欣赏
回眸往事散文欣赏
人到了花甲之年后,生活环境相对稳定下来,已不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退居二线,休闲时光日渐增多。生活环境的转换,生活模式向散漫发展,这对一个忙碌几十年的人来讲,有一个转变适应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人的更年期,身心需要调整,方能适应新的生活模式,更好的安度晚年。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对过去的往事进行梳理归纳,反思人生的阅历,给自己打个分数。闲暇时,环顾周围生活境况,相互比较,得出心理平衡的结论。回忆过去,总结人生经验,为自己的人生增添魅力。我们是平凡的人,不是所谓的神。就是神,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何况我们这些血肉之躯,凡夫俗子呢?想开点,放下心理包袱,一切都无所谓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从整个人生奋斗经历,所作所为,谈不上创造了丰功伟绩,但功大于过,无愧于心即可。该奋斗的奋斗了,该努力拼搏的已经拼搏了,顽强不屈地走到今天,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生活上自食其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枉人世走一回,此生足矣。
人不能总是怀旧,沉迷于往事中,过去的一些事情该放下的放下,不能总是念念不忘,这对自己的身心不利,有害无益。功与过都是昨日的生活结果,过去的不足之处已经用行动弥补,得到应有的惩戒,并为之付出代价。今天我们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荣誉的光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功过都已划过时空,载入史册。昨日的辉煌回忆即可,它证明了自己曾经奋斗过,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今天没有必要炫耀了。那些事自己忘不了,公众更不会忘记的。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淡化,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线,尘封在记忆中,尘封在历史的档案中。
篇3:往事如歌经典散文
往事如歌经典散文
看到几本在办公室整齐地排列着,沉甸甸的,代表着昭通最高学术研究水平的《昭通学院学报》,心里自然有一种敬畏,一种自豪。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之后的师专学生,更主要的是这本在1979年10月创刊的学报,伴随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走过了近40个春秋,蜚声海内;这所学校走出了夏天敏、雷平阳、曾令云、宋家宏、樊忠慰等知名作家,还有几十年来曾经在学院为昭通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李立、郑权、张思濂、杨加柱、陈孝宁、曾令云、尹嘉兴、严斯信、卢开镰及后来的邬永飞、马丽娟、曹阜孝、陈季林、张毅敏、李祥、夏吟、杨昭等一大批知名作家、评论家和学者。
1980年,有幸考入昭通师专中文专业,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那个年代,一个农村人,能够进入师专就读的学生简直是凤毛麟角,用老人的话说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进校不久,就听到严斯信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就是教我们“中国通史”“外国文学”的老师;后来,还有教我们“现代汉语”的卢开镰,教“古代文学”的高然其,教“写作”的周天忠以及气质优雅的班主任石永秋等,他们几乎都是两鬓斑白、文质彬彬的导师。唯一较为年轻、帅气的两位就是刚从北师大毕业,教授我们“文学理论”的老师宋家宏和活泼浪漫的吕崇龄老师,在我心里,他们每一个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得昭通之名师之教诲,乃人生之乐。对于严斯信先生来说,我们认为他是最特殊的。一是关于他的传闻较多,二是他的授课方式独特,且是昭通鼎鼎大名的历史学权威。我只知道,先生在昭通一中教学时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了,后来才知道他在云大读过书,历史系的,曾经是“反革命”,蹲过两次监狱(牛棚),但学术雄心犹存,育人之志不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而且古板得很,40多岁才结婚,妻子还是昭通的'一个农村妇女。晚年的日子也过得清悠、恬淡,怡然自得,80多岁高龄,仍坚持读书写作,研究学问。
听昭通一中的老师说,先生对男同学非常客气、亲热,而对女同学则显得冰冷、麻木,很是严肃,凡是女同学去交作业本,他从来都不会正面看她一眼,伸手把作业本接过来就行。当然,这只是传闻。在教授我们的时候,先生对男女同学基本上还是一视同仁的。先生身材瘦削,总是喜欢穿一套灰色的对襟制服,很简朴,带一幅茶色镜架的眼镜,头发稀稀疏疏的,很有气质。仅仅几节课就感觉先生的确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古今中外,无所不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一般情况,先生走进教室总是先用左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课题就开始讲课,基本不看教材和讲稿,涉及的内容太多,旁征博引,讲得也很投入,令人神往。板书很随意,很潇洒。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很特别,每一次的作业,高分者寥寥无几,也就几个提出了某个大胆而新颖的观点的同学可以获得高分,我获得高分的机会也仅仅就那么几次。他授课用的是地道的方言,但很精准,很生动,逻辑性很强。特别是在讲授“荷马史诗”,讲授“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流畅的英语来表述,就算我这个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也很难完全听懂。
先生在讲到生死观的时候曾说过,死末必定是一件坏事,生死就是昼夜的变化。生命在时间里静静地流淌。直到最近才知道,很具绅士风度的先生是在一个除夕之夜,静静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走得有些凄凉,却十分坦然、自在。先生年高德劭,尽心竭力,无疾而终,享年92岁……
几十年来,一直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始终运行于各自的轨迹,或是终日埋首于一地鸡毛的琐事之中,相遇、相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直没有在先生的生前去拜访过一次,很是惭愧、内疚,感谢先生教诲,一路走好。其实,先生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对我一生的影响都非常的大,和他一样,也同样找个农村的妻子,至今在城里连半套商品房都没有,永远失去在城市安家立足的机缘,成为“低欲望社会”的典型公民,对金钱、名利、地位几乎没有多大的兴趣,仅仅就喜欢工作、读书、写作,过一点清悠、恬淡却又不甘寂寞的生活。在工作、学习期间,能够遇到几个像这样有思想、有个性、有学识的领导和导师,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我的教学生涯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有一位《昭通市方言志》的主编卢开镰老师。我们的“现代汉语”“教材教法”都是卢开镰老师来上,卢老师的普通话特别棒,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绝不亚于一个省级播音员。听他的课,他的语言魅力会一下子就经你的耳膜而击中心脏。我们很钦佩他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崇拜他激情澎湃、生动有趣、幽默自然的语言风格。丰富的词汇、风趣的谈吐、和蔼的姿态,本身就具有一种亲和力,所以,大家都特别喜欢他的课,喜欢语言文字的魔力和神奇作用,经常一给我们上课就是连续四节,一个早上,可一点也不感觉疲惫,我们也感觉轻松自如。正因为如此,毕业之后,在书店看到卢老师编撰的书籍或者是他的文章都会毫不吝啬地买回家来,认认真真地看上几遍;甚至在给初高中学生讲课时,我一直都在模仿卢老师的教学语言风格,每年都征订一本《演讲与口才》,一本《读者》,再买一大堆“幽默语言学”之类的书籍,一年花费几百元的书费,在那些年代,对于一个月就领三十多元工资的教书匠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奢侈。
他从不恃才放旷,也从不批评哪位学生。课余时间,他常常告诉我们,你们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当教师的,一定要讲好普通话,要有一口自然、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他还说,人生苦短,要有真才实学就得抓紧时间、挤时间学习。我是上厕所带几张手纸都不够,还得带一本书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听说卢开镰老师被调到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担任文法系主任,不知近况如何。
过去的昭通师专,是云南省州、市建校较早的5所高校之一。尽管它不是西南联大,也不是北大复旦,但历经四十年的风雨,荒原并不寂静,有它的魂,生生不息, “大学无疆,大人有容”;有它最充沛的元气和精神,崇德务实,兼容并蓄。往事如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回眸大学生活,追忆一批昭通学院历史上的大家、名师,那一段走远的魂牵梦绕的时光,常常被一些值得怀念的点点滴滴所感动。“无论我离你多远,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容颜如何衰老,你都是我的根,我永远都是你树梢上的一片叶……”
现在,名流荟萃的昭通学院已由环城东路迁到省耕文化公园附近,宁静的时光仍然在慢慢地流淌,一个省耕塘水库,一片田野沟壑的华丽转身,带来的是山水相映,水光潋滟,姹紫嫣红;带来的是昭通地域文化的文脉传承,坚守传统,兼容并蓄。当我们再次来到校园,正是春色满园之时,樱花怒放,杨柳依依,落英缤纷。漫步校园,阳光从幽蓝的天空泼洒下來,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成群结队的青青学子如花一样绽放,如水一般流淌。一代学术宗师姜亮夫先生的雕像矗立于校园,神态依然是那样的淡定与坚韧,对先生的敬畏不禁油然而生。只是,如果我们想要深刻领悟、解读姜亮夫、严斯信这些大师级人物的百年人生,却并非易事。
篇4:爱如往事-散文

爱如往事-散文
你对我的爱是否如秋凉枝头的枯叶,在等待一场似突然却又预期而来的寒风。秋叶片片,无所顾忌地顠散,无所怜惜地颤抖
我对你的等待也亦如冬瑟池里的波涟,在冰点的预期效应下定约一场无声无息的冻结。寒风阵阵,无处逃避地裹面而来,无处遁形地钻心而入
春来时,枯枝会再发芽,冻冰会再解瀜,而我们的爱情是否还有蒲公英的幸运
方寸的.快愉如今却成了逃也无法逃避的爱囚,深深地锁着我的怨,牢牢地绑着我的贪恋
不曾想自己是那附着在你枝干索要爱情的虅缦,如此不堪,如此软弱
往日如影,追着记忆却要赶跑痴恋
疼痛钻心,锁着爱恋却要释放宽容
天也有变老的那一瞬,地也有变荒芜的那一刻,爱怎么可能与天齐与地争
也好,冷漠总好过虚伪,无情总好过虚掩
一切如风吧,快点吹散这份本就不该来的爱情幻想
你还是你,不会为我改变分毫
我还是我,不能再为你改变一生
篇5:往事如歌一样散文
往事如歌一样散文
看到几本在办公室整齐地排列着,沉甸甸的,代表着昭通最高学术研究水平的《昭通学院学报》,心里自然有一种敬畏、一种自豪。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之后的师专学生,更主要的是这本在1979年10月创刊的学报,伴随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走过了近40个春秋,蜚声海内;这所学校走出了夏天敏、雷平阳、曾令云、宋家宏、樊忠慰等知名作家,还有几十年来曾经在学院为昭通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李立、郑权、张思濂、杨加柱、陈孝宁、曾令云、尹嘉兴、严斯信、卢开镰及后来的邬永飞、马丽娟、曹阜孝、陈季林、张毅敏、李祥、夏吟、杨昭等一大批知名作家、评论家和学者。
1980年,有幸考入昭通师专中文专业,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那个年代,一个农村人能够进入师专就读的学生简直是凤毛麟角,用老人的话说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进校不久,就听到严斯信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就是教我们“中国通史”、“外国文学”的老师;后,还有教我们“现代汉语”的卢开镰,教“古代文学”的高然其,教“写作”的周天忠以及气质优雅的班主任石永秋等,他们几乎都是两鬓斑白的导师。唯一较为年轻帅气的两位就是刚从北师大毕业教授我们“文学理论”的老师宋家宏和活泼浪漫的吕崇龄老师。在我的心里,他们每一个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得昭通之名师之教诲,乃人生之乐。对于严斯信先生来说,我们认为他是最特殊的。一是关于他的传闻较多,二是他的授课方式独特,且是昭通鼎鼎大名的历史学权威。我只知道先生在昭通一中教学时就已经是赫赫有名了,后来才知道他在云大读过书,历史系的,曾经是“反革命”,蹲过两次监狱(牛棚),但学术雄心犹存,育人之志不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而且古板得很,40多岁才结婚,妻子还是昭通的一个农村妇女。晚年的日子也过得清悠恬淡,怡然自得,80多岁高龄仍坚持读书写作、研究学问。
先生身材瘦削,总是喜欢穿一套灰色的对襟制服,很是简朴,带一幅茶色镜架的眼镜,头发稀稀疏疏的,很有气质。仅仅几节课就感觉先生的确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古今中外,无所不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一般情况,先生走进教室总是先用左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课题就开始讲课,基本不看教材和讲稿,涉及的内容太多,旁征博引,讲得很投入,板书很随意很潇洒。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很特别,每一次的作业高分者寥寥无几,也就几个提出了某个大胆而新颖的观点的同学可以获得高分,我获得高分的机会也仅仅就那么几次。他授课用的是地道的方言,但很精准很生动,逻辑性很强。特别是在讲授“荷马史诗”,讲授“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流畅的英语来表述,就算我这个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也很难完全听懂的。
先生在讲到生死观的时候曾说过,死末必定是一件坏事,生死就是昼夜的变化,生命在时间里静静地流淌。直到最近才知道,很具绅士风度的先生是在一个除夕之夜静静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走得有些凄凉,却十分坦然。先生年高德劭,尽心竭力,无疾而终,享年92岁……
几十年来,一直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始终运行于各自的轨迹,或是终日埋首于一地鸡毛的琐事之中,相遇、相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直没有在先生的生前去拜访过一次,很是惭愧、内疚。感谢先生教诲,一路走好!在学习期间,能够遇到几个像这样有思想、有个性、有学识的导师,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我的教学生涯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有一位《昭通市方言志》的主编卢开镰老师。我们的“现代汉语”“教材教法”都是卢开镰老师来上,卢老师的普通话特别棒,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绝不亚于一个省级播音员。我很钦佩他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崇拜他激情澎湃、生动有趣、幽默自然的语言风格。丰富的词汇、风趣的谈吐、和蔼的姿态,本身就具有一种亲和力,所以我特别喜欢他的课。毕业之后在书店看到卢老师编撰的书籍或者是他的文章我都会毫不吝啬地买回家来,认认真真地看上几遍。在给初高中学生讲课时,我一直都在模仿卢老师的教学语言风格,每年都征订一本《演讲与口才》,一本《读者》,再买一大堆《幽默语言学》之类的书籍,一年花费几百元的书费,在那些年代,对于一个月就领三十多元工资的教书匠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奢侈了。
过去的昭通师专是云南省州、市建校较早的5所高校之一。尽管它不是西南联大,也不是北大复旦,但历经四十年的风雨,它的魂生生不息,“大学无疆,大人有容。”它的元气和精神,崇德务实,兼容并蓄。
往事如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回眸大学生活,追忆一批昭通学院历史上的大家、名师,那一段走远的魂牵梦绕的时光,常常被一些值得怀念的点点滴滴所感动。无论我离你多远,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容颜如何衰老,你都是我的根,我永远都是你树梢上的一片叶……
现在,名流荟萃的昭通学院已由环城东路迁到省耕文化公园附近。当我再次来到校园,正是春色满园之时,樱花怒放,杨柳依依,落英缤纷。漫步校园,阳光从幽蓝的天空泼洒下來,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一代学术宗师姜亮夫先生的雕像矗立于校园显要位置,神态依然是那样的淡定与坚韧,对先生的敬畏不禁油然而生……
篇6: 往事如昨,岁月如歌散文
往事如昨,岁月如歌散文
又是一个落寞的午后,窗外薄雾迷蒙,似那挥之不去的思绪,久久萦绕在心间。想那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也是在这“暮霭沉沉”的时节,吟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吧。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光阴荏苒,二十年的岁月磨平了许多印记,可彼时离别的那一幕却永远的烙在心间。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消磨褪色。只是从最初刻骨铭心的刺痛,渐渐幻化成一种绵长隽永的挂牵了。
也许,造物弄人,上天总是如此安排。之于李清照与赵明诚;陆游与唐婉。从古及今,总有一些人,虽两情相悦,却未能相携到老。只在彼此心中镌下一道永远无法平复的痕 。
也许,正因为天不老,方有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太多的离愁别绪,和着晓风残月,丰盈着我孤寂的旅程。
摊开的纸笔,没能宣泄往昔的情愫,却情不自已的流淌出宋祁的《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与你邂逅相逢,你呼唤着我的名字,我已肝肠寸断了。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别笑我自恋,我想你的时候你注定也在想我吧?虽然岁月流转,虽然伊人已去,蓬山万里,音容阻隔。绵绵相思,何时能已!
耳畔传来那首委婉地《传奇》: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悠扬的旋律,似二十四桥下的潺潺流水,可曾激起你心中的涟漪?
・・・・・・・・・・・・
篇7: 墨滴殇,回眸,往事成风的散文
墨滴殇,回眸,往事成风的散文
一盏香茗搁浅,沉浸文字海洋,倾听光阴悉诉点滴过痕,渐渐,习惯了淡漠,清冷,无数的言语凝结于笔端,撩拨起丝丝波澜,携一纸清隽,采撷心中不灭的嫣然,拂平泛起的涟漪层峦,洗涤素静灵魂,静待花开。-----紫蝶儿
流年碎,碎成满目潇湘泪,添一笔轻叹,诗成人寐!流年醉,醉成满心琉璃脆,书一页残笺,句终人媚!红尘陌上,不是只有烈酒才会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不是只有朝朝暮暮相守才是真情,爱了就是一生,不需浓烈的相守,只求淡淡的相依,两颗心若相约,又何妨等待?
在这清冷的月夜,思绪飞舞,容易感怀的时间,如水的月光洒进房间,一切过往斑驳出现在脑海,该忘记的人,却渐渐清晰,平淡的小事却忘记在脑后,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觉,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人生,真是奇妙的相遇,我们会遇见谁,都不是可以确定的,缘分是什么,要求的人那么多,山盟海誓的安排只为擦肩的那一刻;爱恨是什么,孤独的人那么多,千秋万代的许诺,为何这次要错过,漫步记忆的章节,翻阅流年的片段,文字在笔尖开花,几分寥落,几许忧愁,在最深的记忆里斑驳成缕缕心伤。
心,栖息在时光的缝隙里,看雨沁花香,看朝芳晚霞,缓缓旋起心中的梦,冷风无痕,沁凉如水,吹落一季繁花,风吹起过往,如花瓣凋零,那抹心底沉淀的情丝,冷清地回旋在幽寂的心头上,一场如梦如画的往昔展现在眼前,也凄楚地空落在微凉的指间。那被浅浅踏过的跫音,薰暖了檀香的笔墨,在纯白的诗笺上,幽幽绽放,携着绮丽的梦,嫣然成诗,在静好中看朝起幕落,云卷云舒,静静地享受春花秋月,在安静中,品流年如水,听岁月如歌。
韶华渐逝,只叹岁月如梭,我一直站在分离的路口,轻渡流年,有谁能看见我凄凉的背影,在生命的长河中霜染着发鬓,苍老了岁月,瘦尽了容颜,情缘往事,久结心间,那一幕幕难忘的画面,缤纷在眼前,是我读不懂的流年,看不透的风景。细雪微风,轻诉流年,温润了一季,若水清颜,馨墨冉,细雪清寒声声慢,一念之间,二月飘雪戏花残,你从红尘中依约走来,如松柏挺拔,如兰静怡,笑靥暖心,柔软了我的眼眸,回首一瞬间,千年,一帘风尘,舞动了谁的若雪幽梦?陌上花开,便可缓缓归矣。温柔的感动是淡淡的海棠香,它点缀了我的生活,带来了欢畅,可是再深的情感终究抵不过忧伤,等到风轻云淡的那一天,明白了心事,却永远地失去了馨香。
执一笔冬缘,盼一场春雨,柔情尽染,相思风雨中,梦锁清夏,秋,若可以不诉离殇,我愿带着蓝梦的简约,化作一只枯叶蝶,楚亭隐墨,冬,若可以不言离愁,我愿做一支忘忧草,取一怀惠芷兰馨,带上性淡如菊的简若,倾尽心雨,梦锁心扉,仅此而已。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的念想,是你的温暖,就算他不远不近,只要想到他,就永远会觉得安定,觉得踏实,觉得心里有底,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的温柔,难掩春风花月夜,觉时依稀夏萦绕,秋水难腐相思垢,寒冬成殇落雪陪。
风过处,惹了双眸;雪飘散,湿了记忆;花落尽,散了魂魄;月倾时,寒了心扉,一抹记忆,一瓣心香,掬一捧流年望穿你我,摇一叶扁舟摆渡相思。冬末,风淡淡,雪绵绵,情瑟瑟,月柔柔,无一不美,亦无一不伤,一场雪就足以让我心碎,一片美好的月光,就足以让我原谅所有的过,时常在听歌,品味歌词,灵动于旋律,只是有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听的是歌,还是为了那心之一隅,心香一脉?东风残,西风凉,月圆月缺,满怀幽怨,谁又在听谁在倾诉情殇,南风殇,北风愁,冷清雪夜,城中孤魂,谁能读懂我这一世凄凉。
海角,隔不了相思;天涯,断不了深情。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爱,是为君消得人憔悴的不悔。夜如墨,情如丝,意难忘,漫漫红尘,轮回几经,清风徐徐,翻开了谁的千年情思?回忆了谁的最美年华?花瓣飞舞,凋零了谁的盼望?笔墨浸透宣纸,定格了谁的一世缱绻情思?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谁的思念?回忆在岁月中洒落了谁的眼泪?往事在时间中飘落谁的忧伤。
今夜,枕上无眠,独诉半轮弯月,孤念满空冷星,痛彻心扉,寒风过,吹乱远方烟火,掌间一泪赏,心头十里怅,凄风冷雪,不解残局,相离,封笔,兀自疗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今日凄幽冬风再临,悲意未减,画扇悄碎,你又在何寻?谁在红尘的深处,浅唱低呤,唱一曲莫失莫忘,唱一曲今生无悔,一缕殇,惊了谁的梦?何处安放的相思,化成了柔情的爱意,在为谁浅唱低呤,谁会在谁红尘停驻?谁是谁永恒的牵挂?一份情,谁曾用心去珍惜?
美丽且无奈的岁月,轻轻浅浅滑过心头,其实,就是一抹浅笑的时光,日子静静的、淡淡的,相携着忧伤与欢乐翩然飘过,凝结为这一页纯美的文字;阐释为这一支轻盈的独舞,心,在这一刻,放逐、徘徊、沉积、守望,时光,如此唯美,在静谧的夜里,淡去、永恒,寒风飒,墨滴殇,回眸,往事成风。
篇8:思念如絮爱缠绵散文
总想寻一方幽雅僻静之所,将心灵的阴霾一一消融。怎奈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匆匆而逝的履水已是难收,路过秋天,又步入冬季。唱一曲人比黄花瘦,心静也如止水,情薄如羽,清淡之风微撩,便落雪一地,满地洁白的相思。
冬季的风,写下漫天的萧瑟,吹瘦了深秋的那一份凉爽,携来轮回世事里的又一次寒凉。凋零于秋天里的那一份淡淡的心绪,魂归于最后一片落叶的枯黄,吻别深秋的那一抹沧桑,踏着凌乱的脚步,揣着摇曳的心事,走在冬日那一缕缕微泛温暖的阳光里。冬天也有爱,爱在一个人的轻声絮语间,爱在清波荡漾的心湖里,爱在岁月来去匆匆的过往里。
散碎的记忆,荒芜了谁玲珑剔透的思念,又是谁,用一颗心的思念,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花如絮,象绽放满天洁白的.花朵儿,让人着迷,让人沉醉于其中,浮现漫天翩跹的遐想。纷纷扬扬的雪花,缠绵了一宿的絮语,缱绻了一夜的别离,在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终于疲惫的进入紫色的梦乡,酣然入睡。
清晨的空气里写满怡人的清新,浅循着昨夜那一床梦的痕迹,我深行于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这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满目的欲望没有一丝嘈杂,袅袅浮起的心事里,是一尘不染,和谐而单纯。雪花的绚丽,便是洁白无瑕,没有一丁点儿的杂念,在轻中风旋起的雪花里,飞舞着思念的深沉,如痴如醉,痴在柔情似水的思念里,醉在望断秋水的守望里,如你,如我,如我们两颗两情相望的心。
雪在一缕阳关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眼的白光,灼痛了眼睛,大脑也被苍白成一片茫然。索性闭眼,沉思,揣摩,感叹着雪花所蕴含的神奇力量。景不怡人人自醉,那一望无垠的洁白,只着一身素装,没有浓妆艳抹,便能蜿蜒着无数人的笔墨,便能勾勒出大自然的神采飞扬,便能用它那富含神韵的思想绣出一篇篇美丽的华章,栩栩如生,震撼人的心灵。
于是又想,若你我能在这个季节里相遇,岂不又是一道五彩缤纷的风景,跃然于诗人的诗行,温暖读诗人的心房。看着一尘不染的世界,藏匿于心灵的那一袭絮语,情不自禁的出口成章,真爱虽能缠绵一生一世,能否问卷天下痴情人,真正的眷恋又在何方?你能给予心爱的人一份重若千斤的承诺,你又是否会将这份承诺进行到老?若这洁白的雪,没有绚丽夺目的色彩,却每每这个季节来临的时候,便翩然到来,从未失约。
渴望爱情的世界,也能如着洁白的雪,洁白如玉,心无碎念,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你心里牵扯着我,我的情里挂念着你,不分离,也不会放弃。谈不上牵缠挂肚,却也能轮的上相濡以沫,厮守一生,缠绵一世。平静的生活里,需要相互用心的照顾,平淡而单调的生活里,需要真情的打理。
相处的久了,再热烈的爱情也会雀然无味,就如这满世界的洁白的雪,再怎么美丽和和谐,也终究会溶入水的世界,起源于水,也终究魂归于水。爱需要两个人用心和灵魂的默默守护,而不是相互之间的约定,爱不是单一的承诺,有些时候你给我一个天长,我未必能还你一个地久。这不是诗行,也不是断章,这是今夜窗外飘零的雪花声,让我感慨于明日的展望。
明日的雪花,会堆起思念的行囊,那份鼓鼓的行囊里,会装满我厚厚的情感寄语,那里面有我重重的思念,有我深沉的爱。一点一滴,爱字蕴藏的灿烂温暖里,真情永远不会枯萎,真爱永远不会凋谢!思念如絮,爱缠绵,过往如烟,意长存,真爱无期,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