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8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
一、填空。
(1)商品降价打八五销售,就是按照原来价钱的出售。
(2)()与各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
(3)妈妈上月的工资收入是元,扣除1600元后按照5%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她应该缴纳()元的税款。
(4)本金不变,利率下调,所得的利息将会()。
二、回答问题。
三、解决问题。
1.一种电器,打九折出售,原来买一台需要1800元,现在买一台能省多少元?
2.一块棉田,去年共收棉花6吨,预计今年将增产二成,今年将收棉花多少吨?
3.李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3.24%,三年后,取款时要缴纳20%的利息税,李奶奶应缴纳利息税多少元?纳税后,李奶奶共能取回多少元?
4.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按2.25%计算,明明在银行存了一些钱,今年5月份到期,扣除20%的利息税后,他实际得到利息72元。算一算明明共存入银行多少钱?

5.选择哪家商场购买饮料?
大瓶饮料1200毫升每瓶10元
小罐饮料200毫升每瓶2元
甲商场:买一大瓶送一小罐
乙商场:一律九折优惠
丙商场:满30元八折优惠
学校要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共有35人参加,要给每人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去哪家商场购买合算?
6.一种电器降价15%后是1700元,这种电器原售价多少元?
7.李老师上月工资收入2100元,按规定超过1500元的'部分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李老师应纳税多少元?
8.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比梨多45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40%,梨和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篇2: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这月我当家练习题
1.一种电器,打九折出售,原来买一台需要1800元,现在买一台能省多少元?
2.一块棉田,去年共收棉花6吨,预计今年将增产二成,今年将收棉花多少吨?
3.李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3.24%,三年后,取款时要缴纳20%的'利息税,李奶奶应缴纳利息税多少元?纳税后,李奶奶共能取回多少元?
4.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按2.25%计算,明明在银行存了一些钱,今年5月份到期,扣除20%的利息税后,他实际得到利息72元。算一算明明共存入银行多少钱?
5.选择哪家商场购买饮料?
大瓶饮料1200毫升每瓶10元
小罐饮料200毫升每瓶2元
甲商场:买一大瓶送一小罐
乙商场:一律九折优惠
丙商场:满30元八折优惠
学校要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共有35人参加,要给每人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去哪家商场购买合算?
6.一种电器降价15%后是1700元,这种电器原售价多少元?
7.李老师上月工资收入2100元,按规定超过1500元的部分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李老师应纳税多少元?
篇3:数学五年级下册《这月我当家》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下册《这月我当家》教学反思
本课是《百分数》单元最后一课,既有新知的学习(百分数求单位“1”),又有旧知的综合应用,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要求单位“1”的数量关系已有掌握和了解,所以我在本课设计上比较大胆,我创设了“彩票中奖请客的问题情景”直接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然后逐步汇报,而不是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解决,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思考了,体验了,也就收获了,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引导着、组织者与合作者。在汇报的过程中我又采用对比认识方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帮学生建构了知识链,使学生明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亦是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和知识迁移。数学教学每一个新知识的解决都是需要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与沟通,这也是完善思维过程的一个体现。
本节课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逆向思维应用题,教材设计了“这月我当家”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用方程来加以解决,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由于学生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已经学过“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因此,开头用旧知铺垫,用3/5=60%引出新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而后,通过谈话引出当家学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前部分的预设看效果还行,但由于后面探索新知时涉及内容较多而我并未把握好主次和语速以至学生没有巩固练习新内容的时间,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这一点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4:北大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这月我当家》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对比认识方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由“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引出新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材设计了“这月我当家”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用方程来加以解决,通过谈话引出当家学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在已知条件中,首先分析数据间的关系,接着寻找等量关系并写出来,最后列式)。我设计的练习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巩固练习展开思维,深刻理解新知识。
从预设看效果还行,但由于在探索新知时涉及内容较多,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学生在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在学生得出总支出后,对后面的学习放手太快,致使学生有些茫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这一点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