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紫阳花,紫阳花白居易,紫阳花的意思,紫阳花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紫阳花,紫阳花白居易,紫阳花的意思,紫阳花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紫阳花日记
和朋友去老家,也就是柳树巷附近转了一圈,低矮破旧的砖瓦房,马路上滚滚黄烟,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现在却是好多了,房子虽说还是那样残破,马路却翻了新,居住在这儿的人们,应该都忍受不了而搬迁了吧。枝头传来鸟儿的鸣叫,还有风吹树叶的声音,沙沙的,安静的让人害怕,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热闹。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虽然只有六岁,却早已开始学那些男孩子翻围墙了。我,甜甜,安妮,王露几个经常去翻保险站内的围墙,墙外不知是谁家的院子u,院子内柚子树上的果实吸引着我们,那时虽不知那种又圆又黄的东西就是柚子,不过看起来像是吃的,便都一个个的翻过了两人高的围墙。亏了我们的技术好,全都安稳的爬了上去。无聊时,我们还会站在围墙上来回踱步,意在气那些爬不上来的孩子们,而后放肆的大笑。
我们还会一起去河堤,哪儿有一颗很大的柳树,年代似乎是挺久了,或许柳树巷就是这样得名的吧。柳树前面是一条河,其实是湖,鄱阳湖,可我们总爱把它叫做河。经常会有小木船搁置在岸边,我们便把船推下水去,然后一个个都进到船内,又蹦又跳,好多次都险些翻下水去。
我喜欢探险,安妮也是。我们两经常从别人房子那突出的边沿上走过,背紧贴着墙壁,缓缓地走过去。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下来,幸好下面是河,又刚好有人在河里游泳,虽然我很奇怪为什么才刚到春天就有人游泳,但能够把我救上来就是好事,有惊无险。就这样一身湿漉漉的回家是想瞒也瞒不了了,不免的挨了一顿臭骂。
现在仍住在柳树巷的儿时玩伴只剩下安妮了,我在九岁时就搬离了这儿。我去找安妮,走进楼道时总觉得气氛诡异。这里似乎是比以前更阴暗了,空气中散发着些霉味和臭味,墙角边躺着几只死老鼠,看着我的心里直发毛,不过这已是见怪不怪了。我想如果此时前面冒出一只鬼来我也不会稀奇,还会特镇静地和它打个招呼,然后带着满身的鸡皮疙瘩从它身边走过。
虽说我现在的家庭条件好上了许多,可以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了,但我仍时常想念儿时的日子。如今看紫阳花盛开了又凋零,在漠然了现今的一切后还是会有隐隐的疼痛。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写四合院的那篇文章,心头滋生出浓浓的羡慕,沉重的,把我压得喘不过起来,我似是看到了儿时的围墙、柳树,大家都围在一起玩耍,我想要加入,可他们却一把推开了我。我伸出手去,可手却直直穿透了他们的身体,没有任何感觉。
好飘渺啊,那样的日子,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被书本淹没的自己,被成绩操控的自己,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会不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戏剧舞台,每个人的身上都系着无形的线,不知被什么所操纵着,操纵着自己的一生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紫阳花又盛开了,如往年一样美丽,却散发着浓郁的悲伤。
亲爱的,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了,但我们仍要像在一起一样好好生活着。
请记得。要快乐。
篇2:紫阳花日记
淡蓝的紫阳花,梦幻的色彩,符合一切女孩对花朵的幻想。可是又有谁知道,美丽的紫阳花含有致命的毒素呢?像一支利剑,在你不注意时刺入胸膛,又有谁知道,那只是一双渴望友谊的手;又有谁知道,那注视着你的,是一双多么单纯明亮的眸子;
只是一双友谊手,却让人们浮想联翩,只是一双友谊手,她渴望的只是温暖而已。()让我们消除敌意,紧紧握住那颤抖不已的小手,对讽刺她的人们打以最响亮的耳光。告诉他们,她只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而已,让友谊证明一切,友谊温暖她受伤的心,让友谊把那只利剑化成温暖的拥抱,
坚定地告诉她:“我们是朋友!”理解别人,相信别人,她会带给你独一无二却永远难忘的记忆!紫阳花,害羞花,更是友谊花!愿友谊长青,愿友谊永不变,愿友谊,为你绚烂的青春年少添上重要的一笔!
紫阳花,害羞花,更是宽容花!愿宽容永存,愿宽容永不变,愿宽容,住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篇3:紫阳花,紫阳花白居易,紫阳花的意思,紫阳花赏析
紫阳花,紫阳花白居易,紫阳花的意思,紫阳花赏析 -白居易的诗
紫阳花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篇4:紫阳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紫阳花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紫阳花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牡丹三七、草绣球
【来源】虎耳草科紫阳花Cardiandra moellendorfii (Hance) Migo,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江西、浙江。
【性味】苦,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鲜品4~5钱。
【注意】忌食酸、辣、芥菜、萝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经过上文对于紫阳花的介绍,我们对于紫阳花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紫阳花的特质,充分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篇5:自紫阳,自紫阳刘长卿,自紫阳的意思,自紫阳赏析
自紫阳,自紫阳刘长卿,自紫阳的意思,自紫阳赏析 -诗词大全
自紫阳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第一百五十卷
篇6:题紫阳观,题紫阳观徐铉,题紫阳观的意思,题紫阳观赏析
题紫阳观,题紫阳观徐铉,题紫阳观的意思,题紫阳观赏析 -诗词大全
题紫阳观祠宫长在鹤频来。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篇7:赐道士邓紫阳,赐道士邓紫阳李隆基,赐道士邓紫阳的意思,赐道士邓紫阳赏析
赐道士邓紫阳,赐道士邓紫阳李隆基,赐道士邓紫阳的意思,赐道士邓紫阳赏析 -诗词大全
赐道士邓紫阳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篇8:白居易《花非花》赏析
白居易《花非花》赏析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集评】
杨慎《词品》卷一云:白乐天之辞,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张子野衍之为《御街行》,亦有出蓝之色。
茅瑛《词的》卷一云:此乐天自谱体也。语甚趣。
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云:《花非花》,近刻有作古风者。唐诗《揽香集)中收此。
【评析】:《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他把前二句各分为三三句法。其实是为卖身女而作的,“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卖身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资料】: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篇9:白居易《花非花》赏析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篇10:白居易《花非花》全文赏析
白居易《花非花》全文赏析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履道理私第,葬香山,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天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原文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白话意译:
似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意译: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
作品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篇11:题随州紫阳先生壁,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的意思,题随州紫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的意思,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赏析 -诗词大全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篇12: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