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郡有暖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

篇1: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

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

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

鉴别黄金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些鉴别方法。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o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2.

黄金真伪好次鉴别八法

黄金真伪好次的.鉴别一般的方法有辨色泽、掂轻重、见音韵、试软硬这四种。除此而外不有抛摔法、火烧测试法、试剂法、查看盖印标记法等四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 辨色泽:

俗语说,黄金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因其含有杂质种类和成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行家认为,含金七成其首饰呈黄中带青,含金八成呈黄色,含金九成呈黄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纯金质较软,一般不用来做镶嵌类首饰,所以,凡镶嵌类金饰自称24K,肯定有诈。

2) 掂轻重

黄金的比重为19.3g/cm3,成色与比重关系较大,比重接近19.3时,含纯金越高。比重18.5时,含金95%,17.8时含金90%,余类推。只要测出比重便可知首饰的成色,但一般却可掂于手中,若略有沉甸感的就可感知了,因为同样的重量的其它金属,如银、铜、锡、铅等重量是不一样的。体积同样大小的黄金与其它金属比较,白银占黄金重量的45%,铜占46%,锡占38%,铅占59%。可见黄金体小质重,若放于掌心颠试,有沉坠感。对笨大而又轻飘的饰品应警惕,认真辨别是否伪品或半伪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出售的金首饰中,许多是亚金制品。所谓亚金,实际上是一点金的成分也没有。它是由铜、铝、镍等金属制成的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不变色等特点。

3) 见音韵

成色高的首饰,掷于水泥地上会有沉闷的叭嗒声,并有声而无韵,无强力,俗称死声。相反,成色低的金饰,抛在水泥地上有韵且声响尖长,并稍有回跳。

4) 试软硬

金首饰的成色越高越柔软,越无弹性,真金用牙咬或针划都会有轻痕,以手折无断纹,且火烧(不是极高温)后不会变色。成色低的、假的则相反。

5) 抛摔法

真金抛在桌面、地面上发出“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差的则发出尖亮、清脆之声。

6) 火烧测试法

“真金不怕火炼”,即放在1000℃的高温下也不褪色、不溶化,在1063℃,开始溶化但不变色。把金饰放在炉面上或瓦片上焙烧至通红,冷却后,表面颜色仍然不变。

7) 试剂法

即用45%的硝酸点试:黄金无变化,银变黑色,铜冒绿色泡沫。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被氧化,在水、空气、硫化氢或盐、碱环境中也非常稳定。金难溶于任何一种单一的酸,仅仅溶于王水(盐酸与硝酸体积按3比1的混合液)。

8) 查看盖印标记法

正规生产厂生产的金饰品,都盖含金量和生产厂标记,如盖24K、14K等。

如无标记者,一般都是伪品。

篇2:怎么鉴定黄金的纯度

怎么鉴定黄金的纯度

怎么鉴定黄金的纯度

<1>眼观法(1)认清厂家和成色:黄金首饰表层均应打印生产厂家和合金纯度(成色),且字样清晰。如果首饰上无印记,或印记模糊不清,则应怀疑该黄金首饰的真伪。

(2)检查颜色及变化:黄金应有耀眼的赤黄色,它的光泽和颜色是经久不衰的,成色越高,颜色越美,所以人们常说“七青、八黄、九五赤”。以其它多金属伪称的所谓黄金首饰,从颜色上可以识别。

<3>耳听法听声音辩成分。将首饰从高处自然附落,若只发出“叭嗒”的声音,且有声无韵无弹力,则是纯度为何990‰的黄金。如果音沉韵长弹力大,说明其成色不高,首饰中含铜和其它金属成分较多。

<4>手掂法即用手掂比较重量。黄金比重为本19.3,高于银、铜、铝、锡等金属。同样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通过比较重量,也可以识别是否以其它金属伪冒黄金饰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掂一掂重量,便可知真假。俗话说黄金“压手”,因为同样体积的金要比铜、铝等其它金属重得多。

<5>牙咬法牙咬鉴真金。黄金硬度低,比较软,用牙轻咬,就会有痕迹,其它金属没有这个特点。而且,黄金首饰的成色越高就越软,还可以通过弯折的办法检查其成色的高低。如果成色低,其中含银、铜成分较多,就不易弯折。用此法可以识别金饰品是否以次充好。

<6>舌舔法品尝真伪。把金饰放在口中用舌头舔一会儿,然后吸烟,如果没有异味则是黄金;如果有甜丝的味道,则说明是铜质的。

2.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90%以上成色黄金无杂质

对于黄金,70%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色泽黄中带青,80%以上成色者基本是黄色,而只要成色达90%以上,包括我们常常说的九九金、九五金,色调明快,没有任何黑、灰、蓝混合杂质。

高成色的白银首饰,看上去洁白、细腻、有光泽,并在首饰上印有厂家、店号等标记;而成色低的,色呈微黄,做工粗糙,假的`银首饰色泽灰暗,不光洁。

高成色白银没有弹力

另外,可以通过掂重量来鉴别真金白银。黄金体小质重,放于掌心掂量,有明显的沉坠感。而且,纯金质较软,一般无法做成造型复杂、镂空雕刻的首饰,如果遇到造型太过复杂的首饰,就要提高警惕。

银首饰成色越高质地越柔软,我们可检测其弹力如何。用两只手握住银镯子,如用手一拉就开,没有弹力,则其成色多在95%左右;如有些弹力,则成色约在80%~90%;如弹力较大,成色则在70%以下。

“死声”就是黄金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掷于水泥地上会有沉闷的叭嗒声,并有声而无韵,并不回跳,俗称发出“死声”。相反,成色低的金饰,抛在水泥地上有韵且声响尖长,并稍有回跳。

白银鉴别与之类似,成色高的银饰品比重也很大,抛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低的则比重要小,抛在台板上能弹起很高,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

高成色白银易弯不易折断

金首饰的成色越高越柔软,越无弹性,真金用牙咬或针划都会有轻痕,以手折无断纹,火烧后不会变色。成色低的、假的则刚好相反。而对于白银,用手指捏住折弯,成色高的软而柔韧;质次的折弯时较硬,或勉强折动,有的甚至无法用手指折动;包银的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立刻裂开;假的就经不起折弯,容易断裂。

至于要区分九五金或九九金,市民一般无法做到,需要求助于专业部门的专业仪器。

如何鉴定黄金的纯度(精选6篇)

篇3:种子纯度鉴定

种子纯度鉴定

种子纯度鉴定

该鉴定方法分为七个步骤,一、样品准备,二、鉴定田块的准备,三、播种,四、定植,五、大田管理,六、样品的田间鉴定,鉴定依据是看叶形的缺刻深浅,七、鉴定结果的处理。

该方法与果形鉴定方法相比,节省了鉴定田面积、鉴定费用,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鉴定的准确率。

1、西瓜种子纯度的叶形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1)、样品准备

(1.1)、编号给每个样品两个号,一是收购号,另一是鉴定号,鉴定号须密封;

(1.2)、取样取每份样品100g,将样品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室内检验,另一部分用于田间的叶形鉴定检验,将收购号放入室内检验样品中,鉴定号放入田间检验样品中;

(1.3)、装袋用白市布做成8×10CM大小的`布袋,将用于田间检验的样品放入袋中封口,并将鉴定号码写在布袋上;(2)、鉴定田块的准备

(2.1)、选择田块选择排灌方便,近5-8年未种过西瓜的田块;

(2.2)、整地施肥鉴定田土块要打碎、整平,肥料一次性施足,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Kg;

(2.3)、打垅要求高垅高畦,畦宽1.33m;

(3)、播种

(3.1)、苗床的准备苗床应选择在鉴定田附近,苗床宽度不超过2m,苗床土块整平打碎,掺入适量堆肥;播种前一天下午浇透底水划平,第二天早晨将苗床切成3.3× 3.3cm的方块,并在方块中央打一小洞;

(3.2)浸种催芽将装好布袋的样品种子在50-60度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洗净晾干,装入塑料袋封口秋季常温催芽,36小时即可出芽;

(3.3)、播种前将鉴定号写在塑料标签上,并将塑料标签按鉴定号顺序插在苗床的一边,每个样品播种220株,每一小方块播一粒瓜芽,播种后覆土盖地膜;

(3.4)、苗床管理 当子叶顶土时即可揭去地膜,当幼苗子叶展平至真叶露心时即可定植;

(4)、定植

(4.1)、定植前的准备 将鉴定号写在竹牌标签上,并将竹牌标签与塑料标签对应靠在苗床上;

(4.2)、定植 起苗时,将播种用的塑料标签留在苗床上,竹牌标签随苗一起带入栽培田;每垅定植2行,单行栽培,“S”形走向,定植前先插竹牌标签,然后定植,株距16.7cm每个样品定植200株,然后按竹牌标签号码依次定植;

(4.3)、盖地膜 定植后浇足水分,然后盖地膜;

(5)、大田管理

(5.1)、肥水管理 鉴定田的肥料管理,底肥一次性上足;水分管理,一般中午幼苗叶片下垂应及时进行灌水,下雨天应注意四周沟沟相通,及时排水;

(5.2)、整枝方式 实行单蔓整枝,留一条主蔓;

(6)样品的田间鉴定

(6.1)鉴定时间 定值后20天左右,幼苗主蔓长至30cm长时即可鉴定;

(6.2)鉴定方法 以主蔓第7-8片叶为主要依据;母本叶片缺刻深度为0.5-1cm,蜡粉重,长势弱;而杂交一代缺刻深度为大于1cm,无蜡粉,长势旺;

(6.3)计算纯度…。

篇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种子纯度故障处理及预防办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种子纯度故障处理及预防办法

品种纯度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纯度的高低在农业生产中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

作 者:丁向荣 赵玉平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种子管理站,内蒙古,集宁,01 刊 名:内蒙古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Q814 关键词: 

篇5:明度和纯度的区别

1、明度与纯度的定义不同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颜色反射光量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2、明度与纯度借助表达的条件不同

“明度”必须借助光源表达,强光照射下颜色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颜色显得灰暗模糊。

“纯度”必须借助色彩成分的比例表达,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3、明度与纯度实际运用中的变化范围不同

“明度”在光源下变化范围是“明”“暗”变化。颜色亮度强弱的判断标准。

“纯度”在色彩比例都变化范围是“深”“浅”变化,颜色鲜艳度的判断标准。

篇6:《色彩的纯度》说课稿

《色彩的纯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培养学生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循序渐进地将色彩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纯度的知识,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尝试在色彩中调入灰或其他色彩,改变色彩的纯度,创作一幅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五、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课的呈现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由此我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提问法、情境法

学法:直观感受法、实践练习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特意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范图等。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将播放一段不同旋律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为老师手中具体纯度变化的色卡找一找朋友,为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学生感受不同的纯度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色彩的纯度》。

(二)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在本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我设置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首先,我将组织学生回顾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根据色彩规律,形成色相环。并提问在色相环中,颜色纯度最高的他们是什么颜色?我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像红、黄、蓝这样鲜艳、单纯的色彩被称为纯度高的色彩。在学生对色彩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继续展示两幅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知色彩。了解第一组与第二组色彩色相相同,但是第二组没有第一组色彩鲜艳。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色彩变化的兴趣。

而后,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思考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我将依据学生的回答做最后总结概括其含义是:这种变化在美术中叫作色彩的纯度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三)交流探索,深入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运用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其方法,我将组织学生小组试验,探索怎样使一种颜色发生纯度变化?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探究,发现其规律为纯色+灰色=降低纯度、纯度+补色=降低纯度,加入其他颜色种类越多,纯度越低。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我将继续展示“星月夜”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面的纯度和画家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纯度的变化在画面中起到哪些作用?我将并引导学生探究出画面中的主要色彩是蓝色和黄色,纯度很高,表现了画家的激情。同时总结出纯度的变化能使画面表现的美感、情感更丰富多样,纯度低的色彩可以缓和整幅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好的衬托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示范操作,体验乐趣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最后,我会演示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并选用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简洁的画出一个主题形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高纯度色彩表现技法: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低纯度表现技法: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种色彩,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五)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色彩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款式不限。采用开展交流会的方式,小组推选并从纯色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小结作业,拓展思维

1。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含义、特点、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2。最后,结合学生从探究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程度,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制作好的作品贴在教师展示区内,对比效果,进行赏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