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e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抵抗行动》的影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抵抗行动》的影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抵抗行动》的影评
这不是常见的战争片,但确实描述的是侵略、抵抗及由此而产生的牺牲。这部能在丹麦进入10大卖座电影的片子,非常的质朴平直,充满着亲情和悲哀,却是没有很多的仇恨。丹麦抵抗者在被处死前会拥抱德军中年轻的看守,他们在德国人的法庭上的陈述中,会说到两国间下一代人的相处。这就是真正善良的人们了。而片子中的德国人,也没有像其他的影片中那样的残暴,在面对女人的绝望的目光时,德国法官竟然修改了原先的判决。这又是丹麦人的善良了,不过度渲染和丑化,所展现的很可能就是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能够让观众欣慰的是,一同被捕的人中,除了八个人被德军处死外,其他被判刑的人,最终都能活着走出监狱。
说这部片子不同于其他的战争片,因为其中很少有开枪、对射等血腥而刺激的场面,全片节奏缓慢,叙事冗长沉闷,倒是充满着浓浓的情谊,那个小村庄中人们相互间的情谊。那种平静很难看到战争的印记。包括抵抗者和所谓的抵抗行动,如果说那也算是抵抗的话。但杀戮还是不可避免的来了,面对杀戮,丹麦人显示的是一如既往的善良与视死如归的勇敢,真正的视死如归,影片的最后平缓却极其悲壮,画面在父子的对望和枪声中戛然而止。
《抵抗行动》影评(二):《抵抗行动》观后感
丹麦电影《抵抗行动》取材于二战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它于3月1日在丹麦首映,并一举夺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丹麦人口仅有562万,却有120万人次的观众涌入了影院,足见当时的盛况。
男主人公马略在片中的两段台词发人深省。一段是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作为抵抗行动的组织者,他自知难逃一死。他说:“如果将来,德国和丹麦的青年,无法跨过边境友好地握手……因此,我请求对年轻人施以缓刑。”法官竟闻之动容,并因此对多名被告从轻发落。另一段是从容赴死前的最后的留言。他对狱卒说:“虽然你是我的敌人,但我宽恕你,年轻人。”随后,他拥抱了狱卒。
真实版的“马略”是否说过片中的话当无从考证了。我想,这多半是编剧虚构的吧。影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道出了西方人对二战的反思。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时真的是不同的。日本的政要们将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西德总理勃兰特会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长跪不起。
豆瓣给出的评分是6.7分,我以为偏低了。这部片子不以节奏明快见长,却在118分的时间里,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如果你也是一位喜欢“玩味”电影的人,不妨抽空一看。
《抵》片的片尾曲选用了挪威戏剧之父易卜生的经典之作《索尔维格之歌》。听不懂歌中在唱什么,就觉得它的旋律与我观影的心情好契合好契合。
片尾:马略被德军绑在了木桩上。行刑的枪声响起。没有刺激感官的喋血场面。黑屏。剧终。留下无尽的回味......
《抵抗行动》影评(三):恐惧与勇气的距离
Hvidsten gruppen应该是丹麦多部反抗二战抵抗运动的电影之一。对于这样一个仅有四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气势如虹的战场上确实没有太多的谈资。德军仅仅在数小时内便征服了安徒生与克尔凯郭尔的'故乡。但是,平民的反抗却在已经拍滥的二战题材中依然是不朽的经典。我记得至少看过另外一部表现反抗运动的丹麦电影。
片名 Hvidsten gruppen其实应该译为“哈维德斯坦因地下抵抗组织”。因其地名为哈维德斯坦因,故因此而得名。影片开始很平实,甚至过程也乏善可陈,即便是结局也令人猜得八九不离十。但是,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拉住我看下去。或许是影片中那种夫妻真情、父女深情、朋友真情令人觉得平凡得真切。当主人公带着犹豫的态度投入到抵抗运动中时,更令人有一种牵挂。其实影片开始的几场对话戏中,已经充分表露了主人公一家及朋友对占领军的反感,但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反感也不过就是一种粪青表现而已了。相比较于亡国的耻辱,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幸福宁静的家庭和还算体面的事业。但当英国情报组织主动找上门后,男主角及其亲友却在犹豫之中加入了抵抗运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或许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抵抗运动的风险。即便丹麦首相在广播里声色俱厉的演讲,他们或许还不以为然。甚至当他们被德国人抓进监狱、接受审判时,也对能活着出去抱有幻想。直到,真正宣判的那一刻.....。
然而影片真正的高潮,恰恰就是在宣判及执行的那一段。在这以前,主人公及其亲友,还算不得真正的战士和英雄。但当宣判之后,尤其是男主角站起来向德国法官恳请为青年人代死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勇气和感动。正如男主角所说,“他们在和平时都是普通民众,并不憎恨哪个德国人,只是战乱令他们别无选择。”其实,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到坦然去面对并不需要太长的距离和时间。人性在特定的时刻是会奇迹般升华的。按照西方人的观点或许是上帝的福音与启示,而按照东方人的观点则可能是“义”和“仁”的感悟。
其实,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比生命还要宝贵,它足以令我们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走出来。有人说这是“爱”、也有人说这是“信仰”,但爱与信仰只是使得赴死更感人。而能使死亡成为不朽的开始,就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篇2:红海行动观后感影评
近期上映的红海行动,像一颗巨大的石头在国人心中激起涟漪,伴随诸多让人热血沸腾、感动落泪的画面,一个这样的问题,突兀地出现在网络中。现实中真的会为了救一个中国公民而牺牲几个中国军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前段时间的《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电影,让人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和自豪感。也许电影的夸张性让人觉得故事离我们太远,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汶川地震、天津爆炸,以及离我们更近的湖南洪灾。每次在紧急关头,我们都会看到一群穿着迷彩绿的中国军人,总在逆着人群奔跑着。他们并没有电影里的“主角光环”,也没有“超级英雄”的特殊能力,他们有的是为了信念不断牺牲小我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是军人,是身穿迷彩肩扛重担的军人,是视国家安危比生命重要的守护者,是视人民如父母的子弟兵。作为基层干部,不需要经历生死场,在对待群众微笑服务方面,我们是否都能够问心无愧呢?
服务群众缺乏热情、说话急躁,对政策业务学习不深不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外出办事时对相关工作衔接安排不到位,导致办事群众长时间等待等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篇3:抵抗抵抗观后感
一个风高月夜的晚上,
北大营一阵隆隆炮响。
烽火连天,
整个城内一片混乱惊慌。
兵避事端,赤手空拳,
政府把钢枪收缴库房。
奉天接命:退守,
弃城,逃跑仓惶!
有着血性的汉子,
只能操起铁铳挥起木棒。
保我中华,保我东北,
撬开库房拿起钢枪。
烧火棍难阻铁蹄践踏的步伐,
怎能忍睹日寇肆意滥杀疯狂。
愤怒的子弹不停地发出吼叫,
横尸街头一片悲凉。
仁人志士不畏列强,
奋力杀敌抗日救亡。
年轻生命的鲜血啊,
染红了一件件褴褛襟裳。
为了东北的父老爹娘,
血性官兵,死得悲壮!
战火燃烧在白山黑水的这块焦土上,
抗日救国的热潮牵动亿万人肝肠。
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抵抗,抵抗!
东北失守,华北失守,
热血沸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胸膛!
牢记九一八,
国耻勿忘。
中华民族当自强,
同仇敌忾,慷慨激昂。
历史不再重演,
谁犯我土,必将埋葬,埋葬!
篇4:观《红海行动》有感影评
观《红海行动》有感影评
―― 师范学院 胡英新
《红海行动》讲述的是蛟龙突击队的几个队员受命解救中国人质的故事。这部影片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海军的英勇,彰显了中国的强大。
我常想,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正常人都会大喊大叫,可是真正接受过训练的军人却会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完成任务放在首位,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是理想的不同吧。
有些人可能觉得能够普普通通地活着就是幸福,可是有些人却认为只有对社会做贡献,为他人付出,才是真正地活过。
面对战火的威胁,人们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这无可厚非。而正因为我们本都是这样普通的平凡的人,军人的坚毅,才显得格外伟大。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作“视死如归”.
电影里战争的场面确实是血腥的。但对于海军而言,也许这就是战争,真实的战争。
有人说战斗的时候会死亡的是那个怕死的人,因为怕死的人,心中有所牵挂。然而军人又何尝不怕死呢?他们只是觉得“多救一人是一人”.而能多救一个人,他们更能心安。军人,毕竟也是普通人,面对血腥,他们也许会作呕,也许有过胆怯。但最终一个真正的军人选择勇敢地面对,那是一种怎样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啊。
然而战争对希望的扼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是多么巨大啊。明明知道要么自己开车送死,要么失去孩子,占领区的平民百姓哪有选择的余地呢?让我刻骨铭心的不是战火连天的悲惨,而是刮开老者炸弹表面之后,仍旧拆不开的金属层。战争下道德的沦丧,理智的缺失,岂不比血淋淋的场面更让人作呕?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而幸福却不一定会青睐每一个人。战火下人们所向往的幸福估计就是平静的生活吧。战争中佟莉对石头的情感是后知后觉的。石头壮烈地牺牲了。可佟莉一直在说谎――吃了糖就不痛了。她在骗石头吗?与其说骗石头,我却觉得,不如说是在骗自己吧。谁愿意接受悲惨的现实?明明知道已经注定了死亡,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一切都存有希望,明明知道自己随时可能会阵亡,可是心怀他人,就永远不敢退缩回望。
我不喜欢战争,但我相信有人喜欢战争。人毕竟是一种追求刺激的生物 ,而战争也许就恰恰能满足人们内心的这种需求。“半城烟沙,随风而下。金戈铁马,替谁争战天下。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我不知道世界上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全世界都没有战争。我不知道战争究竟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中国是一个自卫型的国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海军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也没有美国海军那样丰富的作战经验。我想这是有原因的。中国,是个捍卫世界和平的国家,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是面对外来侵略,军人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誓死保卫国家。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盖着或许比我们地板还要脏的被子,过着艰苦的生活?是什么让他们在春节期间仍旧执行着危险的行动?是什么让他们不后悔,视死如归?
也许就是“爱国”二字吧。
也许只是为了让晚年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报效祖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华儿女不变的.信念。当兵也许只是青壮年的那几年。可你没听过一句话吗?“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辛弃疾直到晚年都忧心国家。“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而陆游从戎的岁月也让晚年的他感到无限的安慰。“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影片的结尾是最让人泪目的。南海上几艘军舰。一个白色的方阵在海风的吹拂下,向牺牲的海军致敬。
南海。蔚蓝。警笛。
“我是中国海军,你们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
”This is Chinese navy. You're about into the Chinese water, please turn around immediately. I repeat. Please turn around immediately."
影片结尾给人和平,而有多少人清晰这和平的来之不易?
蓝色的海是和平,白色的军服是和平。中国海军守护在南海的边界,时时刻刻对外提醒――中国南海的主权不容侵犯,而我一个中国海军将誓死捍卫着南海的主权。这种责任与担当怎能不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愿和平永存,祈祷全世界的明天都没有战争。
胡英新
师范学院 小教181(本)
个人介绍:阳光开朗,爱交朋友;
喜欢看书, 注重个人内心体验 .
一个最爱古龙传统武侠的女孩子。
篇5: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影评650字
本次国庆和朋友观看了《湄公河行动》这部爱国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让注意力极容易分散的我一度陶醉在剧情中,连抓在手中的手机何时掉落在影院的地板上都不得而知。
影片根据5年前中国十多位船员在湄公河惨遭杀害的真实案件改编,讲述了我吸毒警跨境追凶,通过一系列的斗智斗勇行动,最终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雪我同胞冤屈,震我中华国威的故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如今的和平生活、国际地位,也不是靠简单地对敌对势力致以不痛不痒的谴责就可换来的,新中国成立初,为什么毛主席要顶着重重压力参与抗美援朝战斗,就是因为他知道旧中国积弱无力的形象已在世界列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要想让中国得到和平发展,那就必须用强硬的态度一战打出中国的气势,让世界列强不敢轻易越我国线。湄公河行动中的民警兄弟们,也是以如此的实际行动向所有国人宣布,祖国从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位中国公民。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缉毒警虽没有影片中的人物那样各个身怀绝技,但在与毒贩的较量中,面临的却也同样是亡命徒们疯狂的反抗,危险甚至蔓延向了民警的家属,但正是在心中怀揣着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责任感,才使得这样的奉献无怨无悔,真想为奋战在抗毒第一线的民警点赞。
篇6:红海行动观后感影评600字
《红海行动》在春节期间终于上映了。作为一个军事迷的我,对此期盼已久了。电影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这部超燃的军事大片。
这部电影是根据某海军蛟龙突击队前往非洲国家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反映了真实事件、真实场面、真情实感,展现出了祖国的强大。
故事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了。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临沂号”临危受命,派出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一线。在恶劣的情况下,突击队凭借精湛本领,迅速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交战中营救了被____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侨民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被____劫持的消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前方路途险恶,蛟龙突击队即将遭遇的远不止人质营救那么简单,____的惊天阴谋即将浮出水面。
杨锐是蛟龙突击队的队长,带着包括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通信兵庄羽、医疗兵陆琛、狙击手顾顺、观察兵李懂、机枪手张天德、机枪手佟莉等八名队员孤军深入敌后。突击队员英勇奋战、团结协作、殊死拼搏,凭借高精装备和巷战、坦克战、爆破、拆弹、狙击、侦察、搏斗等等高超技艺,逐一消灭了____,成功解救了中国侨民,胜利完成了任务使命。同时,他们付出沉重的牺牲,八人的蛟龙突击队,牺牲两人,受伤两人,铸就的军魂,却让人难以忘怀。
篇7: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作文及影评
前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观赏了一部动作大片——《湄公河行动》。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拍摄而成的电影,也算是一部禁毒教育影片。我先对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及主要故事情节做个简单介绍。糯卡,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毒贩,他隐藏在泰国金三角,主要在湄公河地区生产并贩卖。他的手下都爱吸毒,他还抓一些部落里的小孩当娃娃兵,而且逼他们吸毒。
他们不但这样猖獗犯罪,还残忍杀害了十三名中国船员,并企图嫁祸,制造中国商船贩卖的假象,还声称船员已经全部逃亡了。可当船员们的尸体全部被发现后,经过调查,让中国警方大为震惊!这是一起杀害无辜的血案。中国警方由队长高刚,带领部分小分队去捉拿抓捕糯卡。但糯卡“兵强马壮”,光靠中国警方是捉不了他们的。所以,中国联合老挝、缅甸、泰国一起打击犯罪,湄公河行动拉开了序幕。
整部电影惊心动魄,看得我毛骨悚然。不过我最喜欢电影中的警犬“哮天”,它聪明伶俐,特别听话,还帮警察躲过一次被车撞和被炸弹炸得粉身碎骨的可怕遭遇。
看完这部电影,我要记住,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给国家做出大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