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最酷qwq”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篇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0、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篇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篇3: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空气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空气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循环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氧气,其他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人的生存需要空气,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森林能净化空气,空气是生命之源,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污染净化器”等美誉。汽

车尾气是有毒的,焚烧垃圾也会产生大量黑烟和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篇4: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热水降温的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热的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5、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不管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为“辐射”。

7、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8、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6造出空气温度计。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1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篇5: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3、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