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shuoyi5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北师大版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北师大版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北师大版初一寒假数学作业答案
p1-2
一、1-8:cccbdccc
二、9.(diyifanwen.com)老王赔了42元 10.-2.5 11.0 12.万,4 13.0 14.< 15.147 16.x-y
p3-4
一、1-8:acdacdac
二、9.0 10.5 11.x=2,y=2 12.12或6 13.4 14.4 15.-2.034×10的九次方
16.-3.14<0<2/3<4 17.16 18.±4,负数或0
p5-6 一、1-8:baababda
p7-8 一、1-8:ddbaabcb
p9-10 一、1-8:bcbbdabc
p11-12 一、1-8:acacbacd
p13-14 一、1-6:bcacca
p15-16 一、1-6:dcccdc
p17-18 一、1-6:bdadab
p19-20 一、1-6:abdaaa
p21-22 一、1-8:ddaadccd
p23-24 一、1-8:cbdbaacd
p25-26 一、1-8:ccbccadb
p27-28 一、1-8:acdbcbbd
p29-30 一、1-8:abddbbbb
p31-32 一、1-8:dcabbcad
p33-34 一、1-10:bacadcbabd
p35-36 一、1-10:cdaabdbcac
p37-38 一、1-8:acaccbdc
p39-40 一、1-8:dbbdacdc
p41-42一、1-10:cdbbaabddd
p43-44一、1-10:cdadbcadad
篇2:北师大版初二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作业(一)
[熟能生巧]
一、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概(ɡài) 哀思(āi) 追悼(diào) 焕发(huàn)
B.暂时(zhàn) 拘囚(qiú) 烂漫(làn) 彼岸(bǐ)
C.屏气(bǐnɡ) 丞相(chénɡ) 凝结(nínɡ) 浠水(xī)
D.痛斥(chì) 怜悯(mǐn) 名誉(yù) 心弦(xuán)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嗟来之食( ) 单调( ) 挫折( )
2.战战兢兢( ) 粲然( ) 毋庸( )
三、选词填空。
1.当然,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 )。
A.举动 B.动作 C.悸动
2.闻一多拍案而起,( )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A.怒目而视 B.横眉怒对 C.怒目相视
3.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 ),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A.疾呼 B.呼吁 C.呼喊
四、选出反义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俯——仰 浓——淡
粗——细 开——关
B.渺小——伟大 膨胀——收缩
强大——弱小 贫困——富贵
C.消失——出现 呆板——迅速
热情——寒冷 打败——取胜
D.刚强——软弱 主观——客观
五、用下列词语各造一句。
1.底蕴:
2.奋勇前进:
3.鞭策:
六、默写。
1.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_______;替_______,替_______,就_______。
七、文学常识填空。
1.《谈骨气》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家。
2.《从一个微笑开始》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代_______家,他有短篇小说_______和长篇小说_______。
3.《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是作者写给_______的一封信,选自_______。
八、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地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人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_______,其中“淫”的意思是_____,“移”的意思是_____,“屈”的意思的是_______。
2.第一段文字作用是 _____。第二段文字通过引用古语来_____ 。
第三段主要从_____的角度指出 ,从论据的角度考虑,是_____ 论据。
第四段中_____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五、六两段的表达式分别是_____、_____ 。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代_____,用的是_____手法。
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_____,进而证明_____ 。
第七段写了_____的事实,从_____的角度证明论点。
3.从论证方法上看,七段先_____,后 _____,接着用八段这一_____段加以小结。
4.九段中对闻一多之例的叙述采用了_____的记述顺序,是为了突出_____。
这段先叙述 _____的事实,再 _____,使说理充分。
5.五到九段列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
九、阅读课外选文,回答问题。
学会认输
①国人素爱面子,于输赢上比较认真。
②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则在上,赢了谁不高兴?至于输了的一方,郁闷、伤心、一蹶不振的不少。
③逐鹿中原,争霸天下之际,失败就意味着Game over。以至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兵败乌江之时,当即拔剑自刎。因为他知道为寇者的悲惨命运。人们也往往认为项羽是失败了的英雄,起码李清照是这么认为的。这位杰出的女词人,也作了一首杰出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是很佩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的。好男儿自当有凌云壮志,轰轰烈烈地活一场。然而,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更赞同杜牧的观点,要批评项羽:没有学会认输!
④争霸天下的大事之中,尚且有认输的学问;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认输!
⑤成功是人人想要的,但是,成功是不易的。生活的内容极其丰富,生活的领域极为宽广,没有人会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遇到的挫折和失败的次数要比获得成功的次数多得多。挫折会一次又一次地找上我们。连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当他研究灯泡时,挫折也要找他上千次的麻烦,它又怎么肯放过普通的人呢?
⑥学会认输,首先要能对所面临的糟糕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形势还未绝望时,绝不能轻言认输。某年高考的作文题目,给了一组漫画。画上的人挖井,每处所挖距离出水都不远,也许只要再挖一镐就可以成功了,但是其人认为此处无水而放弃。这漫画给我的印象极深刻。就说项羽吧,如果轻言认输,又怎么会有破釜沉舟之举,谱写出以少胜多的辉煌篇章呢?但形势无望之时,却必须放弃!还说项羽,四面楚歌,身边仅余28勇士,还不肯渡江而去,令人嗟叹。假如当初项羽肯听从建议,渡江东去,再集合江东健儿,与刘邦一决高低,历史就可能另写了。形势如果绝望了,那么就痛痛快快地认输吧!比如鸡蛋与石头,相碰的结果当然是鸡蛋输。如果,一直拿鸡蛋往石头上扔去,岂不愚蠢?
⑦认输之后,重要的是尽快清除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行路之人一不小心摔倒了,摔倒就是摔倒了,没什么,重要的是,赶紧站起来吧!不要一直坐在地上,怨天尤人。站起来,拂去身上的泥尘,继续赶路才对。当年东南亚经济危机袭来,许多富翁一夜之间沦为穷人,一时传来不少富翁打工的消息。我是很佩服这些打工的富翁的。打工,说明他们已经坦诚地认输,而且已经成功清除了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改变了富贵时的那些锦衣玉食的习惯。不打工,犹在说“当年我是多么富有”之类的话,再坚持要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岂不令人齿冷?
⑧认输之后,还得再来!比如求职,让人拒聘了,之后仍要找工作;比如吃饭,一次被噎着,之后饭仍是要再吃的。下棋的人经常认输,没有关系嘛,输了一盘,再来一盘呀!只要人还活着,棋总是有得下的。输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下棋的人,永远无法进入高手境界。我们的创业或许会失败,我们的理想或许一时无法实现,但是我们的人还活着。活着真好!活着就有无数的机会,重新来过,或另辟捷径都好。
⑨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记着,在找到成功这个宝贝儿子之前,首先要学会认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选文⑥⑦⑧三段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三段间的层次关系是什么?
答: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答:
[生活常识]
数九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十分风趣地描写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篱头吹 篥(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穷人衣薄,起舞取暖);六十四,苍蝇垛屋(透露出一点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在古代社会里,穷人过冬尤其受罪。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参考答案]
一、C 二、略 三、1. C 2. B 3. A 四、A 五、略 六、略七、略
八、1.《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迷惑;改变;使屈服
2.提出中心论点 阐释“骨气”的含义 历史;有骨气是中国人的传统;事实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例” 记叙;议论 史册;借代 富贵不能淫;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古代穷人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贫穷不能移
3.摆事实,讲道理;议论
4.倒叙;闻一多不畏强暴的光荣结局
5.不能。这三个事例依次论证了孟子的三句话
九、1.我们应该学会认输(或“人应该学会认输”)
2.(学会认输,首先要能对所面临的糟糕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认输之后,重要的是尽快清除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认输之后,还得再来。层层深入(或递进)
3.首先指出成功是不容易的。接着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失败和挫折是经常发生的。最后举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上千次的例子来印证成功是不容易的。
作业(二)
[熟能生巧]
一、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巡逻(xún) 卑鄙(bì) 戕贼(qiānɡ) 诬蔑(miè)
B.舆论(yú) 显赫(hè) 提防(dī) 荒谬(miù)
C.卑劣(lüè) 寒噤(jìn) 譬如(pì) 耻辱(chǐ)
D.羡慕(xiàn) 花卉(huì) 赋予(yú) 揣摩(chuǐ)
二、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捶击 芦苇平庸 沐浴
B.恐怖 诸君 报酬 论调
C.幼稚 挫折 排斥 国粹
D.防害 倘始 耻辱 挟带
三、解释下列词语。
1.挑拨离间:
2.心旷神怡:
3.坚苦卓绝:
4.全神贯注:
四、空格内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努力之于成功,一如水到自然渠成;亦如_____。
A.盘根自然错节
B.根深而后叶茂
答:( )
五、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A.储藏( ) 迷恋( ) B.兴致( ) 壮阔( )
C.和蔼( ) 教诲( ) D.闪烁( ) 闲适( )
六、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A.压抑( ) 晴朗( ) B.紧张( ) 沉重( )
C.迟钝( ) 轻巧( ) D.粗野( ) 热情( )
七、全是褒义词的是( )。
A.光辉灿烂 威胁利诱 鞠躬尽瘁
B.一意孤行 民族风格 年富力强
C.斩钉截铁 富贵不淫 昂然屹立
D.威武不屈 一无所获 孜孜不倦
八、与“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一句修辞方法相同的是( )。
A.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
B.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
C.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D.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九、句式填空最恰当的是( )。
经过两年的努力,_____,改变了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
A.我们把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全都克服了
B.我们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C.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D.我们不是把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十、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
1.归纳这一语段的段意。
2.文中标有横线的三个词从词性上看是什么词?这三个词强调了什么内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说说在表达上起的作用。
4. “这成什么话?”是反问句,将其改成陈述句,与原句作比较,说说原句的表达作用。
(二)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
1.上文第一段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
A.① B.④ C. ⑤
2.上文①这个设问句的表达作用是( )
A.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
3.“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情色彩是( )
A.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
4.上文⑤句是( )
A.复杂单句 B.复句 C.多重复句
5. 上文选自闻一多写的《最后一次讲演》,“最后”一词的意思是( )
6. 上文中“你”指代( ),“他们”指代( )。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⑴( )⑵( )
十一、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难得寂寞
李秋生
①傅雷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他以卷帙(zhì,书画外面包着的卷套)浩繁、技术精湛的译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被学术界称为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位的巨匠。
②他16岁时赴法留学学习艺术理论,刻苦攻读,得以观摩了解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③他1931年秋回国,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大师级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的重要作品,并把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的《艺术哲学》引进中国人的视线,且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堪称“傅译”。傅雷艺术造诣深厚,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自己没有弹过钢琴,却能培养出傅聪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他没有学过专业美术绘画,却能够赏识当时并不出名的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显示出其独特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④人们不免会对傅雷这样的“天才”产生兴趣。有人说,傅雷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寂寞。傅聪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愤慨、高傲、遗世独立……”傅雷自己也曾一再告诫儿子傅聪,“要耐得住寂寞”。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好友杨绛女士在《忆傅雷》中讲道:“傅雷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墙洞里的小老鼠”,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意,其内涵还是寂寞。
⑤寂寞是一种智慧。善于发现的雕塑家罗丹有独到的心得:“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这恐怕才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喜欢寂寞的真正原因。鲁迅就有这样奇妙的体验,“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⑥寂寞是一种磨炼。真正的寂寞是人们内心深处演绎、裂变、积淀的情愫。
⑦寂寞是一种享受。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寂寞不仅是痛苦,对一些心存大志、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孤独、寂寞、隔离,有时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⑧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想成才的人特别多。但首先得问一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我的初衷?现在热闹场面的诱惑实在是多:结婚宴请,同学聚会,生日派对,母校校庆,考察学习,出境旅游,扑克麻将,彩票足球,度假休闲。稍不注意,就会被聚会缠身,被喧哗左右,被欢乐包围。
⑨寂寞无价。对当代人来说,更是如此。
1.阅读全文后,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①至③段讲述傅雷先生的事例,其作用有二:一是从行文结构上 ,二是为证明观点 。
3.下面是1954年9月4日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结合这段话并联系上文谈谈傅雷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00字以上)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对外国人比较容易,有时不妨直说:我有事;或者:我要写家信。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生活知识]
暑伏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参考答案]
一、B 二、D 三、略 四、B 五、A.贮藏 留恋 B.兴趣 壮观 C.和气 教导 D.闪耀 舒适 六、A.舒畅 阴暗 B.沉着 轻松 C.敏锐 笨重 D.文明 冷漠 七、C 八、C 九、B
十、(一)1. 义正辞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令人震惊的罪行。2. 三个都是副词。强调李先生的行为是一个中国人的正当行为,是正义的。3. “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用对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到极点。4. “这实在是不像话。”原句语气有力,痛斥敌人;改后轻描淡写,语气无力。
(二)1. C 2. A 3. C 4. B 5. 生前的最后一次 6. 特务 遭受屠杀的昆明青年学生 李公朴被暗杀 “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反对内战被屠杀
十一、1.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耐得住寂寞。2.引出论述的观点 提供事实论据 3.傅雷先生能够在成名之后不但自己仍然坚守初衷,享受寂寞,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且还教育自己的儿子,要经常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冥思默想。这就是他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我们应该向傅雷先生学习,不受纷繁热闹生活的诱惑,坚守心灵和生活的寂寞,多学习,勤思考,努力积累知识,提高思想和认识水平。
篇3:苏教版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1.①诠 ②憧 ③裨 ④危 ⑤浏 ⑥纳 ⑦昧 ⑧坠
2.
3.C 4.D 5.B
6.示例: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
(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比喻恰当。)
7. C
8. A
9.例: “留着、留着” “一只一只”,强调不停的留、不停的叠这些动作,表现诗人的执拗劲,由此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0. “不灰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思念的浓烈,而且表达了思念必将通过纸船传递给母亲的执著信念; “每天”既让人感受到叠纸船次数之多,又表现作者对母亲思念之持久和浓烈。(意思对即可)
11.①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②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③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
12.母亲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我”,“我”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女儿;读书不但充盈了“我”一家三代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予“我们”内心极大的快乐;读书让“我”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得以浸润。
13.词语运用生动形象、准确到位,如“时时”表达出对读书的渴望是一种常态;“饥饿”形象地描绘出对书的强烈渴求。“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14.回忆了“我”青少年时代一次买书的经历,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喜欢的书买不到,有一种失落感,就像失去一个至爱的朋友一样,所以心中才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
15. “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读书成为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成为生存之需求,继而快乐其生命,润泽其生命,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16.答案略。(可举例说明阅读带给自己的影响,或谈某一部文学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启发等。)
1.①瑕 ②踌 ③绚 ④熙 ⑤锱铢 ⑥胜 ⑦qiè ⑧ tiǎn
2.
3.①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②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⑤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⑥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⑦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4. C
5.B
6.提示:注意称呼、内容陈述、诚意、口语化等,语句通顺。
7.答案示例: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诚实守信(相互包容)
8. 安恩在众人的逼迫下说出了把牛牵到这里来的理由: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
9.先是疑问,后是猜测,最后不满、愤怒,语气越来越强烈。
10. “坚定”表现出老太太不为金钱所动,珍惜这头奶牛的真挚情感;“窘迫不安”说明老太太很善良,为给别人带来误解感到难为情。
11.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三个“我们”),可以看出安恩的淳朴和慈爱。
12.答案略。扣住文中的某个情节,感悟“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人要懂得感恩那些对我们无私奉献的动物、要爱护和关心它们”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13.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 美丽的童趣;可贵的童真;呵护童真(童趣);童真(童趣)等
14.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 ① 我被一幅儿童画的题字打动。② 母亲因孩子误读广告牌而捂住他的嘴。③ 老师带领孩子们为雕像穿棉衣。
15.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我” 误认为猫看着鱼是想吃鱼,表现出自己对儿童画的理解太成人化,“我”为此感到惭愧。
16.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一切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要呵护孩子的童真;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人们不能让他们的希望搁浅。
1.①镌 ②铭 ③鸦 ④隙 ⑤攒 ⑥涉 ⑦谆谆 ⑧蓦
2.
3.A(B.翟志刚太空出舱并不是第一人,说空前是不对的。C.感情色彩不当,“蜕化”比喻腐化堕落。D.泰山、华山、黄山本是天然,不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4.C
5.场所与提示语要相配,语言得体、含蓄。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馆)/我想有个家!(垃圾箱旁)
6.贝尔纳因对饭店服务员很不满,他不会再来这里消费了(意思对即可)。?
7.①量长短 ②同“座”,座位 ③量好的尺码 ④于是,就 ⑤急忙 ⑥这儿
8.B 9.C
10.①(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②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
11.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要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意思对即可)
12.要点:能扣住文章主旨或关键人、物,言简意赅。例一:冬天的橡树 例二:穿破毡鞋的小男孩 例三:震撼心灵的“家访”
13.要点:能抓住“冬天的橡树”的主要特点(两点即可),联系相关描写加以分析。示例:冬天的橡树极美,它高大粗壮,庄严地矗立着,美得就像是“一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冬天的橡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风雪中“叶子几乎没有凋落”。冬天的橡树具有宽广的胸怀,“像是撑在空地上的一顶帐篷”,庇护着许多弱小的生灵……
14.要点:能抓住小男孩的主要特点(至少两个),联系原文,加以分析。示例:这个穿着破毡鞋的小男孩热爱大自然,他对冬天的橡树、装死的青蛙、温顺的驼鹿都有深厚的感情。这个小男孩纯真善良,老师要回去时他主动提出要送老师,细心地送给老师一根棍子防身并希望老师只是吓唬一下调皮的驼鹿就好……若扣住小男孩的其他特点,例如“见多识广”,“观察细腻”,“敬重生命”,“善于感悟生活”……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15.要点:能抓住句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简要品析。例一:A句描写了小男孩初次亮相时的外貌和语言,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小男孩的有礼,也为下文埋下伏笔……例二:B句自然地将小说的场景从校内转到森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例三:B句中“白”、“黑”、“蓝”,渲染了森林冷寂的氛围。“婆娑”、“纤细”突出了“桦树”柔美的特征……例四:C句写出了安娜的心理变化,点明了此行对她的巨大影响,为下文她态度的转变作了铺垫……例五:C句写出了安娜对语言的顿悟:语言如同生活般丰富而鲜活,只有植根于生活,语言才能焕发活力……
16.要点: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和生活感悟,表达流畅。示例:我认为安娜此行胜过家访。安娜虽然未见到萨乌什金的母亲,但在家访途中,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反省了自己教学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她真正理解了萨乌什金的内心世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此行,使萨乌什金发自内心地希望能改正自己经常迟到的缺点,教育的效果其实已经达到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1. ①漫 ②焉 ③逸 ④蒂 ⑤孜孜 ⑥恒
2.
3.D
4.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也可)
5.音乐家的灵感常常变成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常变成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常变成完满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感则是霎时的喜悦。
6.示例: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
7.(1)答案要点: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②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2)答案要点:①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走弯路。②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可以提高效率。(根据其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8.极力写“水中之绿”是为了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9.“点”用得十分准确,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温”的特点,如果去掉就要理解成“热”了,不符合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10.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应理解为“充满活力”。水草青绿,水面冒点热气,看起来充满活力。假如答理解为“静止不动”的特点,说得特别有道理的也给分。
11.“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等。
12.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13.春雨随着气候变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1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示例二: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15.略,强调符合题意,语句通顺。示例一: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示例二:瑟瑟的秋雨中,我回味那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冬雨的冷冽。
1.①汲 ②博 ③喻 ④稽 ⑤炫 ⑥锲
2.
3.A
4.B D“海洋”改为“宇宙空间”使说明更科学,因为“海洋”仅仅是地球上的一部分,用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宇宙不恰当,且与后文的“宇宙空间”不一致。“砂砾”改为“水滴”,能够与“大海”相照应,表达更严密。
5.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你闻到它的香味儿了吗?(内容与上下文相衔接,意思对就可以了)
7.示例:支持观点。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应该写好字。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反对观点: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连签名都可以由电脑来设计,实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练习写字。
8. 伽利略在教堂里发现自然节奏原则的情景。
9. 不行。这一句为后文伽利略思考钟摆埋下伏笔。
10. 他在思考那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11.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灵感到来的情景,突出了灵感的光彩照人。
12. 略。结合伽利略的特点,句式与例句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13.“我”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意识的人。(意思对即可)
14. ① 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② 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意思对即可)
15. 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意思对即可)
16. 理解恰当,启发合情合理,语言通顺即可。答案示例: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1. ①灼 ②涸 ③望 ④吟 ⑤煦 ⑥伦
2.
3. ①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 ③我言秋日胜春朝④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⑤温故而知新⑥思而不学则殆
4. ①可将“无可置疑”改为“无可非议”或“无可厚非”。②将“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句中的“年纪大”删去。③把“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句调到“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泊而摇摇晃晃”之前。④“推崇备致”中的“致”改为“至”。⑤“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句之前加“给他们让个座”。
5.答案示例:亲情是财富 它能温暖心灵 也能抚平伤痛
6.①奥运圣火登顶(登上、传递到)珠峰。②奥运圣火攀登珠峰成功。
7.A处填第①句。因为第二句删去了“大部分”和“某种”两个词,表达过于绝对化。第一句较为严谨地限制了范围,留有余地。
8.创造性思维需要渊博的知识。
9.A
10.提示:必须是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具体事例略。
11. (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
12.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识。第⑥段中“修养”的含义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13.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示例二:“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袋进门的举动作铺垫。(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达须通顺。)
14.示例:这个大哥真是个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有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上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须通顺。)
篇4: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 给拼音填汉字
1,丰子kǎi(恺)2,chōng(憧)憬3,yóu(尤)其4,含xù(蓄)5,高zhān(瞻)远瞩 6,楚cí(辞) 7,chǎn(i)袜 8,洋yì(洋溢)
二,名句默写
1, 见贤思齐焉 2,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可怜白发生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篇5: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
1,裸露(luǒ)2,束缚(fǜ)3,负隅顽抗(yú)4,手臂(bì)5纤小(xiān)6,煞风景(shā)7,吉檀迦利(tán)8,泰戈尔(gē)
二,名句默写
1, 独怆然而涕下 2,春潮带雨晚来急,3 草色遥看近却无。4,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凿壁借光
答案:1.①到,及②雇用③供给,资助④大学问 2. .①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③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勤学苦读)
篇6: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词语填空
1,(鞠)躬尽(瘁)2,全军(覆)没3,多多(益)(善)4,大失所(望)5,龌(龊)不堪6,大(煞)风景
二,名句默写
1,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5,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丢[黄花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文廷式《蝶恋花》)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为人大须学问》
答案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篇7: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1. B C(2分)2. (1)A (2)D (3)E(3分)3. C(3分)4. 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4分)5.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4分,意思对即可)6. 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2分)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3分)(每一问只要答出其中的一个要点或其他符合文章、言之成理的答案,即可得分)
篇8: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 给拼音填汉字
1,丰子kǎi(恺)2,chōng(憧)憬3,yóu(尤)其4,含xù(蓄)5,高zhān(瞻)远瞩 6,楚cí(辞) 7,chǎn(i)袜 8,洋yì(洋溢)
二,名句默写
1, 见贤思齐焉 2,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可怜白发生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推敲
1.A 2. .①想到 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3.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4.“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