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四,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四

篇1: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四

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

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

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分别是否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和活跃市场处理:对于存在资产销售协议的,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对于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均不存在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

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篇2: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全国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第一章 资产减值

一、存货减值

二、金融资产减值

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

第二章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章或有事项

一、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二、或有事项的披露

第四章 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暂时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四、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计量

第五章 企业合并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四

篇3: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六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1.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依据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则表明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企业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成进度,通常可以选用下列方法:已完工作的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以及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篇4: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五

第二章 收  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

商品销售收入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主要指商品所有者承担该商品价值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商品发生减值、商品发生毁损的可能性。商品所有权上的报酬,主要指商品所有者预期可获得的商品中包括的未来经济利益,例如,商品价值的增加以及商品的使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等。

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指风险和报酬均转移给了购货方。当一项商品发生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销货方承担,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归销货方所有,则意味着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从该销货方转出。

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转移给买方,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通常,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对售出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既可能源于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也可能与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关系。如果商品售出后企业仍保留有与该商品的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则说明此项销售商品交易没有完成,销售不能成立,不能确认收入。同样地,如果商品售出后企业仍对售出的商品可以实施有效控制,也说明此项销售没有完成,不能确认收入。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计量,是确认收入的基本前提。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售价通常已经确定。但销售过程中由于某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可能出现售价变动的情况,则新的售价未确定前不应确认收入。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在销售商品的交易中,相关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销售商品的价款。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有把握收回,是收入确认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收回。主要根据企业以前和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或从其他方面取得的信息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进行判断。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因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如已收到价款,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企业在运用以上五项条件进行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时,必须分析每项交易的实质。只有交易全部符合这五项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篇5:06全国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七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其应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

企业应当分别下列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2)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四、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概念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这里所讲的资产是指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

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其中,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篇6: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大纲(四)

第四章 外币折算

一、外币业务

1.外币业务,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等业务。

外币业务包括:(1)购买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2)借人或者借出外币资金;(3)买入或者卖出外币;(4)或清偿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5)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等。

企业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置,并分别核算。

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包括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外币统账制是指企业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分账制是指企业在日常核算时按照外币原价记账,分别币各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只有银行等少数金额企业采用外币分账制。

2.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靡滴穹⑸逼谄诔醯幕懵收酆稀?/p>

3.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未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人微言轻汇兑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记入当期损益;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除此之外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

(一)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1.资产、负债项目,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进行折算;

2.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应当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3.“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列;

4.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人微言轻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单独列示。

5.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金额列示。

(二)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折算

1.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所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采用平均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会计报表日的汇率进行折算。

平均汇率根据当期期初和期末即期汇率计算确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计算确定。平均汇率计算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

2.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项目,按折算后利润表该项目的数额填列:“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以上期折算后会计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填列:“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其他各项目铁饭碗计算确定。

3.上年实际数按照上年折算后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有关数字填列。

第五章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企业除外0.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从其规定。年度、半年度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者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