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向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

篇1: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

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

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摘要  在教学过程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生物学教学中课堂自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 精讲巧练 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 选择要点 检查评价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以下是笔者指导学生课堂自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精讲巧练,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  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但教师的讲授时间也相应缩短,教学任务难于完成,这与学生自学的时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解决不好,课堂自学的指导也就无法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要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首先教师要真正明确开展课堂自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是要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列出章节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将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给学生留下较充裕的自学时间。如“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一课,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但内涵复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研究进行自学,教师只作启发引导,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在教学中,不论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总要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可以指导探索发掘课文内容的方向;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三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境界。例如“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课中“从功能上看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学习,先投影出示准备好的问题:(1)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树皮的作用为什么这样重要?(2)长期干旱和洪涝均会使植物体萎蔫,你能说出原因吗?(3)你能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红花还需绿叶衬”的现象吗?(4)家庭养花时,如果茎叶长得过于旺盛,往往开花很少甚至不开花,你能解释原因吗?(5)果树栽培中常有这种现象,头年结果特别多(大年),而第二年结果就非常少(小年),你能解释原因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能简要回答每个问题,然后用较少的时间提问归纳,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了完成课堂练习的时间。 三、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学时间,所以应该合理安排,选择有利于点拨的内容自学。每节教材的前言和对某些现象或过程的描述由教师讲解较好,并适当增删内容,力求做到生动,富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对自学内容的引导作用。而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皮肤”一课,重点知识是皮肤的功能和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教学中,“皮肤的结构”由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而“皮肤的功能”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列出皮肤的功能,然后小组讨论,找出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较黑,而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皮肤较白?为什么天热时出汗多,而天冷时出汗少等现象。这样既解决了重点问题,又突破了“结构与功能相应”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选择要点,及时点拨。  中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如整章整节自学,易造成学生只记住字面意思,不理解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估计问题和要点、难点,布置自学后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进行点拨。例如“爬行纲”一课,学生对“蜥蜴的循环系统的作用”不易理解,于是出示青蛙和蜥蜴的投影片加以点拨:(1)青蛙和蜥蜴在心脏结构上有何异同?(2)蜥蜴心室隔膜的出现,导致心室中动、静脉血分开的程度跟青蛙比较,谁强些?这样会导致谁的血运输氧的能力强些?(3)蜥蜴是变温动物,有冬眠的习性,这与它的循环系统的结构有什么关系?通过有点拨的自学和教师的精讲,易突破自学难点,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提高自学能力。  通过课堂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如单有自学布置而没有检查,自学就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也会打击学生自学的热情。在教学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并当场给予评价,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多指导如何区分重点、如何进行归纳分析等,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充分肯定优点,以激发其自学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当然对学生课堂自学的指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从点滴的教学做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正行.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生物学.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蒋新民.科学指导学生自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生物学,(3). 3 蔡建法.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生物学通报。(6).

篇2: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生物学教学中课堂自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 精讲巧练 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 选择要点 检查评价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以下是笔者指导学生课堂自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精讲巧练,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

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但教师的讲授时间也相应缩短,教学任务难于完成,这与学生自学的时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解决不好,课堂自学的指导也就无法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要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首先教师要真正明确开展课堂自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是要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列出章节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将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给学生留下较充裕的自学时间。如“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一课,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但内涵复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研究进行自学,教师只作启发引导,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在教学中,不论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总要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可以指导探索发掘课文内容的方向;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三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境界。例如“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课中“从功能上看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学习,先投影出示准备好的问题:(1)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树皮的作用为什么这样重要?(2)长期干旱和洪涝均会使植物体萎蔫,你能说出原因吗?(3)你能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红花还需绿叶衬”的现象吗?(4)家庭养花时,如果茎叶长得过于旺盛,往往开花很少甚至不开花,你能解释原因吗?(5)果树栽培中常有这种现象,头年结果特别多(大年),而第二年结果就非常少(小年),你能解释原因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能简要回答每个问题,然后用较少的时间提问归纳,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了完成课堂练习的时间。

三、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浅谈生物学课堂自学的指导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学时间,所以应该合理安排,选择有利于点拨的内容自学。每节教材的前言和对某些现象或过程的描述由教师讲解较好,并适当增删内容,力求做到生动,富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对自学内容的引导作用。而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皮肤”一课,重点知识是皮肤的功能和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教学中,“皮肤的结构”由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而“皮肤的功能”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列出皮肤的功能,然后小组讨论,找出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较黑,而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皮

[1] [2]

篇3: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学指导

实施程序为“四环节”模式:即学前指导--自学答疑--合作交流--练习小结。

(一)学前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强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四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和自学方法。(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要求。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④明确自学时间。即用多长时间。

(二)自学答疑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的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学习。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进而产生兴趣。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④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⑤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⑥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做好记录和归类,供评讲。

(三)合作交流

“展示”是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内汇报,对于不同的观点引发小组讨论,最后汇集最佳成果,达成小组共识。教师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成果。一般要找中差生做小组代表,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暴露出知识的错误点、混淆点、遗漏点,分析查找学习的误区以求改正。

“交流”是教师在展示的基础上或过程中,结合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注意点〕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持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一帮一”的学习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避免学生走弯路。

(四)练习小结

练习反馈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 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同教学内容匹配,有梯度。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展示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鼓励和评价,这是暗线。

王旭凌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学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