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
“减税养老”,意味着什么
百姓养老又迎新利好。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终于落地,税收优惠将扩至商业养老保险。这也意味着,我国酝酿已久的“减税养老”将正式实现。“减税养老”的最大利好体现在哪儿?何时能真正来到普通人身边?
税务专家介绍,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该政策是利用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保积极性,即“减税养老”。
“这一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个人的当期税务负担,并鼓励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以提高将来的养老质量。”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说,由于投保人可以延缓缴纳相关个税几十年,对于投保人有非常大的税收优惠。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无疑将极大地降低投保者税负压力。并且,所得税的起征点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等到投保人退休领取保险金时,还可能存在获得减免的可能。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月收入超过3500元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超过1500元须按照3%所得税率缴纳。因此月收入5000元的个人每月需缴纳45元个人所得税,全年需缴纳个税540元。如果每月拿出500元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则每个月少缴纳15元个税,全年则少缴纳180元。如按照投资计算,则20年间少缴纳3600元个税。
“当然,缴费期免交的个税并不等于免征,而是在投保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之后补缴,具体缴纳方式还要等细则出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优惠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时间成本”。按此测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也越多,预计细则出台将设置享受税收递延政策的金额上限,这可以有效避免税收的“逆向调节”。
政策落实的沉浮,根源在利益“博弈”。税收征管、行业监管、地方政策都会对个税递延养老险有所牵制。比如,仅在税收方面,各地城镇民众收入水平差异巨大,但税率政策却是全国统一。按现有政策,个税一旦递延,未来补无可补,造成税收流失,该如何处理?即便税收政策实现了调整,以现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而言,税收部门根本无法跟进追踪诸如“谁买了保险,谁领了养老金”这类信息。要想掌握这些数据,保险公司、银行、税收、财政、民政、社保这些系统平台至少需要实现数据共享。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保险新“国十条”是一个好骨架,但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还需跨过多个沟坎,建议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尽快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相关细则予以明确,明确税收优惠的税基、比例以及相关监管措施。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则认为,细则设计还要考虑通胀、缴纳方式等诸多因素,保障百姓“老有所养”。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
篇2:个税递延型贸易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
“减税养老”,意味着什么
黎民养老又迎新利好。8月13日,国务院宣布《关于加速成长当代保险处奇迹的多少意见》(新“国十条”),个中最引人存眷的“个税递延型贸易养老保险”终于落地,税收优惠将扩至贸易养老保险。这也意味着,我国酝酿已久的“减税养老”将正式实现。“减税养老”的最大利好表此刻哪儿?何时能真正来到平凡人身边?
税务专家先容,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应承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火线支保费,比及未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该政策是操作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替换企业和个人参保起劲性,即“减税养老”。
“这一制度计划的目标是为了低落个人的当期税务承担,并勉励个人参加贸易养老保险,以进步未来的养老质量。”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传授王国军说,因为投保人可以延缓缴纳相干个税几十年,对付投保人有很是大的税收优惠。思量到通货膨胀身分,无疑将极大地低落投保者税负压力。而且,所得税的起征点会跟着经济社会成长不绝进步,比及投保人退休领取保险金时,还也许存在得到减免的也许。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月收入高出3500元部门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高出1500元须凭证3%所得税率缴纳。因此月收入5000元的个人每月需缴纳45元个人所得税,整年需缴纳个税540元。假如每月拿出500元购置贸易养老保险,则每个月少缴纳15元个税,整年则少缴纳180元。如凭证投资20年计较,则20年间少缴纳3600元个税。
“虽然,缴费期免交的个税并不便是免征,而是在投保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之后补缴,详细缴纳方法还要等细则出台。”中国社科院财经计谋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优惠首要表此刻“资金的时刻本钱”。按此测算,购置贸易养老保险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也越多,估量细则出台将配置享受税收递延政策的金额上限,这可以有用停止税收的“逆向调理”。
政策落实的沉浮,来源在好处“博弈”。税收征管、行业禁锢、处所政策城市对个税递延养老险有所管束。好比,仅在税收方面,各地城镇公众收入程度差别庞大,但税率政策却是世界同一。按现有政策,个税一旦递延,将来补无可补,造成税收流失,该如那里理赏罚?即便税收政策实现了调解,以现有技能手段和打点手段而言,税收部分基础无法跟进追踪诸如“谁买了保险,谁领了养老金”这类信息。要想把握这些数据,保险公司、银行、税收、财务、民政、社保这些体系平台至少必要实现数据共享。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保险新“国十条”是一个好骨架,但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还需跨过多个沟坎,提议小心海外成长履历,尽快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相干细则予以明晰,明晰税收优惠的税基、比例以及相干禁锢法子。上海财经大学传授胡怡建则以为,细则计划还要思量通胀、缴纳方法等诸多身分,保障黎民“老有所养”。
[个税递延型贸易养老保险落地意味着什么]
篇3: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实惠
小我私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所缴纳的保险金在必然比例之内,可以在小我私人所得税前扣除,有别于今朝小我私人收入纳税后才缴纳保险金的做法。在美国等发家国度,对付小我私人年金实施税收优惠是广泛做法,旨在勉励住民主动投调养老险,加强自我养老保障程度。
“ 陪伴着世博进入倒计时一周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上海建树成天下金融中心以及航运中心。此举将有力地敦促上海的国际化建树,也为而今正蒙受国际金融危急困扰的沪上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意义非比通俗。
连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敏捷成长(本年一季度虽遇金融危急,但保费仍同比增添10%,到达3276.7亿元)。此刻,上海建树两此中心的计谋筹划又为保险业的起飞安装了一个强劲的助推器。就此,笔者想从保险业浩瀚配套法子之一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来举办叙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所缴纳的保险金在必然比例之内,可以在小我私人所得税前扣除,有别于今朝小我私人收入纳税后才缴纳保险金的做法。因为在购置保险和领取保险金的时辰,投保人处于差异的生命阶段,其边际税率有很是大的区别,因此,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对付投保人有很是大的税收优惠。另外,跟着所得税起征点的不绝进步,递延缴纳的税款在未来也许还能得到减免。在海外,这种产物很是通行,旨在勉励住民购置养老保险,加强自我保障手段。
下面举例声名:甲的人为为8000元,个税起征点为元,则应纳税人为为6000元,若是税率为20%,则甲应纳税额为1200元。假如甲购置500元的小我私人养老保险的话,则其应纳税人为变为5500元,则相该当期所缴小我私人所得税为1100元(即5500×20%)。
同时甲所缴的500元养老保险金将进入小我私人账户举办打点,待到甲退休的时辰,按照其时甲的收入环境和其时的税率以及税收起征点环境再确定必要缴几多的所得税。假如其时收入低于了起征点,其不消再缴税(便是减免),假如高于起征点再按其时税率举办缴税。这就便是说:必要缴小我私人所得税的小我私人,都有须要购置此类保险。
部门保险公司已就此上交上海保监局相干企业投保者的意向陈诉,陈诉表现:50%的企业但愿市场上能有此类产物。尚有70%的企业暗示,乐意购置该险种为员工举办储备。
每一次的厘革城市带来庞大的成长机会,春天的温顺也正在融化金融危急的寒冰。列位酷爱的伴侣,您是否也有本身的养老保险?也在神往着退休往后的幸福糊口了呢? ”
篇4: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优势分析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个人收入中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其应缴个人所得税延期至将来提取商业养老保险时再缴纳。说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税前买入养老保险产品,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一产品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属美国的“401K计划”。
与市场上现有的养老险品种相比,该险种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专家认为,发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有效拉动内需,释放存款,此外,还有利于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重要的是,养老基金规模的扩大,可以为国家积累大量的长期建设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举例来说,如果个人月收入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购买养老保险产品,那么当月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缴税就可以了。
对于投保人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最大的好处是减轻税收负担,因为购买此类产品的多为青壮年,在领取保险金时,他(她)已经退休,在这期间大约有―30年时间,而通胀、提高个税起征点等因素已经把个税给稀释了。
去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同时征税幅度也出现了调整,通过合理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其对于每月个税的缴纳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退休之后,由于收入已经降低,即使再缴税的话,数量也将远远低于现在。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个双赢的举措: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员工自己投保,企业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却能提高员工的福利;对于个人来说,由于在税前购买养老保险,就能减免部分当期的个人所得税。
篇5: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上风说明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小我私人收入顶用于购置贸易增补养老保险部门,其应缴小我私人所得税延期至未来提取贸易养老保险时再缴纳。说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税前买入养老保险产物,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小我私人所得税,对投保人而言有必然的税收优惠。这一产物在很多国度已成长得相等成熟,个中最知名的属美国的“401K打算”。
与市场上现有的养老险品种对比,该险种有必然的税收优惠。专家以为,成长小我私人税收递延型贸易养老保险,可以或许有用拉动内需,开释存款,另外,尚有利于改进民生、完美社会保障系统。更重要的是,养老基金局限的扩大,可觉得国度蕴蓄大量的恒久建树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成长。
举例来说,假如小我私人月收入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购置养老保险产物,那么当月必要纳税的人为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缴税就可以了。
对付投保人而言,购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最大的甜头是减轻税收承担,由于购置此类产物的多为青壮年,在领取保险金时,他(她)已经退休,在这时代约莫有20年―30年时刻,而通胀、进步个税起征点等身分已经把个税给稀释了。
客岁9月1日新修订的小我私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元进步至3500元,同时征税幅度也呈现了调解,通过公道购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其对付每月个税的缴纳将发生很大的影响。而在退休之后,因为收入已经低落,纵然再缴税的话,数目也将远远低于此刻。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付企业和小我私人来说是个双赢的设施: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购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员工本身投保,企业不必要付出特另外用度,却能进步员工的福利;对付小我私人来说,因为在税前购置养老保险,就能减免部门当期的小我私人所得税。
篇6: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险试点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表示,备受关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将于内启动试点,如果条件允许还有望提前。
王祖继介绍,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办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的保险。公众投保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上的个人税收延迟缴纳的优惠。,国务院曾明确提出来要探索发展个税递延的养老保险。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上海市都做了大量研究。保监会作为主要的政策执行主体,在个税递延的制度安排、产品设计、流程等相关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应该说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这次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明确规定,20内启动试点工作。新‘国十条’当中明确提出要把商业保险建设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要求商业保险成为家庭和个人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提供者。这些政策要落实到位的话,抓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是很重要的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王祖继说。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险年试点]
篇7: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浅析
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浅析
摘要: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对我国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个人养老金占据重要位置,对于提高我国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减少政府空账的压力,减轻国家在养老金支出上的负担与压力。由此,我们提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改革方法。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实施时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是本文讨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建议;税收优惠
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本内涵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有些国家称之为个人养老保险计划,即当个人要购买补充保险时,在缴纳的保险金中,有一部分是要从工资中预先列支,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扣除的部分先不予进行计税,待到保费的给付期时,领取保险的受益人再按照相应的比例补缴“递延”的个人所得税,此种保险是属于典型的个人补充类型的养老保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实质上就是国家给予购买该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一个税收优惠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收来拉动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空账问题。
二、我国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1对政府财政收入的绩效贡献
由于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有一部分是先不计入税里的,等到保费给付时才缴纳,这会引发减少财政收入的错觉,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因为这项公共政策的实施也涉及到保险公司的参与,保险公司因增加了新业务进而营业额也会增加,就会征收营业税,相应地,营业所得税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可以预期,这项政策的实施可以间接地通过保险公司增加的税款来弥补个税的减少,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2.2对保险公司的绩效贡献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会拓展保险行业的业务量。为什么呢?目前在我国的养老体系中,占主体的是国家基本养老和企业年金养老制度,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占的比例很小。当此业务普及时,个人养老保险是很有效的补充,加之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很大,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势必会得到公众的欢迎,并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增加保险公司的绩效。
2.3对个人的绩效贡献
2.3.1缴费少
由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支付养老金的特点,再相比目前缴纳养老金要交个税,现在只要缴纳养老金即可,所以在资金时间价值下,越往后缴纳税费越会对现在更有利,因为领取养老金时再纳税就相对少很多,使得养老金增多,生活更有保障。
2.3.2体现个人责任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对养老保险的补充,是个人自愿进行的`保险,个人在投保时,自缴自用,责任明确。比现有基本养老金及企业年金大部分的缴费进入统筹,个人账户占少数,个人的责任不明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具有明显优势。
三、推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3.1缴费上限的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收入不同,每月缴费的金额又会不同,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收入越高,扣除计税的部分就越多,就会引起避税的嫌疑。保费的上限一直是一个待定的话题。
3.2提前领取和恶意退保
由于税延型养老保险是个人自愿进行投保的,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所以避免不了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不得提前领取个人账户资金或是退保。因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3.3重复投保
重复投保是商业保险中常见的问题。因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投保人会通过多种渠道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为,所以应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和出单平台,实现数据和出单系统的对接和税务信息的共享,以确保投保信息的统一性和唯一性。
3.4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仍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有可能是以分红险以及万能险为主,并设有保底利率账户价值为交纳的保费以及投资收益。若遇到资本市场波动较为剧烈的情况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也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收益有可能会低于预期,对未来养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4.1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调节不同群体的养老水平
在制定具体税收优惠政策时,首先,应针对低中高收入群体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对低收入人群允许税前列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工资比率可稍高一些,对于高收入人群则应适当降低这一比率,一方面防止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一方面将个税收入损失控制在合理区间内。其次,应很据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由于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可考虑适当提高允许其税前列支的工资比率。
4.2产品设计上应具有可行性
产品设计上除了符合个人养老年金业务产品设计要求外,产品性质应为纯养老金产品,产品责任范围应该包括养老保险,基本身故保险和意外身故保险。
4.3规定具体的缴费限额和缴费比例
目前上海市拟试点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仅仅规定了具体的免税额度,但是笔者认为应该具体规定缴费的比例限制,但是这个缴费比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话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太低的话,无法增加个人的购买热情。
4.4政府财政的直接补贴
政府可以对这部分人实行财政的直接补贴,如果收入低于个税起征点的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个人保费缴费额度达到工资的一定比例或额度时政府进行直接的补贴。这样就扩大了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4.5养老金的领取
关于养老金何时领取的问题,为避免提前领取和恶意退保,必须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超过规定的年龄没有领取的,应该扣除相应的惩罚金。关于一次能领多少的问题,也应该采取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领取方式,分期领取。如果退休人员一次性的全部领取完,可能造成之后的养老生活没有保障,又会给国家的养老保险带来负担。
4.6制定未在职人员的投保政策
对于此类人员,在制定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时,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投保渠道让这些人员也参保其中,比如可在社区投保,享受该类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福利,保证公平性。
五、结论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对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对于提高我国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空账的压力,减轻国家在养老金支出上的负担与压力。在方案的制定与今后可能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可以在宣传上加大力度,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此政策的各个细节,提高公众对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政府的监管与政策的调控也是关键,如果政策调整的及时,税收优惠措施激励功能将大大体现,职工的参保积极性无意也会相应的增加,从而提高参保的人群。
参考文献:
[1]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1).
[2] 许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公平性问题刍议[J].上海保险, 2011,(2).
[3] 杨燕绥,等. 中国延税型养老储蓄政策的路径选择[J]. 武汉金融,2012,(8) :8-11.
[4] 李超,魏巧琴. 我国延税型个人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上海保险,2010,(6) :8-11.
[5] 柯甫榕,等. 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J]. 中国金融,2012,(19) :5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