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0084462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篇1: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 ):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 ):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练习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囚多不承

3、当为何法 4、因起谓兴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 的方法。

篇2: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 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ì):等待。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恐劝令留金也 恐: ②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尝: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

译文:

15.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3分)

答:

参考答案:

13.①担心 ②曾经(每个1分)

14.(那官员)把银子寄存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逗号前后各1分)

15. 拾金不昧(虽贫穷而不贪财),为人诚信(做事认真),做好事不求回报(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即可得3分)。

篇3: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必以信 ( ) (4)公问其故(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几项的是( )(3分)

A.肉食者谋之

B.公将鼓之

C.长跪而谢之曰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答案

【小题1】(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原因

【小题2】B

【小题3】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小题4】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1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例句中与B句中之的`意思都是“助词、无意义”的意思,其余的都为代词。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篇4: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膛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无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观察家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迹忧。然而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_________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___________。

2.下面句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请君入瓮文言文课后练习题A. 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方法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理解。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___________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___________,滕子京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春和景明心旷神怡

2.B

3.①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言语和脸色上。

翻译方法归纳:①结合已有的文言知识,弄清主要词语的意思;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句要做到文从字顺。

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友善,爱其才;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5.“略”。

篇5:文言文狼的课后练习题

文言文狼的课后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止有剩骨 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

止增笑尔 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3. 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

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 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

5.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_____

6.一狼仍从 从:_______________

7.骨已尽矣 尽:_______________

8.屠大窘 窘:_______________

9.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____

10. 场主积薪其中 薪:_________________

11.苫蔽成丘 苫:________ 蔽:__________

12.屠乃奔倚其下 奔_______ 倚___________

13.弛担持刀 驰_________ 持___________

14.少时,一狼径去 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

15.目似瞑,意暇甚 瞑_________ 意_________

1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_________ 隧_________

17.乃悟前狼假寐 悟_________ 寐_________

18.盖以诱敌 盖_________ 诱_________

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黠_________ 顷刻_________

20.屠惧,投以骨 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一狼洞其中 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屠自后断其股 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盖以诱敌 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文章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文中找出屠户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明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篇6:文言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文言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第一课时

【课前思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闾左( ) 適戍( ) 罾( ) 徇( ) 笞( )广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少时( ) 皆次当行( ) 陈胜王 ( ) 上使外将兵( )

间令( ) 以数谏故( ) 多为用者( ) 宁有种乎 ( )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通 , 。

2、为天下唱 通 , 。

3、固以怪之矣 通 ,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 。

四、文学常识填空

《陈涉世家》选自 。该书共 篇,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鲁迅称之为“ ” 。作者 ,是 代著名的 家, 家, 家。

五、思考并回答: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即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一、写出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

失期,法皆斩 上使外将兵 狐鸣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行收兵 尉果笞广

置人所罾鱼腹中 皆指目陈胜 固以怪之矣

将军身被坚执锐 皆刑其长吏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忿恚尉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三、思考并回答:

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章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胜吴广世家》?为什么?

【自主检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面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 B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吾闻/二世少子也

2、从陈胜、吴广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中,你认为,最终他们发动起义的策略(或口号)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用了哪两种办法来威服众人的?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在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

吴起攻亭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使也。及有徙之者,起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 ) 人争趋之 ( )

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 ( ) 一朝而拔之( )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

⑵人莫之徙使也。

6、吴起致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课前思考】

一、比较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1、之

辍耕之垄上 ( ) 怅恨久之 ( )

楚人怜之 (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2、然

吴广以为然 ( ) 然足下卜之鬼乎 ( )

3、故

扶苏以数谏故( ) 广故数言欲亡 ( )

4、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

5、以

以激怒其众 (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 )

祭以尉首 ( )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6、为

若为佣耕 ( ) 士卒多为用者 ( )

吴广为都尉 ( ) 为坛而盟 ( )

二、思考: 课文围绕“起义”这个中心,注意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请你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剪裁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一、熟读课文,说说陈胜是怎么发动起义的。

二、仔细阅读课文,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