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老年科主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西藏古迹导游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西藏古迹导游词,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西藏古迹导游词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建成后的博物馆, 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西-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唐卡来自藏语唐嘎音译,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长久以来被视作最具代表的藏族艺术瑰宝。在西藏虽然酒吧、商店、百姓家中,随处可以见唐卡的身影,但并不是每一幅唐卡都有资格被称为文物,而在西藏博物馆文化艺术厅,展示着许多年代久远且绘制精美的唐卡,大可一饱眼福。
篇2:西藏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藏小昭寺,它位于八角街北约500米处。大家看这就是小昭寺,它创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意为放宝贝的地方。晟初是为供置文成公主人藏时带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后来这尊佛像和大昭寺的佛像对调了。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参观大昭寺的时候曾听过这个故事。据传,小昭寺早年为仿唐建筑,楼高阁峻,金碧辉煌,颇为壮观,曾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僧人来寺习修佛法,可惜几度大火,原貌荡然无存。后来小昭寺屡获修复,却已改仿唐模式为藏式结构。小昭寺占地4000平方米,主要由门楼、庭院、转经回廊、大经堂和佛殿组成。
现在我们进人寺内,只见门楼有10根大柱子为十六方棱形.有三条铜箍,铜箍上雕有花瓣;柱子上部雕有繁复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有宝珠、回字纹、花瓣及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柱拱上有浮雕海水云龙纹。明廊后部墙壁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图描述的是:佛教宿命论的核心就是生死轮回,只要成不了佛,就永远在地狱、饿鬼、阿修罗(恶鬼)、人、天这六个界里轮回往复,永远受轮回之苦。
大家请随我穿过门楼,就来到了转经回廊,它围绕主殿大经堂,南面西面北面都设有玛尼经桶,供信教者顺时针方向转经,朝拜时用手转动以积福祉。大家可以试一试,按顺时针方向转。跨入神殿,底层有佛殿、经堂、门庭,高三层。现今只有这座神殿是早期的建筑,大家看到的这十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的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还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经堂四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传等传教壁画。天井对过的一排檀木七刻有28只卧狮,底座装饰有四瓣或八瓣莲花。穿过经堂就来到了佛殿,佛殿面积24平方米,有两根柱子,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大小拱上则无装饰,这是早期建筑的特点。殿内供的是赤尊公主从尼泊尔迎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鎏金铜像和泥塑八大弟子、两大愤怒力士以及宗喀巴塑像。
神殿的二层为僧舍、经堂、佛殿。佛殿内供有桑杰鲁王甲布、十六尊者、药师佛八尊、度母及《甘珠尔》等经书。三层楼上过去是金顶殿。金顶殿面积为55平方米,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拱承托,金顶垂脊末端套有摩羯鱼头,是为套兽;殿内门窗壁画、柱子则为藏式风格,整个建筑体豫了藏汉风格的巧妙结合。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
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相信今天的这些景点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祝大家愉快。
篇3:西藏经典导游词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
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因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拉宫被毁得只剩下两间房屋。
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0-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占地10万多平方米,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370余米。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东庭院,也称为德央夏: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其西面为白宫主楼,东面为僧官学校,南北面为住房。
布达拉宫白宫门廊,有通向白宫的大门。在门廊上,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南壁绘有五世0-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即执政)的文告。
东有寂圆满大殿,这是布达拉宫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面积为717平方米,内有34根柱。北侧面设0-宝座,上方悬清同治皇帝御书“振锡绥疆”匾额。殿内四壁满绘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壁画。原0-坐床等重要庆典均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是作为0-起居生活的宫殿,位于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0殿组成。
布达拉宫东日光殿是十三世0-晚年扩建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0殿、长寿尊胜宫和寝宫组成。
弥勒佛殿。主供弥勒佛塑像。左右为长寿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0-宝座。
布达拉宫金顶区。金顶位于面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指的是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共7座,金顶上有许多鎏金装饰,在日落余晖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顶区四周,尚有经幢、经幡等装饰。
布达拉宫坛城殿。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殿堂中心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
布达拉宫殊胜三界殿。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0-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音像。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动在此殿举行。
布达拉宫长寿乐集殿。此殿堂设有六世0-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0神和宗喀巴塑像等余尊佛像。
十三世0-灵塔殿。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十三世0-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罗)。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0-一生的传记壁画。
篇4:西藏经典导游词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
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住寺讲经弘法,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为僧的数年后,这七人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桑耶寺周围绿树成荫,河渠萦绕,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猜您感兴趣:
1.关于西藏之旅的导游词
2.西藏导游词
3.关于西藏的导游词
4.西藏八角街导游词范文3篇
5.拉萨导游词3篇
6.介绍西藏导游词
篇5:湖南古迹导游词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篇6:关于上海古迹导游词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通过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将一座曾经十分辉煌而今不再使用的老厂房打造成一座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代精神,又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公共艺术殿堂。
为推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了一个开放性、公益性、国际性的雕塑艺术平台,为上海搭建起一个集展示交流、制作孵化、雕塑储备、艺术教育四位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借鉴国际上利用废弃工业建筑在市政建设中改建为公共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选址也立足于积极推动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经过多方案比选论证,最终选址于淮海西路570号原上钢十厂内废弃的冷轧带钢厂。
该厂房建于1956年,主体建筑长180米,宽18-35米,占地面积6280平方米,建筑结构高大、空间开阔、粗旷雄健,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由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雕塑广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目前已建成开放的建筑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其中室内公共艺术展示空间为6000平方米;雕塑广场面积为15000万平方米,含室外公共展示空间约10000平方米。按照规划,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建成将带动该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城市中心区最具活力的公共艺术中心。
篇7:关于上海古迹导游词
城隍庙,位于市区内商城东城墙内侧。是一处座北向南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6600米。现存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后寝殿等建筑物。因历史变迁,原城隍庙里许多建筑遭到破坏,现存的这些主体建筑基本保持着原貌。据《郑县志》记载:该庙创建于元末明初,明洪武二年(1369年)“敕封灵祐侯”,故又名“城隍灵祐侯庙”。弘治十四年(15)、嘉靖六年(1527年)、隆庆四年(1570年)均曾重修。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来又多次修葺,最近有关部门又拨专款进行了整修。
这组建筑群均为琉璃瓦,卷棚出厦,飞檐四出,建造精式卷棚,前殿、后殿和后窑联结而成,称为勾莲塔式,建筑面积为423平方米,红漆木棱门上端悬有“无方净域”、“其尊无对、”“泽被苍生”匾额,殿内有阿拉伯文匾额两块、卷棚和前殿房顶由绿琉璃瓦覆盖,后殿和后窑是灰筒板瓦盖顶。脊上均为浮雕花草纹饰,整个大殿,古朴肃穆。
北大清真寺是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关部门从1982年开始,分期进行修葺,现在大殿、望月楼、大门已维修完毕,面貌焕然一新,以迎接国内外宗教界人士的来访。
篇8:吉林古迹导游词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天池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流出约1000多米,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达60余米,很壮观,距瀑布200米远可以听到它的轰鸣声。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在长白瀑布不远处不远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喷涌。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摄氏度,隆冬时节热气腾腾,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无任何生物,但近几年,天池0现一种冷水鱼——虹鳟鱼,此鱼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来长白山旅游能品尝到这种鱼,也是一大口福。据说天池中的虹鳟鱼是北朝鲜在天池放养的。不时听到有人说看到有怪兽在池中游水。有关部门在天池边建立了“天池怪兽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拍摄到珍贵的资料,证实确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体是何种生物,目前尚不明朗。
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这一连串的疑问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