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3158co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内蒙古导游词600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内蒙古导游词600字,供大家阅读参考。

内蒙古导游词600字

篇1:内蒙古导游词600字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导游张萌,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希望大家今天玩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啦!

看,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丘与平地,小丘与平地全都是绿的。这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鲜,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温顺的小绵羊,还有高大的蒙古马,骑上去试跑几圈,你就不忍心下马了。有人说内蒙古草原到处绿色,可实际不是这样,看看河岸边吧!有小花,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缤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还有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儿上沾满了河水,其真是别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奇景,内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现在我们来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尝品尝内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还有加有羊奶酿的奶酒,和奶豆腐,我来介绍一下手抓羊肉,奶茶,还有奶豆腐。这三样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们的蒙古族同胞习惯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掺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内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当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盘子里用来当招待客人的点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这些东西都是内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内蒙古导游词600字5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董导”。我们即将游览美丽富饶又神奇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什么是“蓝天绿地”,什么是“绿色净土”。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总面积约93000平方公里。这里生长着120多种营养丰富牧草,是中国现存最丰美优良牧场,丰美水草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有“牧草王国”、“最纯净草原”美称。

走近草原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满眼皆是绿色,中间点缀着白色羊群,犹如一幅巨大绿色画卷,无边无际,在草地上走走,空气十分新鲜,有一种说不出来奇妙感觉。大家也可以冬季来这里旅游,冬季呼伦贝尔是冰和雪世界,这里美景让你仿佛置身童话般世界,每年12月这里都会举办冰雪节,有冰上捕鱼、马拉雪橇、观骆驼等活动。

来到草原,一定不要忘记去呼伦湖。关于呼伦湖和贝尔湖还有一个传说:从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女孩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名叫呼伦;男孩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名叫贝尔,他们为了拯救草原与妖魔奋勇搏杀,最后女孩变作湖水淹死了众妖,男孩为了寻找女孩勇敢投湖,于是他们双双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润草原呼伦湖和贝尔湖。

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如海一般辽阔。在湖边常常会遇到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风云突变,下起了大雨,可西方太阳并未褪去,这就是“太阳雨”,一面是电闪雷鸣乌云翻滚,一面是阳光明媚娇红醉脸,这时你会看到呼伦湖上穿高高架起一座彩虹桥,草原正以最隆重礼节向你祝福呢!

内蒙古导游词600字草原上人极为好客,一座座蒙古包里,主人们正欢歌乐舞,迎接着大家到来,一会大家可以在草原上骑马、骑骆驼,看赛马、摔跤比赛和乌兰牧骑演出,吃着草原风味“全羊宴”,参与晚上特色篝火晚会,让大家尽情体验独特草原风情。

多余话不多说,大家要细细品味呼伦贝尔大草原无限乐趣,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开心!

篇2:内蒙古大青沟导游词600字精选

游览大青沟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存在三四年了,几次机会都被错过了,今年“十一”长假我随“锦州中旅”散团圆了这个梦。

10月5日早6点半,乘大巴离锦开始“内蒙古大青沟二日游”的行程。车沿“锦—义”公路北行到七里河子上了“锦—阜”高速,到了高速终点四合子开始改走G101国道向东偏北前进。到彰武县哈尔套镇转上S211省道向北偏西行驶,在距内蒙古库伦旗2公里处转向东朝甘旗卡镇方向前进。在距甘旗卡镇16公里叫斗满的地方转向正南前行约12公里就进入了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一座大门(实际上是个牌楼)进入的游人要从这里买票,散客50元/人(当然组团肯定是要打折的)。进了牌楼再走几公里就到目的地了,整个行程约290公里,走行近5个半小时(这时是12点10分)。

下车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午餐,9个人一桌(我们一共45个游客)、10菜1汤大米饭管够吃,当然是家产菜了,吃饱还是没有问题的。饭后安排我们在附近的农家院住下,有三人房间,也有五六个人房间的,尽管房间都比较窄小但卫生条件尚可。

下午1点多我们集合开始参观游览了,徒步二百多米到了景区大门口,乘观光电瓶车(车费是旅行社支付的)向南行约7公里到了第一个景点“三岔口”,它是大小两个青沟的汇合处,两沟的流水在这里汇合后继续向南流淌。下车后顺着坡道向下走了约百余米(垂直深度约六七十米)就到了漂流的起点,每人花了20元买了门票,自选了个橡皮筏子(可以乘2个人,我独自一个),拿上一个木棒当桨用就开始了漂流。水面不太宽最多有七八米最窄处只有两三米,水也比较浅最深处也不过一米最浅处只有二三十公分,时常出现筏子搁浅情况。水流弯弯曲曲而且平缓,水质也比较清澈可见水底的白色细沙,水面上时有倒伏的树干横着,有的距离水面只有半米左右,皮筏子上的游客必须躺下才能勉强通过。由于皮筏子只能靠游人用木棒支点才能改变一点方向,所以基本是处于“自游”状态,因而彼此经常发生碰子撞,很象儿童玩的碰碰车有惊无险。因为是在一个峡谷(确切地说是沙漠峡谷)漂流,流水两岸的陡坡上长满了各种树木,多为灌木和固沙类植被,在蓝天和秋日的映衬下景色十分宜人。整个漂流的距离大约2500米,经历40分钟左右。在终点处有马车等候,花5元钱就可以给你送回漂流的起点处,再多花5元钱就可以给你送到三岔口停车场。为了多体验一下沙漠峡谷的滋味我选择了徒步返回,用了二十几分钟我就回到了停车场。还是乘坐电瓶车走了大约4公里我们来到了第二个主要景点—小青湖(这是小青沟的经典处),这里也是个沙漠峡谷,由于修建了一个水库而得名(实际上是“大青沟水库”)。小青湖是个狭长的小型水库,它的水来自西边不太远的“闹得海水库”,那是一座库容量比较大的一个水库。水上有快艇供游人感受水上快乐和游览两岸陡坡的风光,岸边有一个骑马场游人可以体验一下“大漠骑马走一回”,还有一个狩猎场游人可以体验一下驾着卡丁车张弩弓箭射杀活鸡活兔的胆量和运气。当然这些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坐快艇和驾车狩猎都是20元/人,骑马要花45元/人。我没有那么多的雅兴也没有舍得掏腰包,只是沿着湖的南岸走了大约1公里,领略了一番沙漠湖光秋色和体验一下大漠步行的滋味。离开小青湖乘坐电瓶车北行大约7公里回到了景区门口,下车后徒步来到了不远处的攀岩场,几个好奇的孩子每个人花了5元钱攀爬了一阵子,至此下午的游览全部结束了。

晚饭还是在那家饭店(一共四顿饭都是在这里),饭后闲游了景区内的街道和商店。这里只有一条长不过一公里的南北街道,道的两侧是商店饭店和旅店,商店里品种最多的商品是蒙古刀和牛骨梳子,饭店门前叫卖最多的是牛肉干和马奶酒。一把象匕首大小的比较精致的蒙古刀一般15元左右就可以买下来,牛肉干(现烤制的)一般35元就可以买一市斤。象样的旅店只有一两家,一般也都是三五个人一个房间,每个床位10元钱。晚上八点在景区门口的广场上由景区管理局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绝大部分游客都饶有兴趣地参加了晚会。在舞台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堆篝火,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夜空也映红了每一个观众的笑脸。舞台上身着鲜艳蒙古族服装的男女演员能歌善舞,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尽管是站着观看(没有观众席)而且阵阵秋风吹得人有些发抖,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一直观看到演出结束,这时的时针已指到了九点半。

我本以为玩了一大天十分疲倦一定能睡个好觉,可是同在一个大炕上睡的三十岁出头儿的壮汉躺下没有两分钟就鼾声如雷了。他的呼噜打得真有水平,一分钟都不带停止的而且频率和声调还是变化无穷的一直持续到天亮。我是一个房间里有钟摆声音都难以入睡的人,与这样一个鼾声灌耳的人同榻共眠可想而知一夜煎熬之苦衷啊!天亮起床之后我以为只有自己是受害者,可一提起睡觉的事情同院住的十好几各个男男女女几乎没有不是叫苦连天的。

早饭后我们徒步来到景区门口附近的原始深林进行第三个主要景点的游览。原始深林的入口位于大青沟北端的望火楼,从这里拾木梯道而下约百十米(垂直深度约七十米)便到了沟底。沟底很宽阔而且有潺潺流水,沟内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有遮天避日之感,这里可能就是大青沟的精髓和灵魂。景区管理局很注重爱护这片绿洲,在沟内修建了供游人走行的木制小道,随着流水走向木道弯弯曲曲在丛林中穿行,给人以在高山峡谷中穿游的感觉。为了给游人增添兴致他们给各种造型的树木起了好听的名字,什么“夫妻树”、“鹿回头”、“龙虎斗”、“鬼见愁”等等。还一座建成不久占地不过百十余平米的庙宇,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显得很不协调。这里的树木大部分都属于长白山树种,以章子松、水曲柳、黄菠萝、桑树为多,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灌木和乔木。我们在沟里由北向南穿行了一个多小时,行程大约3公里,在“青沟绝景”的眺望小木亭处回到了沟上。站在这里整个大青沟尽收眼底,沟里望不尽的丛林,沟外望不到边的树林,如果不低头看脚下的白色细沙似乎不知道自己是处在沙漠之中,还以为是在长白山麓脚下。离开原始深林返回景区门口又北行1公里来到了滑草场,门票20元/人。这里是大青沟的最北端,顺着沟坡铺就了两条长约六七十米的塑料滑道很象个大滑梯,游人坐在一个塑料盆里(象个小号浴盆)顺势滑下(在这里还可以射上几把箭,不另外收费)。滑草场北侧不远处是个滑翔机场,花上140元还可以乘坐动力滑翔飞机飞翔一圈(大约二十分钟)鸟瞰大青沟景区,我们这帮游客恐怕都是吝啬鬼,没有人舍得花钱去享受这项特殊的服务。离开滑草场我们的游程就全部结束了,吃过午饭就踏上了返程的路。车厢内只有疲倦游人的鼾声和汽车的马达声。

篇3:内蒙古大青沟导游词600字精选

内蒙古大青沟是个美丽的地方! 六、七月份正是内蒙古景色最美的时节,我们应朋友的邀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这里比想像得还要美! 放眼望去,碧绿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站在大草原上,耳边仿佛听到了德德玛的悠扬的歌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地松松软软的,躺在上面就像躺在地毯上,真舒服!

我和姐姐干脆就地打了几个滚,好开心啊!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美丽的花,有的像威武的战士,有的像凶猛的狮子,还有的像温柔美丽的小女孩……原来云也这么美!一阵微风吹来,香味扑鼻而来,姐姐大声的喊叫着:“那边有好多的花!”我们一同跑过去,好漂亮的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橘黄的……

这些花我都说不出来名字呢!绿色的草地在这些五颜六色的鲜花陪衬下,像漂亮的花地毯,好美啊! 我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导游的笛子声催我们前进了。我们来到了生命锁。这里的地势很低,(听导游说这里原来是个很深的沟)沿着陡峭的台阶往下走,两边是锁满铁锁的铁链子,我们也像其他游客一样每人花十元买了一把锁,把它所在铁链上,同时在心里许个愿,据说很灵验的!

我就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吧!再往下面走就看到了一个好大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可爱的小鱼游过,听说用这里的池水洗手、洗脸可以去掉晦气呢!咦,前面不远处的树长得可真怪!像两个人抱在一起,更奇怪的是一棵树枝叶繁茂,另一棵却没长枝叶!导游说这事夫妻树,妻子已经死了(是棵枯树)传说丈夫很爱他的妻子,所以才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为了留作纪念,我们在夫妻树旁留了影。 从生命锁走出来,我们来到了马场,远远地我们就看到了有好多的马,个个膘肥体壮,有身材高大的,也有矮种马;皮毛的颜色有的白得一点杂毛都没有,有的黑得油亮亮,有的是花色皮毛……第一次和马儿近距离接触,心里多少有些害怕!只好和爸爸同骑一匹马了。我和姐姐决定比谁的马跑得快,结果我的马跑了一半路竟吃起了青草,可能是马儿饿了,也可能是它在耍起性子,总之,我们被落在了后面,结果我们的马跑了第二名,呵呵,我的屁股都颠疼了也没得第一!

玩累了,也饿了,我们坐着马车去蒙古包吃饭。那边有一些整齐排列的圆柱形的房子,房顶尖尖的,这些一定就是蒙古包了!房子周围涂画着漂亮的花纹,里面没有床也没有炕,我们坐在小垫上就等着品尝蒙古特色喽!不一会,烤全羊端上来了,奶茶、奶酪、牛肉干、马奶酒……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些都是蒙古特产呢!我要买一些给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尤其要买牛肉干,它可是我们全家最爱吃的哦! 由于第二天还要上学,晚上的篝火晚会看不成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青沟,它的美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篇4:内蒙古大青沟导游词600字精选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条长达24公里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青沟旅游项目独具特色,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现已开发建成了漂流探险、大漠漫游、草原赛马、民俗风情等项目。大青沟可分为三个景区,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游览全程须二日。一日游,青沟远眺,佛光普照,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原始森林览胜,天然沙滩浴场;二日游,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

篇5:内蒙古导游词准备600字

朋友们,休闲舒适的现代化城市景观是包头旅游的重要项目。包头市区休闲游主要带您游览三个方面:广场绿地、生态园林、工业旅游景区。广场绿地游近年来,包头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宽阔的街道两边处处花草树木,130多处城市广场、喷泉、水幕电影尤其值得包头人自豪。全市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10.6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市内有1万平方米以上绿化休闲广场35个,城市的美化、绿化、亮化上了一个大台阶,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成为包头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避暑的好去处。银河广场 欢迎您来到包头银河广场。银河广场位于包头市中心黄金地段,南临钢铁大街,西靠民族东路,总面积约10公顷,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它立足“服务于现代城市的生态要求,服务于城市居民的休憩要求”,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突出银河的“璀璨”特点,辅以喷水池、彩色园路、大板块花带,突出大面积开阔草坪,配置多种亚乔木、灌木,从色彩、构图和造型上力求丰富多彩、变化多姿,体现出开阔、舒朗、生动、富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的感觉。喷泉是银河广场的中心部位,以包头市的版图为外轮廓,是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水雾景观,在广场建成之初国内尚属首家。白天,广场绿草如茵,鹿鸣呦呦,80多只梅花鹿与游客嬉戏;夜间,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表演三套表演系统在广场上空争相演出,闪闪烁烁,如海市蜃楼、似人间仙景,与电子花柱、多彩树灯和各种艺术灯饰交相辉映,把包头市的夜景装扮得更加灿烂,绚丽多姿。广场平均日接纳游人达5000多人,夏、秋之季最高峰游人达数万,受到当地市民和中外宾客普遍好评和赞誉,银河广场已成为展示包头市景观和形象的一道亮丽窗口。阿尔丁广场 这里就是包头市的阿尔丁广场。“阿尔丁”,蒙古语意为“人民”。阿尔丁广场位于市政府大楼前方,北依钢铁大街,东是金融大厦,西为国贸大厦,南面是市内最大的街心公园——青年园。阿尔丁广场最初于1989年建成,是包头市政治、文化和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改造工程奠基。广场除突出“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主题外,特别体现了以“阿尔丁”(人民)为本,简洁、庄重、典雅、亲切,采用新型材料和现代科技手段,充实、完善广场服务功能,提升档次和文化品位,成为代表包头市形象的标志性广场。阿尔丁广场面积为6.27公顷,其中绿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3.84万平方米(包括旱地喷泉占地2916平方米)。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空盘旋的和平鸽。特别突出的是广场北边市政府大楼正前方那飘扬的鲜红的国旗和汉白玉旗杆座。每逢重要节日,和平鸽哨在蓝天回响,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人们纷纷来到广场观看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请到广场南部看一看包头市最大的街心公园——青年园。青年园长800余米,宽20米,占地1.78公顷,南、中、北三段呈带状分布。公园美观大方,外侧绿草环绕,中植乔木、灌木、绿篱、花草,还有造型各异的凉亭、雕塑、花坛、花架、景墙等山石小品点缀其间,组成了不同的景色,体现着青年人的蓬勃、追求、向上、奋进的时代特征,与阿尔丁广场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友谊广场 是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大型文化休闲广场。它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绿化集景、水景、雕塑独具特色。广场位于阿尔丁南大街与友谊大街道路交叉处,东临阿尔丁大街,北临友谊大街,占地面积8.5平方米,8月底投入使用。分布于友谊广场中的十几尊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雕塑作品是形成友谊广场独特文化内涵的力作,而树立在友谊广场中心的九根花岗岩文化浮雕柱则为点睛之笔。文化柱造型采用东、中、西畜牧民族地区“草原石人”的巨石柱样,兼容中国新石器时代良诸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造型精华。文化柱的浮雕以汉代画像石的手法,体现简洁、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九根文化柱分为三组,第一组由2根石柱组成,主题为“远去的驼铃”。“狩猎”、“出行”的画面浓缩了昔日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回荡耳畔的声声驼铃温暖着鹿城人民深厚的民族情结;第二组由4根石柱组成,主题为“民族风情”。“欢乐草原”、“牧歌”、“那达慕”、“琴声悠悠”四幅画面展示了大草原浓郁的民俗风情,弘扬了民族精髓;第三组由3根石柱组成,“巨变”、“草原明珠”和“远飞的大雁”则突出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草原钢城。整个雕塑作品形象生动、大气磅礴,一根根石柱犹如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讲述着包头这座文明古城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情怀,歌颂了包头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像众星捧月,如霞烘日出,九根文化柱自北向南呈圆弧形依次排列围绕在音乐喷泉的四周,将直径30米的彩色音乐喷泉中的以两只互握的手为造型的雕塑突现出来,鲜明地展示了广场“友谊”的主题。分布于广场北入口和东入口处的小型雕塑群是广场投入使用后设置的,“上学去”、“种子”、“乳香飘”、“草原雄鹰”、“牧趣”等小型雕塑,造型古朴、情趣盎然,突出景为人设、人

篇6:内蒙古导游词准备600字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察右后旗旅游观光。(导游员自我介绍)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领略察右后旗的风光美景,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游览的过程中,您将了解到察右后旗悠久的历史文化,观赏到秀丽的湖光山色,亲身体会到我们察右后旗人民的真诚和热情。察哈尔右翼后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周边与7个旗县相邻。总面积3910平方公里,总人口20.74万人,由蒙、汉、回、满等8个民族组成。察右后旗旅游业起步于20,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万元,建成了宝格达乌拉生态旅游区(蓝天蒙古大营)和阿贵乌拉旅游区(阿贵庙)。自两个旅游景区建成以来,生态保护面积已达到30平方公里,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余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达2700余万元。一位内蒙古知名书法家董明先生至此地一游后留下了录某公《察右后旗揽胜》小词一首的墨宝。词曰:“乌兰察布,后旗风光秀。经济腾飞人和睦,喜跨小康之路。 庙连蒙古大营,景区景点繁荣。民族风情浓郁,旅游产业新兴(调寄清平乐)”。这珠联璧合的文艺作品,不正是该旗社会风貌的一个鲜明的写照吗?好了,就让我们带着诗情画意去游览旗内几个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吧。〔阿贵庙〕阿贵庙位于白音察干镇东南10公里,是一座藏传佛教即黄教喇嘛寺庙,始建于康熙八年(1669年),以后经过250多年的陆续修建,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由于坐落在阿贵山上,俗称阿贵庙,清康熙皇帝赐名善福寺,蒙古语叫赛恩宝音图。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当夏季,山下小溪顺沟由西而东涓涓流淌。绿草如茵,植被繁茂,山泉汩汩,野花盛开,争芳斗艳。几棵古榆扎根在山石间,遒劲挺拔。小鸟鸣唱,鸿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幅天然画图。登山远眺,山岭相连,此起彼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身临其境,心旷神怡。阿贵庙实为北方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遗憾的是在文化_革命中被毁坏。阿贵庙恢复修建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果,一座百年古庙再现于人们的眼前。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在阿贵庙附近山上祭敖包,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庙节,也叫庙会,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蜂拥而来,热闹非凡。从农历六月十六日开始诵《雅日乃经》,直至八月初二诵经结束。从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种佛事活动频繁,也是旅游的最佳时期。以阿贵庙为中心的阿贵乌拉旅游区现为国家2A级旅游区。 〔蓝天蒙古大营〕位于白音察干镇西北11公里、208国道西侧2公里处。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日照较长而气温偏低,夏季凉爽怡人。暑夏时平均气温比北京低7℃,比大同、呼市低3—4℃,是难得的康乐气候黄金时期。这里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水草肥美,绿色草原中以白色蒙古包和羊群点缀,再现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蓝天蒙古大营分生活区、别墅区、活动区、雕塑区和蒙古大营区,现已扩建为宝格达乌拉生态旅游区。来这里旅游的人,可以参加或欣赏骑马、射箭、摔跤,参与游泳、攀岩、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这里是体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风情和避暑、度假、观光、娱乐的好地方。〔八号地岩文岩画〕八号地境内岩文岩画相对比较集中,大约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岩文岩画近百幅,尤其是赛忽洞村南有一座巨石堆成高约10米左右的山丘,很像人工假山,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石块有房子那么大。东边向阳的石面上写有黑色藏文。据说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意。奇怪的是每到夏秋季节,孩子们玩耍时,用石头或铁器将墨字蹭掉,成为白印,但只要雨水淋过,白印处又呈现出墨色字迹。小山南面一块较大的孤石上,刻有好似舞姿的单人像,十分引人注目;靠东的一块巨石上画有“小鹿”或“小羊”图形;小山西边一块巨大的倾斜长石上,有一道磨得十分光滑的印迹,很象是孩子们玩耍的滑梯板。距此不远处还有很多岩文岩画,可供游人观赏。 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野兽、飞禽、家畜、狩猎、放牧、人脚印、车辆、舞蹈、动物蹄印、十二生肖、牙形、畜圈、符号、人面像、云、太阳、交媾等等。其中尤以家畜和放牧为最多,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况。据研究,这些岩画是先民在漫长的年代里陆续制作,其中属于新石器时代制作的画面有车辆、放牧、骑者、动物;北朝时期的岩画,多为图案化、程式化和抽象化的图形,以及酷似古突厥文字母的符号,此外,还有长矛、二齿杈、动物图案等;隋唐、元明清代作品有神像、文官立像和虎等。壁画内容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极为原始质朴的绘画艺术品。岩画以青铜时代游牧人作品为主,作画的民族有原始民族部落,其后则有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其中,尤以突厥岩画最有特色。究竟为什么先辈把绘画艺术留在岩石上,而且历经风吹日晒,仍保持完好,至今仍是谜。游人来此游览,心生豪迈之情,又可通过岩画一览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全貌。

篇7:内蒙古导游词

酷爱的伴侣,您传闻过沙子会唱歌吗?因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戈壁东端的罕台川西岸,东岸的孤子梁与它临川相望,一条索道临空飞架其间,形成大漠旅游的奇异风光。响沙湾旅游区是国度4A级旅游区,此刻正在申报5A级旅游区。响沙,蒙古语为布日芒哈,意为“带喇叭的沙丘”。响沙湾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沙高110米,宽400米,沙坡斜度约50度,沙丘呈月牙形沙湾状。沙子干燥时,从沙丘顶往下滑,沙子会发出鸣响声,轻则如田鸡“呱呱”的啼声,重则像飞机轰鸣声,故名“响沙湾”。

响沙湾1984年开发为旅游点。颠末二十年的建树和成长,开拓了富厚多彩的戈壁娱乐项目,如戈壁索道、滑沙、滑沙板、戈壁卡丁车、戈壁摩托车、戈壁冲浪车、戈壁滑翔伞、骑马、骑骆驼等。其它,在这里,您还可以浏览到独具鄂尔多斯蒙古族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演出等。关于响沙的成因,内地传播着很多瑰丽的传说,但大部门都与藏传释教寺庙有关。传说早年在响沙湾一带有一座喇嘛庙,内里栖身着浩瀚喇嘛。有一天,小喇嘛不平大喇嘛的打点,制造事端,鞭策喇嘛预谋造反,这时正巧云游四方的仙人张果老倒骑着毛驴颠末,他听到喇嘛们大吵大闹,很是气恼,内心想:如若纷歧心向佛,何时才气修得正果?一气之下就将鞋里的沙子撒落喇嘛庙上空。

转眼间,金碧光辉的喇嘛庙被戈壁包围,喇嘛庙和作孽的喇嘛们所有埋到了黄沙下面。然而,喇嘛们事实是佛家学生,他们并没有死去,因而常常在下面诵经吹号,这样沙子便会发出响声。连年来,许多专家都在研究沙子的鸣响题目。有人以为,沙子作响是因为该处天气干燥,阳光持久照射,是沙粒带了静电,一碰着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也有人以为,是水的蒸发形成蒸汽墙,它与月牙形的沙丘朝阳坡刚好组成一个自然的“共识箱”,发生了共识浸染;尚有的人以为沙子的鸣响与沙粒的布局有关等。关于响沙成因的说法纷歧,今朝尚无定论,至今还是个谜,这便赋予了响沙湾越发神奇的魅力。有一位旅游界墨客饱含对响沙湾出格钟爱之情,将多次游览此处的感觉吟诵成如下感人的诗篇:游响沙湾其一其二年来久仰响沙湾,大漠风物诚壮观——欣睹沙坡呈半环。黄沙无际衔青天。瀚海茫茫腾万浪,数行足迹通峰顶,金沙漫漫耸千山;一阵驼铃绕沙湾;踏沙何惧双足烫,游子动情痴伫立,登顶浑如光脚仙。

雄鹰展翅乐回旋。豪兴勃发连广宇,即使雨后沙不响,折腰笑对大天然!犹胜园林寺庙间。重游响沙湾响沙湾,瀚海茫茫风物异,河两端,沙坡上下人如流。游人如织,游乐当纵情,景观壮神州。徜徉胜踟蹰!上苍笼黄沙,回来欣然赴婚宴,大漠漫峰丘。吃羊背子喝喜酒;碧空飘红伞,弦歌动听诚劲美,飞人动悠悠。健舞赏心更好看。索道凌空架,习俗真怪异,天堑变通途。风气忒淳朴。下驼背,乘滑板,一代天骄子孙旺——听沙响——声呜呜。鄂尔多斯蒙古族!这些诗作,真是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奇乐异曲,将响沙湾的天然景观、人文景观、天籁风气奇妙地组合成一部醉人的动感画面和交响乐章。伴侣们,神奇的响沙湾莫非不是您眷恋的人世胜境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