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岳麓书院说明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岳麓书院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麓书院说明文

篇1: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车子行驶在人杰地灵的长沙。我向窗外望去,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又下雨了,我最讨厌下雨的时候参观景点了”我小声嘟囔着。正说着,车子来到了岳麓书院。

下了车,我感觉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新。踏进书院,脚步不觉地放慢了。这里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绿色环抱着她,有山也有水。是的,正是因为她位于岳麓山下,群山拥抱,才造就了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再加上有点小雨,岳麓书院显得更朦胧、梦幻、幽美。哦,好美呀!

岳麓书院创建与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这座千年学府,历经沧桑却依然不失本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和大量的碑匾文物,真是世间罕见呀!我跟着导游,漫步在这里。导游介绍说,这里造就了很多千古名人,如左宗棠、曾国藩。在这里,我发现有许多的匾和碑,其中大多是御赐的,包括门额就是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还有清代康熙皇帝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赐真迹作文“道南正脉”。也正因为统治者对这里的高度重视和最高评价,才成就了岳麓书院传播中国理学的崇高地位。我专心地听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诗意。

我漫步来到了爱晚亭。这里是岳麓书院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曾经是毛主席青年时代讨论革命的地方。我坐在亭子里,心里吟诵着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仿佛感受到了伟人的灵魂,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是一个个元气淋漓的精灵,都有了生命。文化不仅可以熏陶人,在这里,在这千年学府里,文化竟赋予了花草树木生命。

我多想在这里读书、生活。在这做一个浪漫的侠客,让知识洗净身上的红尘,让我远离人世的喧嚣,让灵魂升华。

走出书院的大门,我突然发现了门前有一对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呀,岳麓书院走出的人才太多、太多了,也正因为这样的气氛,成就和培养了这里的弟子。我想: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就算不是人材,至少他的心是干净的,被洗礼过的。

篇2: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4A级风景名胜的岳麓山风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脍炙人口的梁山伯与祝音台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所以,我们才决定把全家暑假旅游的第一站定在这里。

岳麓书院的正门正对着岳麓山的爱晚亭。而最吸引我们的是门上所书的“岳麓书院”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令我不禁肃然起敬,感叹着祖国的书法文化。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们进了大门后,里面的美丽风景美不胜收,十分夺目。书院周围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大大消减了刚才的庄严气氛。两座石桥横跨在溪上,伴着潺潺的流水。首先我们参观了碑廊,里面有大量的碑匾,比如,“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等等,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我还从历史馆里了解到,从这里教出了许多著名学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毛泽东等人,他们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任教。他们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了很大的努力。因为这些被岳麓书院教出的著名学子,才使得岳麓书院变的远近闻名,人人皆知。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文庙。文庙分为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寺、明伦堂等多个部分,是岳麓书院用来祭祀孔子的地方。文庙里面有孔子的塑像,那是孔子给孩子们教书时的形象,让我对孔子多了几分敬意。

我们从后门出来,今天收获可真大啊,既在岳麓书院里面了解到了很多中国的历史文化,又让我认识了很多名人,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3: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岳麓书院是我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由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元、明、清,在此相沿办学。光绪二十九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

宋祥符八年真宗赐“岳麓书院”额。苏轼、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曾来此院讲学。书院对湖湘文化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岳麓书院的建筑多为明清遗构,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被毁,院内保存有大量碑刻匾额。195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后分期修复。这里的院子、石碑、砖瓦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岳麓书院,在古时候是一所学校,一个学堂,现在是湖南大学的一部分,从湖南大学的东方红广场毛主席像的右边往里走,里面就是岳麓书院的大门,往里走风景宜人。岳麓书院附近这一带风景非常好,有山有水,我想这就是古人之所以会来这里建一所学校的原因吧!

从岳麓书院的正门走进去,你首先会经过一个亭子,亭子里有朱熹、王守仁、毛泽东等诗人的诗和游记。穿过这个亭子后,你会看见两旁有几棵粗壮的大树,随后你又会穿过一个门,门的尽头是一个讲堂,讲堂的左右别分写着:忠、廉、孝、节四个字。讲堂的左侧有一扇小门在顶端上面写着“园林”二字,从外面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往里走两步就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园林,首先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湖,湖的对岸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几张椅子和一个桌子,还有许多竹子。可以想象以前在书院读书的人,在春天,坐在这棵大树下,欣赏着美景,喝着茶,在树荫下慢慢地看书,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篇4: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湖南大学的前身。

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元、明、清朝都曾在此办过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部分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它的前面是著名的湖南大学且遥望湘江,背靠风景秀美的岳麓山。院中古树庭院错落,有百年的桂花树,有高过几层楼的香樟;庭前院后处处都是亭亭玉立的南竹作文,院落各处点缀着些假山古井,古井石壁上的青苔见证着书院的悠久历史。院内珍藏古书众多,为了保护古籍,不供游人参观。出口处矗立着一尊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雕像,他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位来游览书院的游人。

这次的岳麓书院之行让我了解了许多知识。将来有机会我一定再故地重游,再去听听我国古代著名乐器编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进了书院的大门,首先看见了一道门,上面有一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横批就是“岳麓书院”。这对联还有一段故事呢!这幅对联是很早以前题的,1643年书院毁于战火后,只留下了一边“惟楚有才”,另一边不知去向。现在的下联是修建书院的人随口对的,最终就题写在门上了。这幅对联的意思是“楚国有许多有人才的人,而这里是最多的”。跨过这道门,还有一个二门,也贴了一幅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接着,才到了讲堂。这讲堂上面讲过课、听过课的古代贤人都不少,比如说朱熹、王阳明、张轼等都曾当过这里的老师,左宗棠、曾国藩、熊希龄等等都在这里求学,可真是人才辈出呀!讲堂门前挂了一块匾,里面挂了两块匾。门前的匾写的是“实事求是”,这不但是人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基本素养,岳麓书院也把它作为院训。而讲堂里的两块匾分别是“学达性天”,它是康熙皇帝御赐的;还有一块是:“道南正脉”,是乾隆皇帝御赐的。讲堂有一个台子,上面摆着两把大交椅和一张桌子,是老师讲课用的,正后方题有《岳麓书院记》。可是下面却空空荡荡,怎么没有学生的座位呢?原来,古代的学生都是席地而坐听老师讲课的。讲堂里,还有许多书法、碑刻、匾,都是历代山长(相当于校长)或著名学子成名后题写的。接着,我们看了学生的自修室、师生的寝室。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书院得名“岳麓书院”,是因为修建在岳麓山脚下。所以,这里的空气异常清新,天空异常晴朗,书院内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漫步于小道间,让人 感觉非常愉快。

岳麓书院说明文

篇5:高一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走下柏油路,白墙瓦檐随着几枝绿叶映入眼帘。不论到过多少次,麓山脚下的这块土地,仍旧让人十分憧憬。

跨过门槛,我走进了岳麓书院。

门内和门外是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仿佛那并不高的院墙替这个院落阻挡了一切喧嚣和尘俗。这座千年书院内,没有人群的喧闹,也没有机器的咆哮,只有几声零碎的鸟鸣在树间徜徉着。微风拂过,心中的尘俗之气便被吹走,消散了。

穿过赫曦台往前走,是书院的讲堂。不同于河南的应天书院讲堂华丽的朱红,岳麓书院的讲堂是用一种不富有光泽的白色漆成的,像一个隐士,淡薄名利、与世无争,默默地隐居在这山林之中。讲堂里面亦十分简朴,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有的只是那份古老而厚重的气息。

游走在展柜间,一个时间轴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记载着岳麓书院所有被毁重修的日期。七次被毁,这一座书院却依旧顽强地从时光中存活下来,继续它未尽的使命。它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栋梁之才,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历史……

从讲堂里走出来时,太阳早已爬上了树梢,阳光变得有些刺眼,更格外炎热。站在一处树荫下,我的目光流连于树影之间,一个突兀的身影吸引了我。那是一棵异常高大的树,生机盎然,在阳光下矗立着。

走近,原来是一棵香樟,很高,树干粗壮而有力地伸展开来,上面挂满了绿叶。树身有个牌子,上面铭刻着“树龄:8”的字样。我震惊了,震惊于它的顽强。800多年,意味着在它还是一棵小树时,就经历了宋元的战火,身前的书院几次毁坏重修。尽管那时它并没有如今这么粗壮的枝干,却依旧在火光和满地破碎的砖瓦中存活了下来。时光流转,无情的刀剑在它的身上留下印迹,它不做声,默默地挺立着。后来,它的耳畔响起了枪声、炮声。身旁,一枚枚炸弹落下,炸开。满眼的硝烟,把它的叶子从枝头震落。但它依旧矗立着,挺直脊梁。

它从没有屈服过,不管是对战火,对人,亦或是对时光。但却又一点也没有那种英勇不屈、不怒自威的气势,反而是那么的沉稳、朴实,静静守望着眼前的人,守望着时光。

或许我可以把岳麓书院比做这棵大树,它沉稳,在喧嚣中淡泊名利。它不屈,从断壁里涅槃重生。它朴实,教学千载,孜孜不倦。它的存在,给人们在尘世外留下一片林荫,留下希望和未来。

篇6:高一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要说湖南最最著名的书院,那肯定非岳麓书院莫属。

岳麓书院的门非常威武,门的顶端就像一条龙正在作战,他非常高大凶猛,在太阳的照耀下,金龙的爪子显得闪闪发光。最美丽的还是他身上的那些龙甲,雕刻师非常的用心,把龙甲之间的叠加表现的琉璃致敬,使金龙显得非常有立体感,从远处看,好像有一只活生生的龙。

走进去,我们来到了名人长廊。这个长廊里记载了岳麓书院出过的名人,还有曾有哪些重量级人物参观过岳麓书院。长廊中还有几间小屋子,里面放的是孔子,老子,孟子等圣人的石雕。相传,在岳麓书院学习的弟子,早上学习前,必须拜见石雕才可去上课。我在学校面前沉默了一会儿,也深深的鞠了个躬。名人长廊的尽头有一个小草坪,拐个弯就来到了另外一个长廊——历史长廊的跟前。就是这个露天的长廊,旁边还摆着几把长椅,历史长廊记载的是岳麓书院从刚刚建成到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岳麓书院并没有我们看的那么小,他的一部分早在很久以前演化成了湖南大学,另一部分成了现在的岳麓书院。

历史长廊的尽头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路,我们顺着小路往前走,发现了一个博物馆。馆门前立着两尊战士骑在马上厮杀的雕像,让博物馆显得很有来头。走进去一看,第一层讲的是岳麓书院的一些状况,第二层放的是弟子曾经写过的一些手稿。

博物馆只有两层,不算高,我们看了20多分钟就出来了。博物馆的旁边有一个住所,曾经在这里当老师和弟子的就住在这里。住所是六十多间小屋子组成的,每个屋子都有10来平方,容得下很多人住着的。墙上挂满了许多画,有的是画龙,有的是画虎,还有的是画四大神兽。我摸了摸画像,灰尘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跑到了我的手上,我吹,他们又像熊孩子被骂了一样,立刻回到了他们的家了。

住所的东边有一个小池塘,我因为走累了,就蹲在小池塘边看金鱼。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小金鱼都一起游到水底下去了。我连忙呼唤他们,他们就硬不出来。我拿出背包里的面包,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投到水里,平静的水面一下子变成了波涛汹涌,看着小金鱼快乐的争食,我欣慰的笑了。

看完金鱼,我们就乘着车,回家了。

篇7:高一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车子行驶在人杰地灵的长沙。我向窗外望去,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又下雨了,我最讨厌下雨的时候参观景点了”我小声嘟囔着。正说着,车子来到了岳麓书院。

下了车,我感觉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新。踏进书院,脚步不觉地放慢了。这里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绿色环抱着她,有山也有水。是的,正是因为她位于岳麓山下,群山拥抱,才造就了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再加上有点小雨,岳麓书院显得更朦胧、梦幻、幽美。哦,好美呀!

岳麓书院创建与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这座千年学府,历经沧桑却依然不失本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和大量的碑匾文物,真是世间罕见呀!我跟着导游,漫步在这里。导游介绍说,这里造就了很多千古名人,如左宗棠、曾国藩。在这里,我发现有许多的匾和碑,其中大多是御赐的,包括门额就是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还有清代康熙皇帝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赐真迹“道南正脉”。也正因为统治者对这里的高度重视和最高评价,才成就了岳麓书院传播中国理学的崇高地位。我专心地听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诗意。

我漫步来到了爱晚亭。这里是岳麓书院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曾经是毛主席青年时代讨论革命的地方。我坐在亭子里,心里吟诵着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仿佛感受到了伟人的灵魂,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是一个个元气淋漓的精灵,都有了生命。文化不仅可以熏陶人,在这里,在这千年学府里,文化竟赋予了花草树木生命。

我多想在这里读书、生活。在这做一个浪漫的侠客,让知识洗净身上的红尘,让我远离人世的喧嚣,让灵魂升华。

走出书院的大门,我突然发现了门前有一对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呀,岳麓书院走出的人才太多、太多了,也正因为这样的气氛,成就和培养了这里的弟子。我想: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就算不是人材,至少他的心是干净的,被洗礼过的。

篇8:高一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正门的门匾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进了大门后,里面的美丽风景美不胜收,十分夺目。

岳麓书院说明文(共11篇)

一进入院子右边耸立着一颗苍翠挺拔的百年大树,这颗树大约有30米高,枝繁叶茂,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遮风挡雨,树下面有两根用水泥做的假树枝,用来支撑大树,假树干上面有很多枝叶缠绕着,还长满了绿色的青苔,简直可以以假乱真。院子里的一棵棵桂花树开满了黄灿灿的桂花,院子里香气四溢,芬芳扑鼻,真令人心旷神怡啊!树上的小鸟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就像是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在岳麓书院的历史馆里,讲述了从这里教出的许多著名学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毛泽东等人,他们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任教。他们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了很大的努力。因为这些被岳麓书院教出的著名学子,才使得岳麓书院变得远近闻名,人人皆知。

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山脚下,深秋来临,岳麓山上的枫叶变红了,薄薄的枫叶在太阳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红艳,轻风吹来,枫叶摇曳多姿,层林浸染。这里既有四季常绿的乔木,也有漫山遍野的红枫,更有黄灿灿的桂花,五彩缤纷,如此美丽的秋景,真让人流连忘返!

篇9:岳麓书院对联

岳麓书院对联集锦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悬于讲堂侧门)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悬于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悬于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悬于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悬于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悬于吹香亭)

此次,还收集到一些上面没有收集到的几幅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江阔天高试此心之分量;鸾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于大门)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悬于前门)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悬于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悬于赫曦台)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悬于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悬于二门门厅)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悬于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悬于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悬于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悬于讲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悬于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悬于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悬于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悬于讲堂侧门)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悬于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悬于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悬于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悬于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悬于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悬于文庙庑廊)

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清退之(悬于文庙庑廊)

篇10:岳麓书院对联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坐落在长沙岳麓山。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迨及晚清(19)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前门)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门门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二门门厅)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赫曦台)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讲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书生(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讲堂侧门)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文庙庑廊)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锆;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讲堂)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吹香亭)

[岳麓书院对联]

篇11:岳麓书院对联精选

上联:胸中锦绣湖湘气象今日天才争头角

下联:笔底珠玑韩柳文章明朝人杰领风骚

上联:郡园才俊今朝应国考笔聚千钧绘出胸中锦绣

下联:湖湘人杰明日谋大事神驰万里谱成壮丽诗章

上联:人生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下联:书读万卷,合拟峰登九仞高

上联:面壁囊萤今露角

下联:干云破浪始达人

上联:夏闱竞秀奥运赢金一样心期惟逐日

下联:得则抟风失犹结网他年虎变可拿云

上联:惟楚有材虎啸龙吟鹏举弦歌千阙铸湖湘彦俊

下联:于斯为盛天时地利人和日月两轮擢社稷英贤

上联: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且看行业办学逐鹿群雄格物致知索大道

下联:蛟腾凤起楚韵悠扬更喜特色兴校角力杲闱求诚本信展鸿猷

上联:天酬健者腾蛟起凤开福地

下联:世重英才纬武经文振翮时

上联:博古通今,伴我十年书百卷

下联:瞻高眺远,登峰万仞路千条

上联:盛世重英才,冀诸君跃过龙门,蔚为梁栋

下联:帘闱好传统,凭成绩胪登虎榜,不失珠玑

上联:湖湘多才俊百舸争流直挂云帆奔锦绣

下联:国考择栋梁大鹏展翅会凌绝顶览众山

上联:眼前江山胸中气象

下联:世间经济笔底波澜

上联:挥笔如剑倚麓山豪气干云揽月去

下联:展卷似帆横湘水长风破浪采珠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