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y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

篇1: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

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

苦涩的记忆,来来往往,只是岁月婆娑,看不到曾经。所以,逆转的光圈里,我们一路错过,直到暮年垂老,还依旧躲在时光的缝隙中辗转尘埃。

那是一路用雾水沾染的年华,跌跌撞撞,却又反复思考的青春。正如年少,败给时间之后就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感怀。拾之不起,放之不下,慢慢的,又恶化成刻骨铭心的伤痛。

是否是用青春祭祀的年华一般,泪水洗礼,那些年,那些事,那些熟悉的遇见,总是踩着雾霭在繁华的街头渐行渐远,沾染的记忆被心酸碾成往事,最后,剩下来的也只是我们彼此徘徊在彼此脊梁上站点而已。

心,可是忧伤,惊喜的年华我们并没有一路走过,只是从追梦的那个年纪开始,我就姗姗来迟。所以,遍地硝烟,而冷暖却是我一个人的何去何从。

站点,中点,还有终点,我们各自为安,等待的只是风声陌路。清晰了,我的心依旧还在为你的离开而心痛。这一切,似乎不可预料,但背负的忧伤,被眼泪灌溉,在那个年代里,最煽情的冲动也踌躇着不敢前行,就像停在街尾的记忆,斑驳着却找不到归宿,于是,我们看到的也只有那一份越来越焦心的.厚重。

挪动的手心里依旧在颤抖,城府不逊,慢慢悠悠,记忆一样空洞得无力,只是上了车,我不知所措,只能在青春的命脉中誓期如约。

这一生,情字如渊,一层冰,一沓雪,都是落泪的炎凉。如果还可以拆度往返,结局还会不会是这一番光景?不过说到底,错,终归是错了。无法弥补的意外,无可挽回的伤害,一波一涌,真真切切,即便是荒唐却也真实的无可厚非。

那些年,因为遇见,我转身,带着对世界的憧憬。

这些年,因为遇见,你离开,我依旧在你的世界里磕磕前行。

佳期。如梦,只是碎了心痛。

黄昏,如血,一样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第四日,送给自己的了无音讯。

篇2:用年华绣人生散文

用年华绣人生散文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恋上了绣工,静坐一隅,做了绣女?

那些年用泪水沾染的年华散文是在那个苍白斑驳的春日,还是在那个古老的不在回来的夏季?是在那个将暮未暮的黄昏,还是在那个星光满天的夜里?

我坐在开满月季花的窗前,抽出心中的丝线,一针一针,细细密密的,将那点点滴滴的回忆绣进洁白的丝帛里……

你的目光,可否会穿过连绵的烟雨,望我如若干年前,临窗而坐,白衣素裙,长发垂肩的温婉女子?你的心,可否会在思念和期盼之间游走,倾听那绣针穿过丝帛的细碎的声音,感触那种刺透的疼痛?

那是一种怎样的疼痛啊……

如幼年时在花间玩耍,看见了一朵美丽的玫瑰,伸手去触及,却无意间碰折了花枝,刺破了手臂。想要安慰,园中却空无一人。想要哭喊,又怕人发现,只好手足无措地站在暮色里,含着泪,把溢出的鲜血紧紧地攥在手心里。

又如在梦里,变成一只青鸟,在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猝不及防时,一只羽箭,穿过万水千山,横过夕阳正浓的天空,直直地刺入胸中。凄然地回首,那唯一伤我的射手,神秘的笑容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峰……梦醒之后,我捂着胸口,拔出羽箭,隔着这如前世今生的梦境,我可到哪里去寻觅射手,向他归还这入骨的疼痛?

在日里,在夜里,在忘我的时空里,我不停地飞针走线,倾尽万般柔情,扯尽千缕牵念,绣一轮明月如相遇的这份缘;绣一轮红日,如相知的这份暖;绣一棵风中的柳如相依的这份情;绣一片蓝天上的云如相守的`这份浅。

当我在暮色四合里绣完最后一针一线,却发现世界忽然一片昏暗,痴情的绣女,绣了一张漫天的情网,把自己困在了网中央。听不到暮色中微风轻唤蔷薇的声音,望不见夕阳正亲吻远山的脸,瑟瑟的风里,只感到一袭被泪水漂白的丝帛紧紧裹住的炙热裸露的忧伤,只感到被千丝万缕的丝线抽空的心,又被绣针刺得千疮百孔,终于成木,成石,一如前世,成一只蜷在茧中的蛹……

守着那一片无边的黑暗,你的目光可否会穿透这洁白的丝帛,望到我如千年前鬓角插着鸟羽,胸前堆满玫瑰,眼角一滴清泪的楼兰女子?你的心,可否会在微疼和怜惜之间奔走,倾听我无助的呼喊?感触沉入万丈湖底的孤寂?

躺在这一片黑暗里,我用光年换算着寂寞与相思的距离,才发现,这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却是,今生最美丽最不可触及的华年,这一丝一缕网住的是我这一生也无法释怀的眷恋……

据说,宇宙的开始来源于一场不顾一切的毁灭,此时,从虚空疼痛的心中,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极愿如庞贝的命运,让一切在瞬间殒灭,烧融之后,所有的故事在千年之后开始新的传奇……

我用年华绣人生,绣眷恋,绣牵念……等你眼眸触及的那一刻,望着我如破茧而出的蝶,在花间翩翩而飞,你可否会含笑伫立?

篇3:过年年华的年的散文

过年年华的年的散文

新年与新春还是有区别的,新年第一天称为元旦,大年初一称为春节,这都是辛亥革命后的新名词,而对国人来说,元旦放假一天并没有让生活有多大的变动,各种度假访友的安排也未开始,那只是一个时间的标签,意味着台历日历开始用新的了,对靠上班过活的人来讲,公司的各项总结考核开始了或者结束了。年会开过了,红包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这都还不是过年,在人们心里其实还在期望着一两个月之后的那个日子——春节,只有在除夕那个时节,才是中国人心里关于时间轮回的真正刻度。

儿时有年,每一年过得期盼向往,无论民国还是新中国,此时,中国南方农村的堂屋里已摆上了几口大缸,缸口铺上竹条或树枝编织的篦子,缸里堆起山上砍来的'果木枝条,湿润中燃起青烟,开始熏烤着篦子上覆盖的新杀年猪,从腾腾生起的青色果香的浓烟里透见红白相间的猪肉,香味和呛烟从堂屋里飘出到屋外陇间。远处隐约多起来鞭炮声惊起犬吠的呼应,这些声音、气味和温度,在临近年关时节,催促着孩子们翘首数挂历的格子,屏息中觉出幸福。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也只能在过年时节才有相对充盈的美食和娱乐,也知道过完年后,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渐暖的春意,将褪去厚重的冬服,少年要楚楚长成。

少年,自带一身天然无雕饰的光华,春服既成,鲜亮美好的样子就是年华,田野里追逐蜜蜂,看燕子飞来筑巢,呆望江水倒映的碎月,浅浅思念远方的女生,年华是油亮细丝的春雨,温暖而绵长,日子青涩、狂喜,无休无止,青丝长了又剪,剪了又长,日历不自觉翻过层层叠叠。。。直到一天耳边一个提醒:少年,年华走了,中年已至,忽然间的窘迫,自嘲中半推半就承认了中年的到来。

常见网络上流传一句文艺的口号: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话给那些精彩成功的中年,尤其是那些用情怀换财富的新贵是合适恰当的,所谓衣锦还乡还能不染尘埃,踌躇满志的蛊惑新青年说诗与远方的故事。然而,现实常见的情景却大抵不是这般亮丽,我只见远行的少年在奔波天涯多年后,中年终于归来故里,外面的世界写满爱恨的的故事,不精不彩的归人茫然继续着余下的日子。只是每到过年时节,从各个远方回乡省亲的友人同学,陆续的回来,吆五喝六的聚会,喧嚣中提醒对远方还有不安的憧憬、对未来的慌张。但少年记忆里的故乡其实已面目全非,老街道已毁,旧建筑已拆,少时的人与事各自天涯,而说话都已悄然的改变,街道、商场里穿行时,更多本地人外地人都在磕磕绊绊说着普通话,方言已被逐渐稀释,于是回到老家竟然偶尔要跟家乡人说着普通话,常常错愕并未回到老家,而老家的亲友们却为能与一线城市同步时代的繁荣而沾沾自喜,于是故人与归人陷入阵阵尴尬之中。

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时代,那么多的陈旧落后被迅速的改变,这也是一个让人沮丧的时代,诸多不想要的喧嚣浮沉纷至沓来,年华在光鲜亮丽与衰败退却里反复挣扎,每过一个中国的年,异乡的人和故乡的人的心境其实已悄然错位。在北上广奔命和在纽约伦敦打拼并没有什么区别,每个漂泊的人都是游子,浓厚年味儿下衬托下的怅然才是真实的乡愁。无论身在何处,年轮又转过一圈,无论少年中年,年华都是相同的流转,少年终会成中年,与狰狞的时光和解,波澜不惊地看过往和未来,平静地过年,年华的年。

篇4: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年华细碎,遗漏的半夏锦年

午后的阳光透过熙熙攘攘的树缝,照耀在脸上,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点,粼粼点点,隐隐约约,如同我们逝去的年华,一半阳光一半阴暗,总有那么一些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在蓦然回首间,你才发现,秋荷还在,只是落尽芳华;斜阳还在,只是将近落幕。而我们也没有精力去收拾残败的风景,因为时光仍旧骄傲地流淌,今天不会凝固,明天依旧不会停歇。

年少时,我们可以很勇敢地、轻易地许下明天的誓言。年长后,我们却再也冲动不起来,也不会轻易去许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做不到的承诺如同谎言。

骄阳煦暖,去掩不住斑驳的流年,燃尽的风华,如同卑微的残阳,南飞的候鸟,带走了谁的思念?当萧瑟氤氲了岁月,当苍老爬上了眼角,默默蹲下掩面,黯然神伤,我们都不是岁月的勇者,付不起失去光阴的代价,时间不是遗忘了伤痛,而是尘封了记忆。如此,也罢,那就在青春的年华里多留些想念吧!让老去的年华依然可以风情万种。

一个人、一卷书、一杯清茶、一腔心事。此刻,让思绪迎着清风翩跹起舞,此刻,忠于自己的内心,去尽情的想念,去尽情的脆弱。也唯有此时,才可以一个人守着内心的安静,避开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种一片花,养一池鱼,寄情山水,枕菊而眠,拂一缕清风,拮一片明媚,还岁月一份静好,这本是我们共同的蓝图,如今这个蓝图没有我们,只剩下一个我,一个一路沧桑,一路孤单的我。

我们总在匆匆忙忙的时光里,无端错过了许多风景,总以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对爱的流转,直到眉宇间,再也寻不到青春的痕迹,才知晓,过往的许多恩宠,都还给了流光。那些说好了携手天涯的人,竟然早早的分道扬镳了,我们却依然后知后觉,是不是,每个人走到最后,都会把生活过得一无所有?也许,唯有那样,才能真正在喧嚣的尘世,纷扰的人群里,寻一份安然。

林徽因说:“当一个女子在看着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懂得生活的人,就会知道寂寞也可谱写的如此动人。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一段故事都有暗伤,人到了一定年龄,回首经年,曾今一起听过鸟鸣,一起看过花开,一起等候日落的那个人,我们已早早地模糊,而那些执手相看的背影,恍若流水的誓言,却被一直紧紧地珍藏下来,也许,我们留念的只是那个感觉。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每个经历沧桑的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上这句话,爱的无奈,爱到心痛,多少情缘被时光无情掩埋,到最后,我们都成了拾捡往事的人,那条名为轮回的小巷,多少人在那里寻觅着过往,看着一幕幕的似曾相识,然后感叹一句: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曾几何时我们只能沦为时光的看客,悄然流逝的淡风浅月,漾荡了梅花三弄的感伤与凄美,恍然若梦,今夕是何夕?

清秋,浅梦,经年叹,岁月了无痕。

转身,陌路,已成殇,相忘在天涯。

残阳,落幕,浮生梦,今夕是何夕。

年华细碎,搅乱了谁的半夏锦年,被搁浅的时光,拽动着流年的浮光掠影。多想,在岁月的尽头,那些人一直都在。多想,在我孤独的时候,有个宽阔的肩膀。即使,穷困潦倒,即使,风雨不歇。在我看来,粗布茶衣也秀丽,淡饭清茶也温馨,日升日落,花开花谢,将细碎的感触化为生活的点滴间,在平凡的生活里开出一朵名为岁月的花,芬芳四溢。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一起K歌(二)

我的朋友,也许你觉的到歌厅K歌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从农村出来的我,可谓是一件大事,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对我而言,这代表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从物质生活走向精神生活的转折点,多年以来,为了应该做的事情,我喜欢的世界一片荒芜,长满杂草。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记事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法与你拼爹。更无法在物质精神层面上与你比肩。在我刚懂事后,我就得帮助家里干活挣工分。我讨厌下地;讨厌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感觉;讨厌农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那时比较喜欢的就是上学了,因为上学是走出农村的的唯一出路。为了不干农活而上学是我那时候为我最原始、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如果说是理想的话,那个时候的我已经种下理想的种子,那就是离开农村,不当农民。

我在我们村的小学上了五年,五年里只有一位民办老师教我们,他教我们所有的课程: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我们的音乐和体育内容是一样的,就是在校园里疯跑。我后来几乎是乐盲,身体却很好,应该和这很有关系。课程表就是摆设,反正就一个老师,他想咋上就咋上。农忙季节,他布置一下作业就干活去了。剩下的时间空间都是我们的。我们经常偷偷的溜出去,洗澡、打牌、或者打架。记忆中的小学,时间总是那么充裕,阳光总是那么的明媚。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都在胡乱的生长着,那时学到哪些知识我早已经忘了。但没学到哪些知识我还记着:我不知道城市的斑马线,不知红路灯是咋回事,甚至那时买的作业本上写着班主任一栏我都不知是干什么的……等以后上了初中,发现竟然一位老师教一门课,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这样呢?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五年级毕业,我们班总共二十八个人,只有一个考上初中的。天可怜见,那个人就是我。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也许是我在乱糟糟的环境里,还有一颗上进的心。

父母没有表达他们的欣喜,不知他们是因为含蓄还是为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失落。反正我去离家十里远的乡镇报名的时候,他们没送我。我就自己一人独自背着行囊,在同学和其他家长的夸赞声中离开家乡。如同一个赶考的秀才一样,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到了学校,天下起了雨。陆陆续续的有人打起了伞。我躲在走廊下,看到一个穿着裙子,打着伞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她优雅身体从我身边一闪而过。她是那么的清纯漂亮。在我当时的思维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冲淡了我些许的孤独,使我心里充满光亮。“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心里有了莫名的激动和渴望。

最初的时候,她就是我的梦想,但可惜我们没有分到一个班。初中三年,我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甚至我不知她的名字,但报名那天的她。却感动了我好多年。乡镇中学比我们小学好多了,至少我知道班主任是什么意思了,而且还能见到漂亮的女老师和女同学。说话都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简直就是一堂堂的音乐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陶醉于这样的氛围。我觉得我现在朝我的梦想近了一步。为了这些,我可以忍受经常喝不上水的窘况,可以忍受吃咸菜,吃煎饼的的日子(虽然现在我闻到它的味道就犯呕)。可以忍受睡地板的环境。那时每周我只拿四毛钱,这个钱用来买水喝,当时五分钱一桶水,每周16顿饭,两个人合伙喝一桶水,钱正好用完。每周拿48个瓜干煎饼,每顿吃三个,正好吃完。周六走回家的时候,往往要在途中吃点煎饼渣子补充点体力在继续赶路。就这样的上午了初中。

高中条件好了,有自行车了,能吃上面饼了。而且基本能周三回家一次,偶尔也能见点荤腥。虽然有时夏天潮,不得不吃长毛的饼子,但是我很知足。因为我已经离我家越来越远,离我那些小伙伴们越来越远。我是那么的想离开他们,离开乡村。我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

这个世界还是靠谱的,努力会有回报。我最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乡镇老师。然后是结婚生子。可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我依然为生存而焦虑。那时我每月工资500多元,媳妇为了看孩子,没有上班,全家的就靠这些钱来维持。我弟弟在家种地,都比我宽裕。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觉得生活欺骗了我。面对生活的困境,我一筹莫展。

就在这个时候,我学校的一个老师考上了研究生。仿佛在在黑夜里看到了光明。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教学之余,我开始复习考研资料,一年后,我考上了研究生,然后辞掉公职,义无反顾的又回到校园。这时我发现我比我的辅导员年龄都大。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举动。我也曾彻夜难眠,想过自己走过的风风雨雨。也曾犹豫,也曾动摇过。上研究生的这几年,我必须在为生存奔波,我已经结婚,不能再靠我的父母,为了生活费,我白天上学,晚上去地边摊帮人端菜端酒,帮忙串羊肉串;周末穿梭在大街小巷,挣点家教钱;也改过高考试卷。学子们恐怕不会想到,有一双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手,也可以用来穿羊肉串。

在寒假里,我每天早上五点骑车到乡村的集市卖对联。甚至小年没过,就不远千里,贩果苗到重庆,穿三峡,过长江,经过悬崖峭壁。住五元钱一晚的旅馆,夜里与老鼠作伴。一天吃两顿饭。穿梭在远离家乡的崇山峻冷,我不知路在何方。也曾感到迷茫,感到绝望。我真的不想那么坚强,可是我没有可以哭泣的肩膀。

毕业后,我在省城找了一份工作,后来买了房子。把孩子、媳妇也带到城市。户口也迁了过来,现在也算是个城里人了。虽然是房奴,但是我已不在为生存而焦虑。当一切步入正规,生活趋于平静,闲暇的时候,看着鼓鼓的肚皮,我知道长期的懒散已经出现反应,生活好点之后,我在潜意识中不断的喂饱自己来补偿曾经的饥馋。我总觉的这顿没吃饱,下一顿多吃一点算作补偿。过度的补偿已经让我不堪重负。生活的目标不是为了活着。而是快乐,是时候找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今天和你一起K歌,有一瞬间我忘掉了外边的世界,一种心灵的愉悦透彻心扉。我陶醉在儿时的梦想里,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愉悦,一种我苦苦奋斗的要寻找的东西。我不知我是不是你身边的匆匆过客,一闪而过。但我知道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见证人。因为有你,我知道了我还需要什么,因为有你,我的世界已经开始了新的一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