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路过天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希望大家喜欢!

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篇1: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本文首次对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把儒家的`“礼仪”文化应用到现代管理中,使之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应该是研究儒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本文从约束与规范,正身与自律,自尊和尊重他人,和为贵,传递企业信息和传播企业形象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作 者:陈德述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2.9 关键词:儒家   礼   现代管理功能  

篇2:儒家礼育的主要内容及现代意义

儒家礼育的主要内容及现代意义

儒家礼育是关于礼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多层面、全方位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体系.重新审视和探讨儒家礼育思想,研究其规律与特点,对于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易于且乐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新型的礼育形式,具有重大意义.

作 者:赖换初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政法系,湖南,岳阳,414006 刊 名:云梦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 年,卷(期): 24(6) 分类号:B232 关键词:儒家礼育   内容   特点   现代意义  

篇3:论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论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注重人和、力倡道德;强调修身,刚健有为;德法并用,尊贤善听;崇高理想、天人协调等等.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标记所在.今天,批判地继承儒家的管理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社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钟麟  作者单位:零陵学院,政治系,湖南,永州,425006 刊 名:零陵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24(6) 分类号:B222 关键词:中国儒家   管理思想   现代价值*  

篇4:儒家的“诚信”与现代管理

儒家的“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今天,“诚信”不但有其价值,而且已成为现代管理、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之间的重要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信”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说文》曰:“信,诚也。”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运》中的“讲信修睦”时说:“信,无欺也。”“信”即是“诚”,“忠”即是“诚”,因此在“忠”和“信”都包含着“诚”。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必备的德行,他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子张进一步请问具体内容,孔子解答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可见孔子把“信”作为五德之一,并且认为,诚信就能得到任用,“信则人任焉”。

儒家认为,“信”既具有调节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王侯将相要讲“信”,就具有亲合力,能团结人民,这样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故《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功大矣。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

信之所及,尽制之矣。”这段话就是指出管理者讲诚信,讲信用,任何法律制度都能得以顺利贯彻。诚信确是在国家的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保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美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至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亡,岂不哀哉!”在司马迁看来,“信”是国君治国的“大宝”,取信于民,就能保住政权。如果国与国之间、上下之间、家庭亲属之间,都互相欺骗,那么,必然就各怀异心,互不信任,以致分崩离析,国与国之间就可能发生战争,国内的政权就有可能不稳固,家道就绝不会昌盛。即是用欺骗带来一点点好处,但是,这点好处不能医治所带来的伤害,不能补救其所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可悲的。

诚招天下客,以诚信为本。一个人没有信誉,不能在世上立身处世,同样一个企业没有信誉,也不能得到发展。诚信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必须要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的新变化,提出适应新形势下的营销策略。要完成上述营销策略,企业和商家都应该以优良产品质量(或服务),诚挚的售后服务来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一个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你的产品是否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要使消费者信任你的产品,那就必须是质量可靠的,优良的。

人们历来崇尚有声誉的公司,追求名牌产品,而声誉和名牌则来自于“诚信”。(云中鹤)

篇5: 现代礼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内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讲解内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如;某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朗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作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篇6:先秦儒家礼学的演变

先秦儒家礼学的演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标举道德旗帜,试图以此恢复三代之礼的权威,从而开启了先秦儒家礼学.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归宿,以道德自觉为礼的存在前提,有德礼并重,合德礼于一体的倾向.孔子之后,孟子抓住“仁”,且以德改造礼,使礼由强制性的社会政治规范扭变为内在的.德性范畴;荀子择取“礼”,将礼的功用发挥极至,并纳德于礼的制约之下,从而把孔子礼学引向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看似相反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方向.

作 者:陆建华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R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家   礼   孔子   孟子   荀子  

篇7:简要概括儒家的礼仪观的内容

简要概括儒家的礼仪观的内容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

(3)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①。”(《孟子》)

【注】①币,礼物;将,送;币之未将者也:礼物送上去之前就该具有的'。

23.从(1)(2)两则材料中概括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2分)

2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3分)

参考答案:

23.敬(2分)

24.礼的内核是仁(爱与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目的(2分)。没有仁爱只有物质的“礼”是虚假的,与动物牲畜没有差别,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反对徒具形式的礼物交往(1分)。

篇8:儒家哲学的现代命运

儒家哲学的现代命运

儒家哲学的现代命运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儒学回应现代文明挑战,自我更新、自我扬弃的.努力,取决于儒学后代对它不断扬弃、有所创造的程度.只有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拿出深刻自省的勇气,认真研究儒学,彻底剔除糟粕,积极增补创新,儒学才能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作 者:李小玲  作者单位:兰州教育学院文科部,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4 “”(4)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学   现代化   弊端   积极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