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_vik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江西:公务员今年考录比33.4:,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江西:公务员今年考录比33.4:,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西:公务员今年考录比33.4:

篇1:江西:公务员今年考录比33.4:1

15日从江西省人事厅获悉,全省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考公务员计划考录2099人,报名成功达70088人,平均报考比例达33.4∶1,这一比例为江西实施四级联考以来最高。

报名人数同比增加近两成

据了解,此次江西公务员招考报名注册人数为91959人,通过资格审查78875人,报名成功70088人,报名成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9.3%。

报考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考生比例由去年的3%提高到4.2%,本科以上学历考生比例由去年的44%提高到59.4%,高学历考生人数和比例均比去年有所增加。省外考生比例由去年的13.8%提高到19.7%,应届毕业生比例由去年的36.9%提高到39%。

呈现出“一低两高”特征

此次招考呈现明显的“一低两高”特征:“一低”是指此次计划招考人数为近5年最低(计划招考2099人),“两高”包括报名成功人数和报考比例,两者均为近5年最高。

而今年的33.4∶1的报考比例也是江西实施四级联考以来的最高,仅比前不久的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的42∶1略低,比不久前的上海公务员考录比例15∶1要高出一倍。

江西省人事厅有关人士分析说,出现“一低两高”的情况,与这次招考降低报考门槛、打破学历歧视有关。

篇2:江西考录公务员取消学历限制始末

权威解读

16日,省人事厅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称江西省度考录公务员首次对非全日制学历者敞开,各职位都不再拒绝非全日制学历者,考生只要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并符合职位资格条件,均可报考。许多非全日制的学生对这一做法表示了极大的惊喜。那么,一直以来江西政府机关对招考公务员都有学历限制,缘何20招考公务员取消了学历限制呢?取消学历限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意义?

探秘

人事部门详解取消学历限制背后

江西:公务员今年考录比33.4:“其实江西省招考公务员取消学历的限制在20我们就开始提出。”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年开始,江西省人事厅就要求省、市、县、乡四级公务员联合招考,不能对非全日制学历者进行限制,只是那时没有明确下文而已,而今年江西省是首次面向全省范围明文规定不得对非全日制学历者进行限制。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招考公务员对学历进行限制,早就引起了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人事厅等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能对非全日制学历进行限制,因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此外,广大考生也向人事部们提出意见,该负责人透露,因为在很多考生看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非全日制就不可以报考,这是不公平的竞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年江西首次打破学历歧视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省人事厅通过对单位用人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选择人才不一定限制学历就能选到最好的,而应该扩大遴选的范围。诚然在全日制学历的考生中有优秀的人才,但非全日制考生中同样不乏优秀人才,不限制学历既可以做到好中选优,还可以做到多中选优,选拔人才的视野和范围更宽,层次更多,这样才能获取更优秀的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2007年是《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第一次招考,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人、用人是《公务员法》的基本精神。”该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今年招考公务员取消学历限制的另一原因。打破对学历的限制进行公务员招考,是对《公务员法》中公平、公开、公正精神的全面体现。

该负责人还透露,其实今年江西省公务员招考不仅仅打破了对考生学历上的限制,同时还全面打破了地域、身份、性别、体貌、面貌方面的限制等。

点评

取消学历限制可以广开“才”路

“打破学历歧视,不拘一格选人才,体现了对多元化教育的肯定,也说明江西的人才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对于我省招考公务员首次打破学历限制,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黄世贤如此评价。

黄世贤认为,招考公务员取消学历歧视,是给了非全日制学生一个与全日制学生公平竞争的“起点”,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人才的核心,在于“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这就由过去的以学历和职称为主,转向了以能力为主,有利于促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取消限制就是广开“才”路。

篇3:江西:公务员考录成绩将于春节前公布

江西省公务员考录目前进入阅卷阶段。为了提高考试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昨日,省人事厅首次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生家长以及新闻媒体到公务员阅卷现场观摩采访。整个阅卷过程将于近期结束,考试成绩将在春节前公布。

《申论》试卷采取网络评卷

据了解,江西省本次招考公务员,网上成功报考的人数达到7万余人,实际参考人数为63000人,参考率90%。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行政职业能力》试卷采取光电阅读机直接对考生答题卡扫描评分。《申论》试卷采取网络评卷,即将考生答题纸扫描进计算机,隐去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一份试卷切分为若干部分,由计算机随机将各部分通过内网发送到评卷老师的计算机上,各位评卷老师在本人的计算机上判分,计算机自动统分、登分。每份试卷至少有10位老师参与评分。

考试成绩春节前公布

此次考试成绩将在春节前公布,同时还将公布笔试合格分数线、第一批入闱人员名单、调剂职位情况等。

此外,网上调剂及面试工作计划在3月进行。对面试人数不足的职位,将在网上进行公开调剂,凡笔试达到合格线,但第一批未入闱面试的考生,符合职位的招考条件,均可在网上自愿重新报名。调剂后仍达不到规定面试人数的职位,将相应调减或取消录用计划。

篇4:江西公务员考录第二批面试入围名单确定

本报讯 记者罗德斌、实习生方芳报道:3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公布了我省20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公开调剂后第二批面试入围人员名单,以及招考计划调减表。

这份名单是根据各职位需调剂人数和调剂报名成功考生的成绩,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的。对面试入围人数仍不足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按规定取消或调减计划录用数。对调剂后仍仅1人入围的职位,招考计划按规定取消,该职位入围人员的面试资格同时取消。

全省统一面试时间定于3月31日、4月1日两天。面试前由设区市人事局及省直用人机关对所有入围考生的面试资格进行复审,对弄虚作假的考生,取消面试资格,并按规定由递补人员参加面试。资格复审时,全日制普通院校20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报名登记表、所在学校开具的报名推荐表、准考证、身份证及职位要求的有关证件原件;其他人员需提供:报名登记表、本人毕业证、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准考证、身份证及职位要求的有关证件原件。对于路途较远的外地考生,可先通过传真等方式进行预审,待面试前再复核有关材料原件。

篇5:江西高考人数比今年减少近两万

2012年江西高考人数比今年减少近两万

明年高考生比上年减少近两万人

13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信息,我省2012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已全部结束,全省共有269342名考生报名,比上年288616人减少19274人。

在269342名考生中,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为265661人,占考生总数的98.63%,比上年284214人减少18553人;以“三校生”身份单独报考高职类院校的考生3681人,比上年4402人减少721人。

理工类考生占总数近六成

在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265661名普通考生中,文史类考生112207人,占普通考生数的42.24%;理工类考生153454人,占普通考生数的57.76%。

2012年,我省普通考生艺体军团也相对“缩水”,只有2.8万余名考生走上艺术体育类高考之路。

报考考生人数连续4年减少

对比近几年的我省高考报考人数,已经连续4年出现人数锐减的现象。2008年,全省共有384493名考生报名高考,2009年,高考生人数首度出现下跌,全省共有349015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比上年减少35478人;2010年再次下滑,报名人数比2009年减少37364人;2011年,再次减少23035人;2012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再次下降,比2011年减少近2万人。4年内,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减少11.5万余人。

下跌是由多种因素“合成”导致

之所以连续多年高考人数出现下滑,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分析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适龄考生人数减少。近几年,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考人数减少的现象,还有就是小学五年制改六年制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此外,复读生数量萎缩、“三校生”考生减少、出国留学渐成热潮、职业教育渐受重视等因素,也都是造成高考生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我省在高招录取的.各个批次中逐步推广平行志愿录取,使得“高分落榜”情况大幅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再次高考的往届生数量。

明年我省高招录取率将相应提高

与高考生源人数锐减的趋势相反,我省高考录取率近几年则持续走高。对此,省教育考试院透露,明年高考考生人数的再次减少对参加2012年高考的江西考生来说却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随着考生总数的减少,招生计划总数的增加(即使是持平),我省2012年的高招录取率也必定会相应提高,这一点在2011年已经显现。据悉,2009年我省高招录取率达到73.6%,创下历史新高,2010年达到79.6%,2011年录取率更是已突破80%。

同时,高考生源人数锐减对江西的高校来说也是个挑战。省内一所高校招生办的老师表示,一方面是生源的持续减少,一方面是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这就意味着高校今后将面临更大的生源危机,今后高校招生势必会越来越难。

记者黄小路/文

中国大学网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