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tao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声声慢的经典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声声慢的经典散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声声慢的经典散文

篇1: 声声慢散文

我坐卧不宁的东看西看,依偎在床上,寒风吹进了空寂的卧室,只感到冷冷清清,心底深处啊充满了凄凉,失落,惨痛和悲戚,天气好冷好冷,雪静静的下着,我这孤独的伤情人,实在无法适应,难于有好的心情,喝上两杯温水,又怎能抵抗的住夜里的寒冷伴着风儿越吹越急,难以入眠,抬头看只有孤灯伴随着我,思念心上的人么?越是想他,然而却是引起了我的伤心,忘了吧,忘了吧,爱是他给的伤害,到后来才发现情也成空,很也成空,爱也不爱,窗外满地的白雪下了又下,然而我以心身俱损憔悴无力,窗花,雪境很美,谁又有心情去欣赏?一个人坐窗前守候着,如何能熬的住天明?窗外的天空很黑,星星在哪里?雪花飞落在窗台上,堆落了厚厚的一层,直到天明不停不息,这种折磨人的光阴啊,心中问?怎能一个愁字说的清?又怎能道的明?

篇2: 声声慢散文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你就这样乘着秋风,弹拨着宋词《声声慢》婉约凄清的琴韵,浅唱低吟着平仄顿挫的调子,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携浅浅清秋款款而来。

你总是准时来赴一年一度与夏的约会,你和夏保持着热恋的温度,缠绵悱恻地耳鬓斯磨了一阵,秋风强行拉开你们的手,夏才在你的深情凝望中,黯然转身,你含泪目送着夏美丽凄绝的背影,用泪水吻别着夏远离的脚步。

你“铁马冰河入梦来”,快马加鞭地抽打着季节的马背,不管人们怎样回首张望夏花绚烂,还来不及惊觉季节的变换;你拨弄着季节的钟摆,只顾滴滴答答地赶路,一路哼唱着《请你跟我来》,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们的手,引我们走入秋的芳韵。

秋风秋雨渐渐凉,“雨色秋来寒”,“滴滴透心凉,丝丝入梦长”。你用湿漉漉、凉幽幽的手扑灭酷暑炎火,浇灭繁华喧嚣,洗涤尘世的繁芜铅华,让飘浮游荡了一夏的尘埃也安静下来,在你的安抚中悄然睡去,让被你清洗过的心也无处染尘埃。你给世界万物打了一针镇静剂,吃了一剂退烧药,让头脑发热的人们退去燥热浮躁,跟随你的温度,一天天冷下来;跟随你的节奏,一天天慢下来;跟随你的深度,一天天沉下来;跟随你的宁淡,一天天静下来!

“秋雨绵绵弹柳弦,薄衣疏影梦悠然。凭风弄叶千般意,指挑云帘觅晚蝉”,你像是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着一袭白纱长裙,做着一个笼着轻纱的梦,玉指缓叩,划落渐黄的柳叶间,轻拢慢挑,荡起浅忧轻愁的弦,弹拨着悠长婉转、缠绵娓丽的秋之琴韵。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你像是音乐指挥家,挥着银针似的指挥棒,潇洒地一挥手,一甩头,便秋声四起:秋风飒飒,秋雁长鸣,秋蝉高歌,秋虫低吟,“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秋虫畅饮着你酿造的玉液琼浆,在微醺半醉中,更加惬意地欢唱。你指挥着这一季盛大的告别演出,把轻轻聚拢的此起彼伏的秋声洗得格外清悦,在沉沉的静里,霍霍地吟唱着生命将息的声声慢,让这楚楚哀鸣的绝唱燃尽一季的辉煌!

你用珠帘串起挥汗如雨的闪亮日子,用这漫天的丝线编织着一帘丰收的秋梦,打捞着丰收的喜悦;你将春夏的汗水酿成丰收的醇酒,唱着丰收的欢歌。你是春雨老了,归来清点抚摸你长大成熟的孩子,你将镰刀越磨越亮,用你的泪送他们最后一程。你把秋空洗得高远辽阔,你把秋月洗得澄明清朗,谷满仓时,就把月儿喂得圆润饱满,那时夏已去,秋正央,月上中秋,月下诗。

你在清明澄澈的秋空上轻抒着一首似水清婉的《声声慢》,画了一个感叹号感慨岁月蹉跎,时光荏苒;感恩春耕夏耘,丰收流年!你在生命的续曲中绵延出一串省略号,在秋敛冬藏中沉淀蕴积着明年春发夏散的力量!

篇3: 声声慢散文

窗外,谁的翅膀,划过了萧萧秋天?

空寂的房间里,一个素装的身影在来来回回走动,她是在寻觅那些逝去的幸福时光吗?一注燃尽的檀香,散发着泠泠清清的余烟,在回忆中蔓延。那些凋零的阳光,也遗失在迷乱的梦里,不再温暖。一切荡然无存,唯留下一屋的凄惨悲戚,刀尖一样划破了渐老的容颜。流出的,是相思的血,染红了一个季节。

天气就像心情一样忽阴忽晴。乍暖还寒的时候,要怎样才能保养将息?无可奈何之间,又抓起了被子,将三两盅淡酒,导入了满腹惆怅。晓来的风在院子里捣鼓一阵后,又不顾一切地冲进阁楼,试图要翻出那些尘封的情节。这些沁骨噬心的寒意,要怎样才能抵挡得住?

一行南渡的大雁匆匆飞过了视线,那个闲置了三季的巢,是否还能认出这些回家的游子?想当初,雁足传书,鱼传尺素,到如今,信笺无处可寄。飞燕还是那些旧日的相识,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剩下的,是数不尽的伤心。

院子里满地菊花,堆积了一层又一层,这些金黄的灯盏,也会在黑夜的风中熄灭吗?

花朵一瓣一瓣的枯瘦了,还有谁,愿意采摘那些忧伤的词语?人也憔悴,花亦飘零,即使是一片最美的羽毛,也会在眼泪中化为尘土。

一个人,守着一扇孤独的窗儿,痴痴地发呆。时间的指针,固执地停留在某年某月某日,不愿转动。这种日子,要怎样才能熬到天黑?让一颗心,找到一个憩泊的出口。

黄昏终于降临,一场细雨打湿了所有愁绪。梧桐叶上,有点点滴滴的泪痕,坠落在岁月的掌心,心碎的声音,再次湮没了曾经的幸福。面对这样的凄清惨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够说尽呢?

这时候,一只鸟叫了一声,夜就深了。

篇4: 声声慢散文

“人生若只为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温泉水滑洗凝脂……夜半无人私语时。”君是八荒之主,卿是绝世美人。因“杨家有女初长成”。那不经意的邂逅相遇,造就了骊山“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故事。换来马嵬坡下“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悲剧。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从此随风飘散。

若来世君不做王,能否与卿像寻常人家般过恬淡的生活?华灯初上,携手步于车水马龙间,赏世间繁华,而不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悲哀。现如今,一人对月独酌,再无相伴之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不见伊人……

梦里见卿捻花似笑,化一袭霓裳,在漫天落花雨中,手若芊芊,拾一朵落花点梅妆。风起时,宛若惊鸿。那一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惊了大明皇宫,同时惊了君王得美梦。披上披风,步于庭中,闻《雨霖铃》曲,不禁潸然泪下。

白驹过隙,“太液芙蓉未央柳……西宫兰苑多秋草。”那扇木门早已换了主,舞殿冷袖。妆Y藏着得金步摇,梅花簪,早已击节而碎,不见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得绝世佳人。残留得余有“落叶满地红不扫”。“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逝者如斯!带走了山盟海誓,留下烽火狼烟。夜深了,于灯火阑珊处,是谁在浅斟低唱:长恨歌于声声慢,红颜逝去梦中还。长恨歌落灯花,落了繁华,落了锦绣河山,没了梦中美人笑颜……

人生若只为初见,悲剧是否无法开出妖艳的花朵?那未央宫是否灯火辉煌?长廊外的袅袅杨柳是否扶地摇风?长恨歌于声声慢,不过是一场游园惊梦,惊了旁观人,迷了当局者。犹如雾里看花,不知真真假假,待迷雾散去,一切皆清透明了。

篇5: 声声慢散文

千回百转,兜兜转转。繁华尽处是平淡,铅华洗却是寻常,千千结,结千千,不可语,不可言。寂静在喧嚣里低头不语,沉默在黑夜里与目光结交,于是,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梦断清秋,阑珊小楼,空床早冷寒枕旧,相思也把情念透,难掩泪儿悄悄流;

寂寞来后,心碎成愁,月圆又缺柳梢头,花落又开人已走,孤影随风渐渐瘦;

总在期盼,回首灯火万家处,仍有身影在守护,终是花落雨凉,空等一人,苦了华灯如昼;

依然渴望,岁月辗转东来后,任凭飘雪落满头,还把归路望穿,用那温柔,暖了冰冷离愁;

声声慢的经典散文(精选8篇)

一曲蒹葭,散尽两人眉画,三曲送他,执笔四书墨洒,五共桑麻,巷里六人别话,七言情沙,流浪八方飒踏,九泣暗哑,梧桐十里无暇;

一根竹马,满载两小无猜,三生石旁携手四顾相目,五洲四海,哪怕六道轮回,七尺之躯,忍尽八百孤寒,九曲断肠,十年只忆凌霄独嫣然。

江山的雪夜里莲香桃,北风千里

寒冷的凛冽吹散飘零的季节

南国冷寂,相思

相思的红豆已逝岁月烟尘

清风携扬花落水,几缕碧云霞月

唯一只青鸟鸿雁高飞传信,辰星梦里秋音

落花不解伊人苦,谁又怜惜伊人情。

空伤悲,独惆怅,怎解此心凄凉;

风吹,心冷,思念长;

凝眸,忘川,人断肠;

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同是天涯路,不知通向何往;

只记得,花开瞬间的美好,谁又知,花落一刻的断肠音。

声声慢,声声叹,欲说还休,重重上小楼

半生怨,半生念,念诉离愁,跌跌下庄游

此去不悔离别意,山高水长谁相知

声声慢,声声叹,是离愁,是归绪?

半生缘,半生怨

半生痴,半生念

怨由缘起,念由痴生

分不清是缘还是怨,是痴还是念,只知道,如若不是那场雨,我便不会被你的骄阳你淋得满身湿透。

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篇6: 声声慢散文

除夕夜,香儿独守青灯,不语不诉,夜无眠,心零碎,一人一世界。窗外,烟花绚烂,鞭炮齐鸣,香儿一人,清泪伴寒窗,屋内通透明朗,心中凝噎无语,面对四壁,一声哽咽,一句呼唤,亲爱,你怎能将其与孩子抛弃,一人去一清冷的世界……

门掩合,灯已关,黑夜的暗角,香儿静静的蜷缩在墙边一隅,独自舔舐着流血的心口,远处的灯光透过窗户,悄悄的蔓延而入,朦胧中,如若最疼爱自己的人款款而来,轻轻揽己入怀,柔柔抚摸着自己的秀发,暖暖的感觉自心底缓缓荡漾开来……

初识到无话不谈,风影过处,愉悦欢快。刚结婚时的甜蜜,到相濡以沫的情感,以及两个生龙活虎的儿子,给本来温馨和谐的家庭,更添一份喜气祥和。家虽不富裕,但夫妻两个同甘共苦、努力打拼,清简、淡然的日子也算过的滋味透渗,幸福美满。随着经济条件的允诺,先进的家电设置安放,给家庭徒添了几份快乐,愉悦的心情无法言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也过的舒心恬然。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厄运,把淡然、祥和的时光嘎然停止,车祸让孩子失去了父亲,自己再也没有了可依可靠的臂膀,命运从此一波多折,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光该怎样煎熬?天昏地暗,塌了半边天的日子又是怎样难捱苦度?

一阵清风掠过,微凉,睁开双眼,惟有泪千行……

独自守候的日子,独自想念的时刻,香儿的心很疼、很疼,无处遁形。香儿在生命中饥渴的想着,在岁月的斑驳中细数泪花,在昼夜的交替、四季的轮回中切切低吟,无处可逃,想你、恨你,那是锥心的痛、刻骨的疼。

除夕夜,万家灯火,团聚的日子,缤纷呈现。飘雪的除夕,香儿的泪已结成了冰,看着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更多的愁绪展现在皱褶的脸上,狠心的你,怎忍心将幼小的孩子抛弃?为了孩子,香儿苦度煎熬,努力伪装,寡妇门前是非多,香儿又怎敢多迈一步路、怎敢多说一句话?远离人群,躲离是非,唯恐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可每当孩子问及爸爸,香儿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声声呼喊中被撕的粉碎,所有这些,天堂的你可否听到香儿的心碎声……

听窗外,欢天喜地。呼喊声、鞭炮声、烟花轰鸣声、邻居家的麻将声、喝酒猜拳声,声声入耳,而香儿独自掩藏凄苦,独守西窗,这是宿命?这是宿命吗?

“天堂的你,还好吗?……想你,恨你……”香儿喃喃自语,轻轻呼唤,飘渺、真切,而又遥远泪,潸然而下,无语凝噎。邻居好心相劝“为了孩子,再找一个吧,一个人肩担不起如此沉重的子……”香儿犹豫不决,怎么办?你走后,爸妈受不了沉重的打击,本来体弱多病,现如雪上加霜,卧床不起,孩子尚未成人,不是刻意背叛;不是与你感情浅薄,无论怎样,日子总要过,孩子总要抚养成人……

此时,香儿好渴望你的心跳、渴望你的温情;渴望你亲切的呼吸声声入耳;渴望触及你双眸里的柔情;更渴望你再次用宽厚的双手抚摸香儿的长发。凝眉遥望,仿佛又体会到了你与香儿的相偎相依,如影随形。

已是凌晨四点,香儿没有一丝睡意,窗外,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次第响起,香儿在除夕之夜,泪如泉涌、泪若决堤,此时此刻,香儿一人细数自己心碎的声音……

篇7:声声慢经典散文

声声慢经典散文

今天是母亲节,一早母亲就打过电话来,今天中午我多做饭,你一定要来啊。

心里怔了下,母亲的电话总是饱含那么的母爱,我愉快地答应着,说亲爱的母亲啊,是母亲节还是女儿节?话没说完,眼泪先落了下来,心里暖暖的。

细小而纯净的白色茉莉,在阳台上开得正香,玉米叶子似的宽大的文殊兰,叶子肥厚而粗犷,碧玉铺展的花盆满满腾腾的,先生照顾公公未回,孩子住校,早上浇花时发了会呆,附近中学的军号铃声响起来,一遍一遍的,敲打着黎明,也敲打着人心。

去超市给娘家买了橙子,买了丑桔,买了奇异果,买了个哈密瓜,还顺便买了两条很便宜的老年妇女穿的裤子,心想等在家休息的先生今天下午回老家时给婆婆捎着,婆婆患脑血栓,常常不小心尿裤子。

街上有散步的老人,成双成对,缓缓的,白发一闪一飘,是佝偻的腰身上盛开的满树梨花。街两旁是蓊郁的女贞子树,洋槐,矮矮的月季蔷薇开满了粉的白的红的黄的花朵,大小不一,空气中弥漫着很芳香的气息。

看到病愈的父亲穿着白底小碎花朵的睡衣坐在藤椅上看电视,看到我笑了,那花白的头发和单纯的眼神很可爱。白色的浅盘里还有昨天吃剩下的葡萄,葡萄紫中闪绿,晶莹剔透。母亲的碗还没来得及洗,两个碗泡在锅中,洋溢着懒洋洋的静谧,我扎上围裙,端起锅走进厨房,三五下地洗净了。

把两条鱼泡在冷水里化冻,泡上一杯茶,与父母聊天。外面的太阳晃耀着,阳光照射进屋里,仿佛有道宽沿灰尘凝成的彩虹,随风一荡一荡的,象是蔚蓝的湖水,光阴也变得透明,心里也温暖起来。

想起了深夜时分曾想起过的一个人,脸贴到粗糙的棉制枕巾上,硌起细小的纹路,还有时会有风干的泪滴。想起这个人时,就会轻轻地笑,然后摇摇头,呵呵,有什么呢。

喝着苦涩芳香的绿茶,看着叶子在杯中翻滚泡涨渐渐舒展,仿佛看到前生,手里捧着一把稻苗,有动人的清香。不止做过一次的梦,前生是个南方女子,小桥,窄巷,青苔,一个很平庸的女人。

快中午了,我把化开冻的扁扁的鲳鱼,用刀子划开嘴巴,掏空内脏,用水冲了,然后用菜刀顺着脊背片开,码在盘里放上葱段姜丝专门的酱油蒸上。然后锅里接水,淘米,加少许燕麦红枣凉水放进锅中,听锅内水自开始怯怯地响到轰轰烈烈的声音回荡,热气扑面而来,再关小火,小火熬粥,粥的香气溢满了不大的屋子。

吃饭时,端上蒸的那两条鱼,再炒个西红柿鸡蛋,切上几刀黄瓜,抹上香香的麻汁和豆瓣酱混成的膏,再佐以母亲腌制的小黄瓜,感觉很满足。听父母低声地说着家常的事,或其他琐事,心里很平静,人老了,话就多。

在网上买过灰枣,上面有自然的灰土,下锅需要洗的。记得有人说枣子炒了有种糊香,可以泡茶除湿气补血,我相信,真的炒过,果然很香,泡红茶时放上两片炒的枣干,甜香极养胃,晚上泡杯茶,一杯一杯地喝着,茶就像懂女人的男人,细致而有厚重。

偶尔写字,就感觉这字越写越难看了,好多年不怎么地写字了。在电脑上打字,出现死机或其他故障时,有时会来不及保存,而这字,只要纸在,就不会丢。我们是久别的故人,再见时仍然充满欢喜。

喜欢穿着随意地逛菜市场,听着嘈杂的市声,满眼都是绿的、白的、红的的各种蔬菜,但更喜欢买乡下的农民自己种的菜,新鲜水灵,足斤足两地,很实在的人,而且还愿意听他们原色的.乡音,有时会很认真地积攒下来,把这不太常说的方言有时愿显摆下,博大家一笑,有种小小的骄傲。

漫步在副道上,看着新增的店铺,发现还有小店主人在两棵树之间牵了绳子,晾晒衣服,在绿树中,红的绿的衣服仿佛成了点缀,滴滴嗒嗒的落下水珠,是衣服对生活的叹息吗?

在这无所事事的下午,遇到了杰,我曾经的同事。已不上班好多年了。本已有个女儿的她,非常渴望生个儿子,那时还没放开二孩儿政策,在她刚怀上儿子,立即休班,然后一直休着,在家给大女儿做饭、天天地看着小儿子成长,感觉到她是真高兴,尽管体形大变,浑身上下没了哪怕含混的过渡,一色地从上到下地粗壮,皱纹在她的笑声中前呼后涌,之前可是很讲究的女人啊,但她自有她的道理,有了儿子,啥都不怕了,啥都有了。

在那暮春的花香里,在那充满爱意的小吃里,在那亲人声声的呼唤里,在同事满足的笑容里,有时,眼泪往往会生出,又怕人看到,低着头,急速地眨眼睛。

篇8:声声慢的经典散文

声声慢的经典散文

黄昏浅巷,陶煦斜阳,宁静一片夏殇。正堪忆,一段旧时光。

我记得小时候四叔曾拿给我一本很旧的唐诗集,泛黄的纸,残缺的页,但在横斜的纹路里,却写满了娟秀硬朗的字,那时自然是少能分辨和理解的。某些个薄雾的清晨,晨光熹微,鸣声上下,踩着灰白的路,他引着我到村外岗上读书。野草横生,霜露重重。方能看清远处的树影时,他已然倚着树诵读了起来,而我却只一张一张往后翻着,默不作声。少时,他总停顿下来,走近,给我指出需要背会的篇章。那时究竟背过哪些篇,如今已几近全忘,唯有《宿建德江》这一篇萦绕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儿时,老家堂屋的四壁都被父亲用报纸和旧杂志包了起来,报纸名目忘却了,杂志多半是《公安月刊》和《青年文摘》。后来,岁月默然编织,这些纸物上结满了层层的蛛网。我睡的那间屋,东墙与我等高处,贴着一本杂志的封面:铅灰色的穹宇下斜刺着森森苍木。我立着看,脑中不禁溢出“野旷天低树”这一句,然后翻开诗集读了全篇,《宿建德江》便在我心中永远生了根。

我不明白为何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需要在鸡啼几遍之后便要起床到校园晨读。本村没有学校,我不得不走两三里路到邻村去。路不难走,倘碰上大雾,却仍有迷路的危险。漆黑的校园里,沉寂,寥无人烟。偶尔也会有一片遗世独立的光映下虚弱的苍黄,那是某位早起的老师在备课了。缩在校园一角,是有些怕的,便索性把记忆里那几篇唐诗强拉出来大声背诵起来。不曾想,茫茫夜色下也会有听众,他的喝彩反倒使我惊愕噤声。

逼仄的校园里,却种满了高大的泡桐,阴翳蔽天,群鸟毕集。春华芬芳,昊天艳丽,夏蝉鼓噪,孩童在遍地桐花上嬉闹;到了秋天,碰上绵绵秋雨,虚渺的沙沙声里,点点滴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数不清的结课考试就是在树下举行的,若是刮风天,卷子迎风招展,呼啦啦响,一不留神,还会被吹跑。

天边流云小心翼翼捡拾着时光,仍禁不起岁月一声哗然。

我升入镇中学前后,四叔带着他的梦想只身漂泊到了遥远的北疆。我住宿在校外,夏季蚊多,晚上难以成眠,因怕影响第二天的功课而至啼哭。每周能回家一次,多半一个人躲于灶房里看书。终于名列前茅,语文成绩也尚可。从中学生读物上看到《生命的力量》一文,试着写了一篇读后感,竟得到语文老师极力赞赏,并当堂读了出来。后来某一天大雨后,一只湿淋淋的麻雀闯入了课堂,停在屋梁上不安地凄鸣。语文老师点名叫我就此情景做描述。我不情愿地站起来,僵立,沉默,然后才极小声咕哝着说:“它的毛羽已不再完整,一定经受了风雨的吹打……”我没有了声音,语文老师朗声接着说:“但它依然渴望蓝天,它会咽下伤痛,百折不挠地寻找出口。”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老师的弦外音或许是人应当学习麻雀的这种精神,有梦想,就该坚持下去。

时至今日,一位语文老师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每次想起他,便会忆起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绯红如轻云的樱花是没有的,仰面也无片颜可凭照。于被繁重课业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中生而言,语文算是调剂品,但在当时的情形下,连这调剂品也是无心享用的,——哪怕他的课趣味横生。文学之芽被困于四壁铜墙,注定慢慢枯萎。

每周一节的作文课是我又期待又畏惧的。写得好,便有机会被老师打印出来传阅全班,尤佳者,他更会当堂朗读。挨挨挤挤近百人填在几十平米的空间,层层林立的教辅资料埋首不见人,这样的环境里,灵感被囚禁,我写不出打动他的文字。但我依然渴望自己的文字能被他读一读,灼灼期盼,他一定曾感同身受。整整一年,终未得偿所愿,而语文老师却换了人。之后,与他见面次数渐少,偶尔照面,他也是喝得醉醺醺地被人搀着。和他打招呼,却只听到呜呜然的回应。一个秋末冬初,一场严重车祸将嬉笑怒骂,谈笑风生的他永远带离了钟爱的语文课堂。

高中最后一个暑假,我重新认识了村东边的那一片树园。

出门,直行百余米,便到了树园。称之为树园其实是不确切的,它实则是一片坟茔。一条大路将之分为两半,每一半都或密或疏排布着深深浅浅的.坟;坟间阡陌交织,四通八达;挺拔粗壮的杨树生长在坟侧,风动树摇,哗然成声。儿时常与玩伴来此戏耍,爬高上低,乐乎期间。而伴随着压力增大,对文学的兴趣日渐浓郁,树园成为了我读书静心的地方。我带着语文课本和课辅资料,找一处树荫坐下,或看,或想,不觉大半天就过去了。

父亲终究还是发现了我的改变,并很快表现出了他的忧虑和不满。但凡他看到我拿着跟文学有关的东西,便会黑着脸,瞪大眼珠说:“你又看那些!”我忽然就萌生了罪恶感,含辛茹苦供养我读书的老父,我怎能令他如此不安。我大大减少了阅读的时间,但仍有被他发现的时候,只是他不再严斥,总微微叹气,带着悲伤失望的神色走开了。我感觉自己成为了那只麻雀,只是那时的我根本没有任何出口。

入大学后,有一次暑假返家,当我推开铁门那一刻,我闻到了扑鼻的花香:院子俨然成为了植物的天堂。近处高大婀娜的美人蕉,芬芳馥郁的刺玫花;墙角成畦的菜园,黄瓜、豆角、韭菜都伸展着腰肢,在阳光下喁喁低语;堂前的石榴、柿树绿荫成片,嫩果累垂。蜜蜂绕着花枝嗡嘤,蝴蝶踩着节拍轻舞。我立在原地,有一瞬的愕然:父亲心底的闲情逸致深深触动了我。

晚间,我与父亲促膝长谈,我向他倾尽了包括成为一名写作者在内的所有想法。他的话慢慢变少,终至一声不吱,只抽着烟。但我还是读懂了他。或许父亲把文学看得太过遥远神秘亦或者他认为这终究不是一份正当的职业,但他的园艺已然向我昭示了他内心深处一种潜在的向往……

我一直执拗地认为文字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一个个文字像等待被串起的音符,妙手偶得足可陶醉众生。但我有时候会纠结于自己没有别人写的好,但后来我释然了。源自肺腑真情流露的文字便能打动人。郭敬明的书我看的极少,但他书中有一句话我甚为赞同,一个人写的久了是会生病的。仿佛被世界遗弃,被时间淡化,成了透明的灵魂。

一条苦径,半壶丹心,吾崇仰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